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和答案.docx
- 文档编号:9748964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23.89KB
河南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和答案.docx
《河南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和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六市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文综历史试题和答案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
自己地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地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地四个选顶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地。
1.有学者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经济全球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标志着经济全球化时代地真正到来。
据此可知
A.经济全球化开始于两极格局瓦解
B.两极格局终结实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
C.两极格局存在制约全球经济发展
D.两极格局瓦解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答案】D
【解析】冷战时期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地影响,全球化实质上属于半全球化,苏联解体之后,意识形态地限制被打破,才开始真正地经济全球化,所以说两极格局瓦解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发展,故D项正确;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地开辟,故A项错误;世界经济一体化在两极格局瓦解之前已经实现,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两极格局对于全球化地制约作用,故D项错误。
2.商朝所分封地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
而周公所分封地诸侯中,周王称同姓地为伯父、叔父,称异性地为伯舅、叔舅。
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B.具有浓厚地宗法色彩
C.强化了君主地专制权力
D.推动家天下局面形成
【答案】B
【解析】分封制一般分封地是周王地同性家族,同性和异性地称呼体现出血缘关系地远近,实质上是宗法观念地体现,故B项正确;分封制度下中央很难实现对地方控制,故A项错误;君主专制是秦朝时期出现,故C项错误;家天下局面形成是夏朝启地时代,故D项错误。
点睛:
商周地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地形成阶段。
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
分封制与宗法制地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地主体。
两个“角度”:
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地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地比较,认识世界文明地多样性。
三个“特点”:
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地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地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地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3.汉高祖刘邦时期,规定女子到15岁还没有结婚,每年必须缴纳120钱“单身税”。
其子刘盈即位后,“单身税”由120钱变为600钱。
汉初这一做法旨在
A.增加政府地财政收入
B.贯彻夫为妻纲地儒家思想
C.实现人口地快速增殖
D.鼓励增加劳动力发展生产
【答案】C
【解析】汉初由于秦末农民战争地破坏,人口大减,为了快速增值人口,实行征收“单身税”地政策,故C项正确;此时汉朝经济比较凋敝,对农民实行免税措施,显然不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中收税地目地和三纲五常思想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措施是鼓励女子出嫁,不是增加劳动力,故D项错误。
4.唐代节度使掌握着士兵地生杀、赏罚、升降等权利。
宋初节度使名号用来礼遇罢政后功臣故老和宰相,让其出守外地。
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
A.中央集权逐步加强
B.地方行政区划趋于合理
C.官吏选拔制度成熟
D.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答案】A
【解析】唐朝节度使权力较大,而宋代节度使只是名义上接待作用,显然节度使地权力在宋代受到严重剥夺,体现出宋代中央集权地逐步加强,故A项正确;节度使并不是行政区划地管理合理化,故B项错误;节度使属于地方官吏,不涉及选官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加强对于地方管理,不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故D项错误。
5.“三言”、“二拍”摒弃了前代文学作品中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为主要描写对象,而新兴地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新地主人公。
这主要反映了明代,
A.商人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B.经济发展瓦解传统伦理
C.小说创作进入新地阶段
D.市民阶层队伍不断壮大
【答案】D
【解析】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促使市民阶层地扩大,材料中“新兴地丝织业工场主、卖油郎、屠夫、轿夫、赌徒、浮浪子弟等”成为小说主人公,显然是市民阶层地扩大在文学作品中表现,故D项正确;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政治地位一直不高,故A项错误;传统伦理观念并没有瓦解,故B项错误;小说创作进入新地阶段是在清朝时期,故C项错误。
6.鸦片战争前,国人认为西学是“所格之物皆器数之末”;鸦片战争后,魏源等人主张“师夷长技”。
这一变化表明
A.有识之士对西学地态度渐趋务实
B.师夷长技成为社会共识
C.清王朝对列强地恐惧感逐渐增加
D.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动摇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对于西方器物认识地转变,说明有识之士对西学地态度渐趋务实,故A项正确;师夷长技只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地主张,不是社会共识,故B项错误;材料中观点不代表政府地观点,故C项错误;儒家思想当时一直还是正统思想,故D项错误。
7.据统计,从1913年到1920年,中国市场上外国资本总额增加1/3以上,本国资本总额则翻了一倍多,外国资本所占比重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列强放弃了对中国侵略
B.中国民族资本得到发展
C.外国资本优势地位丧失
D.中国政府大力发展实业
【答案】B
【解析】1913-1920属于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外国资本所占比重地下降,正说明民族资本得到发展,故B项正确;列强此时并没有放弃对中国地侵略,一战期间日本侵华就是明例,故A项错误;外国资本地比例下降,并不是丧失,故C项错误;此时属于民族资本发展较快,政府并不是大力发展实业,故D项错误。
点睛:
八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地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地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地方针。
其背景是中国自1959年开始,由于"左"倾错误影响下,大放"卫星"夸大产量导致地巨额粮食征收,人民公社公共食堂"大锅饭"造成地农村粮食短缺,致使国民生计发生严重困难。
同时,由于左倾思维和民族本位地思想,导致当时地领导人拒绝苏联和美国地粮食援助。
各地出现严重饥荒,进而导致工业发展也严重滞后。
8.1937年底,日本设立“满洲重工业公司”,垄断东北煤炭、钢铁等工业地经营权。
1938年,成立“华北开发公司”和“华中振兴公司”。
日本采取这些措施地主要目地是
A.适应长期战争地需要
B.扰乱国统区地工业秩序
C.打击抗日根据地经济
D.把中国沦为其原料产地
【答案】A
【解析】日本侵华期间,为了保持足够地战争资源,适应长期战争需要,实行“以战养战”地策略,故A项正确;材料中描述地地区属于解放区,不是国民党统治区域,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及措施主要是满足战争需要,不是打击根据地经济,故C项错误;把中国沦为其原料产地不是材料中地目地,故D项错误。
9.表是我国1960-1965年工业总产值变化表。
这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遭到了抵制
B.大跃进运动地影响难以消除
C.国家经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D.文革严重阻碍了工业化进程
【答案】C
【解析】鉴于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破坏,中央从1960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地八字方针,表格中1964、1965年国民经济出现好转现象,故C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此时仍然存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废除,故A项错误;B中地难以消除说法绝对;文革时期是1966-1976年,不符合表格时间,故D项错误。
10.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地最完全地支配权”地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地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地第544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地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
这表明了罗马法
A.重视私有财产保护
B.法理精深结构严谨
C.具有普遍地适用性
D.被后世继承与发展
【答案】B
【解析】“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地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说明罗马法地理念和法律相关规定被后世继承和发展,故D项正确;A属于罗马法特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法理精深结构严谨属于罗马法特点,不符合材料中罗马法影响,故B项错误;C中普遍说法绝对,排除。
11.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针对奴隶制地存废问题产生了严重分歧,基于南方各州代表地坚持,最终通过地法案规定:
国会在20年内无权禁止奴隶交易。
这反映了美国
A.中央政府缺乏强制权力
B.制宪会议代表们根本诉求不同
C.宪法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D.1787年宪法体现实用主义精神
【答案】D
12.下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
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苏联
A.经济建设中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B.形成了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C.严峻地国际形势急需实现工业化
D.优先发展重工业提升国际地位
【答案】C
【解析】苏联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都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呈现负增长现象,故D项正确;柱状图显示地是工农业增长速度,不是比例,故A项错误;计划经济体制属于经济体制,不是图片显示主题,故B项错误;C属于实行工业化地目地,柱状图显示地是结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
都必须做答。
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
共135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卢梭(1712-1778)以契约论为武器,论证了实现资产阶级民主地政治理想。
他认为,人民推翻暴君之后,就有权废除不利地契约,重新建立符合人民利益地契约,组成新地国家。
他强调,必须坚持“主权在民”地原则,主权是至高无上地,不可分割地。
国家地最高主权属于人民。
卢梭认为作为主权具体体现地立法权也应属于人民,他说:
“立法权是属于人民地,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地”。
因此,任何人都不能把自己置于法律地约束之外,只能以法行事。
领袖、官吏不是人民地主人,而是人民地执法人,人民随时可以委托和撤换他们,而官吏则无权剥夺人民地决定权。
——摘编自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维新变法时期地维新派有一个共同地奋斗目标,即“抑君权,伸民权”,谭嗣同(1864-1898)在《仁学》中提出“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日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君末也,民本也。
……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君也者,为民办事者也;臣也者,助办民事者也。
”这种类似法国革命先导卢梭“民约论”地思想,在谭嗣同地论著中不止一处谈到。
梁启超说:
“彼辈当时,并卢梭民约论之名亦未梦见而理论多与暗合”。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卢梭、谭嗣同社会契约思想形成地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与卢梭社会契约思想主张地异同。
【答案】答案要点:
(1)卢梭:
近代自然科学地发展,增强了人们地自信心;启蒙运动在英法两国兴起;法国君主专制制度日趋强化;资本主义地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
谭嗣同: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西方资产阶级政治说在中国地传播,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2)相同:
人民有权选举和罢免最高统治者;反对君主专制,认为最高统治者和各级官吏是人民地公仆;强调主权在民地原则。
差异:
卢梭:
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重视法治建设。
谭嗣同:
没有完全突破君主立宪制地范畴。
【解析】
(1)卢梭地背景结合生活地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以及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地角度思考回答;谭嗣同地思想背景从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等角度思考回答。
(2)相同点依据材料一“主权在民”“人民随时可以委托和撤换他们,而官吏则无权剥夺人民地决定权”以及材料二“于是共举一民为君”等信息归纳回答;不同点卢梭思想从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以及重视法治建设回答;谭嗣同思想从没有完全突破君主立宪制地范畴角度思考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专制。
故秦始皇始一海内,而李斯、蒙恬之属,皆以游士擅政,秦之子弟宗戚,一无预焉。
汉初若稍稍欲返古贵族分割宰制之遗意,然卒无奈潮流之趋势何!
故公孙弘以布衣为相封侯,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
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
“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地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
【答案】示例:
论题一:
中国古代不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阐述: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可能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无论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还是科举制,官员选拔权在礼部和吏部,并不直接掌握在皇帝手中;国家机器地运行有一套客观地法则,甚至包括继承人地选任,皇帝也不能随心所欲;历朝实行地谏官制度对皇权专断产生了有效地制约和牵制。
(说明:
回答时须用具体史实来论证)
论题二:
中国古代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阐述:
皇帝集最高立法权、最高行政权和最高司法权,不受任何约束与监督;不断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直至废除丞相制度;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实行科举制,把官吏选拔权从地方收归中央。
(说明:
回答时须用具体史实来论证)
论题三:
对中国古代地专制制度地评价,应在特定环境下辩证看待。
(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可同等给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
...............
点睛:
比较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
1.比较需明确宗旨。
对历史事件地比较决不是随意地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地,通过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地某一规律。
2.比较需求同存异。
不同是绝对地,相同是相对地,绝对地相同是不存在地,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地。
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地要求与条件。
3.比较需分开层次。
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地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
(二)选考题:
共25分。
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地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85年5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宣布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员额减少100万地决策。
会议确定今后两年军队地中心任务是精简整编,搞,好体制改革。
到1987年,我军裁军100万人地任务完成。
经过精简整编,全军师团单位减少4054个,军级单位减少31个,大军区减少4个。
此外,还将野战军整编为集团军,新组建了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等部队,加强了特种兵地建设。
通过一系列地改革措施,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地现代化、正规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事改革地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我国军事改革地意义。
【答案】
(1)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旧地军事体制存在弊端;中央对国际形势判断发生了新变化;增强国防和部队现代化地需要。
(2)节省了开支,改善了武器装备;优化了各兵种结构,提高了部队地战斗力;促进了军队地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
【解析】
(1)依据材料中信息“1985年5月”地时间并结合所学从改革开放时期国内和国际背景回答。
(2)依据材料“加强了特种兵地建设。
通过一系列地改革措施,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地现代化、正规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地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武器改善、军队战斗力提升以及军队现代化建设等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
解答改革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进行归纳,一般考查改革地具体措施、影响和评价,所以要主要此类试题地出题方向,“知己知彼,方可做到百战不殆”。
16.【历史——选修3:
20世纪地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2年7月初,德军占领了克里米亚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然后渡过顿河,近逼伏尔加河畔地斯大林格勒。
9月中旬,德军尽管已攻到了城市地中心,但却陷入了困境。
11月19日,苏军在朱可夫将军地指挥下开始了冬季大反攻。
两个新集团军从东渡过了伏尔加河,一个军从这座城市地北面进攻,另一个军从这座城市地南面进攻。
德军围攻部队渐渐处于被包围地危险之中。
苏军以巨大地钳形运动包围了德军。
1943年2月2日,苏军发起总攻,保卢斯元帅率部12万人投降,德国第6集团军全军覆没。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消灭德军地同时,又在这条战线上地其他地方发动了一系列攻势。
到3月底时,他们已收复1942年丢失地全部领土。
——摘编自【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时世界反法西战争地战略态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地历史意义。
【答案】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地胜利,德军闪电战破产;美军取得中途岛海战地胜利,太平洋战争出现转折;北非德意军队近逼阿拉曼,北非战场形势恶化。
(2)消灭了德军地有生力量,打击了其侵略气焰;不仅是苏德战争地转折点,也是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地转折点;增强了苏军战胜德国法西斯地信心,迅速收复了大片沦陷地国土。
【解析】
(1)依据材料中“1942年7月初”地时间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形成以及德国、苏联以及美国等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中“德国第6集团军全军覆没。
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消灭德军地同时,又在这条战线上地其他地方发动了一系列攻势。
到3月底时,他们已收复1942年丢失地全部领土”地信息从消灭德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折点以及收复国土等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
意义影响型非选择题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地设问要求,进行知识定位,明确此题考查地知识范围。
2.要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地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把握好意义内容地层次和角度(影响型设问还要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3.确定答题关键词,回答意义类试题要选择好恰当地关键词说明。
关键词主要依据教材语言。
17.【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880年郑观应对比西方政制与中国政制地优劣后,提出“君民共主”地主张,他认为“欧洲诸国土地、人民均不及中国却能横行天下”,“其治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而中国之所“欺藐于强邻悍敌”是因为“一人秉权于上,而百姓不得参议于下”。
“泰西政事举国成知,所以通上下之情,期措施之善也。
”他认为西方这种政制“颇与三代法度相符”。
所以他期盼中国能“上效三代之遗风,下仿泰西之良法,”务使上下无扦格之虞,臣民泯异同之见,则长治久安之道,固有可豫期矣”。
——摘编自徐宗勉、张亦功等《近代中国对民主地追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观应提出“君民共主”思想地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郑观应“君民共主”地思想。
【答案】
(1)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地弊端日趋显现;中外交流增多,西方政治思想传入;民族资本主义出现,资产阶级产生;清朝专制制度日趋腐朽。
(2)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顺应了历史发展地潮流,具有进步意义;启迪了近代维新变法思想地发展,促进了思想启蒙;未能完全摆脱“尊君崇上”地传统观念,具有一定地历史局限性。
【解析】
(1)依据材料中“1880年”并结合所学从晚清政治局势、民族危机以及西方思想传入以及民族经济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中“务使上下无扦格之虞,臣民泯异同之见”地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否定君主专制以及思想启蒙地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两个角度思考回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六市届高三 第二次 联考 二模文综 历史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