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整理题目加参考答案.docx
- 文档编号:9699577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05
- 大小:92.94KB
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整理题目加参考答案.docx
《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整理题目加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整理题目加参考答案.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专插本政治理论考试大纲整理题目加参考答案
2012年广东专插本政治考试大纲整理
个人整理成果,非官方资料,仅供参考
2013年的大纲可能略有不同,自己找一下不同的地方再加进去
第一章
识记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和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都曾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
2.党的中央领导机构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毛泽东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他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
3.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进一步理论上的阐述。
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历史进程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话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继续推进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5.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终于走上了正确轨道。
党在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飞跃)、邓小平理论(第二次飞跃)、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
党的十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作出最新概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2.毛泽东思想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形成、成熟、发展的过程。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成功开辟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遵义会议以后,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思想根源,并及时吸取了抗日战争的新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统一战线思想和党的建设思想,特别是系统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精辟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
1945年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进行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探索,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5)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历史根据、现实依据;
1.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时代主题的变化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现实依据;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国际局势和世界格局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4.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9)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现实依据和重要借鉴;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1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理解
1、马克思中国化的科学含义跟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都带有中国的特性,带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其在中国进一步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跟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答:
(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
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振兴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一,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第二,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尽管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新的变化,但是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三个代表”三句话,党的十六大已将其概括为十六个方面的内容。
主要包括: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
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三个代表”的系统展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第三,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一系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要思想,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应用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这一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所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识记
⑴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解放思想的科学含义;
邓小平指出:
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的实际出发去研究事物的内部规律性
(4)与时俱进的科学含义;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体现时代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把握规律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符合时间发展的客观规律
“富于创造性”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更加开拓创新
(5)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实事求是
理解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一切从实际出发
①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
②从实际出发,就要全面地看问题
③从实际出发,就要发展地看问题
④从实际出发,就要透过表面看本质
(2)理论联系实际
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就要反对教条主义,反对经验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的实际出发去研究事物的内部规律性。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也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内容。
(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⑶毛泽东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
此后,他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
⑷邓小平、江泽民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这一关键环节,大力提倡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
他还强调:
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经过一段思考的过程,邓小平在1980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他指出: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进入21世纪,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他更明确提出: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
要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求真务实被提高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的高度,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⑸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
(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2)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3)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的是实事求是。
应用
⑴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⑴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
⑵解放思想就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⑶改革开放的历程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
⑷继续解放思想,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⑸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⑹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
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⑵不断推进新理论;
⑴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发展的新境界。
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⑶在理论创新问题上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和思想方法。
⑷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实践创新。
⑸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
⑶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1)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5)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第三章
1、识记
(1)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性质和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
(3)新民族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领导权和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走向社会主义。
理解
(1)近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关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此后,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也使党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随着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激化。
到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1926年前后,党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党成立以来的经验,尤其是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验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
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在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及其条件;总结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提出中国革命应当先占乡村、后取城市的战略,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
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过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和失败,也经过了土地革命战争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锻炼,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逐步成熟。
毛泽东系统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人民军队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得到展开,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 政治理论 考试 大纲 整理 题目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