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指导意见.docx
- 文档编号:9745155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18
- 大小:206.42KB
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指导意见.docx
《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指导意见.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教学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前言
为了便于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落实《浙江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试行)》,切实提高我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订《浙江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指导意见》(下称《教学指导意见》)。
《教学指导意见》分五个部分:
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学案例、评价示例。
“课程目标和内容”是教学的目标源头,直接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摘录,反映国家在本课程领域对学生发展的要求。
“教学建议”是对如何有效实施教学所提出的策略建议,具体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资源”三个部分。
“评价建议”是对如何开展学习评价的策略建议,具体包括“评价的目的和原则、评价的目标和内容、评价的方式和方法、评价的实施和反馈”四个部分。
“教学案例”是为了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教学建议提供的课例实践范本。
选择的教学案例代表了我省近几年教学实践的成果,个性鲜明、富有特色。
每一个案例都有本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点评。
“评价示例”是为了帮助教师进一步理解评价建议,开展学习评价提供参考范本。
每一个评价示例都有设计和操作说明。
《教学指导意见》各部分内容的编写都基于课程标准,力求体现课程特点、针对教学实际问题,给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比较系统的指导。
同时,由于《教学指导意见》是提纲挈领式的、导向式的,论述比较简明,教师应该注意在把握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拓展和创新。
参与本书编写和研讨的人员有邬冬星、何菊仙、蒋雪飞、许宏、杨晓凤、黄海君、俞李、俞晓梅、王红霞。
教学案例由各地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提供,在此一并致谢!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和内容
第一节《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和内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一、课程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
◆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
(二)行为与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
◆乐于参加劳动和有意义的活动。
◆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初步了解有关祖国的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
◆体验提出问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
◆初步体验与社区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学习过程。
◆学习几种简单的调查研究方法并且尝试应用。
二、课程内容
(一)健康、安全地生活
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
2.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
3.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4.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5.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
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
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
8.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9.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
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
10.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或求助方法。
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11.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
12.熟悉学校环境,能利用学校中的卫生保健设施。
(二)愉快、积极地生活
愉快、开朗
1.喜欢和同学、老师交往,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2.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自然的美。
3.在成人帮助下能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极情绪。
积极向上
4.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5.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成绩。
6.在成人帮助下能定出自己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7.学习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有应对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8.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9.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活动。
(三)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学会做事,学会关心
1.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
2.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关心他人,友爱同伴,乐于分享与合作。
4.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5.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
6.能初步分辨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
7.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8.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9.喜欢集体生活,爱护班级荣誉。
10.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主要物产等有关知识,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
11.热爱革命领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荣事迹。
12.尊敬国旗、国徽,学唱国歌。
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四)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
1.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
2.对周围环境充满兴趣,喜欢接触新鲜事物。
设计与制作
3.喜欢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小玩具、小礼物或布置环境等来丰富和美化生活。
4.能根据需要动手做简单的道具、小模型、小物品等来开展活动。
勤于思考,学习探究
5.能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来扩展游戏或推进活动。
6.学习用观察、比较、调查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生活和社会探究活动。
7.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或成果。
8.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与看法。
9.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需要的资料。
10.在成人的帮助下,能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或信息。
第二节《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和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一、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律、乐观向上、勤劳朴素的态度。
2.爱亲敬长,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
4.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5.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与方法
1.养成安全、健康、环保的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
2.初步认识自我,掌握一些调整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方法。
3.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他人的心情和需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集体生活。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选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说明问题。
(三)知识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影响。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识,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4.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了解一些我国历史常识,知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了解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环境下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懂得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内容
(一)我的健康成长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
(中)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
愿意反思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中、高)
3.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
(中、高)
4.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的人。
(中、高)
5.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重他人。
(中、高)
6.体会生命来之不易。
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
(中)
7.了解迷恋网络和电子游戏等不良嗜好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高)
8.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高)
(二)我的家庭生活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中)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中)
3.懂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守规则,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中)
4.了解家庭经济来源和生活必要的开支。
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
(中、高)
5.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学习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矛盾的方法。
(高)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1.能看懂学校和学校周边的平面图。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平面图以及上学路线图。
(中)
2.了解学校主要部门的工作和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中)
3.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
(中)
4.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
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
(中、高)
5.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中)
6.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并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中)
7.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高)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1.能够识读本地区(区、县、市等)、旅游景区等小区域的平面示意图。
正确辨认区域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中、高)
2.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本地区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中)
3.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中)
4.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地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
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中)
5.了解本地区交通情况,知道有关的交通常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
(中)
6.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形成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识,能够自觉爱护公共设施。
(中)
7.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
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中、高)
8.体会社会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关怀。
对弱势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要有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
(中、高)
9.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
(高)
10.了解本地区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
(中、高)
11.了解本地区生态环境,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中)
(五)我们的国家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高)
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中、高)
3.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中、高)
4.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高)
5.了解我国曾经发生过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灾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感受人们在灾害中团结互助的可贵精神。
学习在自然灾害中自护与互助的方法。
(高)
6.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
(中、高)
7.了解我国的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城乡交通存在的问题。
(中、高)
8.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体会现代传媒,尤其是网络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在有效获取信息的同时,增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网络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网。
(中、高)
9.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高)
10.知道近代我国遭受过列强的侵略以及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高)
11.知道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高)
12.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
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
(高)
13.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识。
(中、高)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1.知道世界的大洲、大洋的位置,能在地图或地球仪上找到相应的国家或地区。
(高)
2.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尝试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中、高)
3.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高)
4.初步了解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及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中、高)
5.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高)
6.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高)
7.知道我国所加入的一些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了解这些国际组织的作用。
知道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日益增强。
(高)
8.感受和平的美好,了解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热爱和平。
(高)
第三部分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
2.通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
研读本学期所用的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教材内容和目标。
3.了解任教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结合学习主题做好预先安排。
4.根据本学期所用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目标。
安排好教学进度。
整体规划、设计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
协调与学校活动、其他课程的配合。
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5.进行单元备课。
根据教材设计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单元定位。
了解单元体现的课程内容、单元设计目的和思路,掌握单元教学目标。
6.进行课文备课。
分析单元内各课之间内容与目标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课文定位。
通过观察、聊天、座谈、问卷等方式调查了解学生与课文学习主题相关的认知、情感、态度、能力水平和行为习惯,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提高教学针对性。
全面确定课文教学目标,划分教学课时。
7.进行课时备课。
准确定位课时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大而空。
8.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和组织要合理、有效地利用教材,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及时吸收社会发展信息。
9.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的选择应依据目标、内容、资源条件、学生特点和能力等情况。
既要备教师的教法,也要备学生的学法。
10.根据教学需要,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相关课程资源,准备录音、投影、课件等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手段和课程资源的利用要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注重实效。
1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领域广泛,教师要注意查阅资料,准确掌握教学中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识。
12.编写教案。
在日常教学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案,一般以课文教案和课时教案结合呈现。
课文教案主要包括:
课题名称、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文教学目标、课时安排。
课时教案主要包括:
课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预设、板书设计、课外延伸活动等。
二、教学实施
1.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观察、调查、访问、制作等课前学习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2.教学过程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容量适中。
同时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合理调整教学预设。
3.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和能力培养,相关知识概念、技能传授要求准确。
4.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5.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讨论、辩论、两难问题辨析、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与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
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
6.根据学习主题要求和学生特点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获得体验感悟。
低年级宜以活动体验式教学为主,中高年级宜增强问题探究式教学。
7.营造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多元对话。
8.教学空间不限于课堂,根据学习主题需要,结合学校和本地实际,可以扩展到校园和校外相关教育场所。
教学时间可以在与学校活动或其他课程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延展。
9.根据学习主题需要,布置行为练习、资料搜集和阅读、调查访问等课外延伸活动。
课外延伸活动的实施,应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保证安全性。
三、教学资源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
根据教学需要,可利用学生的经验、兴趣等生活资源;利用学校以及周边、社区中的设施和场所、自然景物、人文景观等环境资源;利用师生、家长、社会人士,当地的民风民俗、传说故事、文化活动,以及社会中的一些重要事件等多种社会资源。
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教学实效。
2.教师应重视阅读报刊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加强科学常识、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完善综合知识结构,以适应综合课程教学要求,注意运用相关知识和社会信息资源开展教学。
3.注意利用学校教育活动和其他课程的成果,特别是与学校德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等相互结合,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第四部分评价建议
一、评价的目的和原则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和生活能力、参与社会能力的提升,激励学生的发展。
2.学习评价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从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3.学习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注重整体、多元、开放。
二、评价的目标和内容
1.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2.学习态度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
3.学习能力和方法包括学习中观察、探究、思考、表达,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方法,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等。
4.学习结果指完成学习任务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三、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2.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
3.评价方法多样,有观察记录、学生访谈、问卷调查、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评价等非纸笔测试评价的方法。
此外,品德与社会课程还可以运用达成水平的纸笔测试评价。
4.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式方法,注意发挥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的作用,并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
四、评价的实施和反馈
1.评价要注重认知和操行相统一,显性表现和隐性品质相统一。
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可以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进行评价。
情感态度、行为表现、能力方法方面的目标主要采用非纸笔测试的方式进行评价。
2.评价应体现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应重视课堂学习即时评价;做好课外学习活动记录和评价;以单元主题为单位进行阶段性评价;期末进行必要的纸笔测试。
结合日常观察、学习活动记录、阶段性考查、期末纸笔测试等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学期学业质量。
3.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对评价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帮助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评价结果的反馈应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自我反思。
第五部分教学案例
1.有人生病时(第一课时)
杭州市学军小学杨晓凤
一、课标内容
本课教学主要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相关内容:
“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知道初步的保健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等。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今天我当家”的第3课。
课文中的“生病真难受”是通过儿童以往的生活体验,告诉儿童一些常见病的病症,知道病痛会给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很大的不便,我们应当预防疾病,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
“小调查”、“我们为什么会生病”和“小诊所”,告诉学生一些卫生保健知识,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一些有助于常见病康复的办法。
“聪明谷”是介绍一些有关打预防针的知识;“诗园”则是通过儿歌诵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最后的“我来照顾您”是告诉学生一些照顾病人的方法,在学会照顾自己的同时学会关心他人。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从出生到现在,都有过几次生病的经历,平时也见过身边的人生病,知道生病了要到医院看病,要吃药。
但对于自己为什么会生病,怎样可以使自己少生病,如何使自己增强抵抗力,很少想过。
家长一般也不会和孩子专门探讨这一话题。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学习本课,学生对生病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借助生动直观的动画、儿歌、游戏等都是可行的好方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浙江省 小学 品德 生活 社会 教学 指导 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