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课题实验方案范文.docx
- 文档编号:9707565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96KB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课题实验方案范文.docx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课题实验方案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课题实验方案范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课题实验方案范文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
课题实验方案
灯塔市西大窑镇中心小学
2012年8月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经,是最基本的学习方式。
良好阅读习惯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阅读习惯的培养会使孩子终身受益。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校要确立大教育观,从小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生理学家发现,人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取的,也就是说,是通过阅读获取的。
这就意味着,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与学习琴棋书画完全不一样,后者是一种工具性的技能。
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使人注意捕捉周围的信息并处理信息。
阅读可以大大地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就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阅读是智力发展的指路明灯”。
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阅读教育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因为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拓人的视野,而且可以开启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审美品质。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是小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需要!
因此,如果我们在孩子早期就注意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
如今不少学生不愿意阅读,缺乏阅读的主动性、自觉性,造成知识面窄,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自觉阅读,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其终生受益。
因此我校确立了“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实验研究”课题实验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并对小学各年段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从兴趣上要求小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习惯上要求小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能力上要求小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开展对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三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四是学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
我们的课题研究就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育需要,根据学校的现有资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从实际出发,重视学生良好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提高他们捕捉信息、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这一研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既是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
通过实验,弄清学生阅读障碍的形成原因,找出对策,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一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是阅读教学的认知理论。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
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分析学生阅读开展情况,指出普遍存在问题。
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方法,总结出可行的教学策略及可操作的方案,并付诸于实践。
通过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及训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途径、方法,为今后广泛深入的研究提供某些基本思路或策略,为教学和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服务。
(1)分年段开展研究:
一~三年级:
“快乐阅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能主动阅读。
四~六年级:
“广泛阅读”,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地收集各类信息,从而迅速扩大知识面,巩固深化阅读习惯。
(2)家校同步开展研究:
师生共读,教学相长。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在学生身上得到启发,加强阅读,修养提高。
亲子互读,创学习型家庭。
家长引导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全程参与研究,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以身作则,向孩子学习,使家长与孩子、与课题、与学校一起进步成长。
(3)快乐阅读,创新提高。
学生乐读,主动与别人交流,不断积累,获得提升。
2、途经方法:
运用行动研究法,建立全员参与全方位育人网络,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相结合,引导教育与潜移默化相结合,再学习中运用习惯和巩固矫正相结合。
A、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B、发挥学生自主参与作用。
C、发挥校园、班级氛围的熏陶作用。
D、发挥团体辅导训练作用。
E、发挥各种教育活动的渗透作用。
F、发挥现代媒体网络通讯远程教育作用。
G、发挥家庭教育合力育人作用。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课题研究,分析了解当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总结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和选择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探索针对不同的语言材料进行有效语言积累指导的方法,从而让学生在有限的阅读中吸取更多的养份,提升语言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3、创造条件,解决书源,为学生阅读提供可能,在班级内设立图书角,为学生创设读书的良好氛围。
对课外阅读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创建和使用阅读成长记录袋。
4、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指导活动,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品质。
5、在“教学相长”中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厚实文学、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文化品味;在研究实践中掌握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课外阅读指导课的类型,提高有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
六、课题研究方法及对象: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自学、辅导、培训等形式学习相关理论,利用网络、文献资料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现状进行前测与后测,前测将作为确立研究内容和培养目标的依据,并作为基础数据进行保存;后测作为分析研究结果的重要依据,与前测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的实效。
3、实验研究法:
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确定研究方向,明确实验目标,分阶段有侧重点地开展实验研究工作。
4、课例研究法:
开展课例研究(集体备课制定教学设计,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活动等)、开展案例研究(通过教育叙事的方式,进行总结反思,提出新的构想等)。
5、经验总结法:
在开展课例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定期交流、总结,撰写科研论文,总结经验,要善于总结和筛选以往的经验,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新经验,以保证课题研究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
6、行动研究法:
采用边学习、边研究、边改进、边总结、边提炼的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培养起一支高素质的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队伍。
此外还有对比法、个案研究法、行为观察、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方法。
(二)研究对象:
全校学生。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自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具体的实验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2012年8月——2012年9月)
1、明确本校课题研究的整体方向,学习相关文献资料,选好子课题,制定实施方案。
2、建立课题组。
3、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新课改理论,学习学生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吸取自学习惯指导策略,提高研究水准。
(二)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4月)
1、举行开题,学习并修改方案,明确研究任务。
调动师生、家长参与研究实践的积极性。
2、收集信息,归纳整理。
①发放学生问卷调查,从学生那里了解他们目前的阅读习惯。
②召开教师阅读教学现状论证会,摸清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③将各种信息归纳总结,分析找到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3、针对教材以及课堂教学情况,发现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围绕课题完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探索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指导、培养的途径,形成教学典型案例。
4、阶段性成果展示(各参研人员汇报),根据上阶段的研究情况及经验,推广应用上阶段研究成果,完善已探索的教学模式,探索学生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培养的操作策略,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指导及探究典型事例。
5、深入实验班级调研,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和教学观摩,推进课题的研究与交流。
收集有关资料,组织撰写相关的论文和阶段性总结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3年5月——2013年6月)
1、完善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教学模式;在全校进行推广,不断地深入阅读教学的改革。
2、课题组对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工作。
3、课题成果展示。
八、课题研究成员
组长:
汪春华(教务处主任,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
付军(教务处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成员:
汪凤云王晓丹赵丽李坤蔡丽清郝群魏华
沈一晨乔宇恬田娜姚世俊王玉曲丹卢忠赢
协研人员:
全校语文教师
九、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课题实施方案、中期汇报、课题总结)。
2、小学生阅读习惯现状调查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
3、相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论文、教学案例、活动设计、研究课等。
4、学生阅读成果。
(包括读书笔记、优秀习作、小报等)
5、优秀实验教师的课堂教学等声像记录、多媒体课件等。
6、《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成果汇集)。
十、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组成员的负责人和主研教师有较高的科研能力。
1、课题负责人研究生毕业,代表县教科研专家参与过多次县级课题结题,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力量,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朝气蓬勃并积极投身于各种教改实践,科研氛围浓厚。
2、课题研究经验丰富。
近两年来,我校顺利完成了一个市级课题,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同时培养了一支教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3、校长为课题负责人,以中心小学为研究主体单位,教师的参与意识强,积极性高,研究经费也有保障。
(二)、课题的保障条件。
1、基础条件
(1)、新课标明确提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少于150万字”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近年来,我校先后完成了县级市级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在有关会议介绍和相关杂志上登载。
这些,为我校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2、外部条件
(1)、我校课题的确立,得到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这为课题研究的顺利进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的有利支持。
(2)、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迫切希望学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依次,学校的驾御科研得到了他们的认同和大力支持。
3、内部条件
(1)、课题组成员众多,热情高涨。
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有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年教师,有充满活力和新观念的青年教师,大家为课题的开展都热情高涨。
(2)、学校班子团结、上下协调、环境和谐。
(3)、学校硬件设备齐全,教育资源充足,能满足课题研究的需求。
并能根据研究需要,自筹资金,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十一、课题研究经费:
学校将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支持并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 阅读 习惯 培养 课题 实验 方案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