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精选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9815361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16.44KB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精选及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精选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精选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精选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精选及答案
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1.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 )
A.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
(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
(谜面)________。
——(谜底)陆游
(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答案】
(1)C
(2)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解析】【分析】
(1)ABD都表达思乡之情,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王维的《竹里馆》 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此题要求编写谜面,可从所积累的陆游的诗句中概括答题,注意要和例句字数相符。
如:
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给新闻拟写标题,可从导语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组合成标题即可。
这个消息的导语是第一句话,关键句是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是:
我班、古诗词朗读比赛。
据此拟写新闻标题。
故答案为:
⑴C
⑵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⑶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诗人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诗中诗人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
⑵本题考查制作谜面的能力。
答题的关键是对陆游诗歌的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模仿例句制作谜面即可。
⑶本题考查提炼新闻标题的能力。
新闻标题的提炼主要方法是:
第一,只保留事实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第二,只保留事情发展结果,省略不必要的过程与细节;第三,省略消息来源;第四,省略不必要的议论;第五,省略不必要的事实成分,如时间、地点、具体名称等。
2.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班级将开展“经典诗文朗诵比赛”,请你参与并帮助完成任务。
(1)【思想动员】开展活动前,有些同学认为这次活动意义不大,所以参加的兴趣不浓,行动不积极。
请你设计一段话,劝说那部分同学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
(理由要充分)
(2)【标语设计】为配合本次活动,老师要求你在展板上写上一句标语,要主题鲜明、有文采(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简洁。
你准备写什么内容?
(3)【腹有诗书】你一定也精心准备了自己要朗诵的诗文。
请你把它推荐给大家,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答案】
(1)略
(2)诵中华诗文,传华夏美德;诵读经典,感悟成长;读诗文,悟快乐。
(3)推荐李白的《将进酒》。
理由:
诗情豪迈豁达,《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解析】【分析】
(1)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你劝说同学;其次针对情况,有些同学认为这次活动意义不大,然后组织语言进行劝说。
劝说时要注意有称呼语,说话得体有礼貌。
(2)拟写宣传语的要求:
①须紧扣主题。
②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20字以内。
③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
④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
写法应注意:
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
如,诵中华诗文,传华夏美德;诵读经典,感悟成长;读诗文,悟快乐。
(3)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
如,推荐李白的《将进酒》。
理由:
诗情豪迈豁达,《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故答案为:
⑴略
⑵诵中华诗文,传华夏美德;诵读经典,感悟成长;读诗文,悟快乐。
⑶推荐李白的《将进酒》。
理由:
诗情豪迈豁达,《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考生注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要结合题干要求,主题要集中。
⑵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宣传标题的要求,要在平时多做训练。
⑶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要求考生结合诗文内容、风格、艺术手法等进行回答,注意语言的连贯。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前,在商务印书馆举行的“经典名著·大家名作”丛书出版座谈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过常宝公布了一个让人颇感惊讶的数字:
“根据这两三年我在文学院做的调查,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每年都不超过20%。
”
材料二:
如果问学生为什么不读书,回答常常是没时间、没精力。
但读盗墓、心灵鸡汤类、漫画类图书的却越来越多。
许多大学图书馆的名著出借率被排在百位之外。
2018年当当网年度畅销榜前三名全被大冰和张嘉佳包揽。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当下学生阅读经典存在哪些问题。
(2)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也将在这一天举行“经典阅读”文化节。
现向全校征集活动宣传语,呼吁大家积极参与,请你也献上一份自己的创意吧。
(3)为材料三的漫画拟一个形象的标题,并结合画面内容阐述标题的含义。
【答案】
(1)大多数学生很少阅读或不读经典名著,而喜欢读休闲类图书。
(2)阅读文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3)示例一:
标题:
圆梦之旅;含义:
画面中,两人乘坐以阅读书籍为帆的船,向着梦想境界进发。
示例二:
标题:
学海无涯书作帆;含义:
图中两人驾着以书为帆的阅读之舟,向前方驶去,表明阅读是我们驶向成功的动力。
示例三:
标题:
导航;含义:
画面中,孩子指着明星,大人掌舵,以书为帆,驶向前方,表明孩子的阅读需要师长的正确引导。
【解析】【分析】
(1)材料一,根据过常宝公布的数字可知大多数学生很少阅读经典名著。
材料二,根据大学图书馆名著的出借率和读盗墓、心灵鸡汤类、没画类图书的越来越多可看出喜欢读休闲类图书的多,阅读名著的少。
(2)围绕“经典阅读”的主题,语言要有号召力。
(3)首先根据漫画画面主要内容概括标题,然后结合漫画标题、画面文字并联系社会现实分析寓意。
漫画中的“以阅读书籍为祝的船”是答题关键点。
故答案为:
⑴大多数学生很少阅读或不读经典名著,而喜欢读休闲类图书。
⑵阅读文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⑶示例一:
标题:
圆梦之旅;含义:
画面中,两人乘坐以阅读书籍为帆的船,向着梦想境界进发。
示例二:
标题:
学海无涯书作帆;含义:
图中两人驾着以书为帆的阅读之舟,向前方驶去,表明阅读是我们驶向成功的动力。
示例三:
标题:
导航;含义:
画面中,孩子指着明星,大人掌舵,以书为帆,驶向前方,表明孩子的阅读需要师长的正确引导。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读材料,结合题意,抓关键语句进行分析概括。
⑵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活动主题,语句要简练,要有号召力。
⑶本题考查考生拟写标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读懂画面内容,解读时要注意结合标题、相关文字和社会现实进行分析。
4.某校正在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以下是同学们搜集三则的材料,说说给你的启示。
材料一:
希望之神微笑着走来对我轻轻耳语说:
“忘我就是快乐。
”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
(选自海伦・凯勒《享受生活》)
材料二:
昆明市宜良县男孩杨孟衡,不满七岁时,由于一场意外失去了双臂。
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
他兴趣爱好广泛,爱唱歌,爱踢足球,书法作品还在全国书法竞赛中获奖。
“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
”每当遇到困难,他总是这样告诚自己,并以顽强的毅力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2010年高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山大学。
材料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安逸,享乐)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青春应立志为国。
范仲淹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
座右铭:
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________。
(3)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
准备以“只有自强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
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________(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 ②孙康映雪 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 ⑤岳母刺字 ⑥苏秦刺股
【答案】
(1)艰难的环境能够教育人磨炼人,画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乐观的精神,不懈地努力,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2)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3)①⑤
【解析】【分析】
(1)可分析材料一“因而我要把别人眼睛所看见的光明当做我的太阳,别人耳朵所听见的音乐当做我的乐曲,别人嘴角的微笑当做我的快乐”,材料二“他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用脚生活和学习”“如果想把困难变小,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强大”都是写身残志坚的事例,材料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讲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所以启示可归纳为艰难的环境能够教育人磨炼人,使人能最终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2)题干给出了座右铭上联,即“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下联要符合上联这一结构特点。
从内容上看,要读懂题干所给材料,特别是要理解好“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一句话,可把这句话进行压缩整理,即可得出“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的答案。
(3)②“孙康映雪”、③“车胤囊萤”、④“宋濂抄书”、⑥“苏秦刺股”写的都是刻苦学习,自强不息。
①“高山流水”写知音难觅;⑤“岳母刺字”写的是精忠报国。
不能体现“只有自强才能成功”这一主题。
故选①⑤。
故答案为:
⑴艰难的环境能够教育人磨炼人,画对人生的坎坷和挫折,只有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乐观的精神,不懈地努力,才能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⑵让中国变强盛毕生奉献;
⑶①⑤。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⑵本题考查材料探究。
认真审题可知,座右铭中的前半句概括的是材料中分号前的内容;
⑶本题考查根据主题选择材料。
分析题目中给出的这组故事可知,第一个“高山流水”与交友有亲。
第五个“岳母刺字”与爱国有关。
5.综合性学习。
随着央视《中国成语大全》播出,节目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节目中那些年轻的面孔对于成语的捻熟运用,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印象,让成语大会一时间成为网络上的热门话题。
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
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
《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
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但学习的方式也可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3)根据划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2)①恩重如山;②才高八斗;③气壮山河;④隔岸观火
(3)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解析】【分析】
(1)根据材料一可知,成语极具文化价值。
根据材料三可知,成语值得学习和推广。
据此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掌握。
第一个空,左边是恩,右边是重,中间一座山,可知是恩重如山;第二个空,左边是才,右边是八个斗,是才高八斗;第三个空,气里面有山河,是气壮山河;第四个空,火与目中间是岸,是隔岸观火。
(3)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仿句一定要与例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修辞也要一致。
可以把成语比作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故答案为:
(1)能抓住“有价值”“值得学习和推广”两方面概括即可。
(2)①恩重如山 ②才高八斗 ③气壮山河 ④隔岸观火
(3)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点评】
(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筛选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读懂材料内容,把握筛选信息的标准,确认筛选信息的区间,通过抓关键句筛选主要信息,把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进行比较分析,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掌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认真读图,仔细观察,弄懂图中各个部分的位置以及指代的意思,然后整体感知图中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3)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
隐性要求一般有:
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仿句一定要与例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
6.请阅读下面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功能。
(不超过40个字)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
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在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答案】阅读经典作品可以体悟经典之美,继承传统文化,经历文化濡染,发生气质变化。
【解析】【分析】这段文字写的是读经典作品的原因,吟诵诗句,这是对对经典之美的体悟;作为一个中国人,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组织语言压缩整理即可,注意字数的限制。
故答案为:
阅读经典作品可以体悟经典之美,继承传统文化,经历文化濡染,发生气质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提炼、概括、压缩语段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①认真阅读全段,标出句子个数;②仔细分析段内句子间的关系,明确全段中心意思,判断是否有中心句,删掉细枝末节的句子;③对主要的句子压缩主干,找出每句的关键词或关键短语;④整理这些关键词,连词成句。
7.请你参加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
书写孝心)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一个表现孝心的故事。
________
(活动二:
体会孝心)请默写一句表现孝道的名句。
________
(活动三:
补充对联)请你补充下面一则对联,体现孝的主题
上联:
父母鸿恩四季在
下联:
________
【答案】示例:
扇枕温衾的故事;示例:
生前厚养为厚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示例:
儿女孝顺三春晖
【解析】【分析】
(1)关于孝心的故事很多,如,鹿乳奉亲、黄香温席、弃官奉亲等等。
(2)孝道名言警句:
①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②尧舜之道,孝悌而已。
——李纲
③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父亲们的主要缺点。
——伯罗索
④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⑤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
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
(3)对联讲究字数相等并押韵,所以在做对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字数相等、句式一致、结构相应、内容相关等特点。
如,儿女孝顺三春晖;儿女报答三春晖。
故答案为:
示例:
扇枕温衾的故事
示例:
生前厚养为厚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示例:
儿女孝顺三春晖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结合主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作答,要注一平时的积累,要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和灵活运用。
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2018年10月25日,一对老人把自己儿子儿她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带孙费”。
2016年7月~2017年6月,孙女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儿子儿媳未恰当履行抚养义务,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垫付的抚养费2600元。
其实,所谓“带孙费”也并非照看孙女的劳务费,而是此前两位老人为孙女垫付的抚养费(如日常开支,幼儿园花费等)。
【材料二】
【材料三】“现在老年人因为隔代带养带出情绪问题的,还真不在少数。
每天接诊的三四十个睡不着的老人中有三成都跟带孩子有关。
”一家睡眼治疗中心的医生表示。
数据显示在我国2岁半以下的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达到60%~70%,3岁以上占40%,老人成为带孩子“主力军”。
只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馅弄孙的天伦之乐,恐怕也有许多劳苦和辛酸。
这一现状折射出当下一些年轻人在经济和家务上双重“喷老”的问题。
【材料四】在一次随机的街头采访中,30位老人里有17位老人表示自己是主动要求帮儿女带孩子,另外,有9位老人说是“被要求”帮忙带孩子。
石家庄一位带孩子的姥姥在采访中表示,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大,小两口工作忙,很不容易。
(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的新闻内容。
(2)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材料二】的画面内容。
(3)针对以上材料,你们班举办了一场辩论会,辩题是“老人该不该要‘带孙费””。
反方认为“老人不该要‘带孙费’。
因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一是出于对孙辈的喜爱,二是可以享受天伦之乐,三是更能体谅到年轻人打拼不易。
”作为正方的发言代表之一,你将如何反驳反方呢?
【答案】
(1)一对老人状告儿子儿媳,要求其支付“带孙费”,获得法院支持。
(2)画面中,右边一位中年妇女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左边一位老人和小孩指责:
“没有照顾好孩子!
”,小孩惊恐地看着中年妇女,左边老人双手摸着小孩的头,紧张得满头大汗。
(3)我方认为“老人应该要‘带孙费’”。
因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一是付出了时间和心血,二是会带出情绪问题,三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也会有许多劳苦和辛酸。
【解析】【分析】
(1)这则新闻的导语是第一句话,核心事件是:
一对老人把自己儿子儿她告上法庭,要求其支付“带孙费”。
事件的结果是:
获得法院支持。
把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即可。
(2)首先要认真观察画面,看画面画的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说什么,动作怎么样,神情怎样,然后把观察到的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写下了。
仔细观察画面,可以看出画面中,右边一位中年妇女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左边一位老人和小孩指责:
“没有照顾好孩子!
”,小孩惊恐地看着中年妇女,左边老人双手摸着小孩的头,紧张得满头大汗。
⑶题目给出了反方的观点和理由。
正方的观点应和反方的观点相反,即“老人应该要‘带孙费’”我方认为“老人应该要‘带孙费’”。
阐述理由时可结合材料三和现实生活,如:
因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一是付出了时间和心血,二是会带出情绪问题,三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也会有许多劳苦和辛酸。
故答案为:
⑴一对老人状告儿子儿媳,要求其支付“带孙费”,获得法院支持。
⑵画面中,右边一位中年妇女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左边一位老人和小孩指责:
“没有照顾好孩子!
”,小孩惊恐地看着中年妇女,左边老人双手摸着小孩的头,紧张得满头大汗。
⑶我方认为“老人应该要‘带孙费’”。
因为老人帮子女带孩子,一是付出了时间和心血,二是会带出情绪问题,三是出于慈爱之情的照看,未必能换来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也会有许多劳苦和辛酸。
【点评】⑴ 本题考查概括新闻内容的能力。
概括新闻的内容,要仔细读懂材料,采用“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怎样”的方法,结合新闻材料的导语和主体进行概括作答。
概括的语言要简洁,表达的意思要明确,符合题意。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图文转换题解题思路与步骤: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一思一写,读:
画面组成要素。
思:
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一深层含义)。
写:
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
⑶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要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注意观点要鲜明,理由要充分,让人信服,语言准确、连贯。
9.学校近期举办“博物馆进校园”活动,邀请了南京云锦博物馆的专家为同学们介绍云锦。
请你围绕世界博物馆日的活动主题,设计一个与“云锦”有关的实践活动,并简述设计理念。
【答案】要求紧扣“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
传统的未来”主题以及“实践”活动。
示例:
用电脑软件设计并保存云锦图案;将云锦设计为服饰、日用品等;制作各种含有云锦元素的文创产品;为南京云锦写宣传语,宣传南京云锦。
理由:
利用新技术,保存传统工艺精髓;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向大众普及云锦的知识等。
【解析】【分析】活动方案的主题“博物馆进校园”(“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
传统的未来”)已经给定,并给出了设计范围,我们只要围绕给定的主题与范围设计实践活动即可。
切忌偏离主题。
自拟实践活动从内容上看,要与给定的材料密切相关,不可脱离材料设计,同时要有可操作性,不是空喊的口号。
理由要仅仅围绕所拟定的实践活动的特点及意义来谈。
如用电脑软件将云锦设计为服饰、日用品等。
理由为利用新技术保存传统工艺精髓,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等。
故答案为:
要求紧扣“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
传统的未来”主题以及“实践”活动。
示例:
用电脑软件设计并保存云锦图案;将云锦设计为服饰、日用品等;制作各种含有云锦元素的文创产品;为南京云锦写宣传语,宣传南京云锦。
理由:
利用新技术,保存传统工艺精髓;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向大众普及云锦的知识等。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考生要读懂题干要求,围绕活动主题与限制范围来进行设计。
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
理由要围绕自己的设计来讲,要合情合理。
10.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相继发布了5G图标logo,请你选择其中一幅图标,向大家介绍一下该5G图标的内涵和寓意。
【答案】中国移动5GLOGO含义:
中国移动5G主LOGO,根据标志图来看,该图标为蓝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七 年级 语文 口语 交际 综合性 学习 精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