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 文档编号:9754828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24.04KB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会计学专业)
(1998年制订,2004年修订,2006年再修订)
课程编号:
040166
英文名:
IntermediateFinancialAccounting
课程类别:
专业主干课
前置课: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等
后置课:
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等
学分:
6学分
课时:
102课时
主讲教师:
彭喜斌、钱淑芬、于金梅、迟守卓等
选定教材:
刘永泽,陈立军主编.中级财务会计.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程概述:
本课程以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运用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以对外报告的会计信息生成为主线、以五项会计假设为前提、以六大会计要素为结构,在阐述财务会计特征、目标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体系的构成内容;介绍了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的规则、程序和方法;主要阐述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具体包括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和记录的具体程序与方法,财务报告体系的构成及编制方法等内容,最后以财务会计报告为总结。
本课程既有国际惯例的作法,也有我国会计实务的规范;内容包括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中国特色与国际化的结合、继承与发展的结合。
教学目的: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是我们的基本目标。
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应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其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熟练运用财务会计的方法处理实际业务中的财务会计问题,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方法:
针对本课程时代性强、难度大的特点,首先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确定并丰富教学内容,包括:
统一课程组教师对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的认识和把握,通过反复讨论,对各章切入点的选择、重点与难点内容的阐释、案例的引用、课中及课后应讨论的问题、学生在课后应阅读的文献等进行了反复设计,以保证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对于每一章节中所涉及到的国内最新会计准则动态,都要求及时在课程的相关内容上予以体现。
其次,在教学手段上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
尝试将上市公司经典案例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剖析,将过去以业务单元为主线的专业知识融会于案例中,一方面提高学生融会贯通能力,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考虑问题的思路不拘泥于课本和现行的会计准则或制度,而是独立思考解决方案。
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也可以提高了他们处理实务的能力。
各章教学要求及教学要点
第一章总论
课时分配:
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财务会计的特征和财务会计的目标,熟练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重点掌握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财务会计报告要素。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务会计及其特点
一、财务会计的特征
二、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三、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一)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
(二)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
(三)财务会计的目标
四、社会环境对会计的影响
第二节会计的基本假设
一、会计主体假设
二、持续经营假设
三、会计分期假设
四、货币计量假设
五、权责发生制
第三节财务报表要素
一、反映财务状况的要素
(一)资产
(二)负债
(三)所有者权益
二、反映经营成果的要素
(一)收入
(二)费用
(三)利润
思考题: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的特征有哪些?
2.财务会计信息应具备哪些质量特征?
3.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自哪些方面?
4.财务会计的目标包括哪些内容?
5.如何理解会计的基本假设?
第二章货币资金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货币资金包括的基本内容和有关的基本概念,如什么是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了解货币资金在管理与核算过程中应遵循的各项有关规定;同时应熟练掌握货币资金各组成部分的核算方法,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与总分类核算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方法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金
一、现金的管理
(一)现金的定义及特征
(二)现金的使用范围与库存现金限额
(三)现金的内部控制
二、现金的序时核算
三、现金的总分类核算
四、现金的清查
第二节银行存款
一、开立和使用银行存款账户的规定
二、银行存款的序时核算
三、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
四、银行转账结算
(一)国内转账结算方式
(二)国际结算方式
第三节其他货币资金
一、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
二、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现金的概念及特征?
2.现金控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3.企业在银行开设的账户有哪些?
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第三章应收和预付款项
课时分配:
6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等相关概念,掌握带息应收票据、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财务处理,重点掌握坏账损失备抵法的核算及应收票据贴现的账务处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应收票据
一、应收票据概述
二、应收票据的确认和计价
(一)不带息应收票据
(二)带息应收票据
第二节应收账款
一、应收账款概述
(一)应收账款的确认
(二)应收账款的计价
二、应收账款的核算
三、坏账及其确认
(一)坏账损失的确认
(二)坏账损失的核算
第三节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一、预付账款
(一)预付账款的内容
(二)预付账款的核算特点
二、其他应收款
(一)其他应收款的内容
(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思考题:
1.商业汇票如何分类?
2.票据的期限如何确定?
3.应收票据贴现所得如何计算?
4.应收账款的内容有哪些?
何时确认?
5.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时,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有哪些?
6.预付账款的核算包括哪些方面?
7.其他应收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四章存货
课时分配:
10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在了解存货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掌握存货取得与发出的计价方法及会计处理;重点掌握和熟练运用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方法;熟悉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法;掌握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和存货清查的会计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存货及其分类
一、存货的性质与确认
(一)存货的性质
(二)存货的确认
二、存货的分类
(一)存货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二)存货按存放地点的分类
(三)存货按取得方式的分类
第二节存货的初始计价
一、外购存货
(一)存货验收入库和支付货款同时完成
(二)已经支付货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存货尚未运达或尚未验收入库
(三)存货已运达企业并验收入库,但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尚未到达
(四)预付货款方式购入存货
(五)外购存货附有现金折扣
二、自制存货
三、委托加工存货
四、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五、接受捐赠取得的存货
六、接受抵债取得的存货
七、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
第三节发出存货的计价
一、存货成本流转假设
(一)存货计价方法对损益计算有直接影响
(二)存货计价方法对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数额的计算有直接影响
(三)存货计价方法对应交所得税数额的计算有一定的影响
二、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一)个别计价法
(二)先进先出法
(三)加权平均法
(四)移动平均法
三、发出存货的会计处理
(一)原材料
(二)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
第四节计划成本法与存货估价法
一、计划成本法
(一)计划成本法的基本核算程序
(二)存货成本差异的形成
(三)存货成本差异的分摊
二、存货估价法
(一)毛利率法
(二)零售价法
第五节存货的期末计价
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含义
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一)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二)估计售价的确定
三、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用于出售而持有材料的期末计量
(二)对用于生产而持有材料的期末计量
四、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第六节存货清查
一、存货清查的意义与方法
二、存货盘盈与盘亏的会计处理
(一)存货盘盈
(二)存货盘亏
思考题:
1.什么是存货?
存货的确认应具备哪些条件?
2.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3.接受抵债取得存货和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存货初始成本的确定有何异同?
4.发出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何影响?
5.领用原材料与领用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的会计处理有何区别?
6.什么是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如何确定?
7.如何对材料存货进行期末计量?
8.存货盘盈和盘亏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第五章投资
课时分配:
10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在了解投资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成本的确定方法及会计处理方法;重点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损益确认的异同;重点掌握和熟练运用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掌握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投资的目的与分类
一、投资的目的
二、投资的分类
(一)按投资对象的分类
(二)按投资性质的分类
第二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的确定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取得时的处理
(二)收到股利或利息的处理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价值的计量
四、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第三节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一)初始投资成本的内容
(二)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益的确认
(一)投资收益的构成
(二)溢价或折价的摊销方法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提前处置与到期收回
(一)提前处置
(二)到期收回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减值
第四节长期股权投资
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一)以现金购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接受抵债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三)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长期股权投资
(四)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一)成本法的基本核算程序
(二)成本法的适用范围
(三)成本法下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一)权益法的基本核算程序
(二)权益法下的会计处理方法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第五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的确定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思考题:
1.如何确定各项投资的初始成本?
2.成本法与权益法会计处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如何确认投资的处置损益?
4.如何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第六章固定资产
课时分配:
8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固定资产的基本概念、特征与分类,掌握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以及固定资产折旧的各种计算方法,熟练掌握企业通过不同的来源取得的固定资产业务以及关于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业务、固定资产的减值业务、固定资产的处置业务的账务处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固定资产概述
一、固定资产特征与确认
(一)固定资产特征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一)固定资产按经济用途分类
(二)固定资产按使用情况分类
三、固定资产的计价标准
(一)原始价值
(二)公允价值
(三)净值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取得与计价
一、外购的固定资产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一)自营工程
(二)出包工程
三、投资者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
四、租入的固定资产
(一)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
(二)融资性租入的固定资产
五、接受抵债取得的固定资产
六、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固定资产
七、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八、盘盈的固定资产
第三节固定资产折旧
一、固定资产折旧及其性质
二、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及折旧范围
(一)影响固定资产折旧计算的因素
(二)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使用年限法
(二)工作量法
(三)加速折旧法
五、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第四节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一、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含义及分类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
第五节固定资产减值
一、固定资产减值的认定
二、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
第六节固定资产处置
一、固定资产处置的含义及业务内容
二、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出售、报废、毁损
(二)固定资产盘亏
思考题:
1.固定资产具有哪些特征?
2.固定资产计价标准有哪些?
各自的特点如何?
3.我国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
4.加速折旧法有哪些特点?
5.认定固定资产减值的条件是什么?
第七章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
课时分配:
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了解无形资产的分类以及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方面的有关规定,熟练掌握企业从各种不同的来源取得的各种无形资产账务处理、无形资产的摊销、出售、出租、减值以及各种其他长期资产的账务处理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无形资产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与分类
(一)无形资产的特征
(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二、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价
三、无形资产取得的核算
四、无形资产的摊销
五、无形资产的出售与出租
(一)无形资产的出售
(二)无形资产的出租
六、无形资产的减值
第二节其他长期资产(自学)
思考题:
1.无形资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无形资产的确认应满足哪几个条件?
如何理解?
3.我国无形资产摊销的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一般可以采用哪些摊销方法?
我国是采用什么摊销方法?
4.在我国,发生什么情况可以认定无形资产发生减值?
第八章负债
课时分配:
10课时
教学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了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核算。
学习本章以便于了解和掌握负债核算的内容及其特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理解负债的含义、特征和分类;掌握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应交税费的核算内容及其相应的账务处理;掌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的核算内容及其相应的账务处理;掌握各种债务重组方式下债务人的账务处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负债及其分类
一、负债的定义及其特征
二、负债的分类
第二节流动负债
一、流动负债概述
(一)流动负债的分类
(二)流动负债形成的原因
(三)流动负债的计价
二、流动负债的核算
(一)短期借款
(二)应付账款
(三)应付票据
(四)应交税费
(五)应付职工薪酬
三、或有负债
第三节长期负债
一、长期负债的特点及其分类
(一)长期负债的特点
(二)长期负债的分类
二、应付债券的核算
(一)债券的定义
(二)应付债券的账务处理
三、长期借款
第四节借款费用
一、借款费用的定义及其确认
二、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期间及其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第五节债务重组
一、债务重组的定义
二、债务重组的方式和债务人的账务处理
思考题:
1.什么是负债?
负债具有哪些特点?
2.负债与或有负债有何区别?
3.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如何计算?
4.短期借款与长期借款在账务处理上有什么不同?
5.债券的发行价格与哪些因素相关?
6.哪些借款费用需资本化?
7.债务重组方式有几种?
第九章所有者权益
课时分配:
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种类,企业的组织形式及特征;熟练掌握实收资本的账务处理,掌握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构成内容及账务处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所有者权益概述
一、企业组织形式
二、所有者权益的含义及种类
(一)所有者权益的含义
(二)所有者权益的种类
第二节实收资本
一、一般企业实收资本的核算
二、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核算
三、实收资本增减变动的核算
第三节资本公积
一、资本公积的构成
二、资本公积的核算
(一)股本(资本)溢价
(二)其他资本公积
第四节留存收益
一、留存收益的性质及构成
(一)留存收益的性质
(二)留存收益的构成
二、留存收益的核算
思考题:
1.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是什么?
2.何谓资本公积?
其构成内容如何?
3.试述留存收益的构成内容。
第十章费用
课时分配:
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费用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熟练掌握期间费用的核算,重点掌握生产成本的概念及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费用的概念及其确认
一、费用的概念
二、费用与资产、成本和损失的关系
(一)费用与资产
(二)费用与成本
(三)费用与损失
三、费用的分类
四、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一)费用的确认
(二)费用的计量
第二节生产成本
一、生产成本概述
二、生产成本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三、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四、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和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
第三节期间费用
一、销售费用
二、管理费用
三、财务费用
思考题:
1.费用与资产、成本和损失的关系如何?
2.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可分为哪几类?
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哪几类?
3.企业的产品成本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4.生产成本核算应设置哪些账户?
5.什么是期间费用?
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第十一章收入和利润
课时分配:
1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在了解收入的概念及分类的基础上,重点掌握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及其运用;掌握各种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及会计处理;了解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和建造合同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原则;熟悉利润的构成和营业外收支的主要内容;掌握本年利润的结转方法、净利润的分配程序;了解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收入的概念与分类
一、收入的概念
二、收入的分类
第二节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
(二)特殊销售方式的收入确认
(三)销售折扣、折让与退回
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劳务收入确认的一般原则
(二)特殊劳务收入的确认标准
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四、建造合同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一)建造合同的特征及类型
(二)合同收入和合同成本的基本内容
(三)合同收入与合同费用的确认
第三节利润
一、利润的构成
(一)营业利润
(二)利润总额
(三)净利润
二、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
(一)营业外收入
(二)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的计算与结转
第四节所得税
一、暂时性差异
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应付税款法
(二)纳税影响会计法
第五节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二、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思考题:
1.什么是收入?
收入可以分为哪几类?
2.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应同时满足哪些条件?
3.如何确认分期收款方式的销售收入和委托代销方式的销售收入?
4.如何对销售折扣、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进行会计处理?
5.劳务收入确认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6.什么是利润?
利润由哪些内容构成?
7.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第十二章财务报告
课时分配:
14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财务报告的种类及编制的基本要求;明确各种财务报表的作用;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原理和基本的编制方法,至少包括:
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填列、利润表的数字来源、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的填列方法等。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务报告概述
一、财务报告的内容
(一)提供企业的经济资源
(二)提供企业在报告期内的经营绩效
(三)提供企业现金流动的信息
(四)反映企业管理当局有关受托责任的信息
(五)扩大财务报告信息的内容
二、财务报告的作用
三、财务报告披露方式
(一)财务报表
(二)其他财务报告
四、财务报告的分类
(一)按照财务报表反映的内容分类
(二)按照财务报表的编报时间分类
(三)按照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分类
五、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
(一)报表内容真实可靠
(二)信息具有相关性
(三)体现效益大于成本原则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及作用
(一)反映企业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以及企业的资本结构
(二)可据以评价和预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三)可据以评价和预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四)有助于评价、预测企业的财务弹性
(五)有助于评价、预测企业的经营绩效
二、资产负债表的局限性
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
(一)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方法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四、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五、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第三节利润表
一、不同收益计量观
二、利润表的作用
(一)为企业外部投资者以及信贷者作投资决策及贷款决策提供依据
(二)为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三)为企业内部业绩考核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利润表的局限
四、利润表的格式
(一)单步式利润表
(二)多步式利润表
五、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一)利润表的填列规则
(二)利润表各项目的内容和具体填列方法
六、利润表的附表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及作用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三、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一)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
(二)现金流量的分类
(三)现金流量表的格式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与方法
(一)编制依据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填列
(三)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填列
(四)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填列
(五)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第五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第六节财务报表附注
一、提供财务报表附注的原因
二、财务报表附注的形式
包括分部报告在内
第七节中期财务报告
一、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及作用
(一)中期财务报告的概念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作用
二、中期财务报告的理论基础
(一)独立观
(二)一体观
三、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原则
(一)重要性程度的判断
(二)会计计量与更大的会计估计
四、中期财务报告编制的特殊规定
思考题:
1.什么是财务报告?
其编制目的和主要构成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资产负债表?
作用如何?
3.什么是利润表?
作用如何?
4.什么是现金流量表?
作用如何?
5.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含义指什么?
6.什么是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作用如何?
7.财务报告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8.财务报告注释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十三章会计调整
课时分配:
8课时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会计变更的种类及构成内容;掌握会计变更处理的处理方法;掌握各类会计差错的处理方法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类别及调整事项的调整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政策变更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类型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方法
(一)追溯调整法
(二)未来适用法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披露
第二节会计估计变更
一、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
未来适用法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披露
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
一、前期差错更正的类型
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追溯重述法
第四节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定义
(一)日后事项的涵盖期间
(二)日后事项的范围
二、资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财务会计 中级 财务会计 课程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