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_精品文档.doc
- 文档编号:980629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35KB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_精品文档.doc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_精品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技术局部战争的特点
21世纪中后期以来,有两大世界性趋势改变了现代战争的面貌。
第一个趋势,是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
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
第二个趋势,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世界大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制约战争的力量越来越大。
上述技术的和政治因素的发展,使现代战争的力量构成、进行方式和基本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并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
反映现代战争基本性质的特征,是“高技术性”和“局部性”。
前者表现为战争物质基础的高技术化,包括大量使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和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对原有的军事系统进行改造。
后者表现为战争被有效地限制在局部地区进行,战争的目的、规模、手段和直接交战的时空范围均较有限。
这就是现代战争的基本走向。
我们要贯彻落实好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切实放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上来,就不能不研究现代战争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不能不研究我国未来战争的特点和特殊规律。
笔者认为,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处在迅速发展状态但又远未形成完整、成熟形态的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
研究这样的战争,只能依据已有的战争实践,结合有关国家军事理论和武器装备的新发展,从分析高技术与战争有限性的本质联系上着手,从把握战争发展的大势中揭示其特点和规律。
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和现代战争演变的不确定性,有必要为这种前瞻性的研究确定一个时限,大致是今后一、二十年。
在此期间发生的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可能有以下特点和规律:
(一)政治对战争的制约力增强,战争的目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对战争目的进行有效限制,并将战争行动严格控制在政治目的许可的范围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的普遍规律。
战争的高技术化,提供了表达政治意志和控制战争的新手段,强化着战争有限性的趋势。
其表现为:
战争目的更加简约,一般不再谋求全面征服对手;战争规模变小,甚至出现了“外科手术式”战争;战争手段受到节制,使用超量杀伤破坏性武器慎之又慎;通常情况下打击目标逐步军事化,纯民间目标得到一定“保护”,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通过打击纯民间目标来征服对手,迫敌就范;战争控制更加严密,和谁打,在什么时间和使用什么手段打,打到什么程度,在何种条件下结束战争等,都有较为明确有效的限定。
为什么会出现“战争能量增加,战争目的受限”这种矛盾现象呢?
因为:
第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为进一步限制战争的目的奠定了政治基础;第二,国际社会以经济为主体、以科技为龙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制约不断加深,战争决策受到巨大约束;第三,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为有限政治目的的实现提供了低风险、高效能的手段,而战争耗费几何级数的增长又削弱了各国对战争的承受能力,控制战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得到增强;第四,现代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战略目的可以更多地依靠综合实力和综合手段来实现,军事手段的作用与其他手段进一步融合;第五,传媒技术日益发达使战争对民众的透明度增加,民心向背对战争的制约力显著增强。
与历史上的局部战争相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局部性”,主要不是受限于战争力量,而是受限于政治及其他社会因素,更多地表现出人为控制的倾向。
由此,“以小的代价尽快达成战争目的”就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战争观念,除非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否则战争代价的大小必然就是确定战争目的的首要前提。
“确保打胜、确保速胜、确保少受损失”,成为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动用武力的“三位一体”原则。
在现代条件下,战争的目的往往是通过摧垮敌人的对抗意志,而不是通过攻城掠地、全部或大部歼灭敌之有生力量来实现的。
当然,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这种有限性和可控性是相对的,可变的。
在一定条件下,局部战争失控升级或扩大为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始终存在。
(二)高新技术在战争力量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战争能量迅速膨胀
科学技术历来就是战争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传统的战争相比,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鲜明特征,是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军事及其他战争要素渗透。
从而,极大地改变了现代战争的物质基础和战争力量的技术构成,使战争能量大大增强。
在当代,对战争力量及战争形态影响最广泛、最深刻的高新技术,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反映战争力量变化的主要标志是数字化军队;反映战争形态变化的主要标志是网络化战争。
远程隐蔽、精确打击和信息战,可能是战争在未来的主要变化和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条件下,高新技术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大量使用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对原有武器装备普遍进行高新技术改造和运用高新技术重新塑造军事系统三个途径,渗人战争各个领域的。
在这样的战争中,高新技术的作用以强劲之势大幅度地攀升,以至成为规范现代战争概念和战争形态演变的基本尺度。
高技术战争中战争能量的增强,突出地表现为军队六种现代作战能力的飞跃:
一是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二是全方位机动能力;三是远程隐蔽、精确打击能力;四是全面防护能力;五是综合保障能力;六是一体化指挥控制能力。
数千年来困扰战争指导者的“战争迷雾”、时空障碍和作战效益等难题,如今从技术途径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辅助性手段。
集中兵力仍然是谋求优势的基本准则,但集中兵力和建立优势的内涵发生了变化。
尽管数量优势是必须的,但是质量和能量的聚集更为重要。
集中兵力的实质,是集合作战威力和提高作战效益。
这既有利于速战速胜,又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力量,不但使“火力”等硬杀伤力接近于物理极限,而且不断提供着“电磁”、“非致命性武器”等软杀伤力,致使原有的力量组合及运用方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摧毁力朝着“有形”、“无形”交相为用的更加广阔的领域拓展。
高新技术使武器装备的智能化程度和远战能力飞快提高,直接用于战略目标的战略性打击力量在战争力量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人与武器的联系更加紧密,人的知识和主观能动作用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战争更多地表现为系统与系统的对抗,对战争系统结构的防护与破坏成为对抗的焦点
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战争力量及其运用的整体性越来越强,战争越来越成为“系统与系统的对抗”。
实现系统化的途径是“五个紧密结合”:
一是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与高素质人员的紧密结合;二是各种武器系统部署与使用的紧密结合;三是各军兵种编组与作战行动的紧密结合,比如为了真正实现一体化的联合作战,美军甚至设想,将来取消现有的军种划分,改为传感器军、精确打击军、主导机动军和智能后勤军等新的四大军种;四是各类战场空间的紧密结合;五是指挥与情报、通信、侦察、监视、控制和电子计算机的紧密结合,简称C4ISR系统。
这五个结合,开辟了高技术条件下联合作战的新阶段。
系统化、一体化是高技术条件下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不断提高系统结构的合理性、科学性,是军队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一个完整的军事系统通常包括信息、指挥控制、兵力、人力和保障等五个分系统。
这些分系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则弱,合则强,共同搭配成完整的体系。
可见,现代军事系统的先进性,是依靠其完整性和稳定性来支撑的。
一旦这种完整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则其先进性必然受到影响;前者被破坏的程度越深,后者受到的影响越大。
系统化、一体化对军队战斗力倍增或倍减的效应,将随着战争系统对抗的结果而转化。
(四)战争实施的节奏加快、进程缩短,但准备时间延长
在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目的的有限性和作战效率的成倍增长,促使战争的节奏大大加快,战争的坚决性、速决性更加突出。
战争一旦开始,就将大量、集中地使用高新技术兵器,不间断地实施全方位全纵深的猛烈突击,力求一举打垮对方,或使敌人无法从突击所造成的最初震撼中恢复过来,从而丧失组织有效抵抗的机会和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战争目的未必要经过若干次战役的胜利才能达成,战役目标也不一定需要若干次战斗的积累,一场战争可能就是一次战役甚至一次战斗,首战可能就是决战,战争、战役、战斗的界限趋向模糊。
直到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例高技术化程度较高的战争出现持久的局面。
美国入侵格林纳达战争的主要战斗,4天就结束了;美国入侵巴拿马战争的主要作战,仅有15小时;海湾战争算是比较长的,也只持续了42天。
在战争进程中,一般前期作战时间较长,直接实现战争目的的作战时间较短。
两者比例,海湾战争是9.5:
1;有些外科手术式打击的兵力机动时间,是数小时、数十小时甚至更长,而火力打击时间只有数分钟到数十分钟。
与此同时,高技术条件下战争谋划的艰巨性、战争组织的复杂性也同步增长。
跟以往战争相比,这种艰巨性和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由平时状态向局部范围的战时状态转换;争取国际支持或建立战争联盟;获得国内民众拥护和战争授权;组织实施高新技术密集的兵力投送、物资筹措和战场准备;研究和精确协调各种作战计划、方案的制订;组织一系列复杂的作战模拟和演习等。
用战争进程缩短和趋于速决的标准来衡量,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准备时间相对较长。
对手越是强大和有防备,所需要的战争准备时间就越长。
海湾战争的准备时间长达5个半月,如果算上此前的间接战争准备时间,则要用数年计。
在这种较长时间的准备过程中,战争的爆发一般都有征兆可寻、端倪可察。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突然性可能下降了。
(五)战争的直接(兵力)交战空间缩小,但战争的相关空间扩大
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战争双方直接(兵力)交战的战场空间缩小,但战争部署和作战行动所涉及的空间大大扩展,事实上可以达到地球和外层空间武器作用所及的任何角落。
而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战争中,直接交战空间和战争所涉及的空间基本是一致的,军事部署通常围绕交战线展开并随着战线的移动而变更,武器系统的作用距离和分布空间都很有限,军队的机动一般不超出己方随伴或队属火力所能提供的掩护范围。
之所以会出现“直接(兵力)交战空间缩小,战争相关空间扩大”的情形,一方面是因为高技术化军事系统的作用距离增大,分布空间扩大,可以向战场集中作战能量(威力)而不必向战场集中过多的兵力。
其典型表现是,“全球探测、全球到达、全维作战、全时控制”,平面分布跨国界、跨地区乃至洲际化,立体空间多维一体。
对于远程精确打击和弹道导弹防御武器系统而言,发射于战场之外,超越非交战国领空,已经变得轻而易举。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战争指导者基于客观现实而主动限制直接(兵力)交战空间的结果,强者无须扩大直接(兵力)交战空间,弱者则不具备扩大直接(兵力)交战空间的能力,或者扩大直接(兵力)交战空间将对弱者不利。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空间的这种变化,使战争行动和非战争军事行动对政治的依附性更强,对战争和作战指导者的指挥素养、指挥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战争对抗重心转移,作战样式明显增多
在现代战争向“高技术性”和“局部性”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战争对抗的重心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围绕信息和网络的对抗成为贯穿战争总体的中心内容。
无论今天或未来,没有制信息权,就没有制空制海权和战争主动权。
对作战来说,争取战场主动、转换战场形势的首要要求,不是大量歼灭敌之有生力量,而是打击、破坏敌人信息网络上薄弱且要害的节点,剥夺对方的制信息权,瘫痪对方的作战体系。
前不久,美国人提出了“信息保护伞”的新概念,意思是在交战国的上空撑开一把能够掌握信息优势的电子“伞”,使它能看到你而你看不到它,它能保护自己而你不能保护自己,它能比你更快地行动而你可能来不及做出反应,藉以吓住你或制服你。
其次,是打击的重心由前沿向纵深转移。
力求在打击对方全纵深的同时,一举摧毁其分布于纵深的大部或全部核心目标。
再次,是作战重心的转换更加迅速。
军队强大的战略投送能力、战场机动能力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可以很快地改变力量对比和攻守形势,机动可随时转为打击,打击也可随时转为机动。
战争对抗重心的转移,导致新的作战样式层出不穷。
以往线式作战的主导地位被非线式作战所取代,战线将经常处在敌我犬牙交错状态;军队的作战编成趋向小型化、多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技术 局部战争 特点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