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煤上山18#煤层措施.docx
- 文档编号:9736080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89.85KB
运煤上山18#煤层措施.docx
《运煤上山18#煤层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煤上山18#煤层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煤上山18#煤层措施
攀煤(集团)公司
花山矿
过18#煤层专项措施
巷道名称四采运煤上山
施工单位四川煤矿建设第六工程处
编制人
队长
二0一四年二月十二日
一、矿会审意见:
参加会审人员二年月日
会审主持人
生产技术部
通风区
机电科
安监处
矿总工程师批示:
二、基层会审意见:
同意四采运煤上山18#煤层及破碎带措施,并补充如下:
1、过煤层群及破碎带期间必须加强“敲帮问顶”,只有在找净帮、顶伞檐、浮石后才准进行下个工序的作业。
2、过煤层群及破碎带期间必须严格按照本措施进行支护,保证顶板支护可靠牢固。
3、网与网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12#铁线进行绑扎,严禁出现“兜网”现象。
4、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的放炮制度。
5、每班必须有队干跟班负责现场的安全及锚、网质量。
参加会审人员:
二○一四年二月十二日
施工负责人
生产副队长
安全副队长
技术副队长
一、补充修改原因
由于四采运煤上山在掘进过程中将遇18#煤层群及破碎带,18#煤层厚度2.67m,煤层倾向为240°,煤层及破碎带直接顶为炭质粉砂岩质泥岩,顶板较为破碎,属低瓦斯煤层,为保证过煤层及破碎带作业时的安全和施工质量,特补报此项措施。
二、补充修改内容
+900m四采区运煤上山18#煤层及破碎带的技术安全措施
三、四采运煤上山平面布置示意图
四、巷道支护图:
巷道探眼图:
五、技术安全措施:
(一)技术规定
1、四采运煤上山在掘进过程中将遇18#煤层及破碎带,18#煤层厚度2.67m煤层平均倾角35°,煤层倾向为240°,煤层群及破碎带直接顶为炭质粉砂岩质泥岩,顶板较为破碎,属低瓦斯煤层,根据现场勘察永久支护采用锚杆(索)+金属网+钢筋梯+喷浆支护顶板,如在掘进中,此支护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经矿方同意可另报专项措施。
2、施工顺序:
进班检查(敲帮问顶、瓦斯浓度检查)→打眼、装药、联线、放炮→待炮烟散尽之后,将风筒接至碛头→支设临时支护→打设永久性支护(打锚杆(索)眼,挂网,铺钢筋梯,支设锚杆(索)→出货→施工毛水沟和打设探眼→喷砼→打扫环境卫生(清挖干净水沟)。
3、锚杆直径不小于¢18mm、长2m,其间、排距为600mm×600mm。
锚索间、排距为1200mm×1200mm。
锚杆(索)与巷道顶板呈75°~90°,锚杆(索)的间、排距误差不得大于0.1m,锚杆外露长度不大于50mm。
锚索长度不小于5.3m,锚索实际长度必须根据周围围岩稳定性、煤层厚度以及煤岩坚硬度等情况而定,必须保证锚索进入稳定煤岩层厚度不小于1.5m,锚索外露长度不大于300mm。
4、锚杆的锚固力不小于15Mpa,其锚固剂采用K2835树脂锚固剂。
锚索的锚固力不小于36Mpa,其锚固剂采用K2350树脂锚固剂。
树脂药卷搅拌时间为25min~40min,15min后安装托盘,托盘必须拧紧、拧牢。
5、金属网使用菱形金属网,规格为1.4m×1.4m,相邻金属网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金属网与岩层面约20mm,金属网接茬处必须使用12#铁丝绑扎牢固,并使用锚杆托盘将金属网压紧、压牢,严禁出现“兜网”现象。
6、喷浆厚度不小于100mm。
初喷厚度约20mm后,每间隔2小时左右复喷一次直到覆盖金属网20mm以上。
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喷浆厚度达到规定要求(全部覆盖金属网),喷浆完毕,巷道表面不得出现露筋、干裂等现象。
7、锚梁采用¢12mm圆钢,间距1200mm*1200mm,,长度为7m。
8、施工锚索(杆)时,必须坚持“打一个,锚一个”,且由下向上逐米进行施工,严禁平行作业。
9、过煤层期间临时支护采用戴帽木点柱,木点柱为3根。
10、工作面揭煤前20m,必须坚持每班打探眼,探眼数为3个,沿巷道掘进方向,探眼长度不小于4m,探眼严禁装药爆破。
探眼布置见探眼布置图。
11、工作面遇煤层时,为了减少对巷道围岩的破坏,有利于对顶板的支护,尽量采用手镐破煤过煤层,需放炮作业时,必须有跟班人员在场才可放炮。
12、巷道在整个过煤层期间,必须严格执行“短掘短支”、“长探短掘”、“边探边掘”、“浅打眼、少装药”和“一次装药、一次起爆”的原则。
13、失效锚杆、锚索要及时进行处理和补打。
14、整个过煤层期间,当发现煤岩松动(散)、蜂鸣声、瓦斯大量涌出或其它异常现象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切断电源,撤出所有人员至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处休息,清点人数,并及时向矿调度、队值班人员汇报,等待处理。
15、成巷完毕的巷道的支护及围岩情况必须由队干部和瓦安员负责班班进行检查,并全权负责工程质量和作业时的安全,如出现支护失效或巷道围岩开裂、来压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及时进行处理,只有确认安全无隐患之后方准继续进行作业。
16、喷浆完毕后,每间隔8小时进行洒水养护一次,喷层养护期不少于7天。
17、喷浆完毕后,必须严格按质量标准化对工作面的环境卫生进行清扫。
(二)安全措施
1、班与班之间实行现场交接班制度,交班者必须如实向接班者交待清楚本班的工作情况、工作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注意事项,如有特殊问题,经妥善处理后方准移交。
2、每班进班时,必须对整个巷道及工作面进行安全检查,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发现巷道围岩开裂、来压或支护失效,必须立即补设支护进行加固,只有确认安全无隐患之后,方准进入工作面进行作业。
3、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任何人员不得随意停开风机,严禁无计划停风。
过煤层期间,严禁使用耙斗机。
4、派专职电工对工作面电器设备进行防爆检查。
工作面及回风流中的电器设备、电缆线严禁失爆,并设齐“双风机双电源”和“三专两闭锁”,风机必须能实现自动切换。
5、因检修、停电等原因造成停风时,必须撤出工作面所有人员至有新鲜风流(全风压)的安全处,并切断工作面所有电源。
当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情况,只有在停风区域瓦斯浓度小于0.8%及局部通风机和其启动装置附近10m的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小于0.5%时,方可人工启动局部通风机。
6、风筒吊挂必须做到“两靠一直”,且逢环必挂,接头严密不漏风,无破口。
风筒末端至工作面不大于5m,风筒末端严禁落地,确保风筒末端有效风量符合本规程要求,发现破口要及时修补或更换。
严禁无风、微风或瓦斯超限作业。
7、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的放炮制度。
8、放炮时,现场所有人员必须撤离至警戒距离以外的躲避硐内休息。
因为是上山,放炮时所有人员必须撤离工作面,警戒线处应设置警戒牌、栏杆或拉绳,并将放炮作业地点及其周围100m范围巷道内的管线、设备加以妥善的保护,防止放炮时崩坏,警戒人员由班长亲自接送。
9、整个施工期间,必须有双岗员现场跟班,经常检查瓦斯浓度情况和负责安全作业。
当工作面瓦斯浓度等于或大于0.8%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将现场所有人员撤离至新鲜风流(全风压)的安全处,清点人数,并派人向矿调度和队值班人员汇报情况,等待处理。
10、每班对整个巷道和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检查不少于3次。
每班进班时必须对整个巷道进行洒水消尘,严禁煤尘堆积和瓦斯积聚。
11、工作面爆破地点及周围20m范围内的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0.8%时,严禁爆破作业。
每次爆破作业前后,必须对爆破作业地点周围30m范围内的巷道进行洒水消尘。
12、炮眼布置、装药量和炮眼装填严格按照作业规程中的规定认真执行。
炮眼深度小于0.6m时,严禁装药爆破,严禁反向起爆。
炮眼剩余部分必须使用水炮泥和黄泥填满封实,每孔水炮泥不少于2个。
13、每班放炮时,甲烷传感器T1安设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或由双岗员移设至安全防护地点。
放炮后,待炮烟散尽由双岗员及时将其按要求移回规定的位置。
14、敲帮问顶时,使用长度不小于3m的长把工具,一人观察顶板,一人找顶。
找顶下方严禁有人员停留、观看或作业,找顶前必须清理巷道,保证巷道通畅便于找顶人员安全退出。
15、整个施工过程中,每班必须有队干部现场跟班指挥作业,全权负责作业时的安全和工程质量。
16、施工前,所有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并严格按照本措施中的规定进行施工。
17、其余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四采运煤上山掘进作业规程》及相关措施中的规定认真执行。
规程措施贯彻学习记录
应参加人员
职务或工种
签名
应参加人员
职务或工种
签名
贯彻人:
学习时间:
学习地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山 18 煤层 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