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活动教案集.docx
- 文档编号:9752537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2.23KB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集.docx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科学活动教案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科学活动教案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动物的尾巴交流讨论类
一、设计意图
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尾巴,可它们长的什么样?
有什么用?
却是幼儿平时非常容易疏忽的。
为了进一步增加幼儿对小动物的认识,本次活动先让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通过查阅,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再在互相讨论交流中激发幼儿探究兴致,最后通过“找尾巴”游戏进一步巩固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交流分享中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征及作用。
2、幼儿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对探索观察动物有兴趣,乐意参与活动
二、活动重点:
了解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活动难点:
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用途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家长和幼儿一起完成调查表(附后),鼓励幼儿去观察动物尾巴的外形特征,探索动物尾巴的作用。
2、没有尾巴的动物及尾巴图每人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
1、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出示调查表):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请大家回家做了关于动物尾巴的调查,下面请大家来把你的调查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你调查了哪些小动物?
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
(如:
幼儿根据自己的画的图形告诉大家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尾巴有什么作用?
你是怎么知道的?
(通过观察,网上查询,家长告知)让幼儿把自己的调查表以及收集来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看。
2、提问:
还有哪位小朋友要来补充的?
对他的介绍有没有问题?
3、小结:
刚才,小朋友介绍了动物尾巴的用处,动物有了尾巴有好多功能,这样它们在大自然才能更好的生活。
动物尾巴真有用。
(二)、游戏“找尾巴”
1.教师(出示没有尾巴的动物):
森林里出现了一件怪事:
一位魔法师把小动物的尾巴给偷走了。
现在老师已经侦察到小动物的尾巴就藏在我们后面,我们一起去帮小动物找尾巴好吗?
你们有信心找出来吗?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的!
”1.2、幼儿帮小动物找尾巴。
*教师:
找好了吗?
和好朋友说一说,讨论一下:
你帮谁找到了尾巴,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2、小结:
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不同的动物他们的尾巴也不一样,教师通过手中的图片,一边拿图片一边询问幼儿:
它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说成诗歌的形式四、活动延伸:
教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动物的尾巴呀?
那你的调查表上是不是都有它们的名字呀?
没有的话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把它们添上去,明天带给老师。
附:
尾巴的用处----金鱼尾巴左右摆,游来游去多自在。
牛的尾巴来回摆,苍蝇蚊子不敢来。
小猴尾巴卷树枝,倒着身子挂下来。
燕子尾巴像剪刀,飞行方向把握好。
狐狸尾巴真不小,枕在头下来睡觉。
袋鼠尾巴大又硬,就像一个小板凳。
壁虎被人发现了,甩掉尾巴赶快逃。
动物尾巴调查表
五活动延伸:
将表格完善,将今天讲到自己没有画上的动物补全
大班纸桥的承重力实验操作类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典型的做中学的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索不同结构的桥面的承重力。
在这里,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两种桥面,水槽桥和波浪桥,通过质疑、猜想、操作实践、最后得出结论。
让幼儿在操作中发现纸桥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亲身感知不同的纸桥与承受力之间的变化。
了解纸折叠后能增加纸的承重力。
不同的折叠方法纸桥的承重力也不一样。
2、指导幼儿尝试用绘画的方法把实验过程记录下来。
3、激发幼儿探索纸桥的承重力的兴趣。
活动重点:
了解波浪桥承受力大的原因活动难点:
了解不同数量的波浪承受力也不同。
活动准备:
有过做纸桥的经验、纸条,垫板,积木,记录表,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已经做过各种各样的纸桥,都有些什么桥呢?
今天我们先来研究波浪桥和水槽桥,你们觉得这两座桥哪座最牢固(幼儿猜想。
)
(在这之前,幼儿已设计过各种各样的桥面,对于桥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只停留在形状的不同上,这次通过选择了两种桥面来让幼儿探索它们的承重力,这样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
二、、探索比较水槽桥和波浪桥的承重力大小;
(1)、讨论应该怎样做承重比较实验;(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通过讨论,幼儿得出了哪个桥面上放的东西越重,说明桥就越牢固。
)结论:
我们只有放同样的东西才能比较出哪一座桥牢固,而且东西要放在桥的中间。
(2)、交代实验要求和记录要求。
(3)、出示记录表讨论如何记录。
(在这里记录也是一个重要部分,主要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来记录,幼儿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绘画的方式,还有一种是以符号来表示,相对于以前以选择的方式来记录这次幼儿的记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
(4)、幼儿实验并记录,教师重点指导他们正确实验。
(虽然实验要求已说明,但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实验不利的因素,因此,老师重点观察幼儿的实验方法是否正确,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三、展示记录单,交流实验结果;
1、哪座桥最牢固?
可以放多少块积木。
2、为什么波浪桥最牢固?
师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波浪桥比水槽桥牢固,每一个小波浪就像一个小巨人,许多小巨人连在一起力气就大了,所以这种桥最牢固。
(将桥面的波浪比作一个个的小巨人,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桥的承重力的大小,也为再次实验感知波浪多少与承重的关系作好铺垫。
)
四、第二次实验:
感知波浪(巨人)多少与承重的关系;
1、通过观察发现问题:
都是波浪桥,承重力却不一样。
师:
(1)为什么同样都是波浪桥,放的积木却不一样多呢?
(2)幼儿观察比较两座波浪桥,发现两座桥的波浪不一样多。
(在这里由于都是波浪桥可能幼儿对波浪多少的敏感性不强,幼儿一时说不上来,可以让幼儿一起来数数大家分别有多少波浪,这样幼儿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波浪的多少和承重力的不同。
)
2、交代实验要求,并讨论折的不一样的波浪桥的记录方法。
3、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第二次实验中,幼儿的实验方法基本上都很到位,第一次中所出现的实验错误已没有,说明幼儿已有了一定的实验经验。
)4、集体讨论,刚才在实验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结论:
波浪越多,放的积木越多,桥越牢固。
总结:
小朋友们真聪明,通过实验不仅知道波浪桥比水槽桥牢固,而且还发现波浪越多桥越牢固。
(整个实验过程中,幼儿表现的很有兴趣,实验的积极性也很高,通过通过质疑、猜想、操作实践、最后得出结论。
幼儿在操作中发现了纸桥的秘密。
知道了不同的桥面其承重力也不同。
)活动延伸:
思考怎样提高水槽桥的承重力
大班水果切面观察类
设计意图:
水果是幼儿十分熟悉的食物,但他们不一定了解水果的切面形态。
在该活动中,我紧扣“水果切面”这个点,以问题引路,带领幼儿进行探索,使幼儿获得相关的认知经验。
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引导幼儿了解两种切面形态,初步理解“切面”的概念;“同时让幼儿两两合作,根据六种不同的水果切面进行配对游戏,既为幼儿创设了交流、合作的机会,也对幼儿的认知、思维能力提出了挑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发现水果横切、竖切时会呈现不同的形态。
2、能细心观察、大胆猜想,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学准备:
1、教具:
三块展示板(见图1、2、3),各种水果,实物投影仪,背景音乐。
2、学具:
人手一张记录表,若干水果的切面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师: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
(苹果、香蕉、猕猴桃、梨……)师:
如果我要把梨分成两半,可以怎么切?
切开后会是什么样子呢?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在展示板的表格内记录“|”标记表示竖切,解释竖切:
将水果立起来后从头切到尾)二:
活动目标:
1、了解切面概念以及横切与竖切的不同2、能够大胆动手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活动重点:
了解切面的概念难点:
分清竖切与横切二、基本部分
(一)观察感知:
比较梨的两种切面形态,理解“切面”的概念。
1、观察梨的竖切面。
师:
“|”这个符号表示把梨竖起来切。
你们看看切开后的梨是什么形状。
(椭圆形。
)(教师将切开的梨放在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
)师:
仔细看看里面还藏着什么?
(种子。
)数数有几粒种子?
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种子长在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说出梨核,并观察梨核的形状。
)
师:
我们看到切开后的梨面上有梨核和种子,这个面可叫作水果的切面。
(以“竖切”引入主题,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关注水果的切面形态,同时形象地理解了“切面”的概念。
)
2、观察梨的横切面。
师:
除了从上到下竖切,还有什么不同的切法吗?
(引导幼儿说出横切的方法,同时在展示板的表格内记录“一”标记。
)师:
如果把梨横着切会出现什么样的切面呢?
会和刚才竖着切一样吗?
(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切面的形态。
)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自然引出横切的方法,激发了幼儿探索水果横切面的兴趣。
幼儿通过观察与比较,大胆推测和假设,产生了探索和验证自己想法的愿望,这为后面的探索活动作了铺垫。
)
师:
究竟谁猜对了呢?
我们还是切开来看一看吧!
(教师操作演示,并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画出相应的简笔图。
如:
看,变成什么形状了?
<圆形。
>再仔细看看里面的梨核像什么呀?
<小花。
>数数有几片“花瓣”?
每片“花瓣”里藏着什么?
<种子。
>比比种子的数量和“花瓣”的数量谁多谁少?
还是一样多?
<一样多>)
(在对水果横切面的观察感知中较为自然地整合了形、数量、空间等方面的数学知识。
)
3、比较竖切面和横切面的不同。
师:
竖切和横切出来的切面一样吗?
哪里不一样?
(引导幼儿从外形轮廓、梨核、种子三方面寻找不同。
)
(二)猜想验证:
分组探索不同水果的切面形态。
1、明确操作要求。
师:
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水果,有苹果、猕猴桃、香蕉,等会儿请你们每人选择一样水果,猜猜把它竖切和横切后会是什么样子,然后把你的猜想用画画的方式记录在表格里。
(选取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水果,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入,让幼儿大胆猜想,这是对幼儿现有知识经验的挑战、幼儿的求知欲就在这种寻根究底的情境中被激发出来。
)2、幼儿猜想并记录猜想结果,教师观察指导(见图
2)。
3、交流猜想结果。
教师根据不同小组的猜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如,(香蕉组侧重从外形进行猜想)香蕉竖切后是什么样子的?
横切呢?
(猕猴桃组侧重从种子的排列进行猜想)看看猕猴桃组的记录,你同意谁的猜想?
(苹果组侧重从苹果核的形状进行猜想)你们觉得什么地方最难猜?
(这种提问方式既避免了拖沓,又突出了重点。
)4、切开水果验证,并请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绘画记录。
5、组织幼儿交流观察结果。
如,香蕉组重点讲外形变化和种子退化,猕猴桃组重点讲种子排列,苹果组重点讲核的形状。
(三)游戏活动:
配对找朋友。
1、明确操作要求。
师:
(在展示板上出示草莓、菠萝、哈密瓜、橙子、无花果、猕猴桃的完整图片,见图3)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配对找朋友”的游戏。
请你们每人在篮子里选一张图片,看看是什
么水果的切面,然后找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把图片贴到相应的表格里。
三、结束部分师:
今天你们发现了很多水果的秘密,老师就把这些水果奖励给你们,一起品尝吧。
四、活动延伸:
回去后将用老师教的方法观察蔬菜的切面
制作不倒翁大班制作类
设计思路:
1、“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方面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应用呢?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为孩子准备许多的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玩具。
从中获取有益的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翁”的秘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2、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重点:
了解不倒翁的原理活动难点:
自己动手制作不倒翁
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玩具城”:
用乒乓球、蛋壳、废旧皮球制作各种玩具摆放在活动室的四周(其中部分会倒,部分不会倒)。
2、幼儿操作材料:
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小石头。
3、录音机,歌曲“不倒翁”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导入:
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配班老师扮“魔法师”说:
“小朋友,你们好,我是魔法师,欢迎你们到神秘的玩具城来,这里的玩具藏着许多的秘密,等着你们去边玩边发现,看谁发现得最多。
”
一、自由探索1、交代任务:
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
(发现倒和不倒)2、幼儿自由玩。
3、提问:
“你们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
这些玩具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幼儿摸一摸底部,发现底部都是半球体,有的玩具会倒有的不会倒。
小结:
小朋友在“玩具城”里玩的很认真,还能动脑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二、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1、教师放歌曲《不倒翁》,进一步引发幼儿去发现“不倒翁”的秘密,不倒翁里装有东西。
2、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玩具”不倒的秘密:
玩具中装有东西,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等东西,可以幼儿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
(1)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什么现象?
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
(沙子等比纸团重)小结:
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
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
(橡皮泥)为什么?
4、演示对比实验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
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时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
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三、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
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四、完成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1、在“不倒翁”的音乐中,分组制作不倒翁,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组进行制作。
幼儿制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适时的指导,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示范,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幼儿进行表扬。
2、进行讲评活动。
先让幼儿与小伙伴之间互相说说自己的不倒翁的名字,是怎么制作的,不倒翁倒的程度的大小等等。
教师进行个别讲评,尤其那些能力差的幼儿,注意发现他的作品的优点,以激发其自信心。
3、做好的小朋友五帮助没有完成的小朋友继续制作不倒翁玩具,
五、结束小朋友今天真聪明,发现了“不倒翁”玩具中的科学秘密,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不倒翁”。
现在,与不到翁一起跳舞结束课程。
(健康歌的曲子进行伴奏,儿歌是:
左摇摇,右摇摇,头儿小小,脚儿圆圆,头轻脚重一起来做运动,左推不倒,右推不倒,左右摇晃真呀么真可爱!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中,可在科学角中投放各种材料让孩子尝试制作不倒翁。
2、户外活动时,可和孩子们一起玩一玩“摇摆不倒翁”“金鸡独立”等感受力的平衡的体育游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科学 活动 教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