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教案.docx
- 文档编号:9734120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81.80KB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教案.docx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通用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教案
第1讲论述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教材版本
全国通用
课时说明
2课时
知识点
筛选并整合论述文中的信息
复习目标
能有效、快速的对文本信息进行定位并比较排查题干主要信息
复习重点
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复习难点
正确理解文本概念及词句含义
论述类文本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试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
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
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答案】A
【解析】B“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错误。
C项“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D项,“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答案】A
【解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答案】B
【解析】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于文无据。
二、温故知新夯实基础
考点1.设题规律
考点2.勾画关键词句
具有“勾画筛选意识”就是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根据试题题干中的关键词,边阅读边勾画关键词句,进而筛选文本信息。
1.关键词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之一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词(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词(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
(4)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等)
(5)表示举例子的词(例如、如)
(6)解说性的词语,“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等表明前后意思相同。
(7)文章重点阐述的概念、术语、人名及指代词等。
2.关键句
(1)从内容上来看,能体现作者观点、态度、倾向的句子。
(2)从表达上来看,议论抒情性的句子,“可见”“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作为语言标志的语句。
(3)从结构上来看,揭示行文脉络的句子,如起始句、过渡句、收束句、指代句等。
根据勾画出的这些关键词句,加以连缀整合,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文意,理清文章思路,为阅读各题的四个选项时能迅速找到该内容在文中的大体位置做准备。
有时甚至会出现某个选项的内容刚好与我们勾画的词句相对应的情况,这大大加快了我们判断选项正误的速度。
三、典例剖析思维拓展
考点1.设题规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7年新课标Ⅲ卷高考试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
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
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答案】C
【解析】
1.第一步,先筛选标题绝对化选项
读完这四个选项,要本能地对某些绝对化词语引起重视:
A项,“如果……就……”,如果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显示的是一个直接而必然的联系。
B项,“必须完好保存下来”,“必须”“完好”都是绝对化的词。
当然要注意一点,我们遇到绝对化的词不一定就代表这个选项错了,但这样的选项往往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而C选项和D选项相对来说没有绝对化的语言。
第二步,再逐项回归原文细比对
选项
选项对应
原文信息
比对分析
A
见原文第①段画线文字
原文说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没有讲兼顾人文保护,也没有那么绝对化的意思,因此A选项排除掉。
B
见原文第②段画线文字
原文“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另一方面……,然后进行综合甄选”,甄选就是进行一定的取舍,并不是说必须完全保存,B选项以偏概全。
C
见原文第③段画线文字
原文信息“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这里所讲恰恰是为留住乡村记忆而进行呵护,与原文意思相符,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D
见原文第④段画线文字
原文讲的是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活化乡村记忆配套,不是说“活化乡村记忆”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选项逻辑出现了问题,关系颠倒了。
【易错点】论述类文章在作答理解原文内容时,要紧扣原文内容,注意将题目选项与文章内容的一一对应,然后仔细辨析两者内容上的异同,不要被众多的试题文字弄昏了自己的头脑,要学会把握其中的主要信息,摒弃次要信息。
【方法点拨】解答论述类文本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大意,然后是归纳要点,明辨关系,最后提炼整合,明确中心。
其中论述类试题设题陷阱有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
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即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答案】C
【解析】C项中“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原文中无此意,属于无中生有。
原文意思是“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因此选C
【易错点】学生对原文句子理解有偏差,断章取义。
【方法点拨】在读选项时,要整句理解选项的意思,因为选项有可能上半句是正确的,下半句是错误的,也有可能两句都是正确的,但两句之间的关系是错误的。
在对照文章读的时候,要整句整句读,理解句子意思,切不可断章取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答案】B
【解析】A选项:
抓住A选项中的“乡愁”“物质空间变化”“情感”等关键词,可以确定与A选项匹配的文段是第②自然段,选项中又有“如果”,可知A选项是对第②自然段作者观点的假设分析,蕴含的观点与原文第②自然段“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的观点一致,原文“在城镇化过程中”就是“城乡变迁中”,“它们”就是上文提到的“物质和非物质”;“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就是留住了乡愁,原文表达的观点就是在城乡变迁中,要留住乡愁,就要处理好乡愁的载体物质空间变化和情感的关系。
因此,A项正确。
B选项:
B选项中的关键词“依恋感和归属感”所在位置为第③自然段结尾,第③自然段论述的观点是“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是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这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结果是“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B选项把“消极型的留住乡愁——呵护乡村记忆”的结果,当成了“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的前提条件,将两种留住乡愁的方式混淆在一起说,从而导致B选项错误。
C选项:
C选项的关键词为“保护乡村记忆”“文化需求”,其实,全文都在论述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乡村记忆的一些措施,其中就包括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比如第③段提到“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第④段提到“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等等。
这与C项的观点是一致的。
D选项:
通过D选项的关键词“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可知选项的答题区域大体在第④自然段。
D选项的观点是“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考生再回到原文找出原文在这一部分的观点,原文“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原文的推理是从A到B,选项是从B到A,推理没有问题;再看“内涵”,原文说“升级”,怎样“升级”?
就是“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这一“融合”,乡村记忆的内涵肯定会有所变化,这就是文本的观点,选项D正好与原文一致,可见D选项正确。
【易错点】做这类推断题,学生容易忽视文外之意,盲目的进行比对原文,没有加以分析推断
【方法点拨】本题题干已经明确了“下列说法”,什么是“说法”?
“说法”就是选项所蕴含的观点。
需要学生综合分析,结合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做出准确判断。
考点2.勾画关键词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2017年天津卷高考试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
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标识。
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
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
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
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
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
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
纪元前11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
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13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
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
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
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
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
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天平分为24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
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
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
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
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
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
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
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答案】A
【解析】A项“阴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不当,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后半部分,由原文可知“夏历”“农历”俗称“阴历”“旧历”,是“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易错点】通过与原文对比就会发现,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C项的依据在原文第四段,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这三项都与原文内容相符;而A项则曲解了文意,以偏概全。
【方法点拨】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有范围缩小或扩大、轻重范围失当、混淆已然未然、强加因果、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
2.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答案】C
【解析】C项偷换概念,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原文为“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首先,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而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可能与现在不同;其次,《淮南子》中记载的只是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并不是“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
【易错点】对文章理解不到位,断章取义,概念不清。
【方法点拨】本题既考查理解概念的能力,又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
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社科概念含有特定的属性,隐含信息比较丰富,必须准确把握。
这类题目的命题手段一般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曲解文章的内容,所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所给选项还原到具体的文本中,做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此题A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前半部分,B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中间部分,D项对应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通过与原文对比分析,可知这三项都与原文观点一致,C项则改变了原文的表述,偷换了概念。
3.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答案】D
【解析】A项,“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由原文可知“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数而“指时杆、日晷、漏壶等”只是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而制造的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
B项强加因果,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由原文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体系“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
C项“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原文为“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并不是根据“月亮一年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
【易错点】与原文比对不细致,理解有偏差。
【方法点拨】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
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有范围缩小或扩大、轻重范围失当、混淆已然未然、强加因果、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
本题四个选项通过与原文比对,可知D项正确。
四、举一反三成果巩固
考点1.知晓常见规律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6年新课标Ⅰ卷高考试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通用版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论述 文本 阅读 筛选 整合 文中 信息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