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要求.docx
- 文档编号:9805701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27
- 大小:669.14KB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要求.docx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要求.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要求
第一章施工工艺技术
一.1.技术参数
基础地梁梁侧模板设计参数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KDL-300*600
梁板结构情况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300×600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9
左侧楼板厚度(mm)
0
右侧楼板厚度(mm)
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外露
小梁布置方式
水平向布置
主梁合并根数
2
对拉螺栓水平间距(mm)
900
面板材质
覆面木胶合板
小梁材料
方木
主梁材料
钢管
对拉螺栓类型
M12
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梁左侧
梁右侧
梁下挂侧模高度(mm)
600
600
小梁道数(下挂)
5
5
左侧支撑表:
第i道支撑
距梁底距离(mm)
支撑形式
1
250
对拉螺栓
2
600
固定支撑
右侧支撑表:
第i道支撑
距梁底距离(mm)
支撑形式
1
250
对拉螺栓
2
600
固定支撑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剖面图
独立基础侧模板设计参数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独立基础侧面模板
梁板结构情况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2100×2100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2.3
左侧楼板厚度(mm)
400
右侧楼板厚度(mm)
40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外露
小梁布置方式
水平向布置
主梁合并根数
2
对拉螺栓水平间距(mm)
600
面板材质
覆面木胶合板
小梁材料
方木
主梁材料
钢管
对拉螺栓类型
M12
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第二台阶独立基础左侧
第二台阶独立基础右侧
楼板厚度(mm)
400
400
梁下挂侧模高度(mm)
0
0
小梁道数(上翻)
3
3
第二台阶独立基础左侧支撑表:
第i道支撑
距基础距离(mm)
支撑形式
1
550
对拉螺栓
2
800
固定支撑
第二台阶独立基础右侧支撑表:
第i道支撑
距基础底距离(mm)
支撑形式
1
550
对拉螺栓
2
800
固定支撑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剖面图
柱模板(设置对拉螺栓)设计参数
混凝土柱高(mm)
5400
混凝土柱长边边长(mm)
500
长边小梁根数
4
混凝土柱短边边长(mm)
500
短边小梁根数
4
柱长边螺栓根数
3
柱短边螺栓根数
3
对拉螺栓布置方式
均分
面板材质
覆面木胶合板
小梁材料
矩形木楞
柱箍材料
钢管
对拉螺栓类型
M12
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扣件类型
碟形18型
面板类型
覆面木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2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4.742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8925
柱长边小梁根数
4
柱短边小梁根数
4
柱箍间距l1(mm)
600
模板设计平面图
板模板(扣件式)设计参数
新浇混凝土板厚(mm)
120
模板支架高度H(m)
5.28
模板支架纵向长度L(m)
50.05
模板支架横向长度B(m)
15
立柱型号(mm)
Φ48×2.8
立杆纵向距离la(mm)
1000
立杆横向距离lb(mm)
1000
水平拉杆步距h(mm)
1500
面板材质
覆面木胶合板
小梁材质
方木
小梁间距(mm)
150
主梁材质
钢管
主梁布置方向
垂直立杆纵向方向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设计参数
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
模板支架高度H(m)
5.28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350×900
梁侧楼板厚度(mm)
120
支撑方式
梁两侧有板,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
支撑立柱钢管型号(mm)
Φ48×2.8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mm)
500
梁两侧立柱间距(mm)
1000
步距(mm)
1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1
面板材质
覆面木胶合板
梁底支撑小梁材料
方木
主梁材料
钢管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隐蔽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梁侧模板设计参数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KL1(350*900)
梁板结构情况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350×900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9
左侧楼板厚度(mm)
120
右侧楼板厚度(mm)
12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隐蔽
小梁布置方式
水平向布置
主梁合并根数
2
对拉螺栓水平间距(mm)
700
面板材质
覆面木胶合板
小梁材料
方木
主梁材料
钢管
对拉螺栓类型
M12
侧压力计算依据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左侧支撑表:
第i道支撑
距梁底距离(mm)
支撑形式
1
0
固定支撑
2
550
对拉螺栓
右侧支撑表:
第i道支撑
距梁底距离(mm)
支撑形式
1
0
固定支撑
2
550
对拉螺栓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剖面图
主次梁交接处模板支架(扣件式)设计参数
模板支架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结构层高(m)
5.4
新浇混凝土B1板厚度(mm)
120
新浇混凝土B2板厚度(mm)
120
新浇混凝土B3板厚度(mm)
120
新浇混凝土B4板厚度(mm)
120
新浇主梁支撑设计
截面尺寸(mm)
350×900
支撑方式
梁底小梁垂直梁跨方向
梁两侧立柱间距(mm)
1000
步距(mm)
1500
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1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可调托座
新浇次梁支撑设计
截面尺寸(mm)
300×600
支撑方式
梁底小梁平行梁跨方向
梁两侧立柱间距(mm)
1000
步距(mm)
1500
混凝土梁居梁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主次梁交叉位置增加立柱根数
1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荷载传递至立杆方式
单扣件
材料参数
面板材质
覆面木胶合板
梁底支撑小梁材料
矩形木楞
主梁材料
钢管
立柱
Φ48×2.8
一.2.工艺流程
【独立基础、地梁模板】
基础垫层浇筑→放线、测水平→模板下料→拼装模板→模板加固→清理、刷油→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
【柱模板】
搭设安装脚手架→沿模板边线贴密封条→立柱子片模→安装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办预检。
【梁模板】
弹梁轴线并复核→搭支模架→调整托梁→摆主梁→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扎梁筋→安侧模→侧模拉线支撑(梁高加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标高、位置→与相邻模板连固。
【板模板】
搭支架→测水平→摆主梁→调整楼板模标高及起拱→铺模板→清理、刷油→检查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
一.3.施工方法
一.3.1.独立基础、地梁模板安装
1、待基础验槽合格后,进行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地梁垫层浇筑,垫层宽度大于结构边线100mm,以保证模板加固有位置立侧面模板;
2、根据基础施工平面图布置要求,放样主轴线进行结构分线,测量基础垫层水平,以保证模板底部平整以防混凝土浇筑漏浆;
3、作业前对技术人员和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让工长和木工班组充分明白施工工序、基础结构施工图纸、平面位置、结构尺寸、结构标高和平面长度要求,进行模板下料;
4、模板制作完成后,进行检查验收,同时待钢筋绑扎完成、水电套管安装完成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拼装,根据独立基础、地梁位置对照模板加工配料清单进行拼装。
基础垫层上按照600mm间距布设一道φ12的定位钢筋,以便模板加固时保障截面尺寸不变形;
5、待所有模板拼装完成后,按照独立基础、地梁模板设计参数要求进行加固,地梁最大截面尺寸为300*600,侧面模板每侧支护5道40*80的木方作为小梁,外侧主梁设置蝶形18#扣件夹两根48*2.8钢管,梁中部距地面250mm位置加一道对拉螺杆,间距900mm,加固方式如下表所示:
第i道支撑
距梁底距离(mm)
支撑形式
1
250
对拉螺栓
2
600
固定支撑
6、本工程独立基础为阶梯式独立基础,独立基础第一阶最大截面尺寸为3700*3700*400,第二阶最大截面尺寸为2100*2100*400,基础侧面模板每侧支护3道40*80的木方作为小梁,外侧主梁设置蝶形18#扣件夹两根48*2.8钢管,梁中部距地面250mm位置加一道对拉螺杆,间距900mm第一、二台阶独立基础左侧支撑如下表所示:
第一台阶独立基础侧面支撑表:
第i道支撑
距基础距离(mm)
支撑形式
1
150
对拉螺栓
2
400
固定支撑
第二台阶独立基础侧面支撑表:
第i道支撑
距基础底距离(mm)
支撑形式
1
550
对拉螺栓
2
800
固定支撑
模板设计剖面图
7、模板安装加固完成后,对模板进行清理和基层风吸封堵;
8、模板施工完成后,检查验收模板标高、平整度、支撑牢固情况。
一.3.2.柱、梁模板支撑架施工方法
1、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2、一般规定:
(1)、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
(3)、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4)、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
(5)、多层支撑时,上下二层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设底座和垫板。
(6)、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7)、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
安装过程中应设置临时固定措施。
(8)、当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顶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9)、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示意图如下:
(10)、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距离,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11)、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
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
(12)、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Ø48×2.8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并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13)、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
3、立柱及其他杆件
(1)、立柱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2)、搭接要求:
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柱接长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严禁搭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
(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端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
4、水平杆
(1)、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
(2)、水平杆件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
(3)、本工程柱模板支撑最大高度为5.28m,其水平拉杆布置如下图示意:
5、满堂支撑架剪刀撑
6、周边拉结
(1)、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
(2)、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全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
(3)、用抱柱的方式(如连墙件),如下图,以提高整体稳定性和提高抵抗侧向变形的能力。
一.3.3.柱模安装
(1)、柱模安装工艺流程:
弹线找平定位组装柱模涂刷脱模剂安装柱箍安装拉杆或斜撑校正轴线、垂直度固定柱模预检封堵清扫口;
(2)、先弹出柱的轴线及四周边线,在柱四角设置4棵直径14mm的定位钢筋,以防柱模板在加固时导致柱变形移位;
(3)、根据测量标高抹水泥砂浆找平层调整柱底标高,并作为定位的基准,支侧模时应与其靠紧;
(4)、通排柱(或多根柱)模板安装时,应先将柱脚互相搭牢固定,再将两端柱模板找正吊直,固定后,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柱模除各柱单独固定外还应加设剪刀撑彼此拉牢,以免浇灌混凝土时偏斜;
(5)、柱模板暗转完成后,柱脚四周使用水泥砂浆封口,抹面高度50m,预留清扫口,待所用工序完成验收后,清扫冲洗梁、板模板,重点冲洗柱底卫生。
清洗完成后进行柱底预留口封堵,以免柱混凝土浇筑时漏浆。
(6)、柱模应根据柱断面尺寸和混凝土的浇灌速度加设柱箍及对拉螺栓;
(7)、柱模板的安装必须待钢筋检查无问题并办好验收手续后方可进行封模,封模前必须将模内垃圾清理干净,施工时要留出梁口位置(或砼只浇到梁底),紧固夹具间距不大于500,柱模安装时在下部留设清除口,待模板内垃圾清除干净后再封模。
(8)、柱侧面模板加固按照柱模板设计参数施工布置,柱长边小梁布置4根,柱短边小梁布置4根40mm×80mm×2000mm的方木,外侧使用碟形18型扣件,内套两根48*2.8钢管作为柱箍,柱箍间距按照600mm一道布置,底部柱箍据地面150mm。
一.3.4.梁模安装
1、按设计间距要求整齐铺好40mm×80mm×2000mm方木,随即铺设梁底模,铺设时应先与柱头对接好并钉牢。
2、梁侧面模板对象设置5道规格为40mm×80mm枋木条作立档及立档支撑。
梁模板底部侧立面加固使用铁制侧模卡勾步步紧代替侧模压脚。
3、本工程最大梁截面尺寸为350*900,距离底部550mm高加直径14的塑料套管,内部使用12mm穿墙螺杆加固梁中部模板。
4、其余梁高度在600mm以内可不采用两侧模板使用螺杆加固的方法。
两侧面高度超过600mm,根据梁截面积不同,在梁高的中部加直径14的塑料套管,内部使用12mm穿墙螺杆加固梁中部模板。
5、当梁跨度大于4米时,跨中梁底处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时,应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6、主次梁交接位置根据设计参数要求,在大梁底模中间加一排排立杆与满堂支撑架立杆相连接,同时主梁与次梁交叉位置加设一根立杆,与周围满堂架立杆相连。
一.4.操作要求
1、准备工作
(1)、模板拼装
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2)、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
1)、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2)、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3)、竖向模板的支设应根据模板支设图;
4)、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5)、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2、模板支设
(1)、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
1)、地面以下支模应先检查土壁的稳定情况,当有裂纹及塌方迹象时,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下人作业。
当深度超过2m时,操作人员应扶梯上下;
2)、距基槽(坑)上口边缘1m内不得堆放模板。
向基槽(坑)内运料应使用起重机、溜槽或绳索;运下的模板严禁立放在基槽(坑)土壁上;
3)、斜支撑与侧模的夹角不应小于45°,支在土壁上的斜支撑应加设垫板,底部的对角楔木应与斜支撑连牢。
高大长脖基础若采用分层支模时,其上下模板应经就位校正并支撑稳固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模板的安装;
4)、在有斜支撑的位置,应在两侧模间采用水平撑连成整体。
(2)、楼梯模板
1)、梯模施工前,根据实际斜度放样,先安平台梁及基础模板,然后安梯外帮侧板。
外帮板先在其内侧弹楼梯底板厚度线,划出踏步侧板位置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档木,在现场装钉侧板,梯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注意最下一步及最上一步的高度,必须考虑楼地面面层的粉刷厚度;
2)、楼梯模板支撑用钢管架支设牢固;
3)、模板搭设后应组织验收工作,认真填写验收单,内容要数量化,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做好验收记录存档工作。
(3)、梁、板模板
1)、梁、板的安装要密切配合钢筋绑扎,积极为钢筋分项提供施工面;
2)、所有跨度≥4m的梁必须起拱0.2%,防止挠度过大,梁模板上口应有锁口杆拉紧,防止上口变形;
3)、所有≥2mm板缝必须用胶带纸封贴;
4)、梁模板铺排从梁两端往中间退,嵌木安排在梁中,梁的清扫口设在梁端;
5)、梁高≥300的梁侧模板底部的压条不得使用九合板,用方木固定钢管顶、夹牢;梁高<300的梁如用模板压条,则其抗剪强度必须能满足,浇砼时不能挤崩掉。
3、模板支架搭设的构造要求
(1)、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
(2)、钢管立杆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顶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
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
(4)、钢管立柱的扫地杆、水平拉杆、剪刀撑应采用Ø48mm×3.5mm钢管,用扣件与钢管立柱扣牢。
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5)、搭设高度2m以上的支撑架体应设置作业人员登高措施。
作业面应按有关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6)、模板支撑系统应为独立的系统,禁止与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塔吊等起重设备钢结构架体机身及其附着设施相连接;禁止与施工脚手架、物料周转料平台等架体相连接。
4、浇捣混凝土管理
(1)、隐蔽工程,模板工程均验收合格后,方出商品砼采购单,采购单详细填写工程地址,施工部位,强度等级,需求方量,添加剂,坍落度,浇筑时间等相关信息,正式施工前24小时电话再次确认砼站材料储备,供应能力等相关信息。
确保砼浇筑正常进行。
(2)、根据实验室砼配合比,派相关人员在搅拌站进行监督和检测。
(3)、开盘前检查砼配合比报告,实测砼坍落度,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浇筑,浇筑过程中按相关要求进行抽查。
(4)、砼浇筑前输送管线的布置方式符合方案要求,浇筑过程中坚决避免堆载过大现象。
(5)、墙、柱和梁板分开浇筑,竖向结构达一定强度后方可作为模板支架的约束端。
5、模板拆除
(1)、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2)、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3)、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
≥100
1)、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底模拆除梁长>8m,混凝土强度达到100%;≤8m,混凝土强度达到75%;悬臂构件达到100%后方可拆除;
3)、板底模≤2m,混凝土强度达到50%;>2米、≤8m,混凝土强度达到75%;>8m,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4)、柱模拆除,先拆除拉杆再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到地面;
5)、墙模板拆除,先拆除穿墙螺栓,再拆水平撑和斜撑,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离开墙体,然后一块块往下传递,不得直接往下抛;
6)、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
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
楼层较高,支模采用双层排架时,先拆除上层排架,使木档和模板落在底层排架上,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底层排架,有穿墙螺栓的应先拆除穿墙螺杆,再拆除梁侧模和底模;
7)、当立柱的水平拉杆超过2层时,应首先拆除2层以上的拉杆。
当拆除最后一道水平拉杆时,应和拆除立柱同时进行;
8)、当拆除4~8m跨度的梁下立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对称地分别向两端拆除。
拆除时,严禁采用连梁底板向旁侧拉倒的拆除方法。
6、过程管理
(1)、施工前管理
1)、材料管理:
材料质量满足方案设计和相关规程要求,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的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
未经检测和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2)、交底管理:
交底的形式分为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均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相关班组成员、管理岗位人员进行交底,并落实相关签字手续。
(2)、施工中管理要点
1)、竖向结构隐蔽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进入下道模板支架工序的施工;
2)、模板支架搭设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并通过相关部门验收;
3)、砼浇筑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控制堆载,避免上部荷载集中化;
4)、模板拆除方式符合施工方案要求,拆模时间符合相关检测结果和规范要求。
拆模以接到拆模通知书为准,不得私自拆除任何构件。
(3)、质量管理措施
1)、认真仔细地学习和阅读施工图纸,吃透和领会施工图的要求,及时提出不明之处,遇工程变更或其他技术措施,均以施工联系单和签证手续为依据,施工前认真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国家颁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和其它有关规定施工和验收,并随时接受业主、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和质监站对本工程的质量监督和指导;
2)、认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检查、验收关,对各工种的交接工作严格把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板 工程施工 工艺 流程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