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9711094
- 上传时间:2023-02-06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25.19KB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5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6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选择题
1.如图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其中的文
字被称为( A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2.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在我国古代也有许多有关鼎的成语。
请问成语“问鼎中原”中的“鼎”有什么象征意义(A)
A.权力与地位B.吉祥美好
C.显赫富贵D.人口众多
3.清朝官员王懿荣在购买中药的时候,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画着一些符号。
这些符号就是(A )
A.甲骨文B.草书
C.楷书D.行书
4.“韩国试图申请汉字为该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一事曾闹得沸沸扬扬,且不管该消息是否属实,我们所知道的事实是中国使用汉字已逾三千年。
今天的汉字最早源于( A )
A.甲骨文B.金文
C.铭文D.钟鼎文
5.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有严格的规定,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C )
A.西周社会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C.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西周青铜铸造业落后
6.余秋雨说:
“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
”下列文字出现最早的是( A )
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行书
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开始的( B )
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
8.妇好是商王的王后。
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 )
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
9.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
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
A.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0.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C )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朝时期,王室贵族遇事无论大小都要占卜以问吉凶,然后将占卜结果用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
材料二甲骨文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先后出土了刻有文字的甲骨10余万片,甲骨文单字总数约有4500个,已识别的有1500多字。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朝的文字叫什么。
因何而得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商朝文字的发现地点。
(3)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朝文字的出土和研究的现实意义。
答案:
(1)甲骨文。
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
(2)河南安阳小屯村。
(3)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商朝的历史(社会情况);有助于了解和研究汉字的演变。
12.
龟甲卜辞
观察上面的文物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右面的文物在我国的哪个地方出土的比较多?
请分析此地出土较多的原因。
答案:
河南安阳小屯村;安阳曾经是商朝的都城。
(2)该文物的出现与当时盛行的哪一社会风气有关?
该文物的大量出土有什么考古价值?
答案:
王室贵族遇事都要占卜吉凶祸福。
出土的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3)该文物上面的文字在我国文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什么特殊的地位?
答案: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体系,是迄今所知的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案
七年级历史科导学案
课型:
新授课
设计:
审核:
审批: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月日星期
课题: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1课时
累计课时
学习过程(定向导学:
教材25页至28页)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
一、解读目标(时间:
5分钟)
1、知道我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主要成就;知道著名的青铜器代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并能识别其图片。
(重点)
2、知道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知道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难点)
二、夯实基础(时间:
15分钟)
(一)青铜器
1、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
________,青铜器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制作工艺高超。
3、用途:
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方面,功能也由_________等发展到__________。
4、制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
5、代表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骨文
6、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发现时间:
1899年,清朝人_______首次发现。
8、记载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
9、历史地位:
甲骨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_开始。
10、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造字方法。
已经具备了________的基本结构,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阶段。
三、提升能力(时间:
17分钟)
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让我们走进这一时期,去了解这一时期创造的文明!
【青铜话历史】
图一图二图三
读目标,带着目标阅读课文后,做夯实基础题,记下关键词。
独学8分钟——对学3分钟——展示4分钟
注:
对学时必须保证对子间相互学习,达成学习目标。
做到:
1、检查笔记2、纠正错误3、发现问题
独学5分钟——群学3分钟——展示7分钟——补充2分钟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
1、请写出上面三幅图片中青铜器的名称。
并说一说这些青铜器的用途是什么。
这些青铜器主要用途是什么。
这些青铜器主要是用什么方法铸造而成的?
2、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功能有着怎样的变化?
图四图五
3、这两幅图片中的文字都是甲骨文,请你说出这些文字首次是在什么时候被谁发现的?
这些文字主要记载了哪一时期的历史?
4、在这些文字中主要记载的内容有哪些?
如何评价这一文字?
这一文字的发现有何重大的意义?
5、仔细观察图五的甲骨文,这些文字主要采用的造字方法是什么?
除了这种造字方法外,再列举出甲骨造字的三种方法。
四、总结梳理(时间:
3分钟)
五、过关检测(时间:
5分钟)
1、下列有关青铜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夏朝B.商周时已采用“泥范铸造法”
C.主要被用作饮食、祭祀、军事等D.代表了夏商周时发达的文明
2、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中华第一鼎”正式移驻该馆。
“中华第一鼎”指的是()。
A.后母戊鼎B.毛公鼎C.大盂铜鼎D.商朝虎耳铜鼎
3、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由此可见鼎的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 )
A.装饰品 B.食器 C.乐器 D.盛水器皿
4、下列关于甲骨文说法正确的是( )
①是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的②甲骨文记载内容丰富祭祀战争等 ③甲骨文的发现说明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④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5、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我们把这种造字法称为()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知识链接】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出现时间商朝,它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金文:
又叫铭文,因商周人把文字刻在青铜器上而得名。
大篆:
这是西周晚期晚期人们统一整理的文字。
竹帛书:
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蘸写在竹简或布帛上的一种文字。
小篆:
相传小篆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负责整理出来。
秦统一后,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隶书:
在小篆通行不久,民间又创造一种比小篆更为简便、更为定型的新书体。
楷书:
汉朝以后楷书占据正统地位。
草书
行书
总结整理完导学案后,先独立完成这些检测题目,之后对子相互检查、批阅、计分,组长统计本组各个成员的分数,算出平均分,上黑板加相应的分数到组。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5.青铜器与甲骨文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夏、商、西周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提炼“青铜文明”的本质特征及概念,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掌握甲骨文字体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理解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演示:
通过多媒体平台展示众多的青铜器,使学生对青铜器有切身的体验与感知;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青铜器制作的特点,加深学生对夏、商、西周青铜器“工艺高超”的理解。
(2)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历史。
如:
分析常见汉字的构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明辉煌灿烂,全面发展,而且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2)感悟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悠久,从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通过合作学习等形式,学会互相帮助,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
难点: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目内容: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记事、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第一目与第二、第三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分别介绍青铜器与甲骨文;第二与第三目之间也是并列关系,分别介绍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和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三目内容反映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辉煌灿烂的文明,青铜器和甲骨文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构成了本课的主干知识。
青铜制造业是当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等特点。
司母戊鼎是高超的青铜器制作工艺的代表。
甲骨文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是已经发现的中国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甲骨文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历史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司母戊鼎》视频,提出问题:
你们知道世界上已出土的最大青铜器是什么?
欣赏《司母戊鼎》视频,感悟其的艺术特色。
激发学生的兴趣,认识青铜文明的辉煌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
探究新知
(授新课)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请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的第一段,概括出青铜器在夏商周的发展历史。
(2)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①引导学生做游戏“猜猜看”。
猜一猜,图中的青铜器的实用性是什么?
学生抢答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完善答案:
鼎——烹饪器;觚——盛酒器;簋——盛饭器;甗——蒸饭器;盨——盛饭器;爵——饮酒器。
②总结:
青铜不仅仅用于制造生活用具,还广泛用于礼器、乐器、兵器、农具等工具,分布于社会各方面。
提出问题:
青铜制造业有哪些特点?
③展示材料,提出问题:
材料反映什么历史信息?
礼有以多为贵者:
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
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礼记·礼器》
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3)青铜器的制造
展示图片《司母戊鼎》。
讲述:
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铸造业具有极高水平。
想一想,青铜器用什么材料铸造?
你们见过一模一样的青铜器吗?
为什么?
教师总结:
青铜器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
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
(1)概括回答:
①原始社会末期:
出现。
②夏朝:
种类增多。
③商朝:
灿烂时期。
④西周:
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2)①自由回答。
②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规模大,工艺精美,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
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激发学生的兴趣,感悟青铜器的辉煌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青铜器的制造的工艺。
理解青铜器制作方法。
2.甲骨文记事
过渡:
假如你是一位考古学家,你发现了一件青铜器,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在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出青铜器的文字,从而进入甲骨文的学习。
故事会
由学生讲甲骨文被发现的故事。
活动与探究
活动要求:
对甲骨文有疑问的同学提出问题,由其他同学帮助他解决问题。
学生讲述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故事
学生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
3.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活动与探究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什么样的关系?
(游戏:
将事先准备好的5个甲骨文和5个对应的现代汉字制成的10张小卡片,分发给10个同学,请他们分别找到各自对应的同学。
)下面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他们的配对是否正确?
你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教师总结: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而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所以说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学生做游戏活动,回答问题。
通过游戏,使学生理解掌握我国文字的构造方法,训练辨认甲骨文的能力。
课堂总结
归纳、梳理知识点。
学生系统掌握本课知识结构。
巩固练习
1.2011年3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
()
A.夏朝B.商朝
C.西周D.西汉
2.学者们认为商朝甲骨文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是因为它()
A.已经能组成近五百字的文章
B.已经出土十五万片以上
C.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构字形式
D.已识读出单字一千多个
3.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
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
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像
C.青铜树
D.四羊方尊
参考答案:
1.B
2.C
3.A
回答问题。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基础知识。
中考链接
(2014年云南卷)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
这种文字被称为()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甲骨文
参考答案:
D
回答问题。
熟悉中考题目。
课后作业
青铜是古代劳动人民有意识地将铜与锡或铅配合而熔铸成的合金,因为以铜为主,颜色呈青,故名青铜。
青铜作为合金,熔点较纯铜低,是古人容易控制的。
就硬度来说,青铜比纯铜高,古人可以根据器类对硬度的不同要求,适当的调整铜锡比例,造出各种实用的器物。
熔化的青铜流动性好,浇铸时无孔不入,在冷凝时体积略有增大,凝成满范,气孔少,容易得出锋利的刃口。
而且,青铜具有化学的稳定性,不易生锈。
请回答:
(1)了解了青铜的这些特点,你认为青铜器比原始社会的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有哪些优点?
(2)它对促进当时的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做作业。
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能力。
[板书设计]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2.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二、甲骨文记事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部编版七 年级 历史 上册 青铜器 甲骨文 同步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