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docx
- 文档编号:9742117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9.76KB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docx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我们关心天气》教学反思
1.关于天气,学生在以往的生活、学习中已建立相关的经验,如:
对不同天气的不同感受,对预报天气的方法与途径,对天气预报的了解,对生物预告天气的了解等。
在教学中,我做到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原有经验,检索出学生已有的认识与想法,并在他们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来建构,来发展。
2.上完这一课后,再回顾一下,感觉这一课的内容可以用好网络资源。
让学生学会通过网络获取天气预报。
虽然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不仅仅只有网络,但是网络能让我们快速地搜索到想知道的任何一个地方的天气预报。
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城市的明天的天气预报,充分体验、感受到了网络的便捷。
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观测动态云图。
网络上的动态云图能清晰地呈现云层移动的方向,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来推测某地未来的天气情况,此时利用网络这个教学手段是任何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
《天气日历》教学反思
我们的生活与天气息息相关,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相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初步认识。
但是他们还不清楚天气的基本特征,不知从哪些方面描述天气,当问及“今天天气怎么样?
”的时候,他们往往回答“今天真热,我都冒汗了”“风把树枝吹得直晃”等。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用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描述天气,并且意识到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展开“天气日历”的学习,使得他们的兴趣更加浓厚。
通过天气符号的认识和学习,让学生具体去制作天气日历表。
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东南风、西北风等术语及天气符号反映在天气日历表中,并根据日历表统计一季度、一个月、一周的天气情况,以后分析“天气日历表”上搜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让学生了解天气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去做,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但我最担心的是孩子们的好奇心能坚持多久,毕竟要坚持纪录天气一个月以上,而且四年级的课业负担已经不轻了。
希望孩子们坚持下来,体验一下夏末秋初常熟的天气变化.
<温度与气温》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都比较熟悉。
因此我想本课学生的技能掌握是关键,可以在此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此在复习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有些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有些则没有很好的理清思路。
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我让学生自己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测一测等方法掌握温度计的用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亲自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机会。
希望学生通过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诸方面都得到协调和谐的提高和发展。
通过实践我发现,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温度产生浓厚的兴趣,能真切的体会使用温度计认识事物特征的价值,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品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风向和风速》教学反思
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大家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但对有些学生来说,确定风向是困难的事,他们不清楚该是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向,还是把风吹去的方向确定为风向。
需要指导学生明确:
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
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
在室外做实验时,一定要先找准方位,然后再用自制的风向标进行实际测量。
《降水量的测量》教学反思
《降水量的测量》这节课从难度上来说是本单元中最难的一个单元。
本课的重点在于降水量的测量,如何测量才能算是当天的降水量。
难点在于直筒的大小口径的容器都可以用来测量降水量。
我在本节课中的处理是这样:
首先解决难点,难点解决了重点自然就解决了。
首先在黑板上画一幅图,让学生来理解什么是降水量,降水量就是雨水下落到地面之后沉积在地面上水的高度。
学生对于地面积水会产生疑问,地面有土,土会渗水。
就难以计算,这时就假设地面是平的,并且不渗水的,那雨水落到地面,地面会怎样的呢?
解释降水量就是要测量这个水位的高度。
学生很快理解了,并让学生说出降水量的单位是什么?
根据高度引导学生说出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紧接着我画两个口径大小不一样的杯子放在地面上,学生非常形象地认为杯子去接水了。
的确,在测量降水量的时候是要用杯子去接水,学生自然就明白杯子里的水位高度就是降水量了。
此时引导学生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介绍我制作的雨量器如何使用等等。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在30分钟就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自然作业的正确率也非常高,全班只有4位学生作业有误。
且有2位学生是粗心才错。
《云的观测》的教学反思
在《云的观测》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在讨论前明确讨论要点。
作为学习活动中的讨论,应该让学生在讨论前有所准备,让学生独立地尝试着解决问题,以便在小组讨论中有话可说。
围绕“云的类型特点”这个讨论主题,先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云的图片和文字进行辨别,找出其差异。
这样,在讨论时,学生就有的放矢,紧紧围绕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使得讨论活动不但氛围浓,而且效果好。
2.引导学生有效拓展讨论范围。
讨论活动不仅应该体现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而且要体现学生间互相讨论的思想和方法,并在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获得自信。
假如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过大、过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
就“根据云量多少确定天气状况”这个讨论主题,在上第一个班级时,学生在讨论中陷入了僵局。
在根据出示的图片判断天气状况时,学生出现了猜测的现象。
后来,我注意了问题的设计逐层推进。
从“判断方法”“各种类型的例图”到“今天天气的判断”,通过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讨论,学生不仅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地理解了所学知识,而且也帮助学生理清了前后知识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条理化。
《有的放矢组织讨论,着力打造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反思
本课是天气单元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对将近一个月的当地天气信息进行收集、记录和解释。
在教学时发现,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都能对各种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甚至还能在此基础上作出较恰当的解释。
但是同学们对平时天气信息的收集、记录不够重视,材料不全,以至于按他们的资料无法进行总结。
好在我要求同学们坚持记录天气日历的同时,我自己也坚持记录,使得教学顺利进行。
经过教育学习,同学们也认识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不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还可以从中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通过本课教学,对于一些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活动,如何让学生持之以恒的进行,也引起我的一些反思:
一、除了把各项观察任务落实到个人外,还要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以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二、争取班主任、家长的支持,提供信息,帮助学生完善资料;三、在要求学生完成某观察活动时,老师自己也要坚持完成,以备不时之需,对同学们还可以起到榜样的作用。
第二单元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活动有两个内容:
第一部分是用食盐和沙分别放入两个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搅拌,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
第二部分是用面粉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筷子搅拌,观察面粉在水中的变化。
为了上好这一堂课,我花了不少时间进行钻研教材与课堂教法,对其中的各个环节作了细致的揣摩。
应该说这节课的确很难,难就难在要从大量的活动中整理出溶解的概念。
我认为要上好这堂课,首先要理解教材,并把理解浓缩在有引导价值的问题上,浓缩在支撑问题的活动设计里,浓缩在学生对问题作出回答时教师的反应中。
基于本人对“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一课的教学,我认为在上这节课时教师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1、沙子和盐是个支撑材料,课中出现的其他材料都以这两者的现象为基础。
而面粉是一个剖析溶解概念,提升理解层次的结构性材料,所以首先是不能回避,其次是必须要用好它。
2、“过滤方法”并非教材指向,教材没有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过滤方法,教师用书中甚至提到“往漏斗中倒入液体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一定要求用玻璃棒引导,只需让学生注意不要将液体溅到漏斗外即可。
”“过滤”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溶解主要特征的观察,因此我认为过滤的装置一定要尽可能的简化,教师甚至可以适当的改进过滤装置,达到简单、高效的目的。
3、在一系列的活动中,老师要指导学生静静观察,积极地思考,如实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激励学生运用形象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思维过程。
4、两个活动实验完成后,要引导学生把一次次的观察描述用实验报告单的形式进行汇总和交流,在最后的填写实验报告单活动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溶解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能够观察区别是否溶解,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教学反思
一、学生在观察的交流汇报中,孩子们观察得很细致,他们用了许多十分形象的语句来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如“高锰酸钾刚放入水中时如同一条条紫色的丝带沉入水底”“像升腾的蘑菇云”等,对于孩子们如此生动的描述我给予了十分的肯定,也许正是对于孩子们这些形象语言描述的肯定才使得孩子们忽略了科学本质的观察与描述吧,像有的孩子说到“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高锰酸钾的颗粒慢慢变小了,后来就不见了。
”这样的描述就相应少些。
二、比较“是否溶解的主要特征”需再强调
第一组实验后,孩子能自行得出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了,肉眼看不见颗粒了,继续引导启发才得出“在水中分布均匀”的认识。
第二组实验:
进一步比较水、食盐、面粉、高锰酸钾在水中变化的实验,各组基本能完成比较记录表。
总结中孩子们很响亮地回答:
沙和面粉在水中会自行沉淀,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而溶解了的高锰酸钾和食盐就不可以。
至此我认为孩子完全可以区别判断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主要特征了,但并不是所有孩子都可以。
我想在两组实验后应该进一步强调比较,使他们更充分地认识,溶解的物质在水中是什么状态,不溶解的物质在水中是什么状态。
然后再抛出最后的问题,他们可能会更明白老师意思,真正达到灵活运用。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教学反思
在备课时,我考虑到同学小组实验和记录所需时间较长,而且会有一些不确定因素,所以把教材后边的“醋、酒精和食用油是怎样溶解的”放到了前面,并且省略了“醋在水中的溶解”作为课后作业。
教材前面的“胶水和洗发液是怎样溶解的”放到了后边作为教师演示实验,并省略了“洗发液的溶解”作为课后同学实验完成。
由此,这一节课内容较少,因此我有富余的时间让同学经历一个科学的观察过程,引导同学在课堂中学会观察,学会归纳描述,深入地生成科学概念。
在实验器材的准备上,我就给同学小组实验准备了两个棕色瓶(分别装酒精和食用油),两根木棒用于搅拌,还有两个装了水的试管。
力求让同学在最少的活动中达到最有效的观察效果。
二十分钟的同学实验,我引导了同学从多层次的实验和观察操作活动中研究酒精和食用油的溶解现象。
通过优化对比观察过程,有效地引导同学深入的观察。
因为学会观察,能在对比中深入的观察,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学会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是本课的又一重点,也是难点。
在实验观察过程中,我注重了引导同学运用准确的词语进行表述。
如酒精进入水中是“逐渐溶解”,因为“上层颜色较深,下层颜色较浅”;食用油进入水中是“漂浮在水面上”,搅拌后是“分散水中又浮在水面上”……
在演示实验中,我在往试管中倒入胶水时,胶水沿着试管壁划入了水中。
后来同学在描述和记录时很多都用了“滑下去”这个词语,发现这一现象后,我和时进行了纠正,重新拿了一个试管,在里面加满了水。
这样,同学很清楚地看到倒入的胶水在水中缓缓沉入水底。
由此和时纠正了错误的描述。
应该说,在这节课中,通过同学的实验观察,同学已充沛的认识理解了:
酒精能溶解于水中,而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同时,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也在学习中得到了提高。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教学反思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教材溶解的第三课,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溶解的概念和过程的基础之上,研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放在让学生感知体验不同物质它的溶解能力是不同上。
所以在让学生明确了“在同样多的水中物质的溶解量越多就是溶解能力强。
”后,就把重心放在了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比较上。
老师动手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探索自己的猜测的好习惯,也培养研究科学的严谨态度。
在教学中,一开始就提出问题:
所有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在水相同的情况下,溶解的能力是不是相同的?
在提出问题后要求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测,有的说“相同”有的说“不相同”,此时就趁热打铁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自己猜测,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总结学生的方法,寻找简便方法,即“在20毫升(不宜过多)的水中不停的加入小苏打和食盐,直到不能溶解为止看哪一杯水溶解的物质多还是一样多”。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操作,学生就观察并做好纪录。
最后得出实验结论食盐的溶解量比小苏打多,从而得出最终的结论: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相同的。
在这次教学中由猜想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使学生感觉到自主性得到体现,教师操作实验学生观察纪录实现了师生互动,最终共同得出实验结论。
本节课的缺陷在于受到实验器材的限制,不能使学生人人都做实验,不能使学生充分感受相同水所能溶解的物质的多少,对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存在一定的影响。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反思
设计对比实验进行观察研究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一开始可以采取由“扶”到“放”的原则,教师先“扶”着学生设计一个对比实验,如,在执教《溶解的快与慢》时我先让学生讨论设计用实验来验证搅拌能否加快溶解,再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弄碎、加热水是否加快方糖溶解的对比实验。
这里,我还重视引导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不足的地方,让他们尽量设计得严密,这样反复训练,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教学反思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100克。
”“50克。
”“30克。
”……学生们开始了他们的猜想。
“倒底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的食盐呢?
应该怎么办呢?
”“可以做实验。
”“这个实验应该怎样来做呢?
”学生们开始了研究计划的制定。
通过汇报交流,学生们一致认为可以这样来研究:
“先在烧杯中加入100毫升的水,加入1克食盐,用小棒搅拌,等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1克食盐,搅拌,溶解……这样直到食盐在这杯水中不再溶解为止。
”实验研究计划制定好了,就开始了实验了。
由于使用了现成的研究记录,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就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加入食盐,结果发现溶解35克、40克食盐的比较多,还有的溶解的有30克。
不过课后或觉得的研究方法有点问题:
既然在制定研究计划是要求一克一克进行加食盐的,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没有按照研究计划进行,这样对研究结果会有所影响。
因此在以后的几个班上的时候,也是采用现成的研究记录表,可要求学生一克一克的加入,可记录表格中只有10克、15克、……那具体操作时应该怎样做呢?
我让学生回想一下前面我们做统计的时候的方法,先在边上用画“正”法记录,然后再在具体数字打“√”,这样一来,实验速度上虽然是慢了点,可实验过程更严密了,实验的结果也更科学。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教学反思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切身体会到食盐溶解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本节课教师在讲解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后,便让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没进行演示,我觉得这是一个失误。
如果教师在讲实验操作方法的过程中进行演示,让学生边听边看要比只讲解要好得多。
另外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有的小组很长时间也没明显效果,我才意识到上节课收集的“浓盐水”有的并不浓,以至于最后也没多大效果。
这是教师在课前没想到的,以为每组的盐溶液都基本达到饱和,其实不然,这是实验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三单元
《听听声音》教学反思
从教学内容安排来看,这是本单元的第一个活动,主要的教学内容设计是让学生首先用自己的感官——耳朵去倾听周围的声音,体验声音的多样性。
让学生以关注的态度在充分感知声音的活动中,能够对各种不同的声音加以简单的区分和鉴别,对声音的大小、高低、远近、方向有适当的了解。
本课教学重点是初步感知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有关,没有物体就没有声音。
而教学难点是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分辨声音的变化。
这节课中,我坚持做到这几点:
一、我尽量在课堂中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而活动材料尽量取之于生活。
在这节课中,用学生已有的物品,比如尺子,铅笔,文具盒,钢笔……,这些物品都是孩子们身边比较容易获得的和有教育价值的,这些物品都可以作为他们的操作材料。
另外,通过认真研究教参,我在课堂中尽可能的关注学生,注重突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特别在第二课时,让学生研究固体、液体、气体会不会发出声音这个环节,我让学生使用自己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实验。
学生们都很大胆地进行实验,都想方设法地让这些物品发出声音,在实验的过程中同学们都很投入,小组之间的讨论也很激烈。
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以及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和感悟到:
固体、液体、气体是可以发出声音的。
也让学生掌握了通过实验去发现自然界奥秘的本领。
二、无论哪一门学科,教师都不仅仅是为了教书而教书,更多的是育人。
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落实的。
我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对比有声的世界和无声的世界,让他们说说,对待我们身边那些听不到声音的朋友们,我们应该怎么做?
通过学生的说,使学生们明白了他们是幸福的,应当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地学习。
更是希望他们对待那些残疾朋友们能够给予更多的帮助与关爱。
三、新课程理念指出:
科学是一门开放的过程,它的外延是全部的、立体的、全方位的。
而教材作为科学教学的载体是有限的、单一的。
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综合性地学习科学。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拓展迁移的情境:
我让学生说说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目的是让他们明白,我们的确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声音的世界里。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停止振动声音也会停止的。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能借助其他物体来设计观察物体振动方案。
学会细致观察、积极探索、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科学的习惯和态度。
声音这一单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所以教师更多地把目标定位于对学生科学学习的探究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上。
主要作了以下几个设计:
首先,把材料分成了两组,一组是很容易观察到物体发声现象的材料,如尺子、橡皮筋、一瓶水、口哨。
这四种材料涉及了液体、气体和固体。
另一组材料是不容易观察到物体振动的材料,如鼓、音叉。
这样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材料不仅典型性强,结构性也变强了。
更有利于学生归纳声音产生的原因。
其次,在第二个实验中,让学生设计研究计划,并按照研究计划进行实验,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和动手时间。
最后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和习惯态度的养成。
如:
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
“我听说了,就忘了;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去了,就理解了。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探究的意义在于经历。
”科学教育中倡导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亲历发现的过程,这种最接近科学本身实际做法的体验,最容易让学生了解科学的性质,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领悟科学的精神。
《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
首先对于这一个单元的教学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学习将会有些困难,探究更加困难了。
本课开始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辨别声音的能力。
本课的两个教学目标看似非常简单,但是让学生真正探索发现和理解有些困难。
对于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这个概念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拨动尺子来探索,通过教学,学生也在短时间内准确找到了用力大和用力小的两种情况下拨动尺子,尺子所发出声音的变化和用眼睛看到的变化。
目标很快达成。
第二个教学目标略有些困难,特别是听不同水位音高低变化的时候,学生很难判断。
我把这个最难听出音高的实验放在最后来做,先做简单的不同大小铁片的音高变化规律,然后做琴弦的变化规律,再做铁钉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些例子无非是想让学生能总结出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的规律跟物体的大小有着直接的关系。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的能力非常强。
总结出同样的物体,大物体发出声音低,小物体发出声音高的规律。
由此来判断不同水位高低的情况,学生大部分能推测出音高低的规律,但是真正听的时候其中有2个班的学生基础较好,大部分都能听出准确的音高变化规律,另2个班的学生只有一半的学生听出音高的变化,只有在我宣布正确的答案之后,让学生再次听仔细,学生才领悟,才听清楚变化的规律。
最后,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加深理解声音变化的规律,【用手的摆动来体现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还用发音的方法让学生发声我指定的声音又强又低、又强又高、又弱又高、又弱又低这四种情况的声音规律【这个难度显然是太大了,学生的发声都不准确】。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教学随感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少而简单,应该是非常容易的教学。
教学过程和教学思想如下:
过程以学生猜测和探究为主。
教学思想是让学生对自己的猜测有一个验证的过程,并且是重复验证的过程。
首先猜测中有大部分学生的猜测是错误的,他们想当然的以为尺子伸出桌面长发出的声音高,尺子伸出桌面短,发出的声音低。
然而,我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他们的猜测到底是对的还是错误的。
第一次实验,有一半的学生验证出正确的答案,我再让学生进行验证,有三分之二的学生验证出正确答案,到此为止我并没有公布正确的答案,还是让学生再一次验证,让全班学生一直听到他们能准确听出音高低变化的规律。
通过几次的重复验证之后,学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第二,对统计图我做了本节课的重点教学,更多的是培养孩子读图分析的能力。
以去年四上期末抽测里的一道题为例,让学生来分析,果然有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此题。
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
根据统计图,你认为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与所发出声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
根据是什么?
这个问题中有两个小问题,根据学生的水平能答出第一个小问题,但第二个问题“根据是什么?
”学生则无从下手回答。
其实学生是根据这张统计图来看到,这实质是对的,但是既然是分析数据处理的题目,就应该在分析时要把统计图中的数据要很严谨地用科学的语言组织起来回答。
我有意识强调了这一点。
【回想,这个能力也是学生以后必备的科学素养。
】
《声音的传播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可谓是本单元中最难的一节课了。
“声音传播的方式是波的形式,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这句话其实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只要这个理解了,那什么都解决了。
我对这句话的教学花费了近20分钟时间,就拿土电话展开教学。
首先是让学生玩土电话,再让学生分析原因为什么轻声讲话对方也能听到声音。
学生从玩土电话中会有感受,如果棉线不拉直会不太听得清声音,原因所在是棉线振动的幅度不够大,振动的速度也不够快。
再次分析棉线为什么会振动,学生会分析原因,说话传过去的,再次追问,说话为什么会传过去?
如此引出以上的一段概念。
完了之后,再用土电话做一个捣乱游戏,就是我故意在两人用土电话说话时用手捏住棉线的中间,结果说话声就中断了。
请学生分析,学生以此更深一层次理解声音的传播是需要物质的振动。
难点突破就在此。
《保护我们的听力》教学反思
这一课教学重点放在第一部分:
控制物体发出声音,因为,这一部分才是学生思维展示的内容。
出示一个发声罐后让学生说说有哪些方法能使发声罐的声音变轻,甚至是不发出声音。
我的要求是:
学生说出一种方法的同时要说出这种方法使发声罐声音变轻的理由。
个人认为这个理由的说明非常重要,它更能挖掘学生理解物体发出声音的原因,还能让学生掌握声音传播的方式,声音传播的途径等前几节课学过的综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上册 科学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