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跨越发展动力机制探讨_精品文档.doc
- 文档编号:980378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39.50KB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跨越发展动力机制探讨_精品文档.doc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跨越发展动力机制探讨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跨越发展动力机制探讨_精品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跨越发展动力机制探讨
内容摘要: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不发展与欠发展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资源富集的贵州乌蒙山区作为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长期以来发展动力单一,并且严重制约其比较优势的发挥,这使该区至今尚未脱贫。
本文认为在全球产业转移与能源危机、西部深度开发与工业化背景下,通过充分利用区域发展的内外两大动力机制相互作用,以其自组织结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等动力子系统综合集成,形成强大合动力推进山区跨越发展。
关键词:
欠发达资源富集区跨越发展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研究,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发展经济学以及生产布局学等相关学科长期关注的重点领域。
虽然单一动力对区域发展能产生一定的功效,但缺乏系统动力支撑使区域发展动力的系统与要素、市场与资源配置不合理阻碍区域经济健康运行。
资源富集而经济贫困的贵州乌蒙山区受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限制和发展战略影响,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旅游、文化等资源未得到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
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总体小康水平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张小青,2007);但从发展成本、政府行为、外部辐射、制度、文化等多角度分析,又具有区域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巨大潜力。
在全球性产业转移与能源危机,西部开发与脱贫发展背景下,以大规模能矿资源开发为载体,贵州乌蒙山区可通过内外部两大动力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强大合动力推进山区脱贫发展,破解学界所谓的“贵州现象”。
欠发达区域的发展“问题”再认识
欠发达区域通常处于能矿资源富集、生境脆弱的“老、少、边、穷”山区。
受客观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人为主观的制度性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机制体制欠发育,发展动力不强、信心不足、机制不活、措施不力、方式不优等典型问题(郭金喜,2005)。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不发展是“问题”,发展慢了同样是“问题”。
不发展易陷入贫困陷阱,形成“欠发达→贫困→人口超载→生境破坏→更贫困”的恶性循环。
发展慢意味着在宏观经济中错失良机,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无形中扩大了与发达地区乃全国发展差距。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全球性产业大转移,资源能源日益紧张与不可再生资源日益匮乏的危机中。
欠发达的乌蒙山区在西部开发深度推进、产业调整与反贫攻坚的阶段,响应全球经济变化并作出相应调整。
以国家能矿基地建设为载体,资源开发为突破,生态建设作保障,主动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产业转移(张绪清,2009)。
以大规模工业化为起点推动经济发展,加快工业文明进程。
由于时代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对资源的定价也就不同。
区域富集资源保存完好,无疑给今后开发开放提供了广阔的时空领域。
一方面,不仅可以吸收和引进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管理与经验;而且可以减少试错成本,有条件做到扬长避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益。
另一方面,在同样的资金、资源、技术等条件下,区域不仅没有技术范式与制度路径依赖制约,还有劳动力成本低的特点。
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市场微观调节、区域中观协调、制度创新,调整与拓宽思路,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科学路径。
乌蒙山区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分析
(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贵州乌蒙山区作为全国最大连片贫困带之一,涉及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普安共13个县(区)市,面积29379Km2,人口1000多万。
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水平低下,贫困问题凸显。
9个国家级贫困县244个贫困乡镇,至今仍有近80万人口尚未脱贫。
由于扶贫体制不顺、发展机制不健全,形成“扶贫、脱贫、再返贫”发展的恶性循环。
从“三线建设”伊始,区域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普遍呈现“二、三、一”型。
即工业不稳,农业超编,第三产业滞后。
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源粗放型开采,重化工业特征明显,产业同构与低度化问题十分突出。
受市场影响,资源丰裕度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张绪清,2009),“资源的诅咒”效应强烈。
农业生产条件差,发展水平低下,农村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从根本上改变。
受交通、信息、科教文卫等基础设施先天发育不良影响,第三产业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二)资源赋存:
发展优势与潜力
区域能矿资源富集,煤炭保有储量436.5亿吨占全省84.8%,是江南最大煤炭基地。
煤层气储量2万亿立方米,水能可开发储量451.9万千瓦,形成贵州西电东送“水火互济”的特有优势。
重稀土矿储量144万吨居全国第二,泥炭146亿吨在全国同类资源中位列第十。
作为全国三大磷矿基地之一,仅毕节就有14亿吨,占全省储量的53%。
硫铁矿雄踞中国五大硫铁矿基地榜首;加上其它有色金属与化工原料独居配伍,为发展大工业提供了较佳条件。
这一国家重点开发的主体功能区,不仅是西部开发的主战场,贵州重点打造的煤化工、高载能、重化工业产业带,还是长江、珠江流域经济安全的生态屏障。
基于资源赋存与国家能源战略地位,拟将区域打造成我国南方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当前应借助西部深度开发的战略机遇,用活用足现有资源,一旦资源优势与发展机遇、文化与生态基因、发展惯性与经济因子耦合,将形成强大持久的动力推进山区历史性跨越发展。
跨越发展的动力机制与系统综合集成
(一)区域发展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跨越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发展动力由内外部两大动力系统交互作用、综合集成。
从动力来源看,物质追求和精神满足构成主要的内部动力基础;市场需求、竞争、政府行为、科技进步等条件,及区域经济自组织能力则形成外部动力。
在内外动力牵引、推动下,不断克服发展阻力,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一般情况下阻力越大,发展越慢并处于下滑状态。
当阻力等于动力时,发展停留在某一阶段;一旦借助外力推动,突破阻力障碍,区域经济将获得较快发展。
1.内生动力机制。
首先,西部开发深度推进。
区域自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伊始,历经80年代攀西——六盘水开发区建设,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使国土资源综合开发逐步走向深化。
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了西部人的梦想与发展激情,使他们更坚定大开发的信心与决心。
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战略,国家实施战略的决心不动,政策不改,支持力度不减。
伴随深度开发的惯性运动,将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大跨越发展。
其次,心灵诉求。
长期以来,由于受恶劣环境与发展条件的制约,乌蒙山区人民饱受贫穷落后困扰。
在各民族兄弟内心深处,一直有强烈的脱贫渴望与迫切发展的心灵诉求。
在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的激励示范与带动下,乌蒙山地区期盼通过跨越发展摆脱贫困束缚,以改变乌蒙人贫困的现状。
最后,脱贫发展的内在动力。
面对资源富集而经济贫困的乌蒙山区,乌蒙人在为“手捧金饭碗而讨饭吃”的尴尬局面反思,为富集资源发挥经济价值和效益思考,更为区域经济全要素发挥最佳效益找寻出路。
2.外部推力机制。
第一,经济全球化。
全球化使国际分工、地域分工及产业分工不断深化与精细,区域一体化日益明显。
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大批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我国作为发展最快、极具潜力、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经济实体,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首选场所和目的地。
经过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沿海发达地区民间资本积累不断增加,产业机构高度化,大量的民间富余资本和制造产业开始大规模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第二,全球产业转移。
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借助西部深度开发,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技术及资本大转移,以此推进产业调整、升级与转型。
通过内外经济要素相互渗透,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培植区域煤炭、电力、建材等优势制造业。
形成以生态农业、绿色产业、重化工业等优势产品为主干的产业体系、生产基地、技术条件、企业结构和产业组织。
全面整合资源,发展更多更好的差异性优势产品。
第三,企业发展行为。
“嵌入式”的大工业开发,不仅加快了区域现代文明进程,而且由当初的“飞地”效应逐步转化为适应性生存。
一方面,现代与传统产业交融中诞生的新企业极具竞争力;另一方面,大规模现代企业植入型发展没有受到太多的制度与技术障碍,爆发出强大的学习力、创新力、复制力及拓展力。
第四,政策完善与体制保障。
国家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的进一步倾斜,使西部开发、新农村及和谐社会构建不断取得新进展。
硬件上,水陆空立体交通运网、管道、水电、信息、科教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加快物质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形成。
软件上,生态补偿、扶贫救济及惠农政策实施,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机制体制将为区域发展提供保障。
(二)区域发展动力系统集成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由资本、劳动和技术等要素推动的过程,而是由内外部两大动力形成的自组织动力、技术与制度创新动力、文化动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通过诸要素协同和耦合,形成“合动力网络”(尹庆双,2006)。
突破单一要素对区域发展动力作用的有限性,使动力系统模型内各子系统相互协同作用,产生新的动力结构和系统合动力,提高动力系统模型的效率,以强大功能推动区域快速发展。
1.自组织结构动力系统。
经过大规模工业开发,乌蒙山区经济社会运行呈现出稳态的自组织结构。
区域经济的自组织结构动力系统,其涨落力、协同力、复制力、循环力、催化力、结构力等相互作用,使区域经济系统内部的组织过程在内在机制驱动下,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不断地降低自身的熵含量,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精细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有序度,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不断地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谷国锋,2008)。
外部经济要素的嵌入,打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原有结构稳定性并促使新的有序结构建立。
在内外动力相互作用和触发过程中,乌蒙山区的煤电、建材、冶金、化工、生态等产业诞生、成长,并不断自我复制、交叉。
通过竞争与协同,形成以能源、重化工、药材、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为主的参序量,区域经济优势与产业特色进一步明显。
2.技术创新动力系统。
受利益导向,各级政府、大中型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技术、制度等技术创新构成要素综合作用,形成发展强大的技术推力、市场拉力、扩散力等。
许多科技人才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发挥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功能并及时地植入经济领域,加快了最新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速度,铸就盘江煤电、瑞安水泥、首钢水钢、六枝工矿等一批著名的工业企业集团。
在众多企业开发、利用、复制下,先进技术的创新扩散,产生了强大的乘数效应、增数效应和优化效应。
3.制度创新动力系统。
区域制度创新构成要素中,制度安排与变迁、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及交易费用等相对较低。
约束力、竞争力、合作力、引导力、政策力等动力表现不够明显,易克服技术范式障碍与制度约束。
客观上,为新的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实践领地。
凭借国家能源原材料基地、生态基地建设,以市场机制进行优势产业培育,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通过吸收先发地区的管理经验,拓宽发展思维与创新能力,引导物资、资金、信息、人才等要素汇聚。
探索“基地——品牌”机制,形成建材、煤电、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品牌。
创新性地实现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协同,并由“极化”向“扩散”转化。
4.文化动力系统。
如果说自然资源是大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那么知识经济时代是由以自然资源为主向以知识和技术为主的方向发展,文化则是可持续发展与创新的潜力所在。
乌蒙既是古“夜郎”文明故地、古人类发祥地,又与现代文明交融于一体。
既有以资源获誉的“西南煤海”、“中国凉都”、“洞的世界”等自然景观;又有以智慧与汗水铸就的“毕节试验区”人文景观。
不论是山地文化、城市文化、红色文化,夜郎文化原生态再现还是从文化激励力、导向力和凝聚力对区域经济的催生与牵引看,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必将催生强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
结论
区域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由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单要素推动的过程,而是由社会、经济、制度、文化等复杂的多要素与系统综合集成共同作用的结果。
欠发达乌蒙山区要尽快脱贫,须抢抓全球产业转移与西部深度开发的战略机遇。
以优势资源开发为载体,利用发展动力支撑,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山区跨越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金喜,杨雪萍.欠发达区域跨越式发展的五个维度[J].商业研究,2005(19)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达 资源 富集 跨越 发展 动力 机制 探讨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