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docx
- 文档编号:9754089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4.53KB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docx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家校合作的文献综述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
因而家校合作成为了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合作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中的一个世界性研究课题,在我国亦不例外。
众所周知,社会参与教育与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开展家校合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利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最后总是家庭教育再来支持和强化学校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充。
本文将从家校合作的定义、理论依据、国内外已有的方式和类型、现存的问题、问题的解决策略以及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六个方面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一、家校合作的定义:
(1)我国研究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2)而美国的霍普金斯大学“家庭—学校—社区”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在《从理论到实践:
家校合作促使学校的改进和学生的成功》一文中,又把家校合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指出家校合作是“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负有共同的责任,同时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二、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目前,家校合作在各国的教育改革中备受关注。
刊登在《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10期(总第140期))上刘翠兰老师的《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一文,就试图从管理学、父母教育权的演变、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教师的新职业精神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等6个方面来分析家校合作的理论依据。
1.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学校管理中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能够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责任感,提高教育质量。
管理理论中,责权统一的原则表明,在管理活动中责任与权力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
责任由担当的职务决定,权力是履行责任的保证。
因此,责任、权力必须坚持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管理过程中有关各项决策、措施的制定有家长的参与,就会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由于家长又是最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兴趣、爱好,由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2.从父母教育权的演变历程来看,家校合作使儿童权利更大限度的得以维护。
古代社会里,父母对子女具有绝对的教育支配权。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到来,带来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社会化的大生产,使得家庭功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生产的社会化、工业化使家庭不得不放弃原有的教育权利,即家庭中对劳动者的培养,而学校尤其是公共教育取代了父母相当部分的教育权利。
于是,开始出现了教育权利由家庭向国家公共教育的转移。
家校合作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或校董会等组织机构行使监督权,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儿童的权利。
3.从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协同学角度分析,家校合作正是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协同效应的表现。
协同学是系统科学的新分支,创立者是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
他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
社会或自然界的,有生命的或无生命、宏观的或微观的。
这些看起来完全不同的系统内部都具有深刻的相似性,那就是各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受相同原理支配,这个相同原理是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形成的协同效应并自组织成为协同系统。
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在实现其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过程之中,需要其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协调。
家校合作就是实现其功能的手段之一,它使学校、家庭、社会各系统之间形成协同效应,学校教育居于系统的主导地位,指导家庭教育,协调社会教育,使教育系统不断向着平衡、和谐、有序状态发展。
4.从教师的新职业精神角度分析,家校合作是教师职业的要求。
使教师把与教育对象的成长密切关联的各方面因素联合起来,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
在家校合作系统中,学校与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
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并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5.从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功能来看,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
家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家庭成员的接触方式是面对面进行的,成员之间互动的频率很高,而且主要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相互控制和影响,同时家庭成员彼此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密切,另外家庭群体关系在时间上最为持久,父母通过情感方式对子女的影响在其效果上就显得异常有力。
家庭教育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与优势是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
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应该考虑如何调动家庭的力量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从而最终实现将青少年培养成为符合国家教育目标的人才。
三、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方式及类型
家校合作现已成为一个全球化教育问题,根据各国国情所采取的家校合作方式也有所不同。
天津教科院的岳瑛老师的《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中向我们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国所采用的不同的脚下合作方式及其对家校合作的分类。
(一)家校合作的方式
1、美国学者按家长在家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分为三类:
(1)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
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
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
(2)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
这类家校合作的方主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
(3)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
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
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2、英国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V·Morgan)等人按家长参与的层次分为三类:
(1)低层次的参与。
这个层次的家校合作方式有:
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
另外。
家长联系薄、家长小报、家庭通讯等也属此类。
(2)高层次的参与。
这种层次的合作方式有:
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集资金等。
(3)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
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等。
3、美国学者戴维斯(D·Davies)主张,家校合作活动的类型应该以其合作目的来划分,可分为四类:
(1)以解决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约见家长、成立临时咨询委员会等。
(2)以促使家长参与其子女的教育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
家庭教育指导、开放日等。
(3)以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
参观博物馆、开辟教育基地等。
(4)以吸收家长参与教育决策为目的。
合作方式有:
家长咨询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等。
(二)家校合作的策略
1.直接策略
2.中介策略
3.边缘策略
(三) 家校合作的具体措施
1. 前苏联十分重视家校合作。
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必须是经常的、具体的,有家长委员会、家庭和学校协助委员会等专门的组织机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就是家校合作的典范。
2. 在法国,人们认为,教师、学生、家长相互通报情况,是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互协调的最好手段
3.德国学校重视课外、校外活动,经常利用家长的学术专长和专业经验,组织他们帮助学校开展课外活动。
4. 在日本,市镇村都设有社会教育主事,协调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和关心。
社会教育设施不断充实和增加,如"青年之家"、"少年自然之家"、"儿童文化中心"等,作为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联系的纽带,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张达红老师刊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中指出了我国现有的方式,如学校可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校报、便条扽更家长介绍学校的情况,还有可是适时的家访,与家长沟通。
利用电话进行访谈提高效率。
学校通过“家长来校日”“家长接待日”等译介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开通家校合作网页等。
四、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
家庭和学校是关系到孩子受教育的两大支柱,但两者站在不同的位置,因而家庭与学校会在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这必然会抵消、降低教育的效率。
刊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张达红老师的《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给我们分析了现家校合作开展过程中发现或存在的问题,有如下3点:
1.聪明孩子成了班里的“差生”。
在家校联系中,教师惊讶的发现,许多在班中看起来表现平平的孩子课外居然如此出色!
2. 家庭培养目标的失落。
家长往往会想到是不是骄傲是对自己的孩子不够关心,因为他们意识到没有教师的特别关注,要使孩子出类拔萃简直是不可能的。
对每个学生来讲,教师对他的关照还是不充分的、足够的。
同时,再理想的教育也不可能满足所有家长的要求,因为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出众。
在家校合作中,双方都会各有看法,使教育陷入两难境地。
3. 兴趣的发展与学业进程,哪个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治理观指出:
“每个人都在某些领域特别擅长。
”家长就尝试在不同的方向对孩子进行兴趣的培养,并在培养过程中发现特长。
……当学习与兴趣相矛盾时,科任老师往往会告诫家长“先把书读好,再去考虑别的,书读不好,什么也不要讲了。
”家长可能会有微词,而教师身上的担子也不轻啊,从而造成了这种校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而且不易被老师发现优点的现象。
另外,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的王敏捷的《社会分层在家校合作中的表现及其影响——美国家校合作的最新研究》中提到了一个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社会分层问题。
文中通过案例对比指出:
“不同阶层的家长网络①对孩子接受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当学校出现了不恰当的行为,处于不同阶层的家长能够利用其网络资源老解决这些问题时表现出的较大的差异,这为家校合作提出了新的思路。
”
五、家校合作的问题解决策略
针对家校合作的存在的问题,张达红老师于2004.9发表的《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中给出我们如下解决策略:
1. 立足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高度,更新教育观。
鉴于此,学校应主动与家长沟通,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合作,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观。
正如马卡连柯所说的:
“培养人,说到底是培养他获得未来快乐的前景的道路”
2. 以评价促发展,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
由于老师的培养目标的错位,单一狭窄的评奖方式,即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就是优等生,成绩不好的及一棍子打死。
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凡带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把差异视为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健的成长空间。
与此同时,家长也应调整心态,更多的鼓励,是评价成为改进的动力,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成长中进步,在不断的进步中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加强合作,形成合力。
这一点的提出要求:
学校要创设良好的教校合作气氛,此外还要注意捕捉在合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划分类型。
又因为家庭教育有别于学校教育,家长更容易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容体察觉到孩子的细微变化。
因而,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合作,更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
除此之外,在2005.4的《班主任》中的顾志刚老师的《论新时期家校合作的策略取向》指出的解决策略如下:
1. 协调教育目标。
通过对子女的教育达到家庭境遇的改善,必然会成为绝大多说家庭的不约而同的目标。
2. 认同学校教育方式。
家庭对学校教育方式的认同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基本条件。
3. 建立好沟通机制,即:
首先建好沟通组织,其次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第三丰富沟通途径和方式,第四完善监督制度。
六、开展家校合作的意义
通过对《小学科学教育中家校合作的意义和途径》及《家校合作推进学系家庭的创建》的分析,我们得出家校合作的意义如下
1. 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学校与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
2. 有利于寸进儿童各方面素养的形成,加校合作可以优化学习和教育环境。
3. 有利于强化教育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两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相互支持与配合,强化了教育的作用。
4. 有利于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
作为未来的老师,本小组成员均已识到了家校合作在孩子发展中的重要性。
而且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理论上家校合作的难题积极解决办法,同时我们也发现我国就家校合作问题的实证性调查的资料尚且有限,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可以了解我区家校合作的概况,。
在这信息充斥生活的年代,网络已普遍用于生活之中,所以本小组还将就我区的叫校合作中网络信息的应用状况作一调查。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天津教科院岳瑛《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
2.《家校合作中的两难问题》张达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04/7
3.《社会分层在家校合作中的表现及其影响——美国家校合作的最新研究王敏捷《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
4.《论新时期家校合作的策略取向》顾志刚《班主任》2005.4
5.《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徐锦俊《教育发展研究》2005/7
6.《家校合作及其理论依据》刘翠兰《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10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关系
摘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
估的作用。
如今,在教育中,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联系愈加紧密。
学校教育需要家庭
教育的密切配合,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统一整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才能保证良好的
教育效果。
家庭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了解掌握孩子情况,主动了解学校教育,积
极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学校方面,要做好与家庭方面的联系,促进家校沟通,办好
家长学校,搞好家长资料中心,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合作
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自然也因时代发展而赋予了新的内容。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联系愈加紧密,愈加重要。
首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长是孩
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生老师。
家长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
对孩子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
反之,就会抵消学校教育,甚至走向教育的反面。
其次,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体,但学校教育也
有一些方面的缺陷。
实行班级授课制,往往集中抓学生的共性,照顾大多数,解决突出
问题。
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很大一部分需要家庭的配合和弥补。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
的全面和谐发展,这就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形成整体合力,协调教育,创设学
生良好成长的环境。
一些调查表明,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缺乏。
表现
出来就是我们的中小学生们意志薄弱,畏苦畏难,依赖任性,自私散漫,懦弱胆小,缺
乏社会责任感。
家长们在为孩子学业一掷千金的同时,却感受到自身孩子教育的失败,
反映出对教育方法的困惑。
而当前学校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中的应试倾向,更是抹杀了学
生的个性发展,扭曲了人格。
家庭父母积极介人学校教育时,学生会学得更多,更好,这一点应无异议,家长可
以在改进教育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要注意这种介人,应该是积极意义上的介人,正确的
介人。
家庭要自觉配合学校搞好子女教育工作。
家庭方面应该做到: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的教育观,是教育好子女的前提,把孩子培养成什
么样的人,是家长行动的指南。
我们的家长们要正确理解当前素质教育的思想,方法和
实践,结合当前时代发展需要,结合孩子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确认
自己应尽的责任,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确定培养的方向目标,从而转化为教育子女的
实际行动。
家长们要树立正确的子女观、成才观、教育价值观等,既要管孩子的学习,
又要管孩子的做人。
(二)了解掌握孩子情况要了解子女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
点开展教育。
要了解孩子各方面表现,孩子在社会、学校、家庭中的各种表现,他(她)怎样劳
动,怎样过集体生活,父母都需要了解,子女也需要父母的特别关注。
要客观认识孩子的真实情况。
肯定优点,克服缺点,找出成绩,提出差距,一分为
二地看待子女,全面深人地关心指导。
要研究子女的行为动向。
在了解掌握孩子的基础上,更要有针对性地研究子女在某
些方面表现出的动向和行为。
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使教育更具针对性,更好地收到实
效。
(三)主动了解学校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政策、方针,对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教
学方法,课程设置,集体行动等,作为家长都应该了解。
适时师访校访是需要的。
一是了解情况,找出家庭教育的切人点。
在配合学校开展教育过程中,拾遗补缺,
强化重点,把家庭教育的目标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做家长,更好地教
育子女,找出家庭教育的最佳路线。
二是能够结合子女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认真思考研究学校教育中的矛盾,提出建
议,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的完善和发展。
三是能及时纠正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上的偏差,从而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好地
整合,少走弯路,集中力量,教育好子女。
(四)积极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观念正确、情况了解后,还需要科学的方法。
家长,作为孩子的人生引路人,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很需要学习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
方法,需要一些教育学、心理学、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
着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
丰富自己家庭的教育特色。
学校教育需要家庭的积极介人,家庭有责任积极介人子女的教育。
学校教育需要做好与家庭方面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
调查显示,家长们大
多希望从学校获得指导,以协助孩子学习。
特别是在社会教育方面还不能满足父母家庭
教育指导的需要时,学校指导仍是主要的途径。
家庭的积极介人,无形中是教育投资的增长和教育资源的再开发。
学校教育重点在
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给家庭以指导,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增进与家庭的交流。
这方
面,我们的学校做的还不够。
就其形式而言,应该包括家校沟通,政策介绍,家长学校,特殊活动等方面。
下面
作一简单构想。
(一)家校沟通老师与家长最好的熟悉方式是经常个人接触,互访会谈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家访显示老师对于学生家庭和家庭教育的关注,进而观察学习环境达到了解学生的
目的。
家长老师个别会谈,有利于及时交流学生情况,调动家长积极性,获取家庭教育协
助。
家长会可以让象长们了解全班或全校教育工作情况,了解具体措施和要求,了解学
生整体发展情况及自己子女的发展水平。
征求家长们的意见建议,促使家长关心学校。
以上是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老师们还可以通过电话指导,要求父母参与的家庭作
业和家庭学习来增进家校沟通。
但要注意,家校沟通中,老师们要多向家长肯定学生所
取得的进步和成绩,适宜地指出差距和弱点,不要变成告状、责备、贬低。
家长们要多
向老师们反映子女在家庭中的表现和个性特征,以及子女在学习中的困难,教育中的矛
盾。
这样,积极的交流必会促进家校合作,协调联动,对子女教育带来明显的好处。
(二)家长资料中心让家长了解学校政策和教育计划是必要的,这对于家长们参
与学生在学校学习有很多好处。
学校可以邮寄教育资料,印发家庭学校手册等,利用多
种方式,宣传教育政策和计划。
笔者以为,应建立一个家长资料中心,支接家庭教育和
家校沟通。
家长们可到中心索取教育资料,查询学生行为档案,接受家教培训,获取学
习辅导材料,举行家长非正式会议,交流家教经验,以及提供一个老师与家长们,家长
与家长们之间的会晤闲谈场所。
(三)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近来兴起的家校联系配合方式。
是有计划、有目的地
提高家长教育子女水平,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致性的一个良好形式。
开办一些家
教知识讲座,进行家教行为指导,宣讲教育政策法观,讲授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
生理卫生等科学知识。
家长学校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要联系实际,重在操作。
(四)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由学校组织的一种家校联系协作机构。
一般全部
由家长组成,经教师和家长们协商、评议推荐产生,具有代表性、权威性。
家长委员会
可以协助学校贯彻教育方针,组织校外行动,协助学校开展工作,动员家长开展交流
等,是学校教育与家庭联系的好形式。
(五)家长研讨会学校可适时召开家长研讨会,调查评估家庭教育的需要,针对
家教热点问题开展研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同时可以认真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建议,
家长研讨会要提出主题,收集资料,及早准备,力求研讨有深度,能解决实际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作 文献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