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1.docx
- 文档编号:9737676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123KB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1.docx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现代史大事年表1
1927年8月1日
南昌起义
1927年8月7日
中共八七会议
1927年9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1928年4月
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
1931年9月18日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
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1年冬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首都:
瑞金
1932年
日本扶植已退位的清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1933年10月
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
中共“反围剿”失败
1934年10月
中共从瑞金出发进入长征
长征开始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政治局扩大会议)
1935年10月
党中央、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
起镇会师
1936年10月
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
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1937年9月
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937年9-11月
“平型关大捷”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1937年12月
日军攻陷南京、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李宗仁)
1940年8月
百团大战(彭德怀)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944—1945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1945年8月
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
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谈判;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10日
“双十协定”签订
1946年6月
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3月
国民党围攻陕甘宁解放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947年6月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面的反攻
1947年6月底
刘伯承、邓小平率晋翼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
1948年9-11月
辽沈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1949年春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
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27.4—1949.4.23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中国22年;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1927.8.1;南昌)
①背景:
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大革命失败;
②领导人:
朱德、贺龙、周恩来;
③经过:
南昌→南下广东→受挫后,陈毅、朱德率部分部队转战湘南;
④意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统治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红军,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因此南昌起义成为中国人民军队的诞生地,8月1日成为建军节。
(2)八七会议(1927.8.7;汉口)
①目的:
总结国民革命的经验教训;
②内容:
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会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③意义:
八七会议给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3)秋收起义(1927.9;湘赣边)
①领导人:
毛泽东;
②经过:
湘赣边(三路:
安源、铜鼓、修水)进攻长沙→受挫→文家市→三湾(三湾改编: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
③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
▲为什么毛泽东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敌强我弱,以农村为根据地,可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
(4)井冈山会师(1928.4;井冈山)
①1928.4朱德、陈毅率领部分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工农武装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龙江书院);
②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全军一万余人。
它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③红军在井冈山开展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④毛泽东、朱德创立的井冈山根据地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对全国革命形势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到1930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十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10个省,红军达到10万人。
★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创建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3、红军长征(1933.10—1935.10)
(1)原因:
1933.10由于博古和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过程:
长征开始:
1934.10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长征开始;
初期受挫:
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伤亡过半,改道贵州,攻克遵义;
历史转折:
1935.1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内容:
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
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
意义: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冲出重围:
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进入甘肃
胜利会师:
陕北会师:
1935.10红一方面军在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会宁会师:
1936.10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
(3)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
①终年积雪的雪山②一望无际的草地③军队缺少粮食给养等④敌人围追堵截;
▲红军的长征路线(图★)
1934.10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渡乌江,夺取遵义城,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10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10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长征结束。
附:
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②
五、抗日战争(1937.7.7—1945.8.15)
1、抗日战争前的主要事变:
(1)九一八事变(1931.9.18;沈阳)
原因(必然性):
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重要步骤;蒋介石忙于全面“剿共”,给日本帝国主义以可趁之机;西方列强忙于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经过:
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
结果:
①蒋介石(密令张学良)采取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
②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当时东北的主要抗日力量:
a、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b、中共派出共产党员杨靖宇组织东北游击队;
(2)西安事变(1936.12.12;西安:
亦称“双十二事变”)
背景:
①日本侵略华北,民族危机严重,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③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的主张,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
④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进攻红军;
目的:
逼蒋联共抗日
人物:
张学良、杨虎城
经过:
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
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结果:
和平解决!
①中共出发点:
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侵略;
②中共代表:
周恩来
③结果: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④意义: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抗日战争开始时的事变
(1)卢沟桥事变(1937.7.7;北平西南面的卢沟桥;亦称“七七事变”)
卢沟桥的战略位置:
背靠宛平城,扼平汉铁路,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主要人物:
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
结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开赴抗战前线。
▲1937—2007年,距今,全面抗战爆发70年。
(2)八一三事变(1937.8.13;上海)——凇沪会战
3、南京大屠杀(1937.12;南京)
罪行:
①时间长达六周;②手段残酷;③危害严重,30多万人丧生。
▲蒋介石将南京国民政府迁到重庆。
4、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战役
名称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时间
1937.9
1938春
1940.8
地点
平型关
台儿庄
华北
交战双方
115师—日军
中国军队—日军
(李宗仁)
八路军—日军
(副总指挥彭德怀)
战况
歼敌1000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
中国军队歼敌1万多人
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里,拔掉据点近3000个
作用/意义
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
▲百团大战,主要的攻击目标:
破坏敌人的交通线路,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粉碎敌人的“囚笼”;
5、中共七大(1945.4;延安)
背景: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中心任务:
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重大决定:
指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目标——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
方式——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意义: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报告中指出: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个前途——
黑暗前途:
美蒋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
光明前途:
中共和中国人民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新状态
6、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战结束)
1945.8.15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日本侵略台湾50年,1895—1945)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②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全国抗战路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③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对粉碎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的方针以及牵制日军起了重要作用;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夺取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援,对抗战的胜利起了积极的作用。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①1944—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德国在欧洲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遭到美国沉重打击,陷入困境。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始局部反攻,取得一系列胜利;
②1945.8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两枚原子弹;
③苏联发表对日宣战的声明,派遣苏联红军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④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7、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①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
②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
③成为中华民族有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100多年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
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六、解放战争(1946.6—1949.4)
1、重庆谈判(1945.8.28—1945.10.10;重庆)
背景:
①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是蒋介石在美国的支持下,玩弄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商谈国内事实;
②蒋介石谈判的真实意图:
为了进一步的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为了欺骗人民;
③毛泽东去谈判的原因: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过程:
1945.8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的陪同下到达重庆谈判;
中共代表: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结果:
签订“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但是,国民党始终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
2、解放战争时期
(1)内战爆发:
(标志)1946.6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2)战略防御阶段——重点进攻:
陕甘宁解放区
1947.3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由于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采取“蘑菇”战术,经过多次战役,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3)全国性战略进攻——挺进大别山
1947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严重的威胁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4)战略大决战(1948.9—1949.1)
内容战役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9—11
1948.11—1949.1
1948.11—1949.1
指挥员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参战部队
东北解放军
华东解放军、中原解放军
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歼敌和改编人数
47万余人
55万余人
52万余人
战况
攻占锦州,断敌退路;长春解放,攻占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碾庄、双堆集歼敌;解放徐州;陈官庄歼敌,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分割包围;攻占张家口、天津;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义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敌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歼敌人数最多的一场战役。
(5)渡江战役(1949.4.20)
背景:
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国民党军队到长江北岸;
概况:
解放军分三路进攻,占领南京,国民党反动派统治垮台,蒋家王朝覆灭,国民党一败涂地,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意义:
加速了解放全国的步伐,全国处于革命胜利的前夜。
▲1949.4.23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1927—1949)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3、中共领导下的军队:
①土地革命时期——工农红军
②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
③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
4、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
①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6.12)——农村革命根据地
②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
③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
教学资源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近代 现代史 大事 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