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施工方案.docx
- 文档编号:9712512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214.32KB
拆除施工方案.docx
《拆除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拆除施工方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拆除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1施工范围:
1.1.1根据图纸要求需要拆除的部位:
1、首层~五层(1-B~1-D/1-14~1-15轴顶板,(1-G~1-J/1-28~1-29轴)房间顶板;
2、二层西侧(1-A/1-2~1-5轴)处雨棚、中部(1-A/1-14~1-17轴)雨蓬;1-A/1-26~1-29轴雨棚
3、二层~五层(1-A/1-4~1-5轴、1-H~1-J/1-2~1-3轴、1-G~1-H/1-8~1-9轴、1-G~1-H/1-24~1-25轴)的楼板;
4、首层~顶层1-G~1-J/1-15~1-16轴的楼梯
5、四层~顶层1-B~1-D/1-1~1-30局部楼板开洞
6、门窗洞口扩大及局部开洞详见施工图纸
1.1.2需要加固的部位:
详见施工图纸
1.2施工内容:
部分楼板及承重墙体拆除、渣土清运、新增混凝土实心砖承重墙;混凝土板、梁、构造柱等,楼梯碳纤维加固、承重墙体加固(钢筋网片及钢绞线)等。
1.3本工程的一些主要特点和难点分析
所需要拆除部位:
首层3.900米层高,二至五层为3.600米;由于施工空间较高,拆除难度增加且拆除后还需恢复。
由于1号楼为砖混结构对移墙等部位施工必须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且支顶加固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禁无序施工出现结构安全及人身安全事故。
二、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2、国家现行的建设安装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本改造工程的现场施工条件。
4、本公司技术和施工的综合管理能力和投入本工程的资源情况。
三、施工安排
3.1施工组织
为保证拆除楼板及浇筑砼楼板质量与安全,项目部根据工程特点,派专业人员负责拆除及砼楼板浇筑、承重墙加固等工作,安全员全程跟踪监督。
3.2施工队伍
安排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楼板拆除、承重墙加固、基础加固、脚手架搭设、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及砼浇筑等工作。
3.3施工顺序
局部楼板开洞:
放出开洞位置线→楼板静力拆除→渣土清运→支梁板底模板→打孔植筋→绑扎钢筋→支模板→浇筑板砼→拆除模板
室内走廊改造:
新作钢筋砼基础→砌筑基础承重墙及地圈梁→砌筑1-5层新增墙体、浇筑墙顶砼圈梁→屋面预制楼板下设支撑→拆除顶层局部砼梁及局部横墙→浇筑顶层新增砼梁→拆除顶层墙→4-1层以此推至首层
3.4施工进度安排
1、楼板拆除:
2015年10月15日至2015年11月5日;
楼板砼浇筑:
11月6日至11月15日。
2、基础加固、砌体、回填土:
10月15日至3月25日。
主体砌体:
3月15日至4月10日。
新作砼梁及支撑及拆墙:
4月1日至5月15日。
3、墙体加固:
3月15日至5月10日。
四、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详细核对建筑施工图纸与结构施工图纸,确认拆除部位;
4.1.2对已完工的机电设备系统进行现场勘察,卸除在结构上的所有活荷载;
4.1.3对比现有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保证质量和工期要求并采取适当调整措施,巩固施工技术力量;
4.1.4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放切割线;
4.1.5图纸会审:
对图纸进行设计深化,图纸本身存在的疏漏问题,不论大小,都必须有明确的结论,并重点解决好设计构思与施工习惯不符的矛盾,在能够保证既满足设计构思,又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办理好可按施工习惯进行修改的内容。
4.1.6施工方案:
项目工程师应在详细编制重要分部项工程施工方案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4.1.7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1.8技术交底:
要使加固施工体现出设计构思,首先须吃透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把技术交底当重点来抓,对照图纸以书面、口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交底。
4.1.9技术资料:
对工程施工需要的加固规范、规程、标准、图集及使用的验收表格配备齐全,以备开工后使用。
4.2材料准备
必须考虑材料订货及运输的时间,提前编制材料加工订货计划。
主要材料计划表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使用部位
备注
1
商品砼
C35
方
80
梁、板浇筑
2
钢筋
T
40
梁、板浇筑
3
模板
平米
800
梁、板浇筑
4
脚手管
φ48mm*3.5mm
米
3000
脚手架
4.3主要施工机具准备
分类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主
要
施
工
设
备
水平尺
个
10
电锤
台
4
窄手推车
台
15
电锤
台
6
液压钳
台
4
电焊机
台
2
气焊
台
2
振捣棒
台
6
风镐
台
2
三级电箱
套
6
拖线电箱
套
6
4.4劳动力准备
工种
拆除阶段
砼浇筑阶段
专业拆除工
20
0
模板工
0
12
架子工
6
6
砼工
0
10
钢筋工
10
10
壮工
20
20
合计
56
58
4.5现场准备
1.在拆除工程作业前,应检查板内及临近各类管线情况,确认全部切断后方可施工。
2.在施工场所设置相关的安全标志,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安全标志》规定执行。
施工单位必须划定危险区域,施工前应发出告示,通报施工注意事项,并采取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5.1拆除工程
5.1.1施工程序:
确定切割、拆除部位→安装支撑架→分部折除楼板→设置临时围护栏→清运
5.1.2施工方法:
5.1.2.1确定切割拆除部位:
按施工图纸要求确定拆除部位,经复核无误后做好明确标志。
拆除部位周边做好产品保护措施。
5.1.2.2装支撑架:
对拆除的板做好支撑架,支撑架的承重量大于拆除板重的2.5倍。
5.1.2.3拆除楼板:
楼板为钢筋砼板,先用用切割机将需拆除的楼板中间开一个800*800的洞,然后运到一层室外指定位置,最后将其砸碎。
5.1.2.4拆除其余楼板:
用液压钳将剩余需拆除的楼板破碎,将要拆除的楼板清理干净;检查所拆除的砼块是否给其他结构或人体造成危害;当距梁、柱200mm处不能用液压钳,剩下部分用人工剔凿,切割拆除的混凝土块,运至甲方指定的外运场地。
5.1.2.5切断钢筋:
由于拆除此洞口需重新恢复,钢筋采取保留拆除,拆除方法为保留原主筋,每相邻两根主筋保留的长度分别为600mm、1200mm,以便恢复楼板时钢筋搭接不在同一直线上,预留钢筋向下弯起,以免影响设备运输。
5.1.2.6设置临时围护栏,拆除部位做好安全围护栏。
临时维护采用钢管、脚手板、密目网、大眼网等进行搭设,保证安全牢固、并悬挂警示标志。
5.1.3施工要求:
5.1.3.1确定切割拆除部位,拆除部位必须按图纸反复核对,无误后才能进行,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先拆楼板砼,后拆除钢筋,拆除部位周边产品保护措施应可靠,对易碎易损物品应做好严密隔离措施。
5.1.3.2安装支撑架:
支撑架必须牢固可靠,承重必须满足要求,支撑架必须紧贴被拆除板底。
5.1.3.3分部切割、拆除:
被拆结构与原结构连接处不得使用风搞拆除,以免影响原结构质量。
5.1.3.4拆除楼板:
拆除楼板切不得损坏钢筋,以确保后续施工安全。
拆除的楼板与保留的楼板混凝土分离后,才能进行原位破碎拆除,以确保拆除部位不损坏周边结构。
5.1.3.5设置临时围护栏:
切割拆除混凝土引成的楼面空缺,应设置临时围护栏,围护栏设置应醒目,牢固可靠。
5.1.3.6清运:
拆除的混凝土应及时运至甲方指定堆放处,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5.1.4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5.1.4.1拆除切割必须按图纸要求尺寸,部位拆除,误差尺寸在正负10mm以内。
5.1.4.2拆除部份不能损坏原结构。
5.1.4.3拆除后场地必须清理干净。
5.1.4.4此工程拆除切割均为梁、板,并有一定高度,拆除切割安全性相当重要,必须进行对拆除物全面支撑,施工难度增加,为确保质量、安全,此项工作由现场负责人专门负责。
5.2加固工程
5.2.1施工程序:
基础加固:
砼垫层破除、挖房心土→原砼清理凿毛→植筋→钢筋绑扎→支模板→砼浇筑
墙体加固:
粉刷层剔除清理→钢筋网片、钢绞线网片绑扎→聚合物砂浆、水泥砂浆施工
局部新作砼梁、板:
防线→支模板→钢筋绑扎→砼浇筑
5.2.2楼梯碳纤维加固
(一)施工方法
1、基础加固房心土方开挖
1.1作业条件:
1.1.1土方开挖前,应摸清房间内地下管线等障碍物,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
1.1.2加固区域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
1.1.3做好排水坡度,在施工区域内,要挖临时性集水井。
1.1.4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
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1.1.5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底面的50cm,然后再开挖。
1.1.6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1.2操作工艺
1.2.1工艺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
→
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
→
分层开挖
→
修整槽边
→
清底
1.2.2开挖房心土时不放坡,应先沿灰线直边切出槽边的轮廓线。
1.2.3一般粘性土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深度以60cm为宜,从开挖端都逆向倒退按踏步型挖掘。
碎石类土先用镐翻松,正向挖掘,每层深度,视翻土厚度而定,每层应清底和出土,然后逐步挖掘。
1.2.4浅管沟与浅的条形基础开挖基本相同,仅沟帮不切直修平。
1.2.5开挖大面积房间时,沿房间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手推车或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
1.2.6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以便在该处集中排水。
开挖后,在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时,测量放线人员应配合抄出距槽底50cm平线;自每条槽端部20cm处每隔2~3m,在槽帮上钉水平标高小木橛。
在挖至接近槽底标高时,用尺或事先量好的50cm标准尺杆,随时以小木橛上平,校核槽底标高。
最后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槽底土方,修底铲平。
1.2.7基坑(槽)的直立帮和坡度,在开挖过程和敞露期间应防止塌方,必要时应加以保护。
在开挖槽边弃土时,应保证边坡和直立帮的稳定。
当土质良好时,抛于槽边的土方(或材料)应距槽(沟)边缘0.8m以外,高度不宜超过l.5m。
在柱基周围、墙基或围墙一侧,不得堆土过高。
1.3质量标准
1.3.1保证项目:
基槽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1.3.2允许偏差项目。
基坑、管沟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值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2
3
标高
长度、宽度
边坡偏陡
+0-50
-0
不允许
用水准仪检查
用经纬仪、拉线和尺量检查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1.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4.1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均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1.4.2基底未保护:
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上的扰动。
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出0.3m厚土层,待做基础时再挖掉。
1.4.3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1.4.4开挖尺寸不足:
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除结构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
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所需的宽度,在开挖前均应考虑。
1.4.5基坑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
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二)基础加固植筋
2.1施工准备
2.1.1主要机具:
水钻(用于打水钻孔),电锤(用于打电锤孔),角磨机,钢丝刷。
2.1.2辅助工具:
手吹风、空压机、注胶器、搅拌器、棉丝、毛刷、墨斗、墨水、线坠、水平尺、盒尺、红蓝铅笔等。
2.1.3主要材料:
植筋结构胶、钢筋、丙酮。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先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所有障碍物,清除施工面浮土及灰尘。
2.2.2.根据图纸标注尺寸,放出植筋现场位置点。
2.2.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植,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2.2.4.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
2.3施工工艺
2.3.1.工艺流程:
现场清理----放线、验线----钻孔----清孔----钢筋除锈----注胶----植筋----报验
2.3.2.现场清理
2.3.2.1.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总的原则是清理到原结构层。
2.3.3.放线、验线
2.3.3.1.放出钢筋植筋的点位线。
2.3.3.2.复核点位线位置无误后,采用电钻钻孔。
2.3.4.钻孔
2.3.4.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植筋钻孔规格。
2.3.4.2.接好水钻(电锤)电源,进行钻孔施工。
2.3.4.3.钻孔施工完成,检查成孔直径及深度。
2.3.5.清孔
2.3.5.1.用空压机或其它设备吹出植筋孔内灰尘。
2.3.5.2.用毛刷或棉丝蘸丙酮将植筋孔擦拭干净。
2.3.5.3.用棉丝封堵植筋孔口待用。
2.3.5.4.请甲方、监理,对成孔进行验收。
2.3.6.钢筋除锈
2.3.6.1.角磨机配钢丝刷将钢筋锚入部分除去铁锈,油污等,并用丙酮擦干净。
2.3.6.2.报请监理或总包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植筋作业。
2.3.7.注胶植筋
2.3.7.1.用注胶器将结构胶注入孔内2/3,将除锈后的钢筋旋转缓慢插入洞内,直至达到洞底部为止.锚固胶体从洞口流出,则锚固合格。
2.3.7.2.锚固完钢筋后,在2小时内不得人为扰动,以保证锚筋质量.
2.3.8.报验
2.3.8.1.待植筋完全固化后,按设计要求做钢筋拉拔试验。
2.4.质量标准
2.4.1.保证项目:
2.4.1.1.植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加固行业施工规范。
2.4.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植筋深度
+20,-5
用盒尺检查
2
植筋孔径
+4
用盒尺检查
2.5.成品保护
2.5.1.清完孔后,将成孔用棉丝封堵,避免灰尘落入。
2.5.2.钢筋除完后,妥善保存,防止钢筋再次生锈。
2.5.3.植筋完成后,应做好临时固定,固化期内不得人为扰动,必要时派专人看护。
2.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2.6.1.植筋钻孔前必须放线,所钻植筋孔一定要保证与施工面垂直。
2.6.2.植筋规格及孔深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行业规范施工。
2.6.3.植筋孔必须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2.6.4.钢筋植筋前必须清除浮锈。
(三)楼梯碳纤维加固
3.1施工准备
3.1.1主要机具:
磨机、钢丝刷、滚筒刷、罗拉、割刀。
3.1.2辅助机具:
调料容品、搅拌器、刮板、注胶器、靠尺、棉丝、线坠、丙酮、水平尺、盒尺、红蓝铅笔等。
3.1.3主要材料:
底涂胶、修补胶、粘浸胶、碳纤维布/板。
3.2作业条件:
3.2.1施工前先清理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清除施工面浮土及污渍。
3.2.2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放出碳纤维位置线.
3.2.3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装照明设施,在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3.3施工工艺
3.3.1工艺流程:
放线定位——基层处理——配制粘贴剂——粘贴碳纤维织物——成品保护
3.3.2施工准备
3.3.2.1施工前对粘贴部位混凝土的表层含水率及所处环境温度
行测量.若混凝土表层含水率大于4%或环境温度小于5C,则应采取措施,在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
3.3.2.2施工前应按设计图纸,在加固部位放线定位。
3.3.2.3应清除被加固构件表面疏松部分,至露出混凝土结构层.若有裂缝,应先行修补.然后,用修补材料将表层修复平整,并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15mm。
3.3.2.4粘贴部位的混凝土,若其表面坚实,应除去浮浆层和油污等杂质,并打磨平整,直至露出集料新面,且平整度应达到5mm/m;构件转角粘贴处应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
3.3.2.5表面打磨后,应用强力吹风器或吸尘器将表面粉尘彻底清除。
3.2.3涂刷底胶
3.2.31若粘贴碳纤维材料的施工工艺有涂刷底胶的要求时,应按粘结剂供应厂商提供的底胶配制说明书进行操作。
3.2.32底胶应用滚筒或特制的毛刷均匀涂布在已用丙酮擦拭的混凝土表面,调好的底胶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当指触干燥后方可进放下一工序。
3.2.4面层处理
3.2.4.1经清理、打磨后的混凝土表面,若有凹陷处,应使用修补胶找平;有段差或转角部位,应抹成平滑的曲面。
3.2.5配胶
3.2.5.1粘结剂(粘浸剂)的配制,应按粘结剂供应厂商提拱的配比和工艺要求进行,且应有专人负责.
3.2.5.2调胶使用的工具应为低速搅拌器,搅拌应均匀,无气泡产生,并应防止灰尘等杂物混入.
3.2.6粘布/板
3.2.6.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织物,且裁剪后的织物宽度不宜小于150mm,且不应小于100mm。
3.2.6.2将配制好的粘结剂(粘浸胶)均匀涂抹于需要粘贴部位的混凝土面上。
3.2.6.3将裁剪好的碳纤维织物敷在涂好粘结剂的基层。
3.2.6.4用特制的滚筒沿纤维方向在已贴好碳纤维织物的面上多次滚压,使粘结剂,使粘结剂充分浸透碳纤维中,且使其平整,无气泡。
3.2.6.5多层粘贴时,逐层重复上述步骤,但应在碳纤维织物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粘贴,如超过60分钟,则应等12小时后,再行涂刷粘结剂粘贴下一层。
3.2.6.6最后一层碳纤维织物的表面应均匀涂抹一道粘结剂。
3.2.6.7按设计要求尺寸裁剪碳纤维板。
3.2.6.8将碳纤维板要粘贴的一面(若多于一层粘贴则应两面)用丙酮擦拭干净,至白布擦拭检查无碳微粒为止.再将配置好的粘结剂即时涂刷再碳纤维板上,使胶层呈中间突起状,平均厚度1.5~2mm。
3.2.6.9将涂有粘结剂的碳纤维板用手轻压贴于设计位置,使树从板两侧边溢出,保证密实无孔洞.注意加压时,不要是板移动错位.
3.2.6.10需粘贴两层碳纤维板时,应连续粘贴,如不能立即粘贴,应再重新开始前,对底层碳纤维板表面重做清洁工作,.
3.2.6.11当需要做表面防护时,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处理,以保证防护材料与碳纤维之间粘结可靠.
3.2.6.12按粘结剂生产供应商规定的固化时间养护至固化后,及时进行施工质量检验、验收。
3.3质量标准
3.3.1保证项目
3.3.1.1粘贴碳纤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加固行业施工规范;
3.3.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
序号
检验项目
合格标准
检验方法
1
碳纤维织物粘贴位置
与设计要求位置相比,中心线偏差小于10mm
钢尺测量
2
碳纤维粘贴量
大于设计数量
根据测量计算
3
粘帖质量
1、单个空鼓面积小于1000mm²充胶修复;大于等于1000mm²割除修补
2、空鼓面积之和与总粘贴面积面积之比小于5%
锤击法或其它有效方法
4
粘结剂层厚
板:
2mm+1.0mm
织物:
小于2mm
用上述试件,用钢尺测量
3.4成品保护
3.4.1碳纤维粘贴后12小时内不得人为扰动.
3.4.2根据设计要求是否对其进行刷防火涂料,如不刷涂料最好对其表面刷一层砂浆作为保护层.
3.5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3.5.1粘碳纤维用胶应严格按照胶的使用说明去使有严禁想象中使用或乱用.
3.5.2碳纤维布的受力方向一定要与所加固构件的受力方向一致.
3.5.3粘贴后的碳纤维与原结构应紧贴,如有空隙应用滚刷反复的挤压,直到空隙小于验收规范方为合格.
(四)走道承重墙砌筑
4.1施工方法:
4.1.1工艺流程:
墙体放线→混凝土实心砖试排→砌混凝土实心砖.
4.1.2组砌方法:
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
4.1.3排砖撂底(干摆砖):
根据弹好的墙体位置线,根据图纸认真核对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
4.1.4选砖:
墙体采用MU15混凝土实心砖,应选择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
砂浆选用强度不低于M7.5的水泥砂浆。
4.1.1.5盘角:
墙体砌筑前,基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
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4.1.6挂线:
砌筑一砖半墙以上的砖墙必须双面挂线,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4.1.7砌砖:
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
砌砖时砖要放平。
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为10㎜,但不应小于8㎜,也不应大于12㎜。
墙体砌筑应按设计与墙体构造要求加设拉结筋、构造柱。
施工洞口也应按要求留水平拉结筋。
4.2技术质量措施:
4.2.1墙体砌筑以前由项目测量员、项目施工员和项目质量员一同确定每皮砌体的高度,并通知施工队,要求其试作皮数杆,待项目测量员、项目施工员和项目质量员认可后再进行大批量制作。
4.2.2在墙体砌筑前1-2d将砖堆浇水湿润以使砂浆和砖能很好地粘接。
严禁在砌筑前临时浇水。
4.2.3墙体砌筑时,每次砌筑高度均不超过5皮砖。
随盘随靠平吊直;砌墙时应挂通线,24cm以上墙体应双面挂线,24cm以下墙体反手挂线。
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砌筑墙体的同时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
(五)走道新作梁板模板工程
1.1楼板模板安装
1.1.1工艺流程:
支架搭设→龙骨铺设、加固→楼板模板安装→预检。
1.1.2支架搭设:
模板支撑采用扣件式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立杆纵、横向间距均为1.0m;立杆须设置纵横双向扫地杆,扫地杆距楼地面200mm;立杆全高范围内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杆,水平杆的步距(上下水平杆间距)不大于1500mm;.立杆顶端必须设置纵横双向水平杆。
1.1.3剪刀撑。
竖直方向:
纵横双向沿全高每隔四排立杆设置一道竖向剪刀撑。
水平方向:
沿全平面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纵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的夹角宜为45度。
立杆顶部如设置顶托,其伸出长度不应大于300mm;顶部支撑点位于顶层横杆时,应靠近立杆,且不大于100㎜。
1.1.4模板安装:
采用木胶合板作楼板模板,一般采用整张铺设、局部小块拼补的方法,模板接缝应设置在龙骨上。
大龙骨采用Ø48×3.5mm双钢管,其跨度等于支架立杆间距;小龙骨采用40mm×80mm方木,间距300mm,其跨度等于大龙骨间距。
挂通线将大龙骨找平。
根据标高确定大龙骨顶面标高,然后架设小龙骨,铺设模板。
1.1.5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拆除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