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植业结构贡献计量模型.docx
- 文档编号:9791848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57.47KB
11种植业结构贡献计量模型.docx
《11种植业结构贡献计量模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种植业结构贡献计量模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种植业结构贡献计量模型
11、种植业结构贡献计量模型
一、方法介绍
基本思路:
种植业总产出水平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播种面积、劳动投入、物质投入、自然条件、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等,种植业总产出的变化也取决于这些影响因素的变化,因此,在衡量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时,必须将其他因素的影响分离出去。
种植业结构贡献计量模型采用因素分解的方法,通过设计种植业总产出增长的指数体系,将能够反映种植业内部结构的指标(如播种面积)纳入该指数体系,分解出结构调整对种植业增长的贡献。
理论模型:
种植业产值的增长决定于各种作物产值的变化,而各种作物产值变化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改变对农业增长的贡献大小可以通过因素分解的方法加以计算,这样农业产值可以表示为:
Vp=
(1)
农业产值增长量可以表示为
(2)
式中ΔVp—种植业总产值的增长量;
、
为t年和t-1年j作物单位面积产值;
、
为作物种植面积。
农业产值的增长量也可视为农业产出对时间的导数,即:
(3)
当时间变化量为一年时,
(4)
上面等式右边的第一部分为各种作物单位面积产值变化对种植业增长的贡献,第二部分为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种植业增长的贡献。
由此可见,种植业产值的增长是受农产品单位面积产值和种植面积两个变量决定的。
不过,单位面积产值的变化又受到生产能力、产品价格和产品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各种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变化不仅包括总种植面积的变化,还包括各种农产品的中指结构的变化;所有这些因素的贡献促成了农业产值的增长。
下面从产品的单位面积产值和种植面积两个主要因素入手,分析各种因素对农业增长的贡献。
根据单位面积产值对种植业贡献有:
(5)
式中,ΔVp1表示由于各种农产品平均单位面积产值变化引起的种植业总产值的增长量。
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值是指全国的平均水平。
显然,这种平均水平首先受各区域农产品单位生产能力的影响。
其次,由于各区域农产品的生产能力不同,农产品的生产布局也成为其平均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再次,由于各区域同种农产品的价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它也是影响平均水平的因素之一。
这样,农产品单位面积产值平均水平的变化表达式为:
(6)
式中
、
、
、
分别表示i区域在t年和t-1年生产j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值和种植面积。
不同区域农产品单位面积产值的变化又可写成:
(7)
式中:
、
、
、
分别表示i区域在t年和t-1年中生产j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和价格。
将这种变化又分为价格效应和生产能力效应。
则
(8)
于是有
(9)
(区域农产品单位面积产值变化)(价格贡献)(生产能力贡献)
若把价格贡献记作
,生产能力要素贡献记作
,农产品区域结构贡献记作
,则各种农产品单位面积产值对种植业总产值增加值的贡献可以写成为:
(10)
而根据公式(5)右边第二部反映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变化对种植业增长的贡献的表达式
(11)
种植面积的变化有两层含义:
一是总种植面积的变化;二是各种作物面积的变化即种植结构的变化。
这两种种植面积的改变都会引起种植业总产值的改变。
总种植面积的变化很难区分是哪一种农产品种植面积增减所致,因为各种农产品面积变化还包括农产品结构的调整,因此计算总种植面积对种植业总产值的影响,可按t-1年各种农产品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比重乘以种植面积的增减量,再乘以每种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值,加总计算,即:
或
(12)
式中:
为总种植面积贡献,因为总种植规模变化使各种农产品种植规模的变化量为
,那么经过种植结构调整,各种农产品生产规模的变化量为:
(13)
所以种植结构调整贡献为
(14)
由此,影响种植业总产值波动的因素可分解为下述几部分:
=
+
=
+
+
+
+
(15)
=
(价格贡献)
+
(生产能力贡献)
+
(区域结构贡献)
+
,(总种植面积贡献)
+
(种植结构贡献)
二、实证模型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不仅是主产区支柱产业,也是优势产业,因此,研究粮食主产区种植业结构的变动对粮食产值的影响,实际上就是对构成主产区种植业结构主成分的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四种粮食作物的生产变动对粮食产值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
这里,我们采用种植业结构贡献计量模型来完成上述四种粮作结构变动对粮食产值影响的分析。
播种面积取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历年)和《中国农业年鉴》(历年),各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和平均出售价格取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历年)。
使用软件:
使用excel2003可以完成上述操作。
三、一个简单例证:
根据1980-2002年历史统计资料针对粮食主产区四种主要粮食作物进行计算,1980年这四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粮食播种面积的47.6%,占全国四种粮作播种面积的62%,占主产区总粮食播种面积的79.4%;2002年占全占全国粮食总播种面积的53.8%,占全国四种粮作播种面积的65.4%,占主产区总粮食播种面积的87.3%;按照农业结构调整阶段划分,这四种作物每一个阶段的年末与年初净产值相比,第一阶段增长量为376.95亿元,第二阶段增长量为561.06亿元,第三阶段增长量为2368.17亿元,第四阶段增长量为–1063.97亿万元,第五阶段增长量为28.43亿元。
总体上看,五个阶段中种植业的经济收益有了显著变化,前三阶段是跳跃式增长,特别是第三阶段比第一阶段增长近7倍,比第二阶段增长了5倍;但第四阶段的增长量为负,表明四种粮作的生产发生大滑坡,严重降低,第五阶段种植业增长开始回升。
表1给出了不同农业结构调整阶段各种因素对种植业产值增加值的影响程度分析。
由表1可见,科技进步的因素在不同农业结构调整时期对种植业增长的贡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更能体现农业结构调整功效的粮食作物生产平均单位面积贡献和种植面积贡献在不同结构调整时期表现不一。
在第一阶段,粮食主产区四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对农业产值的总增长量为376.95亿元,占整个时期(五个调整阶段)增长总量的14.95%,年均增长3.75%。
其中,平均单位面积增长量贡献占22.62%,种植面积贡献为负0.18%。
在平均单位面积贡献中,更多的来自生产力的贡献,占17.81%,价格因素的贡献为4.1%,区域结构贡献仅为0.71%,这表明在改革开放实施后的几年里,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带动农民自觉地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自发的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单产的贡献为为该时期种植业增长起着决定作用,区域结构的调整虽然作用不大,但调整的方向是合理的。
虽然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在本阶段播种面积总增量为175.5千公顷,实际增量分别为-377.5、1007.5、471.416.9千公顷,但小麦和大豆并不因为总播种面积的绝对增加而对种植业增长的贡献为正,实际是负,就每种作物来说,种植面积的贡献均体现为结构调整贡献,反映出结构调整对种植业产值影响的重要性。
因总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因素的贡献均为负,显然种植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不成功。
而在这一阶段,政府实施的是改变以粮为纲的农业发展政策,提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调整的结果是除粮食生产以外的更多的其他农副产品生产出来,丰富了市场农产品的供给。
表1主产区种植业(四种粮作)增长的贡献分析亿元、%
1980-1984
作物
产值
平均单位面积增长量贡献
区域单位面积增长量贡献
主产区价格因素
生产能力因素
区域结构因素
种植面积贡献
总种植面积因素
种植结构因素
科技进步因素
水稻
154.98
24.43
24.40
8.10
16.30
0.04
-2.03
-0.13
-1.89
77.59
小麦
151.55
28.00
26.39
0.00
26.39
1.60
1.89
-0.13
2.02
70.12
玉米
51.4
6.50
6.08
3.01
3.07
0.42
-1.13
-0.07
-1.07
94.64
大豆
19.02
8.67
8.86
7.22
1.64
-0.19
0.97
-0.05
1.02
90.36
376.95
22.62
21.92
4.10
17.81
0.71
-0.18
-0.12
-0.06
77.55
1985-1991
水稻
234.89
6.84
7.56
12.44
-4.88
-0.71
0.38
-0.60
0.98
92.77
小麦
152.64
42.88
42.88
49.32
-6.44
0.00
-5.18
-0.89
-4.28
62.29
玉米
147.36
8.47
7.97
16.07
-8.10
0.50
-0.66
-0.37
-0.29
92.20
大豆
26.17
-1.50
-1.17
1.74
-2.91
-0.33
1.59
-0.06
1.65
99.91
561.06
16.69
16.87
22.92
-6.06
-0.18
-1.35
-0.59
-0.75
84.66
1992-1995
水稻
1129.02
20.90
20.79
16.57
4.22
0.11
-1.37
-0.77
-0.60
80.48
小麦
704.41
19.24
19.21
11.25
7.96
0.03
-1.69
-0.77
-0.92
82.45
玉米
660.69
12.27
12.14
12.22
-0.09
0.13
-0.18
-0.36
0.18
87.91
大豆
124.59
5.78
5.88
4.72
1.16
-0.10
1.08
-0.11
1.19
93.15
2618.71
17.56
17.47
13.48
4.00
0.08
-1.04
-0.64
-0.40
83.49
1996-1999
水稻
-505.89
21.27
20.01
14.83
5.18
1.26
10.15
7.62
2.54
68.58
小麦
-313.45
6.25
7.37
-7.48
14.85
-1.12
6.88
5.87
1.00
86.88
玉米
-163.13
-19.55
-19.38
-16.86
-2.52
-0.18
11.80
4.25
7.55
107.76
大豆
-81.5
15.52
15.38
14.72
0.66
0.14
-5.61
1.05
-6.66
90.09
-1063.97
10.14
9.89
3.39
6.50
0.25
8.23
6.08
2.15
81.63
2000-2002
水稻
-66.86
42.01
42.68
50.72
-8.04
-0.66
2.63
4.11
-1.47
55.35
小麦
-37.02
19.69
19.99
13.66
6.33
-0.30
-0.18
2.77
-2.95
80.49
玉米
101.05
9.93
10.44
10.38
0.06
-0.51
5.59
2.27
3.32
84.48
大豆
31.26
-14.40
-13.75
-10.23
-3.52
-0.65
1.24
0.57
0.67
113.16
28.43
-104.99
-104.41
-111.42
7.01
-0.59
15.28
-4.57
19.85
189.74
在第二阶段,种植业增长总量为561.06亿元,占总时期的22.25%,年均3.71%,略低于第一阶段。
其中平均单位面积增长量贡献占16.69%,种植面积贡献为负1.35%。
在平均单位面积贡献中,更多的来自价格因素的贡献,为22.92%,生产能力和区域结构的贡献均为负值,表明这一阶段对增长起主要作用是价格因素,即依靠国家政策的扶持,通过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使种植业产值得到大幅度的增加,但政府对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的关注不够,也没有从宏观上对农业区域结构进行调整,使区域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而种植面积的贡献表现出与第一阶段相似的特征,虽然总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为3249.千公顷,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实际种植面积增量分别为608.4、900.3、2672.7和-932.3千公顷,但并没有为种植业提高收益,农业结构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整。
这一阶段,国家实施的是对粮食购销体制进行改革,并在政策上鼓励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结果是粮食生产出现持续徘徊的局面,农业增长放缓,二、三产业高速增长。
在第三阶段,种植业增长总量为2618.71亿元,占总时期的103.87%,年均34.62%,是增长最快幅度最大的一个时期,远远快于前两个时期。
其中平均单位面积增长量贡献占17.56%,种植面积贡献为负1.04%。
在平均单位面积贡献中,同样更多的是来自价格因素的贡献,为13.48%,生产能力和区域结构的贡献正好与第二阶段相反,均为正值,表明这一阶段在价格因素对增长起主要作用的情况下,生产能力和区域结构因素对种植业增长也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表明政府在继续给予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实行价格保护的同时,也加强了粮食生产能力方面的配套建设并开始关注区域结构优势的发挥来提高种植业的增长,虽然区域结构贡献依然很低,仅为0.08%。
但种植面积的贡献表现出与第一、二阶段相似的特征,不过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开始显现,玉米种植面积在水稻(-600.5千公顷)和小麦(-885.4千公顷)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增加了1182千公顷,这与1992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有关,决议提出进一步把农产品推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继续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将传统的“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逐步转向“粮食-经济-饲料作物”三元结构。
这也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需求的增加促使了饲料业的发展。
虽然该阶段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但追求高产和产量增长的目标没有变,依然基于农产品整体短缺矛盾的结构调整,属于适应性结构调整。
因此,种植业结构调整依然没有到位。
在第四阶段,种植业生产出现大的转折,种植业增长为负增长,为-1063.97亿元。
减少量占总时期的42.2%,年均减少14.06%。
其中平均单位面积增长量贡献为占10.14%,种植面积贡献为8.23%。
在平均单位面积贡献中,来自价格因素的贡献,为3.39%,生产能力和区域结构的贡献分别由第三阶段的4%和0.08%上升到6.5%和0.25%,而种植面积的贡献包括总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的贡献均由前三阶段的负值转为正值,表明在该阶段粮食主产区在粮食单产水平、综合生产能力、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和种植面积、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都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且粮食单产和年平均粮食总产量也达到历史最高,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分别达到6.6、4.24、5.091.98吨/公顷和32901.53万吨,但为什么粮食收益却逆市而行,大幅度降低呢?
原因是虽然粮食总量上去了,但结构性短缺却更加突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优质农产品和多样化农产品依然短缺,这样由于粮食产品普遍的质不优,而从1997年开始,国家逐步放开农产品收购价格,由计划价格向市场价格过渡,又使得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度滑坡,导致粮食综合平均价格与各作物粮食价格都大幅度降低,表现为-127.75和-148.05(水稻)、–145.23(小麦)、–61.59(玉米)、–329.3(大豆)元/吨,结果造成种植业收益锐减。
这也是促成第五阶段农业结构特别是种植业结构战略性的直接原因。
第五阶段,种植业增长总量仅为28.43亿元,占总时期的1.13%。
其中平均单位面积增长量贡献为-104.99%,种植面积贡献为15.28%。
在平均单位面积贡献中,来自价格因素的贡献,为-111.42%,生产能力和区域结构的贡献分别由第四阶段的6.5%上升到7.01%和0.25%下降到-0.59%,而种植面积的贡献体现在总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的贡献则分别为-4.57%和19.85%。
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并不能一步到位,在该阶段依然受上阶段低迷的粮食市场价格的影响,除玉米种植面积增加1294.9千公顷,水稻、小麦和大豆分别减少929.8、1673.2和290.8千公顷,拖累粮食播种总面积大幅减少(三年减少1598.9千公顷),同时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年平均单产分别由第四阶段的6.6、4.24、5.09、1.98降到6.5、4.13、4.86、1.84吨/公顷,导致粮食总产下滑,进而使种植业总产值增长降低,而且区域结构调整的不到位也影响种植业的增长。
尽管如此,种植结构调整在该阶段种植业增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玉米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和其结构调整对种植业增长的正的贡献,显示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需求的增加促进了饲料业的发展,而主食在人们的生活消费中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这也表明2000年以来国家开始实施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提升种植业增长,促进农民增收中正逐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纵观我国22年来(1980-2002)粮食主产区种植业增长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种植业增长的源泉。
在粮食生产能力逐步提升的过程中,主产区的区域结构调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关注或调整很不成功,其贡献所占份额在五个阶段中均没有超过1%,且多数为负值,表明区域结构调整依然是停留在各自为政的传统布局水平;同时,种植业结构调整在前三个阶段都没有发挥其正面的作用,但在后两个阶段,特别是2000-2002年,种植业结构调整适应消费者需求和拉动种植业增长的优势初见曙光。
因此,全面开展粮食主产区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四种粮食作物的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势在必行,且是实现主产区粮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四、评价及问题
方法评价:
测量要素贡献率的常用方法有生产函数法和因素分解法。
在经济增长理论中,通过构建生产函数可以将经济增长因素分解为要素投入数量的增加以及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
但是用传统的生产函数的方法无法直接测算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需注意问题:
该模型也可以用来衡量科技进步对总产值的贡献率,把科技进步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这种增量因素分解的方法,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机制给予合理解释。
五、重要文献
[1]蒋和平.苏基才.1995-1999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1,(5)
[2]卢雅丽.傅新红.区域农业科技进步测度方法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4,(3)
[3]唐建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可能途径[J].数量经济研究,2000,(9)
[4]杨礼胜.种植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J].农业技术经济,2004,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种植业 结构 贡献 计量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