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行政组织理论简答论述.docx
- 文档编号:9765498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38.49KB
最新 行政组织理论简答论述.docx
《最新 行政组织理论简答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行政组织理论简答论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行政组织理论简答论述
行政组织理论
第一章12
1.行政组织的含义及基本要素
(1)广义:
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的组织系统。
(2)狭义:
国家的行政机关,是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的组织。
(本书研究的是狭义)
基本要素:
物质:
人员,经费,物资设备.精神:
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
2.行政组织的一般性质论
(1)静态的组织结构
(2)动态的组织过程
(3)生态的组织环境
(4)心态的组织意识
3.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
阶级性,社会性,权威性,
法制性,系统性,主动性
4.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1)管理对象不同
(2)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不同
(3)活动的依据不同
(4)活动的目的不同
5.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1)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
(2)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6.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
(1)政治功能
(2)经济功能
(3)文化功能
(4)社会功能(①提供社会保障;②促进公正收入分配;③控制人口增长;④环境保护)。
7.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
(1)广泛性和有限性
(2)稳定性和变异性
8.行政组织理论研究内容
(1)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①一般原理的阐述;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历史和理论发展)
(2)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①目标、②结构、③体制)
(3)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①研究行政组织的建立于管理;②研究行政组织的变革)
(4)行政组织的生态研究和心态研究(①外部环境;②内部条件)
9.行政组织理论的学科性质:
2010.10
阶级性、社会性
10.行政组织理论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
(1)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是政治学
(2)行政组织理论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3)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4)行政组织理论与心理学有相互渗透的关系
11.行政组织理论研究方法
(1)阶级分析的方法
(2)系统分析的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
(5)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方法
12.研究行政组织理论的意义
(1)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
(2)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3)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化的需要
(4)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供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
第二章8
1.雅典的行政组织的特点
(1)雅典的行政组织具有原始的民主行政特征;
(2)强调依法行政;
(3)行政官员非专业化、非职业化,无报酬。
(4)行政职能简单
2.简述外国奴隶制时期行政组织发展的特点
(1)行政组织职能简单且未明确分化。
(2)古希腊、古罗马的行政组织与国家机关其他组织开始有了初步的原始分工。
(3)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相对简单,权责划分既简单又统一。
(4)在共和制时期,行政组织的官员都无报酬,任期短,行政工作未职业化。
3.封建制时期英法行政组织的特点
(1)立法权与行政权相对分离行政权受到立法权的制约。
(2)中世纪末期随着专制王权的确立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
(3)地方行政组织较之奴隶制时期有很大的发展。
地方行政区划已初具规模为近代各国地方行政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王权与教权的关系十分密切他们之间既有斗争又有合作。
4.美国现代的独立政府管理机构具有如下特点:
(1)专业性强,管理职能单一。
其首长通常是某一方面的专家;
(2)具有独立性。
由于专业技术较强,其法律、政策不因政府的政策变动而变动,故在法律范围内他们自行决定执行中的政策权利。
(3)行使混合权力。
独立行政机构不仅有行政权,而且有准立法权、司法权。
(4)办事效率高。
由于权力集中,办事程序简化了,再加上管理职能单一,管理者对同类问题具有丰厚经验,因而办事效率大大提高。
(5)独立行政机构的组织形式一般为各种专门委员会,如中央情报局、民权委员会、人事管理局、证券交易委员会、联邦储蓄系统等。
5.简述资本主义时期外国行政组织发展的特点。
P38
(1)行政组织日趋独立且职能不断扩大,组织总量不断增加。
行政组织越来越专业化和科学化。
(2)近代资本主义国家行政组织演变的历史表明,行政组织职能不仅扩大,而且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已经从原来的以政治职能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经济和社会职能为主。
这表现在近年来各国行政组织机构中负责管理经济和解决社会问题的部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3)行政权力越来越大。
虽然资本主义国家都把三权分立作为政府体制运行的基础,但行政权力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地位逐步上升,却是一个明显的趋势。
(4)在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上,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中央集权(如英国);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地方权力(如法国)。
如此看来,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是市场经济下各国的共同要求。
6.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特点
1、强化中央集权
2、前后因袭、循序渐进
3、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
4、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
7.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特点
1、初创时期接受西方三权分立与民主思想
2、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并立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从法律上确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
4、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军阀割据并存
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的特点
1、充分的人民性
2、其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3、中央与地方关系:
民主集中制
4、发展过程中存在弊端
第三章外国行政组织理论
外国行政组织
思想
人物
其思想或原则
早期(古希腊、古罗马)
柏拉图
《理想国》
《政治家篇》
①社会分工是国家行政组织存在的基础
②无学识者不能治国
③治国者应以教育为“第一要务”
④依法行政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
①首次提出将议事权力、司法权力和行政权力相区别
②提出设置行政机构的依据
③行政组织的职能的思想
④行政人员的任用原则
⑤建立行政监督机构
⑥崇尚法治
中世纪时期西欧
马基雅维利
《君主论》《讲话集》
第一个论述过国家行政组织管理原则的人。
①群众支持原则
②组织内聚力原则
③组织领导者必须具有超出常人的能力原则
④持续存在下去的原则
官房学派
①建立统一、完整有效的行政组织制度与方法
②选用优秀的人才担任国家官职
③国家行政机构应将管辖的事务分部门来管理,简化礼仪和行政手续;
④加强国家及政府的权力,人民须服从行政管理
卢梭
《社会契约论》
①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强调政府官员是人民的仆从
②政府与法律的关系:
强调政府行为必须以法律为依归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汉密尔顿
《联邦党人文集》
①扩大行政部门的权力
②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组织
密尔
①衡量行政组织工作好坏的标准:
能否促进社会利益的增长
②界定了政府的职能
③行政组织的分工要合理
④政府工作是专业性业务,要有专业性人才担任
传统时期
产生于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威尔逊
“西方行政学”创始人
①明确行政组织的职能、任务和范围
②改进政府机关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方法
③行政组织应成为公众信赖的机关
泰罗
“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
①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相分离
①管理职能的专门化
③组织工作要计划化、标准化、程序化
④组织管理中的例外管理
法约尔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①组织与管理密切相关
②管理理论应用范围
③组织的层级结构
④组织管理的五要素
⑤14条组织管理原则
韦伯
“组织理论之父”
①合法的权威的三类型:
传统权威;超人权威;
法理型权威
②官僚制组织的特征(是法理型权威最适宜的组织形式。
)
古立克、厄威克
①首次提出“组织理论“的学科名称
②组织管理的7项要素和8项原则
行为科学时期
梅奥
①“社会人”理论
②非正式组织③组织成员的满足度
巴纳德
“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
①组织的本质是一个协作系统
②组织三要素理论
③权威来自接受
④组织平衡的思想
西蒙
“决策理论学派”创始人
①组织的功能就是决策
②组织的目标是追求决策的合理性
③组织平衡论
④组织影响论
⑤组织设计论
现代
柏森斯
①社会系统中的组织四方面的特质:
适应环境、
达成目标、统一协调、形态维持
②组织的三层次:
决策层级、管理层级、技术层级
卡斯特、
罗森茨韦克
①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②组织是一个整体系统
③组织的权变观念
雷格斯
最先运用“生态理论”
①三种行政组织模式:
融合性;棱柱形;衍射型
(农业社会—过度社会—工业社会)
②外部生态环境与公共行政之间的制约关系
帕金森定律
彼得原理
详见课本P74-76
新公共行政学
①对传统公共行政学“效率至上”的反思与批判
②公平之上,组织变革
③公共行政组织的四种基本运作过程
企业家政府理论
①掌舵不是划桨;②要妥善授权,而非事必躬亲
③注重引入竞争机制;④注重目标使命
⑤重产出而不重投入;⑥树立“顾客意识”
⑦重收益、集资、赚钱;⑧重事前预防,不是事后救补
⑨重分权模式和合作式组织;
⑩重视市场机制调节,并非仅靠行政指令控制
彼得斯
改革理论:
政府治理的四种模式
休斯
改革理论:
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六大特征
登哈特
改革理论:
公共行政组织的思想
试论述对现代行政组织理论的评析P86
1.通过对传统行政组织理论和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批判,现代组织理论提出要建立具有综合性、开放性、
有机性和总体性特征的新型政府主张。
注重对组织的系统性、生态性、权变性的研究,把组织看作是一个系统,并且是与内外环境密不可分的一个开放系统。
2.现代组织理论也有不足:
一是强调被动地适应环境,而非主动地促进环境的改变;二是过分强调组织的变数,忽略了对组织的基本原则和运行规律的研究。
3.目前,现代行政组织理论不断倡导变革,要求政府放松规制、下放权力、重视民主参与、提高应变能力、重视服务对象。
第四章7
孙中山行政组织思想
1.创五权分立原则谋求“万能政府”
2.倡导地方自治提出均权制主张
3.重视人才培养与合理使用强调人尽其才。
毛泽东行政组织思想
①其思想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
②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的性质:
人民自己的政府、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服从党的领导
③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的职能:
政治职能、社会职能
④社会主义国家行政组织设置与运行原则:
精简、统一、效能、节约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原则
⑤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
调动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思想
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
①应以经济职能为中心;
②必须进行改革;
③必须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④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现阶段中国领导人的行政组织思想:
1、深化行政机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2、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3、坚持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思想,构建和谐社会
道家的“无为而治”行政组织思想与今天的“有限政府论”有何联系与区别
1.两者的共同点:
都主张管理者不要过多干预,上层管理者应当尽量按客观规律办事。
2.两者之间的区别:
老子的“无为而治”行政组织思想从本质上看还是一种比较消极的管理方式,采取的是一种听之任之,完全顺其自然的方式,这样的管理最终既不会有很高的效率,更不会获得大的效益。
今天人们所提倡的“有限政府论”与老子的“无为而治”行政组织思想相比有着很大差别。
它从根本上而言不是让政府不管,而是要尽量少管一些具体的、业务上的事情它采取了分权的思想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在政府部门与企业、社会团体或社会中介组织之间进行了有效的分工各司其职。
政府从一些具体事务上脱身出来可以集中力量抓好宏观管理集中力量办好一些事关全局的大事。
“有限政府”最终追求的是一种高效率和高效益。
对中国古代行政组织思想的评述
中国古代行政组织思想源远流长,其内容比外国同时期的行政组织思想更为丰富和深刻。
其中很多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鉴,例如政令统一的思想、权责统一的思想、组织和谐与内聚力思想、组织与效率思想等等。
同时,中国古代行政组织思想也存在一些不足,当时的行政组织思想大多是片断地、不系统的,而且没有对行政组织专门论述,更多的是隐藏在古代思想家的治国方略之中。
对中国近现代行政组织思想的评述
1.孙中山的行政组织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他将中国古代的治国经验与西方的治国之规结合起来梦想建立一个“万能”的政府。
尽管他的许多主张在今天看来是有局限的但是其中的不少主张在今天也有很大借鉴意义。
2.毛泽东、邓小平的行政组织思想构成了当代中国的行政组织理论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建设和改革的带根本性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行政组织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根据地建设和新中国的行政管理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行政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思想。
这为我国行政组织的建设与官吏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一系列原则、方针。
改革是邓小平行政组织思想的核心内容。
邓小平的行政组织思想实际上是对毛泽东行政组织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章8
行政组织的核心内涵:
1.对于组织成员的活动具有公共指向性;
2.代表着一种未来状态;
3.实现组织木需要投入特定资源;
4.具有评估组织及其成员绩效的工具作用。
特征:
①强制性;②服务性;③和谐性;④复杂性;⑤动态性
作用:
①导向作用;②激励作用;③整合作用;④管理工具作用
结构:
①纵向目标;②横向目标;③外部目标;④内部目标;⑤战略目标;⑥战术目标
类型:
①消极目标;②积极目标;③经济目标;④文化目标;⑤社会目标
制定组织目标的原则:
①民主参与;②系统协调;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④现实可行性
方法与技术:
①目标分解法;②目标综合法;③目标滚动法;④环境适应法;⑤资源规划法
目标执行的前提条件:
①组织及其成员的自我控制能力强;②组织认同感强;③组织目标得到组织领导的重视;④目标明确
目标评估标准的类型(回应性标准;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成本标准;满意度标准);
目标管理的优点与不足(效果分析)
优点:
①奖励作用明显;②管理成本低;③资源配置效率高;④有利于组织发展
不足:
①容易偏重于短期目标;②设置目标存在困难;③管理权变性差;④容易导致管理缝隙
第六章9
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
1.合理的组织结构能有效地满足行政组织目标的需要。
2.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稳定工作人员的情绪,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合理的组织结构,能使组织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4.合理的组织结构是提高微观和宏观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
5.合理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推动行政方式的创新
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应具备的标准
1.任务与组织平衡;
2.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
3.分工明确,合作良好;
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良好的行政组织都以职能为中心)
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
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是以各级政府内部层级制分工。
它是指政府为了有效地发挥行政组织的功能首先要将国家所管辖地域分成许多块由不同的行政组织进行管理。
为此除了设置管理全国社会事务的中央行政组织外还设有管理局部地区的地方行政组织。
宏观纵向分工的特点是层级越高管辖的范围越广但组织的数量越少层级越低管辖的范围越小但组织的数量越多。
不同层行政组织之间管辖的职能既有相同的一面即都要管理社会、经济、文化等事务又有不同的一面一般而言凡是属于全国性的宏观问题归中央行政组织管理凡是属于本地方的事务归地方行政组织管理。
由于行政组织的多少与层级成反比关系故从总体结构上看它呈现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
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
1.行政组织的微观纵向分工是指各级政府或各个部门内部层级的分工。
2.微观纵向分工的原因各级政府或各个部门承担本辖区范围内或本部门的行政任务为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就必须将任务层层分解直至落实到每一个职位。
3.微观纵向分工的特点是它们之间的分工关系是以职能的隶属关系为标准。
比如财政部的职能属于中央行政组织的总职能范围之内所以由中央行政组织领导财政部下面的计划处属于财政部事务总职能范围之内故属于财政部领导。
正因为如此它们之间形成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负责子系统的职能单位归负责总系统职能的单位领导。
由于各系统的职能可以分解为许多子系统故它们之间的领导也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垂直领导关系。
行政组织纵向分工的职责分配关系
1.最高层次的行政组织为决策层负责制定本部门行政的总目标、总方针、总政策最大努力满足社会对本部门的需要最优地完成本部门的工作目标。
最高层次的行政组织是一个开放的、面向社会的行政组织。
2.中层行政组织为协调指挥层负责执行本部门最高行政组织制定的总决策、目标、方针和政策以此为依据结合本单位具体工作对象的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工作目标、工作方案并负责组织、协调、指挥等工作。
因此中层行政组织为半开放半封闭系统。
3.基层行政组织为技术操作层其任务是执行中层行政组织的实施方案。
它基本为封闭型。
行政组织横向分工的种类(优缺点)论P158
(1)按业务性质分,即按照行政管理的业务性质异同来组行政组织单位,是行政组织平行分部化的基本方式。
①优点:
符合行政分工专业化的原则;有利于统一性质的行政业务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能够体现事权
一致的原则,便于协调。
②缺点:
如果业务事权过于集中,容易形成条块分割;若分工过细,则容易造成部门林立现象;如果业
务性质不清,容易产生冲突。
(2)按照管理程序进行分工,这是指按照行政管理工作过程的程序不同来分别设置行政组织部门。
行政管理过程有咨询、决策、执行、信息反馈和监督等环节,根据这些程序可以划分行政咨询等不同的部门,每个部门在管理程序过程中各自发挥其功能作用,使行政管理的功能齐全、管理过程井然有序。
①优点:
按照程序分工,注重本项工作的技术方法,有利于提高行政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
由于从事该项工作采用同样的技术设备、工作程序,有利于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使行政管理中的重要程序由专门机构去完成,有利于提高效率。
②缺点:
在该行政组织中的工作人员,久而久之,容易产生重技术、轻政策,重过程、轻目的的倾向;在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对那些有较大独立性的程序才可以设置部门,而多数工作程序则无法独立。
(3)按照管理对象进行分工,这是指按行政组织服务的人群为对象进行的部门设置。
①优点:
可以使行政管理工作专业化,使政府在这一方面能够统筹考虑,从而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
使政民关系简化,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职责更了解,有利于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沟通。
②缺点:
随着管理对象增多,会导致部门增多,不利于精简节约;
以管理对象为基础设置部门,容易忽视甚至割裂了管理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能产生综合性的工作无人管理的现象;
管理对象多,容易造成行业的本位主义;
按服务对象划分部门往往与按业务性质划分部门发生重复、交叉的关系;
按产品设置部门,政府易于对企业进行微观管理,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4)按地区分工。
按地区分部化,从不同层级看,是纵向分工;从同一层级看,各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属于平行的地区横向分工,这是宏观的地区分部化。
微观的地区分部化是指中央政府各个部门在各个地方设置派出机关。
①优点:
便于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决定政策,以适应各地不同的需要;
便于一个地区各项工作的协调、互相配合,为发展地方经济、文化而努力;
能分担上级政府的工作,使上级政府能集中精力抓大政方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安定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安定团结。
②缺点:
由于情况复杂,在划分行政区域时,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居民点的具体要求,容易造成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与心理矛盾;
各地区行政组织容易产生地方主义观念,妨碍国家民族的整体团结和事业的整体发展。
在同一层级,按地区设置行政组织的基础是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否科学合理,取决于三个因素:
(1)要有利于各地区人民和各民族人民的安定团结。
(2)要有利于国家政权的统一和巩固。
(3)要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反比例关系
(1)①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形成行政组织的层级制,横向结构形成行政组织的职能制。
②层级制形成管理层次,管理层次体现着决策者与执行者之间的距离。
距离越近,上下级之间沟通越及时,执行决策就能更加及时、准确;反之相反。
因此,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行政层次越少越好。
③职能制形成管理幅度。
它包括各级政府的分部化,以及各级政府所管辖地区分部化所产生的下级政府的数目。
管理幅度越窄,行政首长对其管理的效率越高;管理幅度越宽,行政首长对其管理的效率越低。
(2)在同一个行政组织中,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在一定的被管理工作量或地域条件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例关系,即幅度越大,层次就越少;反之,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级就越多,这就是行政管理层次和幅度相互关系规律。
(3)对实际的行政管理的启示。
根据上述规律,当管理幅度能够增大时,就可以减少管理层次,精简行政组织机构,使行政领导接近基层,有利于及时处理问题,提高行政效率。
但是当管理幅度过大时,上级机关及领导者超负荷运行时,就会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这时应当适当增加管理层次,缩小管理幅度。
才能使行政管理工作正常运行。
这种选择的科学性体现着管理的艺术,关健在于必须根据国情和行政管理的需求加以确定,根据各管理因素的变量关系来确定其最佳的适度点。
决定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比例关系的主要因素
(1)管理幅度和管理者所处的层次有关。
(2)下属工作性质及其难易程度制约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3)领导者的领导水平与能力直接制约着管理幅度。
(4)被管理者的素质高低也制约着管理幅度。
(5)集权、分权与授权程度影响着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6)下级单位所在地的集中程度及交通和信息传递情况影响着管理幅度。
(7)技术设备与工作条件也制约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第七章7
集权制的优缺点(法国)
优点:
(1)政令统一,防止政出多门;
(2)层级节制,指挥灵便,有利于提高效率。
(3)集中力量办大事,防止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
缺点:
(1)、事事听从中央安排,不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主动性。
(2)容易导致中央独裁。
(3)层次繁多,不能及时果断地处理政务。
(4)下级对上级过分依赖,不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责任心。
(5)无法有效满足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差异性需求,妨碍政府创新。
分权制优缺点(美国)
优点:
(1)政府能够因地制宜、更加灵活机动地处理本地事务。
(2)分权分工,可以防止上级专断与个人独裁。
(3)分级治事,符合民主原则则,可以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激发其责任心,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
(4)可以有效满足对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差异性需求。
(5)有利于发挥地方国家的监督作用,完善地方政府监督机制。
缺点:
(1)地方权力过大,容易形成地方主义,甚至导致国家分裂。
(2)分权过度,必导致全国各地经济的畸形发展,加剧地区间的不平衡。
(3)地方权限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行政组织理论简答论述 行政 组织 理论 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