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超敏反应.docx
- 文档编号:9703779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6.85KB
第七章超敏反应.docx
《第七章超敏反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超敏反应.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章超敏反应
第七章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是指已被某抗原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一种以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又称为变态反应(allergy)或过敏反应(anaphylaxis)。
超敏反应与免疫应答一样具有特异性及记忆性等特点,不同之处是可以引起机体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因此,超敏反应实质上是一种病理性的免疫应答。
1963年Gell和Coombs根据超敏反应的发生速度、发生机理和临床特点等将其分为四个类型即Ⅰ型、Ⅱ型、Ⅲ型、Ⅳ型。
Ⅰ型为速发型超敏反应,Ⅱ型为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Ⅲ型为免疫复合物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Ⅳ型为迟发型超敏反应。
其中,Ⅰ~Ⅲ型由抗体介导可统称为抗体介导型超敏反应;Ⅳ型由T细胞介导,又称为T细胞介导型。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Ⅰ型超敏反应是指已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在数分钟内所发生的超敏反应。
其主要特点是:
①发生快,消退亦快;②主要由特异性IgE介导;③通常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一般不遗留组织损伤;④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一、参与超敏反应的物质
(一)变应原
凡进入机体能诱导产生特异性IgE类抗体,导致超敏反应的抗原称为变应原(allergy)。
有些变应原为完全抗原,也有些为半抗原。
一般变应原均属外源性抗原。
临床上常见的变应原有:
药物、异种动物血清、植物花粉、尘螨、真菌孢子、动物皮屑或羽毛、昆虫或其毒液以及鱼、虾、蛋、乳、蟹、贝等食物和某些酶类如枯草菌溶素、蜂毒中的磷脂酶A2等。
(二)抗体
引起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主要为IgE,因其由变应原诱导产生,又称为反应素(allergins)。
正常人血清中其含量极低,超敏患者明显升高。
IgE主要在鼻咽、扁桃体、气管、支气管和胃肠道等处的粘膜下固有层淋巴组织中产生,这些部位也是变应原易于侵入和超敏反应常见的发生部位.
被变应原刺激后,易于产生IgE类抗体的机体为特应性素质个体,亦称过敏体质者。
研究表明:
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能与MHCⅡ类基因中的某些位点有关,IgE为亲细胞抗体,能通过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Fc受体(FcεR)结合。
结合于细胞表面的IgE比较稳定不易降解。
(三)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1.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是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细胞,胞浆含有嗜碱性颗粒,能释放或介导合成大致相同的活性介质,如组织胺、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缓激肽等。
此二类细胞来源于髓样干细胞前体。
其细胞表面均具有高亲和力的IgEFc受体,能与IgEFc段牢固结合。
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肤、淋巴组织、子宫、膀胱、以及消化道粘膜下层结缔组织中微血管周围和内脏器官的包膜中,嗜碱性粒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液中。
2.嗜酸性粒细胞一般认为嗜酸性粒细胞在Ⅰ型超敏反应中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在Ⅰ型超敏反应发生过程中,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可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sinophillchemotacticfactorofanaphylaxis,ECF-A),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局部聚集。
嗜酸性粒细胞通过释放组织胺酶灭活组织胺,释放芳基硫酸酯酶灭活血小板活化因子,同时也可直接吞噬和破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出的颗粒,从而下调Ⅰ型超敏反应。
近年来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被某些细胞因子,如IL-3、IL-5、GM-CSF或PAF活化后,亦可表达高亲和力的IgEFc受体,引发脱颗粒,参与Ⅰ型超敏反应晚期相的形成和维持。
(四)活性介质
指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和合成的主要活性介质
1.由脱出颗粒释放的活性介质①组胺(hastamin):
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内,随颗粒脱出后被释放,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痉挛;粘液腺体分泌增强等生物学效应。
此酶作用时间短暂,在体内可迅速被组胺酶降解,失去活性。
②激肽(kinin):
是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出的颗粒所释放的激肽原酶,作用于血浆中的激肽原使之活化,而生成的活性介质。
其中缓激肽有收缩平滑肌、扩张血管和增强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并能刺激痛觉神经引起疼痛。
•细胞新合成的活性介质①白三烯(leukotrens,LTs)与前列腺素D2(pnostaglandins,PGD2):
LTS和PGD2是引起Ⅰ型超敏反应晚期相反应的主要介质。
二者均为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由活化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胞膜磷脂释放的花生四烯酸,经脂氧合(LTs)或环氧合(PGD2)途径生成。
LTs由LTC4、LTD4、LTE4组成,主要作用是能强烈持久地收缩平滑肌、扩张血管、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以及促进粘液腺体的分泌。
PGD2也有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
②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letactivatingfactionPAF):
是羟基化磷脂经磷脂酶A2及乙酰转移酶作用的产物,主要由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它能使血小板凝集、活化、并释放组胺等介质,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晚期相反应。
二、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
根据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可将其发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致敏阶段、激发阶段和效应阶段
(二)致敏阶段
指变应原初次进入过敏体质的机体,刺激其产生特异性IgE类抗体。
IgE以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Fc受体结合,使之致敏的阶段。
在此阶段形成的结合有IgE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称为致敏细胞,含有致敏细胞的机体则处于致敏状态,此状态一般可持续数月、数年或更长时间。
(二)激发阶段
指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细胞上的IgE特异性结使之脱颗粒,释放和合成活性介质的阶段。
一般只有多价变应原与致敏细胞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IgE分子结合,使细胞表面的IgE受体(FcεR1)发生交联,进而引起细胞内一系列活化反应,导致细胞脱颗粒,释放颗粒内储备介质如组胺、激肽原酶等,并能新合成一些活性介质如白三烯、前列腺素和血小板活化因子等。
除此而外,过敏毒素(C3a、C5a)、蜂毒、蛇毒、抗IgE抗体以及吗啡、可待因等也可直接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
(三)效应阶段
指活性介质与效应器官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局部或全身病理变化的阶段。
Ⅰ型超敏反应引起的病理变化可分为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
早期相反应发生于接触变应原后数秒钟内,可持续数小时,主要由组织胺引起;晚期相反应一般发生在与变应原接触后6~12小时内,可持续数天,主要由LTs和PGD2所致,PAF及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的活性介质也起一定作用。
Ⅰ型变态反应发生机制见图7-1
三、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是最严重的一种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主要由用药或注射异种血清引起。
1.药物过敏性休克 以青霉素引起者最为常见。
青霉素本身无免疫原性,但其降解产物青霉噻唑和青霉烯酸可与人体内的蛋白质结合获得免疫原性,进而刺激机体产生IgE,使之致敏。
当机体再次接触青霉噻唑或青霉烯酸后,可诱发过敏反应,严重者导致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青霉素在弱碱性溶液中容易降解,因而使用时应新鲜配制。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初次注射青霉素也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这可能是曾吸入过青霉菌孢子或使用过被青霉素污染的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机体已处于致敏状态之故。
其他药物如普鲁卡因、链霉素、有机碘等,偶尔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2.血清过敏性休克 血清过敏性休克又称血清过敏症或再次血清病。
常发生于既往曾用过动物免疫血清,机体已处于致敏状态,后来再次接受同种动物免疫血清的个体。
临床上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白喉抗毒素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可出现此种反应。
(二)呼吸道过敏反应
多因吸入植物花粉、尘螨、真菌孢子等变应原引起,常见疾病有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可表现有早期相反应和晚期相反应两种类型。
(三)消化道过敏反应
少数人在食入鱼、虾、蛋、乳、蟹、贝等食物后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症状为主的过敏性胃肠炎。
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四)皮肤过敏反应
可因药物、食物、花粉、肠道寄生虫及寒冷刺激等引起,主要表现为荨麻疹、湿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
四、防治原则
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是:
寻找变应原,避免再接触;切断或干扰超敏反应发生过程中某些环节,以终止后续反应的进行。
(一)寻找变应原
临床上可通过询问病史,皮肤试验寻找变应原。
皮肤试验常用的有:
1.青霉素皮试取0.1ml含10~50单位的青霉素稀释液,在受试者前臂屈侧皮内注射,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如局部出现红晕、水肿、直径≤1cm全身不适者均为阳性。
2.异种动物免疫血清皮试将1:
100~1:
1000抗毒素给患者作皮内注射,于15-20分钟后观察结果,结果判定同青霉素皮试。
(二)脱敏疗法或减敏疗法
某些变应原虽能被检出,但难以避免再次接触,临床上常采用脱敏疗法或减敏疗法防治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1.脱敏注射:
在用抗毒素血清治疗某些主要由外毒素引起的疾病时,如遇皮肤试验阳性者,可采用小剂量、短间隔(20~30min)、连续多次注射抗毒素的方法进行脱敏,然后再大量注射进行治疗,不致发生超敏反应。
脱敏注射的原理:
可能是小剂量变应原进入机体,仅与少数致敏细胞上的IgE结合,脱颗粒后释放活性介质较少,不足以引起临床反应,而少量的介质可被体液中的介质灭活物质迅速破坏。
短时间内,经多次注射变应原,体内致敏细胞逐渐脱敏,直至机体致敏状态被解除,此时再注射大量抗毒素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但这种脱敏是暂时的,经一定时间后,机体又可重建致敏状态。
2.脱敏疗法对某些已查明,但日常生活中又不可能完全避免再接触的变应原如花粉、尘螨等可采用小剂量、间隔较长时间(1w左右)、多次皮下注射相应变应原的方法进行减敏治疗,可防止疾病复发。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反复多次皮下注射变应原,诱导机体产生大量特异性IgG类抗体,该类抗体与再次进入机体的相应变应原结合,可阻止其与致敏细胞上的IgE结合,从而阻断超敏反应的进行。
故这种抗体又被称为封闭抗体(blockingantibody)。
也有人认为减敏疗法的发生机制与诱导特异性Ts细胞产生、分泌TGF-β等细胞因子,抑制IgE的合成有关。
(三)药物治疗
使用某些药物干扰或切断超敏反应发生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对防治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抑制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①阿司匹林:
为环氧合酶抑制剂,可阻断花生四烯酸经环氧合酶作用生成PGD2。
②色苷酸二钠:
可稳定细胞膜,抑制致敏细胞脱颗粒,减少或阻止活性介质的释放。
③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及前列腺素E等:
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增加CAMP的生成,阻止CAMP的降解,此两类药物均能提高细胞内CAMP水平,抑制致敏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
2.活性介质拮抗药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组胺受体竞争剂,可通过与组胺竞争结合效应器官上的组胺H1受体,发挥抗组胺作用;乙酰水杨酸对缓激肽有拮抗作用;多根皮苷酊磷酸盐为白三烯的拮抗剂。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肾上腺素能使小动脉、毛细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常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此外,还具有使支气管舒张,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等,除具有解痉,降低血管通透性外,也可减轻皮肤和粘膜的炎症反应。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Ⅱ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抗原抗体复合物吸附于细胞表面,在补体、巨噬细胞、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靶细胞损伤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此外,抗细胞表面受体的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导致靶细胞功能紊乱的现象也属于此型超敏反应。
一、发生机制
(一)靶细胞表面抗原
1.位于靶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如ABO血型抗原、Rh血型抗原和HLA抗原等。
2.感染、理化因素等改变和修饰自身组织的抗原结构,在细胞表面形成自身抗原。
3.外来抗原或半抗原吸附细胞表面使其获得抗原性。
4.有些靶细胞表面存在异嗜性抗原,如肾小球基底膜与A族链球菌之间具有共同抗原。
(二)与靶细胞结合的抗体或免疫复合物介导细胞毒效应
1.激活补体与靶细胞结合的抗体或免疫复合物均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形成MAC,导致靶细胞溶解。
补体裂解产物C3b发挥免疫调理和粘附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吞噬、杀伤靶细胞
2.调理吞噬与ADCC作用结合在靶细胞表面的抗体通过其Fc段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作用,进而将靶细胞吞噬和破坏。
(三)与靶细胞表面结合的自身抗体导致细胞功能紊乱。
在某些情况下,体内产生和分泌的针对细胞表面受体的自身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表现对细胞刺激或抑制作用,从而导致靶细胞功能紊乱,如甲状腺机能亢进。
二、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一)输血反应
常发生于ABO血型不符的输血。
因人类血清中存在天然ABO血型抗体(A型血的人有天然抗B抗体,B型血的人有天然抗A抗体,AB型血的人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在误输异型血(如给B型血的人输入A型血供者的血)时,受者血清中的A抗体可与供者红细胞表面的A抗原结合,而受者红细胞表面的B抗原又可与供者血清中的B抗体结合。
在补体等参与下,引起溶血反应。
(二)新生儿溶血症
以母子Rh血型不符引起者最重要。
这是因Rh-血型的母亲怀有Rh+的胎儿,在分娩时胎儿的红细胞进入母体诱导抗Rh+的IgG类抗体的产生,当该母亲再次妊娠时,如胎儿仍为Rh+血型,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母体抗Rh的IgG抗体,可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引起流产或新生儿溶血症。
此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可通过在产后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Rh抗体,及时清除分娩时进入母体的Rh+红细胞得以预防。
母子Rh血型不符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也可发生于Rh-的母亲,曾接受过Rh+者输血,由此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
此外,母子ABO血型不符也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症,但一般症状较轻。
(三)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应用某些药物或被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患者,有时可发生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其发病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半抗原型某些药物进入体内,可与血细胞结合成完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相同药物再次进入机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在相应抗体作用下,可导致血细胞破坏。
如有些反复使用青霉素的患者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即属此型。
2.免疫复合物型某些药物如非那西订、氨基比林、奎尼丁、磺胺类等药物进入机体,可与血浆蛋白结合成完全抗原,引起相应抗体的产生,当再次使用相同药物时,药物与相应抗体结合成免疫复合物,通过抗体Fc段或活化补体后形成的C3b与红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上Fc受体或C3b受体结合,在补体、单核-巨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引起细胞破坏。
导致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
3.自身免疫型被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感染后或应用甲基多巴等药物时,某些患者的红细胞抗原结构可发生改变,进而诱导机体产生抗红细胞的自身抗体,该抗体作用于红细胞,在补体参与下,导致自身免疫型溶血性贫血。
(四)肺-肾综合征
也称Goodpasture综合征。
是以肺出血和严重肾小球肾炎为特征的疾病。
病因尚未确定,可能是病毒感染损伤了肾小球基底膜,使Ⅵ型胶原暴露,刺激机体产生抗基底膜Ⅵ型胶原的抗体。
该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作用,在补体等参与下,引起肾炎。
由于肺泡基底膜也有Ⅵ型胶原分布,吸烟等刺激引起肺部炎症促使抗基底膜Ⅳ型胶原抗体与之结合,导致肺组织损伤、出血。
一般40%的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的患者发生肺出血。
(五)甲状腺机能亢进
即Graves病。
患者产生了一种针对甲状腺细胞表面的促甲状腺素(TSH)受体的自身抗体,称为长效甲状腺刺激素(Longactingthyroidstimulator,LATS),此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TSH受体结合后,并未引起甲状腺细胞破坏,而是刺激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素增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因此有人将这种特殊的Ⅱ型超敏反应称为抗体刺激型超敏反应。
第三节Ⅲ型超敏反应
Ⅲ型超敏反应是抗体与相应可溶性抗原结合成免疫复合物(IC),沉积于毛细血管细胞壁,激活补体,在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及血小板等参与下,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组织坏死和中性粒细浸润为特征的炎症反应。
故又称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超敏反应。
介导Ⅲ型超敏反应的抗体类型主要为IgM、IgG。
一、发生机制
(一)免疫复合物沉积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形成的IC,在某些条件下未能被清除,可沉积于局部毛细血管基底膜。
影响IC沉积的主要因素如下:
1.IC的大小IC的大小除与抗原抗体的性质有关外,主要决定于抗原和抗体的相对比例。
当抗原浓度过多时,形成小分子IC,易被肾小球滤过清除;如抗体浓度超过抗原,则形成大分子IC,易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只有在抗原浓度略高于抗体时,可形成中等大小IC(约19s左右),易于沉积于血管壁。
2.局部组织解剖结构和血液动力学作用通常在毛细血管迂回曲折、血流缓慢或血管分枝多,血量较大,易产生涡流的组织处,易于被IC沉积。
机体常见的沉积部位是:
肾小球基底膜、关节滑膜、心肌及皮肤等。
3.血管活性介质作用沉积在血管壁的IC可激活补体,产生C3a、C5a及C3b等裂解片段,C3a和C5a能使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活性介质;而IC可直接与血小板表面IgFcR结合或通过C3b与血小板表面C3bR结合,活化血小板,使之释放组胺等活性介质。
血管活性介质可引起血管扩张、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又促使IC沉积于血管壁。
(二)IC介导的血管炎症反应
沉积于血管壁的IC可通过以下作用导致组织损伤。
1.激活补体IC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产生C3a、C5a、C3b等降解产物。
C3a、C5a可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活性介质,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水肿;C3a、C5a、C3b能吸引中性粒细胞,使之聚集在IC沉积部位发挥吞噬杀伤作用,同时可释放蛋白水解酶、胶原酶等损伤局部组织;C3b可结合血小板表面的C3b受体,使之活化,产生和分泌组胺等血管活性介质,亦可促进水肿的形成。
IC激活补体是Ⅲ型超敏反应中引起炎症和组织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2.聚集和活化血小板IC可直接与血小板表面的Fc受体结合,引起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造成局部组织缺血和出血;在IC作用下,血小板活化,也可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
由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的活性介质,也可通过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间隙,进一步使IC沉积,从而加重局部组织的损伤和炎症。
二、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Ⅲ型超敏反应所致疾病统称为免疫复合物病。
(一)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1.Arthus反应由Arthus于1930年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的一种现象,常被作为局部Ⅲ型超敏反应的代表。
它是以马血清间隔一定时间反复皮内免疫家兔,在第4~6次后,发现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剧烈炎症的现象,主要因抗原和已产生的抗体结合,于注射局部形成IC,沉积于血管壁所致。
2.人类局部免疫复合物病临床上可见到一些类Arthus反应的免疫复合物病如①:
某些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在反复注射胰岛素治疗时,于注射后一至数小时内,可在注射局部出现类似Arthus反应的表现如红肿、出血和坏死等,几天后逐渐恢复。
此外,反复注射生长激素或狂犬疫苗也可出现此种现象。
②:
过敏性肺泡炎。
反复吸入含有霉菌孢子或动植物蛋白的粉尘,引起的间质性肺炎称为过敏性肺泡炎或变应性肺泡炎。
这也是一种由Ⅲ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局部免疫复合物病,主要因已形成的抗体与再次吸入的相应抗原在肺泡内形成IC所致。
(二)全身性免疫复合物病
1.血清病初次注射大量异种血清如抗毒素马血清,经7~14天后,有些人可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和一过性蛋白尿等症状,称为血清病。
这是由于一次输入较多量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而相应抗原尚未完全排除,二者结合形成IC,随血流运行全身,沉积于皮肤、关节、肾小球等处所致。
血清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停止注射异种血清后,一般不经治疗症状可自行消退。
此外,有时应用大剂量青霉素、磺胺等也可发生类似血清病样反应。
2.感染后肾小球肾炎一般发生于A族链球菌感染后2~3周,此时原发病灶多已痊愈,但少数患者继发肾小球肾炎。
这是由于链球菌感染过程中产生的抗体与链球菌相应抗原成分结合形成的IC,随血流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所致。
其它病原微生物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乙型肝炎病毒或疟原虫感染后也可发生类似疾病。
3.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mpuserythromatosus,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患者体内持续出现的抗核抗体(auti-nuclearantibody,ANA)与核抗原结合形成的IC沉积于肾小球、关节、皮肤和其它器官的毛细血管有关。
患者可有皮肤红斑、关节炎、肾小球肾炎和多部位脉管炎的表现。
该病常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4.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病因未明。
患者体内出现抗变性IgG的自身抗体(多为IgM,也可以是IgG或IgA类抗体)称为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factor,RF),其与变性IgG结合成IC,沉积于关节滑膜,引起进行性关节炎。
此外,IC也可沉积于皮下、肺或其他部位,引起相应病变。
5.过敏性休克样反应血流中迅速地形成大量IC可通过激活补体,产生大量过敏毒素(C3a、C5a),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引起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如用青霉素治疗钩端螺旋体病或梅毒时,发生的赫氏(Hexheimer)反应可能属于这类现象,这是由于患者在短时间内体内病原体迅速被破坏,释放出抗原和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大量IC所致。
第四章Ⅳ型超敏反应
与上述三型超敏反应不同,Ⅳ型超敏反应无抗体和补体参与,而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以单个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及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的反应。
该型超敏反应通常在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后24~72小时发生,故又称为迟发型超敏反应(delaytypehypersensitivity;DTH)。
Ⅳ型超敏反应多见于胞内寄生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
此外,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油漆、染料、二硝基氯苯(DNCB)等,以及进行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时,也可发生DTH.
一、发生机制
(一)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的形成
参与介导Ⅳ型超敏反应的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章超敏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