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总体规划.docx
- 文档编号:9724891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59
- 大小:59.61KB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总体规划.docx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总体规划.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总体规划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总体规划
℃,年平均无霜期113天。
全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大,年平均降水量369毫米,而年蒸发总量为1962.1毫米。
常年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西风、西北风,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3.2米/秒。
本区处在由山区过度到山间盆地的地带。
黄旗海盆地是区地质条件
根据以往区域地质调查以及勘察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规划区域处在相对稳定地段,无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属抗震有利地段,无饱和砂土地震液化存在。
依据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物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设计基本加速度值为0.10g,所属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参考建议值):
粉土、粉质粘土、粘土、砾砂土、砂土,fak=140~200kpa;强风化玄武岩fak=500kpa;中等风化玄武岩fak=1000KPa。
-2-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该区域季节性标准冻深为-1.8m。
4.生态环境
自2000年以来,乌兰察布市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性机遇,大规模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并随着退耕还草策略的实施落实,该地区基本保持着原有的草原风貌。
霸王河、泉玉林河从规划区域穿过,目前水量较小,有一定污染。
5.区位条件
乌兰察布市位于呼包鄂经济带和京津唐经济区的结合部。
乌兰察布市东邻河北省张家口市,西接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南依煤都大同市,北与蒙古国接壤。
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是通往蒙古和欧洲的国际通道。
乌兰察布市交通发达、便利,京包、沪兰、集二、集通、丰准五条铁路贯穿全市。
集张铁路已开工建设。
因而形成了以集宁为中心,以110、208国道、呼满大通道,京呼高速、白集高速、集大高速为主干的公路交通网络。
内蒙古察哈尔工业园区地处铁路、高速公路与国道的交汇处: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四、用地现状
区内现状用地主要为工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用地、村镇建设用地和牧草地、林地、园地、河流、荒地等。
1.交通分析
京呼高速将基地分为南北两部分,成为园区发展屏障。
集宁大街预留82米通道,商都街有56米通道,平海街有12米通道,其他则为4至6米小通道。
110国道对基地产生积极影响,但路面普遍高于基地2至3米。
2.村镇建设
村镇建设规模较小,建筑多为单层土坯房,建筑质量较差。
3.水域分析
基地内有两条河------泉玉林河、霸王河自北向南流向黄旗海。
枯水期流量较小,有一定污染。
4.场地坡度分析
整个基地坡度平缓,除沿泉玉林河、霸王河两侧用地,部分小山丘以及东南、东北部坡度较大的用地外,基地坡度均不大于3%。
其中,110国道以南、京呼高速以北地区,友谊大道以南、集张铁路以北地区坡度较小,基本属于坡度不大于1%的平坡地。
适宜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规划建设区平均坡度约为1%,宜建区的坡度约为0.56%。
规划建设区内部分低洼地,不利于场地、道路的排水,宜设置湿地公园。
对于坡度大于10%的场地,规划设置为城市公园。
5.植被分析
-3-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基地内沿公路、渠干、田埂种植的杨树富有地方特色,应尽量保留,呈线形分布的树木可结合道路设计,作为行道树。
部分成片杨树林,则可结合公园规划加以利用。
附表1、现状用地构成
五、中心城区产业现状分析1.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从人均GDP水平看,依据钱纳里判断标准模型,2004年乌兰察布市人均GDP已超过900美元,跨入工业化初级阶段。
未来一个时期内,乌兰察布市的工业化进程将迎来快速增长时期,中心城市的工业产值和非农人口比例将持续上升。
工业,第三产业及配套产业往主要中心城市区的集中,将带来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经济效益。
从乌兰察布市2004年“生产要素”投入和“经济”产出来看,目前城市发展阶段正由“初级要素驱动型”向“投资驱动型”转变。
-4-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2.产业发展特点
a工业基础薄弱,产业层次较低,规模效益不明显;
b主导产业不明显,还未形成产业集群;
c工业主要集中在旧城区,发展空间受到制约。
d投资数量、吸引资金能力较低;
e“十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年平均增长率达37.5%,产业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
f工业重点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企业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g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的项目相继建成。
3.“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的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310亿元,年均增长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40%;企业效益水平明显提升,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80以上;全市工业固定资产五年累计投资总额达到1200亿元以上;围绕重点产业,抓一批重点骨干大企业、大集团。
第二章规划原则、目标与依据
一、规划指导思想
1、以“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高速度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近期发展与远期发展相结合、园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步实施。
2、坚持科学发展观,进区工业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对先进的技术水平及装备。
3、坚持重点领域形成特色,重点产业形成规模,体现工业发展的规模效益与集聚效益。
4、坚持搞好社会化综合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力求管理符合国际惯例,创造优良的综合投资环境。
5、注重环境保护,保持优良的生态环境。
加强环境绿化、美化,建设“园林式”工业园区。
二、规划原则
1.从宏观分析入手,论证工业园区的职能、定位和作用,正确看待其发展机遇和挑战,确定其发展方向、速度和规模。
2.注重远近期结合,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优化工业园区用地结构和布局。
3.以资源及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为原则,合理安排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引导园区可持续发展。
4.融入城市设计的方法,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塑造乌兰察布市地方特色,增强城市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三、规划设计目标
1.塑造特色产业,打造重要的产业和经济基础。
2.加速城镇建设,加速城市化的进程。
-5-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3.完善城市用地结构性拓展,塑造城市空间形态,提供城市发展对策。
4.保护自然景观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有特色的城市人文景观。
5.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创造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的城市环境。
6.实现乌兰察布市市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12月)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5.《乌兰察布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6.《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8.“乌盟行政公署关于将察右前旗察哈尔生态工业园区列为盟级园区的批复”乌盟批发(2003)3号
9.“研究察哈尔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关事宜”(2006年10月19日)
1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通过国家审核的开发区公告”(2006年11月14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十批落实四至范围的开发区公告》2006年第19号
14.乌兰察布市政府乌政发(2006)62号文件
15.国家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其它有关法规与技术规范
第三章规划期限、定位与规模
一、规划期限
为利于规划管理与实施,本次规划期限与《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乌兰察布市“十一五”规划的期限保持一致,将规划期确定为2006-2020年,本次规划的启动年为2007年,为利于规划管理与实施,规划期限与《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乌兰察布市“十一五”规划的期限保持一致,其分期年限为:
近期:
2007-2010年;
中期:
2011-2015年;
远期:
2016-2020年;
远景:
2020年以后。
-6-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二.、性质、定位与产业导向
1.性质:
内蒙古察哈尔工业园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区级工业园区;是实现市委市政府“一市两区”战略构想的载体,是乌兰察布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
2.定位:
是立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集加工、制造、研发和物流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节约型、环保型、科技型生态工业园区;同时又是一座具有行政、居住、办公、商业、金融、文体、休闲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新城。
3.产业导向:
重点发展五大产业:
(1)食品加工产业;
(2)装备制造产业;
(3)电子通讯产业;
(4)化工、冶炼、建材产业;
(5)生物技术产业;
三、人口规模
根据乌兰察布市总体规划、全自治区城镇化发展目标以及未来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诸因素,对该区人口的预测园区人口的规模与分布。
1.乌兰察布市域城镇人口预测
2003年10月通过的《内蒙古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确定的全区城镇化发展目标为:
到200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8%以上;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6%以上;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70%以上。
规划在2002年全市域总人口270.6万人(根据《内蒙古统计年鉴2003》公安户籍统计数)的基础上,得到如下预测结果:
现状区域户籍人口为270万人左右(其中有20多万人在区外);
近期2010年乌兰察布市域户籍人口约为300万(含部分暂住人口);
远期2020年乌兰察布市域户籍人口约为350万(含部分暂住人口)。
则预测到2020年城镇人口约为245万。
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人口预测:
按现状、规划中期、远期中心城区人口占市域城镇人口和市域总人口比重来确定。
现状主城区人口占市域总人口占市域城镇人口的比重为45%,规划期考虑主城区人口增长速度大于各建制镇人口增长速度和市域人口增长速度的趋势,到2020年主城区人口,占市域城镇人口的比重为50%,则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城镇人口约为122万。
2.察哈尔工业园区城镇人口预测
-7-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根据乌兰察布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以居住生活为主,是未来城市人口的主要吸纳地,综合预测察哈尔工业园区辖区城镇人口总规模约为46万人,其中平地泉工业园人口10万人、白海子工业园人口10万人;察哈尔工业园区本次规划范围内总人口约为26万人。
第四章总体发展战略
一、衔接总体规划战略
《乌兰察布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确定了“城市发展方向以向南和东南方向发展为主”的原则,远期乌兰察布市城市空间拓展主要方向为向南跨过京呼高速、向东跨过霸王河建设新的工业园区及新城组团,这为察哈尔工业园区东扩确立了空间发展方向。
国内工业园区的建设表明,工业园区建成后将发展成为城市新区,因此,察哈尔工业园区建成后,将对城市职能结构与空间结构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从以“山”为绿心、三区联动的城市功能格局升级为以“山、水为景观核心,多区协调发展”的城市总体格局。
为发展富有活力、特色鲜明、具有竟争力的新兴城市,为实现市委市政府“一市两区”战略构想奠定基础。
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与城市建设的最大统一。
1.经济协调:
产业分工明确,主导产业定位准确,依据产业间的关联效应形成产业链,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2.空间协调:
有新旧城两级发展转变为向西、向南拓展,通过察哈尔工业园区核心区(城市副中心)、南部中心区(城市次级副中心)的发展,开拓城市新的增长极。
3.交通协调:
完善对外交通,形成城市各区之间便捷、层次分明的道路交通体系。
4.基础设施协调:
各功能片区在电力、能源、给排水等市政方面相衔接。
5.环境协调:
按生态敏感程度划分空间管制区域,保证工业园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产业发展战略
1.大力发展符合本地特征的主导产业:
依托集宁区及周边地区的农牧业资源和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食品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电子通讯产业、化工产业、冶炼产业、建材产业、生物技术产业,通过规模效益实现企业扩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2.以市场为先导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根据各产业间存在的关联效应,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下,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加快发展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和基础产业,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增强聚集经济效应的作用,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3.积极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
主动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二连浩特口岸、发展面向蒙古国、东欧市场的轻工业;紧紧抓住京津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部资本发展本地资源型产业,以出口导向实现资本积累。
4.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以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同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横向联系,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
-8-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实现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提升产业结构,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竞争力。
三、生态发展战略
1.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新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产业发展应逐步提高技术含量,严格控制生产项目环保排放标准,严格企业准入,将园区建设成为生态型科技工业园区。
3.严格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生产项目与居住生活设施。
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与程序,在进行产业建设之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对不能通过的产业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理。
4.整治、利用现有河流、坡地和植被,营造城市生态景观。
避免对现状地形条件进行破坏性建设,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出发,因地制宜,可在生态门槛遵循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合理进行城市功能分区,突出核心区功能和城市副中心的职能,有利于控制城市空间形态,便于指导今后的开发建设。
-9-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2.尊重场地地形、地貌特点,充分利用两河、山体的景观资源,塑造优良的环境品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导入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手段,创造有特色的空间布局。
3.根据“年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西风、西北风,风速较大”的特点,将产业区分散布局在东南侧,沿霸王河两岸布局生活区。
便于与新城发展紧密结合、相互呼应。
二、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1.空间结构:
一心辐射、两河延展、六片环绕、多廊道契入的生态组团格局
(1)一心辐射:
察哈尔工业园区核心区---章盖营核心区(16.47平方公里),核心区由配套齐全的四个居住区和城市副中心组成。
城市副中心在霸王河与白海子公园之间布局,是工业园区的公共服务中心。
该中心环境优美,形象突出,构成新的城市标志。
(2)两河延展:
工业园区内的主要生态廊道沿霸王河与泉玉林河伸展。
(3)六片环绕:
即六个工业园在空间形态上形成五片围绕核心区布局六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即:
平地泉工业园、赛汉工业园、南界工业园、益武堂工业园、巴音工业园、白海子工业园。
组团相对独立,各类设施完善,配置相应居住用地。
(4)多廊道契入:
在产业园与核心区之间被多条绿化隔离带所分隔,形成多廊道契入的格局。
建设用地随地形延伸,促使城市肌理不断丰富。
预留足够的绿色缓冲空间,体现草原城市特色。
三、产业布局
1.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按照“极核带动、集群引导、高新为本、强化优势”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园区整合和资源集约利用为手段,以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和适度重型化发展为举措,重点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建立一个面向未来、创新活跃、具有持续增长动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2.空间布局原则
(1)必须有利于产业的集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通过规划建设工业产业园区,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企业集群,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提高工业经济的竞争力。
(2)工业是城市化的基础,工业产业园区建设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趋势。
工业产业园区的发展要与城市化的推进结合,做到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化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3)必须有利于扩大对外招商引资。
工业产业园区是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的主要基地,也是发展外向型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通过规划建设工业产业园区,形成良好的产业配套条件和投资环境,成为对外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4)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10-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3.产业布局原理
(1)便于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布局采取“产业集群”的模式,即根据不同主导产业及其配套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将它们集中于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企业间形成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格局。
“产业集群”模式是以地方特色资源为平台拓展经营领域、以项目为载体兴办工业园区的模式,是资源型企业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非资源型产业,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形成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同一产业在地理上集聚,能使厂商招聘到有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劳动力,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比较容易获得配套产品和服务,并以较低的价格从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获得公关物品和服务,这些都使企业降低了成本,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使集群内的企业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从而奠定价格竞争的基础。
如长三角地区大量存在的中小企业集群,有力地促进了江浙地区经济总量的提高和在全国的地位。
由于目前乌兰察布市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经济发展最需要的是“增长极”,亦即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因此,比较适合的产业集群形式为“低成本型集群”、“大企业集群”和“产品链集群”。
①“低成本集群”:
参与竞争的基础是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形成的低成本,初级生产要素高度集中,生产初加工产品。
这类集群方式有利于劳动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有利于开发乌兰察布市的自然资源,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从而推动全市的城镇化进程。
②“大企业集群”:
以大企业为中心众多小企业在外围而形成,其中有一个或多个规模较大、创新和竞争能力较强、与外界联系较广的主导型大企业,也有一大批进行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有机地构成一个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助、协调发展的企业群落。
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扶持的方式,在规模经济效益的作用下,有利于工业园区内的主导产业形成“增长极”,进而通过关联作用发展配套企业,形成集群形态。
③“产品链产业群”:
各相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彼此的产品互为原料,既保护了生态,又节约了资源,而且还带动了原有相关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原料加工程度的深入,不断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集群内的企业形成增值链。
这一集群方式符合乌兰察布市现状的产业构成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地方经济体系在量上的发展壮大。
三类集群虽然名称不同,但表达的是同一个内容,都是大量在经济上具有紧密联系的不同规模企业形成的综合体。
这类综合体在空间上往往形成不同的产业园区。
(2)空间形态上“块状集中”
我国江浙地区的产业集群具有代表性,大量村镇都依托地方资源和基础发展起来了专业化特征极强的产业集群,促进专业化城镇的形成,它们在区域中呈“块状”分散布局,亦即“块状经济”。
通过提高产业集聚规模的方法对“块状”经济进行调整,即在保持各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将多个集群集中布局,但在空间分布上相互独立,呈“块状”集中布局,彼此之间由生态廊道分隔,同时又有基础设施连接。
-11-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根据产业发展战略,园区具有多个主导产业,如果采取产业集群的企业组织方式,每个主导产业都形成集群,则工业园区在空间形态上将是数个“块状”经济体的集中组合,每个集群一个“块”,集群产业布局要点:
-12-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核心区重点发展商贸、会展、金融、保险、信息、创意、房地产、旅游、酒店、文化娱乐及现代服务等第三产业。
同时鼓励发展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物流、软件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中小企业孵化、设计营销、企业总部。
B准入条件:
禁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进入。
附表2、生活配套核心区用地平衡表
-13-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2.赛汉工业园
(1)规划要点:
该功能区位于乌兰察布市新区南侧,集张铁路线以北,霸王河以西,是城市水源保护区,总规划面积共计22.23平方公里。
该地区地势平坦,依托京呼高速、集大高速出入口,208国道、集张铁路、平地泉火车站等便利的交通条件,该地区具有率先发展的诸多有利优势。
该组团规划为一类工业、无污染的二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区,以及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
(2)主要功能构成:
综合加工区、金融商贸服务区、物流区、配套的居住区。
(3)产业布局要求:
A主导产业:
电子产品、机械制造业、新型建材工业。
其中:
a电子产品重点发展:
通信设备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器件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b机械制造业重点发展:
风力发电设备及配套产品、汽车零部件、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新型实用畜牧机械、金属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产品。
c新型建材工业重点发展:
绿色化学建材、节约资源型墙体材料。
B兼容产业:
纺织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业、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印刷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食
品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C准入条件:
a一类工业;b无“三废”的二类工业;c用水量小。
-14-
附表3、赛汉工业园用地平衡表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3.南界工业园
(1)规划要点:
该功能区西侧紧邻园区核心区,处于霸王河与泉玉林河之间,属于生态敏感地区。
总规划面积共计11.42平方公里。
鉴于该组团与中心城区、核心区空间上的紧密关系以及生态环境的要求,产业规划为高科技工业园,靠近西侧核心生活区500米以a一类工业;b无“三废”的二类工业;
-15-
c用水量小。
附表4、南界工业园地平衡表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规划说明
4.益武堂工业园
(1)规划要点:
该功能区位于集张铁路线以北,京呼高速公路以南,处于霸王河与泉玉林河之间,属于生态敏感地区。
总规划面积共计11.52平方公里。
该功能区与主要生活区较远,偏离城市的主风向,产业规划为生物制药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坚持“高效、低耗、清洁、环保”原则,把握世界化学原料药产业转移和非专利药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科学承接国际先进产业技术。
建立市级以上医药技术开发中心、新产品孵化基地及成果产业化基地,医药生产基地,医药物流配送基地。
建立完整的生物制药产品链包括药物发现-药物开发-药物生产-市场营销-商业发展及服务等。
项目建设力求科学的分析、设计和建设,注重环境保护措施。
(2)主要功能构成:
工业区、研发中心、商贸服务区、物流区、配套的居住区。
(3)产业布局要求:
A主导产业:
化学制药、药物发酵工业、现代中药、现代蒙药、生物制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兽用药品制造。
B兼容产业: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医疗器材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其他相关制造业。
C准入条件:
b二类工业;
c用水量较小;a一类工业;附表5、益武堂工业园用地平衡表
d“三废”处理达标。
-16-
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乌兰察布 察哈尔 工业园 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