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docx
- 文档编号:9714482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2.98KB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docx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作业
第一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反思
1、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的规律是“经验+反思=成长”。
为什么教育反思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
答: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将专家的理论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显著因素。
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心实践性知识只能在教师的具体实践中才能获得,而教育实践的情境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所以就要求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考。
教师不能仅凭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去进行教学活动。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实现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
2、结合你的学科教学实践,说明教育反思应当从何处入手?
如何反思?
答:
我通过写反思笔记,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能够深入思考教学中的理论问题,使自己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提高理论水平”在反思中不断成长。
在教育反思中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静心人。
他能静下心来经常琢磨,学会在貌似没有问题之处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例如:
在教育教学过后,教师需要静下心来思考:
教学目标是否符号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
课堂中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
学生是否在进行高效、优质的学习?
在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通过思考,把自己的困惑、理解、感悟及时地记录下来,使自己的思想、经验上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
其次,教师要学会做一个有耐心、有恒心的人。
他能潜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并持之以恒。
当天做的事,当天处理,决不拖延,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长期坚持下去。
例如:
我们可以课前反思,当天反思,一单元后反思;也可以一周后、一月后、一学期后反思。
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点、失败点、创意点;也可以以学生的角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课前可以反思这堂课该怎样设计才更合理?
采用什么方式才能使学生更易接受和掌握?
这样的设计是否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等等?
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学生的建议我们又是怎样处理的?
处理得当吗?
今后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做?
师生在课堂上精彩的片段,表现出的困惑、不满情绪等等,我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如此种种,我们都应该抓住时机及时地习惯性地把它们一一记录下来,以改善未来的行为。
最后,教师要学会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对自己的事业执着追求,无私奉献和热爱。
他才会充满自信,不断地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和新课程理念,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与时俱进;一个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去关注每一个的成长需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在他们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最棒的,一个也不能少。
只有这样的老师,才会永不知足地时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追求教育的完美境界,不断地诞生出更精彩的课堂,促使自己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术型”、“智慧型”和“创造型”角色的转换。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教育反思,教育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的反思会不断地发现问题,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与时俱进。
教育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途径。
让我们都成为善于反思的教师吧!
3、写一篇关于你的学科教学方面的反思或学生管理方面的反思,与大家分享。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学校进行了课改,实施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突出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切入点,把教学的立足点,由教师“教”转向学生“学”,把备“教案”变为备“学案”,为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提供了文本和方案,实现了教学一体化,教与学协调同步,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我有几点收获,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
1)我觉得学案教学最大的收获就是收获了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了学习中来。
以前,总是感觉课堂有些沉闷,老师在讲,学生在看,真正听的没几个,课堂往往是老师和几个优秀学生的表演场,举手回答问题的总是那几个学生,其他学生像看表演一样,他们跟我们的课堂在心理上有很大的距离,学案教学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来,课堂真正成了每一个学生的课堂,老师只是引导者。
特别是部分差生,从一个旁观者,成了学习的参与者,并且还能代表小组发言,给了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欲望,当这部分学生也参与进了学习中来,课堂气氛就更活跃了,学生动起来了,学习就好办了。
2)小组学习中,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很有帮助。
“自主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教学理念,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质疑、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和热爱科学的意识。
课堂上,学生知识的获得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得来的,这样获得的知识跟老师满堂灌获得的知识,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3)小组学习的竞争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我们学校的小组评价方式采用组间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整体评价机制,有利于加强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互助,同时中学生本身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小组的竞争可以督促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
4)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和思路,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
通过预习学案上的内容,学生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去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也更高了。
5)学案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我们备课,都是备教材,课堂上老师是主人,学生得按着我们备课的路子走,但学案教学中,我们主要是备学生,事先估计课堂上可能遇到的问题,学案突出的是学生的学和练,体现的是教师的导和帮,学生的学是主旋律,教师的帮是画龙点睛,学生的“学”与老师“帮”协调互补,相得益彰,学习过程规范有序而有实效。
6)学案教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用学案教学,学生是在老师的组织下,依据学案的设计编排,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地进行自主的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
先由学生依学案要求自学。
当学生个体自学出现困惑,由合作小组“兵教兵”讨论解决,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由教师随机辅导,点拨引深。
在练题实践中,学生是练一题知一类,练题得法,得法再练。
课尾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是以自已学习为主,合作讨论为辅;以练题得法为主,以教师讲解为辅。
学生不再是被动听课,而是自我探索,自我实践。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第二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育案例
1、什么是教育案例?
它与教育反思有何区别?
答:
教育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教育情境的描述,其中有人物、有事件,并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案例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收集的典型人物、事件或人物和事件的有机的结合体。
教育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教育案例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加以反映。
教育案例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
它是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
教育案例与教育反思是密切相关的。
2、研读教材案例“寻找数学复习课的新与乐”(第53页),与教育案例的概念对照,你认为它符合教育案例应具备的特征吗?
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
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新的生命,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确实,通过新课改,在反思模式研修中寻找到了乐趣,为学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同时我自己也焕发了生机,教学上得到了充实。
在未来课改道路中,作为第一线教师,我将立足于教学实际,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悟,使自己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学生的潜力是无止境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提供学习平台,教学相长此时此刻得以真正体现。
3、写一篇与你的学科教学或学生管理工作有关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答:
曾经有人说过只要有学生存在,就会有“问题学生”存在。
大致上问题存在以下三方面:
1、学习成绩;2、思想品德;3、心理因素。
在现在教育理念下,我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心理与自尊心,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化也更多的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
李XX同学,是我班一个大个子男孩子,总是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不听任何人的劝告,他上课也不注意听讲,爱管闲事,可以说是软硬不吃的学生,各科老师都反映过他的情况。
在我的课上,我也确实发现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心思没有在学习上,不愿意干好每一件事情。
对一切事情都不屑一顾,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我几次尝试着对他鼓励,指点,都无济于事。
他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不规范,守纪意识差。
一天到晚,他不是与人唇枪舌剑,便是幸灾乐祸。
他认为与别人对抗得越激烈,他越能享受到快乐。
有一次他上课捣乱,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他静坐在老师的位子不起来,老师让他起来他却生气的把老师桌上的书全推到地下。
这样的孩子还能能管他吗?
每当犯错时,他不但不承认错误,还不断狡辩,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总之,没有他感兴趣的事,更不用说责任心了,这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太差了。
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我感觉到他家庭有问题。
经了解才知道,家长离异,跟爸爸,妈妈不管爸爸顾不上,每天都见不到家长面。
如此的家长,如此的孩子,该如何转化他,我找他谈心,他总是答应得很好。
事实证明,他的话只是说给老师听的,我试着给他单独辅导,与他谈心,他不觉得是老师对他好,无论老师怎样苦口婆心,他都无所谓!
于是我先同其家长商量,希望其家长改变自己以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懂得爱孩子。
对其转化过程中表现的闪光点或进步,及时挖掘,予以激励,使其有成就感,并转化成前进的动力,从而树立改正缺点、纠正错误的信心。
因此,我努力去发现他的闪光点,看到他值日工作做好了我就及时表扬,见他遵守纪律、积极发言我马上发动同学为他鼓掌加油。
但看到他有问题时,我则要求自己忍耐些,做到不揭他的短,不当众批评他。
而是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体态语言给予暗示,等到课后进行个别谈话。
谈话时我多以朋友的身份、以商量的口气,常采用“角色换位”这一方法,引导他自我检讨,找出自己错在哪里,该怎么处理,同时也让他学会宽容和体谅别人。
时间一长我发现孩子的性格却是有了变化,与同学一起玩时不那么故意找同学的茬了,上课也守纪律起来……
李XX同学的进步使我深深地认识到:
老师要用真情感化家长,使家长感受到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那么家长一定会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孩子。
教师一方面要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还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和重视,教师要保护孩子自尊心,增其自信心。
同时也要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我,让他们体验成功。
使他们在集体中得到快乐,得到发展。
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以鼓励,点燃其自信的火花。
虽然对于李XX同学的教育还没有达到最佳效果,但我相信与家长密切联系,再多一点爱心、耐心、信心,多给点时间,多想点方法,他会健康成长的!
第三章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育论文
1、研讨型论文与经验性论文二者的区别主要有哪些?
答:
研讨型论文是针对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或薄弱环节进行专题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方法的论文。
它的关键是“立论”,这是所有教育论文的基本特点和基础。
经验型论文是指论文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在某项专业工作或综合性工作取得成功经验总结,包括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工作方案、具体措施、工作效果、推广应用、有待改进提高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2、调查报告与叙事研究报告有何不同?
答:
调查报告,是一种应用文体。
调查主体对特定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准确的归纳整理,科学的分析研究,进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由此形成的汇报性应用文书。
它是调查研究成果的传递工具,是其转化为社会效益,发挥社会作用的桥梁,为决策和调整决策提供基本依据。
叙事研究报告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教育叙事报告是既区别与抽象的理论研究,又不同于缺乏理论总结与提升的经验实践。
它最明显的特征是包含反思的理论提升,同时具有典型的、真实的故事情节。
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阅读者才能从叙事报告中看到教学影像,从而获得教学启示。
因此,对“教学事件”的描述,尤其是对那些教学矛盾集中的那些事件进行细致描述(包含师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当时的感悟等),在教育叙事研究显得非常关键。
3、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际,写一篇叙事研究报告,与大家分享。
答:
教育叙事-------让教学研究"返璞归真"
通过对自己教育故事的叙述与整理,我开始对"教育叙事"有了一些理性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人,教育研究方法也愈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质的研究"方法日渐兴起,"行动研究""个案研究""田野研究""案例研究"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教育研究过程之中。
而"叙事研究"这一源于文学研究的方法也逐渐被教育界的人们所认识、理解,平实的叙事思维和话语方式开始登上研究的大雅之堂。
为什么叙事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人士的青睐呢?
我认为这是对传统科研方法反思的结果,是教学与研究的一种返璞归真!
以往的教育研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教育实验。
教育实验法确实是有价值的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实验法的基本特征是强调"控制"和"假设"等研究策略,但实际上中小学教师自称使用了教育实验法时,往往既没有"控制",也少有"假设"。
这使教育实验法显得名不副实。
于是,人们又想到了教育经验总结。
经验总结法的基本特征是教师叙述自己教育生活中的"经验事实"。
教师谈论个人的"经验事实"原本是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但当教师在使用经验总结法时开始追求"上升到理论高度",以增加经验总结的分量时,问题出现了。
"经验总结"要么沦落为一种抄录教育理论文章的"剪贴"活动,要么成为一个论点配一个例子的"戴帽子”游戏。
学校的荣誉、办学品位的提升,给教师"科研成果"的压力,使教师们的"科研焦虑"变得越来越重,这已成为一道现今各类学校特别难解的"科研管理应用题"!
究竟如何让科研切实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究竟怎样使科研成为广大教师教育生活中的寻常事和乐事?
多年来的实践使我越发坚信:
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是较为可行的方法之一。
1.从记教育日记开始
人天生是故事的叙说者。
故事使人的经验得以一贯和连续,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挥核心作用。
了解内部世界的一个最清晰的频道是由个人叙述关于他的生活和所经历的真实的故事。
教育日记,不求天天写,但要经常写。
通过日记中的故事,描写课堂的是是非非,叙述课外的角角落落,畅谈点点滴滴的感悟,塑造和建构起实实在在的每一天。
通过我们的日记,让我们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并向外面的世界展示自己。
2.让故事夹叙夹议
作为教育故事,它总归要反映着过去所经历的事情,投射着人的情感、态度、动机、观点等。
人们选择讲述的个人故事总带有一些情感色彩,或许在所表达的情感里还隐藏着一定的动机。
于是夹叙夹议不失为一种好的叙述方式。
叙述故事过程本身是反思、认同、获得意义,从而达到内心世界改变的过程。
它的情感的丰富性、对人的内心世界的强烈冲击性,是传统科研方法所难以达到的。
这种冲击性还渗透在以叙事方式成文的过程中。
叙事文章不同于研究报告,叙事文章是原汁原味地呈现事件发生的过程,包括了所为、所言、所想、所感。
而研究报告则是把这些原汁原味的东西切割、抽象、分解在n研究背景、对象、方法、阶段、过程、结果、结论"等"箩筐"中。
3.让别人分享你的故事
可以召开交流会,让大家交流自己精彩的教育故事,演讲自己的教育故事。
如果有条件,可以把一些精彩的故事放在网上,和大家分享。
最近看到一位教师写的一本心理教育手记《成长的故事》,里面分别讲述了老师的故事、学生的故事、成长的故事、"我"的故事……讲来亲切感人,绝无枯燥乏味之感。
这样的书,每个学校都可以出,每位教师也可以出。
出书不是为了别的,只是更好地把往事与梦想积攒起来,为自己"充电",给同行启发,使每个教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认清目标,一路走好,到达理想的彼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编写指导 教育 反思 案例 论文 编写 指导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