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有趣的春节习俗.docx
- 文档编号:9803447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9.63KB
各地有趣的春节习俗.docx
《各地有趣的春节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地有趣的春节习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各地有趣的春节习俗
各地有趣的春节习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各地有趣的春节习俗
春节的民间,除了贴春联、挂年画、守岁、拜年等全国都一样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一些独特、有趣的习俗,这些习俗是民间老百姓庆祝传统节日最质朴的方式。
同时,这些习俗也为老百姓的节日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
山东
山东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
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
小孩子起床后,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
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
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
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
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
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初五晚上,学生要到老师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
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叫做“文曲星会“。
陕西
陕西的陕北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种习俗,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
“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据说这是一种避邪祈福的吉祥物。
还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这也是祈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
每年增加一个,一直到十二岁为止。
陕西的关中大年初一讲究不出门,不能走亲戚,出嫁的女子不能回娘家。
初十到正月十五,称为“追节”,舅舅要带着灯笼和自家用面蒸的鱼到外甥家,给外甥“送灯”。
此外,关中还有个风俗“送娃”,就是村中年轻的媳妇穿着老太太的服装,到每一个当年结婚的青年人家中,送去一个用面粉做的“娃娃”,然后说一些来年生贵子等等的话。
江苏
春节期间,江苏各地习俗繁多。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
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
“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
广东
逛花市,行花街。
花市,老广州叫“花街”,粤语说“唔行花街唔算过年”,就是说不逛花市不算过年。
每年的春节前几天花市就开始了,花市里摆满了各种花,有水仙、百合、桃花、柑、桔等等,花市一直摆到除夕午夜。
广州的花街最旺就是年三十晚,逛花市,行花街,然后买些花、柑(与金谐音)、桔(与吉谐音)回家过春节,寓意一年花开富贵,万紫千红,大吉大利。
摆在家中的柑或桔都要挂上红红的利是封。
拜年,送大桔。
拜年的人,无论带了多少礼物,其中大桔(潮州柑)是不可少的。
大桔取其谐音“大吉”,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
临走,主人便会从来者的礼物中留下两个大桔,然后取出自家大桔交换,意在互赠吉祥。
广西
广西的春节有舞鸡、舞春牛和打扁担的习俗。
村里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
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
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舞春牛更为有趣。
“春牛”是用竹片巧妙编织而成,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是一块黑布或灰布。
舞牛人敲锣打鼓在村中表演,钻进布底的两人,一人在前撑牛头,一人在后弯腰拱背甩尾巴,后面跟着的是一个手拿犁架的汉子。
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
舞罢上村又到下村,从初一闹到元宵节。
舞春牛的人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
打扁担过新年。
从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福建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
乡村农家,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
“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
”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
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
湖南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论是农村或城镇,到处可以看到舞龙灯。
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
接龙后,开始舞龙。
龙随鼓起,翻腾跳跃,大有腾云驾雾之势。
欢快时,灯游龙卷,让人目不暇接。
湘中一带盛行舞龙灯,还传承着不少的巫风楚俗,如“接龙”、“收水”、“挂红”等,都表达了人们喜庆丰年的美好祝愿。
河南
河南腊月二十三日有祭灶的习俗,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
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河南开封地区除夕守岁到五更时候,先行盥洗,穿着礼服礼帽,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香烛齐燃,爆竹争放,一家人依长幼辈份,连续向祖宗跪拜致祭,拜祝“年福”。
台湾
从除夕转进春节,三更时分,第一件大事是祀神、祭祖。
那时红烛高照,上供清茶、红豆等祭品,人们严肃诚敬。
祀神后要叩拜祖先,这叫“开春”。
迎接新正,也叫“开正”。
祭典进行到最后,是烧金纸献给祖宗。
少数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
他们虽有不同的语言、文字,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高山族:
围炉
居住在中国台湾省的高山族,他们在过春节时则是另一番情趣。
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
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
“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
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达斡尔族:
年年高
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
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
“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哈尼族:
荡秋千
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妇女们都忙着舂粑粑。
粑粑是用糯米做的饼子。
而小伙子们则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
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
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
掷糠包
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
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
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
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白族:
放高升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
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
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从春节到元宵节,男女青年都进行“抛绣球”活动。
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接受对方的爱情了。
侗族:
芦笙会
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
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
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
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
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侗族:
打同年
人民过年期间,具有特色的群众活动是“打同年”。
这项活动,同汉族过年“团拜”相类似。
庞大的乐队和歌舞队到达一个村子时,该村的妇女排成队伍,用唱歌的形式提出各种问题。
满族:
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
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
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
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
布依族:
姑娘抢挑第一担水
居住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
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各地 有趣 春节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