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花卉产业链行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9693986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530.58KB
云南花卉产业链行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
《云南花卉产业链行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花卉产业链行业分析研究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花卉产业链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云南花卉产业链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目录
引言-1-
一、产业链与花卉产业链-1-
(一)产业链的定义及特征-1-
1、产业链的定义-1-
2、产业链的特征-2-
(二)花卉产业链的构成-4-
二、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5-
(一)云省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5-
(二)云南鲜切花产业发展现状-6-
1、云南鲜切花的地域分布-6-
2、云南鲜切花的品种与市场-7-
3、云南鲜切花的主要经营企业-8-
三、云南花卉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8-
(一)选种育苗环节——科技基础薄弱,自主研发能力滞后-9-
(二)生产环节——技术水平落后,花卉龙头企业缺乏-9-
(三)物流环节——物流渠道不畅,专业化程度欠缺-11-
(四)销售环节——市场观念落后,现代营销手段缺失-11-
四、云南花卉产业链的发展对策及建议-12-
(一)纵向花卉产业链的改善及优化-12-
1、选种育苗环节——加强科研创新,注重品种保护-13-
2、生产环节——依靠科技创新,培育龙头企业-13-
3、物流环节——构建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体系-14-
4、销售环节——更新市场理念,创新营销手段-14-
(二)横向花卉产业链的拓展及延伸-15-
(三)立体花卉产业链模式的构建-15-
结语-18-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领域也开始由逐渐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
花卉产品作为精神消费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经济增长点。
居民的消费水平日益增长,因此对于花卉产品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此外从花卉产业的关联度来看,花卉产业不仅与物流、旅游、会展等少数行业联系紧密,而且和生物医药、食品、美容、化妆品等产业密切相关,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产业集聚及产业升级的作用。
云南花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帮助政府有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云南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总体而言,加快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我们知道,任何产业都由科研开发、产业化生产、市场流通及售后服务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花卉产业也不例外。
但云南花卉产业的产业链各部分结构比例明显失调,有如两端细中间粗的“纺锤”状,中间种植、生产环节粗大厚实,而前期科研开发和后期流通处理及销售则细小脆弱。
因此,云南花卉产业要做大做强,中间大而两头脆弱的花卉产业链需要“整形”,需要加强前期科研开发和采后处理及营销。
为此,本文基于产业链视角,针对目前云南花卉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思路以及促进花卉产业链延伸与拓展的对策建议,这对于把握现代花卉发展的内在规律,明确花卉产业各环节的定位与发展,提升云南花卉产业在新时期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产业链与花卉产业链
(一)产业链的定义及特征
1、产业链的定义
关于产业链,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产业链是指一定地域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或不同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与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接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
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
产业链中存在着大量的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从结构属性上说,产业链是指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从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开始,通过生产、加工制成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渠道及物流配送,将最终产品交到消费者手中的进而被消费者所接受的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最终消费者为一体的一个链状系统结构(见图1)。
图1产业链基本模型
而从价值属性上说,产业链的发展最终无疑还是追求价值链的发展。
因为价值链伴随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并且二者之间有一个累积效应,也就是说产业链的横向变化及纵向变化都会导致价值链的规模变化。
因此,积极探索,并构建合理、有效的产业链已颇为关键。
通过产业链,不仅可以实现各链节上的优势叠加,扬长避短,而且可以加快信息的流通和资源共享,共同致力于改善服务质量,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拓展盈利空间、合理进行技术分工、密切生产链间合作的目的,最终实现最低成本、最大限度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和整个产业链的和谐、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的宏伟目标。
2、产业链的特征
(1)整体性
构成产业链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每个环节都是由大量的同类企业构成,上游和下游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资金方面的交换关系,是一个价值递增过程。
(2)层次性
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技术关联性强且在产业技术标准上具有层次性。
以鲜切花产业链为例,从系统角度看,其产业链存在着“产品标准制定——研究开发——实际应用——终端产品”这三个层次,三层次间技术衔接要求严格,其中研究开发和终端产品都是在一定的标准之下进行的;而从环节角度看,存在着“鲜切花种苗——种植管理——储运流通——插花设计——零售”这五个技术层次,种苗繁育是鲜切花产业链技术的核心,种植及储运形成密切的上下游关系,零售环节技术含量则较低,主要解决最佳销售时间及实现盈利问题。
(3)差异性
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存在着增加值与盈利水平的差异性。
例如,鲜切花产业的价值链中,增加值的分布为:
种苗繁育或购买占5%,生产种植占20%,储运占15%,设计加工占10%,销售占30%,损耗占5%。
但增加值并不等同于利润,种苗繁育或购买的增加值尽管不大,但却是花商最重要的盈利环节之一。
同时,产业链各个环节对要素条件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性,不同的环节对于技术、人力、资本、规模等要求也各不相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区位偏好。
如在汽车产业链中,研发设计环节是技术密集型环节,注重的是高层次的科技、技术和工程人才,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部件加工生产为资源密集型环节,集中在资源丰富的亚非地区,而装配环节则是劳动密集型环节,需要的只是普通劳动力,集中在劳动力低廉而又丰富的东南亚等地区。
产业不同,产业链的要素及条件也是有差异的。
(4)动态性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发展战略转移,产业链环节之间分离与集聚趋势并存,即产业链是动态的。
在一定区域内,产业链环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
从某种程度上说,产业链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生态系统,缺乏效率的节点将被淘汰。
产业内生性竞争及产业间竞争都会促使产业链变革、升级。
(5)传递性和开放性
一般来说,链状组织内部普遍具有一定的传导机制,它能及时将外界的技术变化和市场需求等信息传导到各上下游环节。
但要感知外界的信息得保持一定的开放性才行,以此角度看,保持开放性是产业链不断发展演变的前提,如果过分注重内部联系而忽视外部联系,产业链将趋向保守、僵化和衰退。
(二)花卉产业链的构成
花卉产业链是指立足于花卉资源优势,依托国内外市场需要,合理配置资源,科学决策、生产经营特定的花卉产品,集中生产要素,以攻克花卉产品的生产、加工、保鲜、贮运技术为动力,转动市场销路看好的花卉产品的“产——加——运——销”或“产——运——销”的产业链。
图2花卉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产,主要是由花卉公司和个体农户构成;加,是由一些花卉加工公司构成,对生产出来的鲜花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以便在流通过程中保证其质量,也可以经过加工直接销售;运,是指物流运输,把生产出来的花卉运送到各个销售网络;销,是由花卉批发市场、区域分销商、零售商构成,通过销售网络的销售,最终到达消费者。
由于花卉产业自身的特殊性,花卉产业链中的“产”是核心环节,“加”是基础环节,“运”和“销”是重要环节。
同时,花卉产业还要加强同旅游产业、会展产业、美容化妆品产业、生物医药产业、食品保健产业等的合作,更好地发挥产业聚集作用,从而提升花卉产业链的价值。
另外,在外部环境中还应注意同技术研究所、海关、银行、环保部门以及海陆空三大物流体系的联系,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共同提升花卉产业链的运作效率。
二、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云省花卉产业的发展概况
云省花卉产业自起步以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布局结构日趋合理、科技能力显著增强、质量水平明显提高、流通体系初步形成、市场占有率稳步攀升、花农合作经济组织成长迅速、企业实力逐步壮大,为促进云南农业产业化开发、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云南已成为公认的中国花卉第一大省,“云花”已成为中国乃至周边国家花卉市场的一大亮点。
据有关专家预测,云南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亚洲的花卉中心。
根据云南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物种资源优势,为了顺应花卉品种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目前云南省已初步形成了以鲜切花为主导,地方优势特色花卉、绿化观赏苗木、花卉种业和花卉加工业“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多元化花卉产业格局和相对合理的区域布局——滇中以昆明、玉溪、曲靖、楚雄为主的温带鲜切花片区;滇南以西双版纳、思茅及元江、新平、峨山为主的热带花卉及配叶植物片区;滇西北(东北)以丽江、迪庆、昭通为主的球根类种球繁育片区;滇西以大理、保山为主的地方特色花卉片区;滇东南以红河、文山为主的观赏植物片区。
据统计,2009年,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达58.08万亩,同比增长10.84%,总产值达201亿元,同比增长14.2%,出口总额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
(二)云南鲜切花产业发展现状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生产成本低,物种资源丰富,是世界公认的全球最适宜种植鲜切花的三大区域之一。
云南鲜切花产业发展是从16年前斗南农民自发种花开始的。
短短十几年间,其种植规模和种植水平令世人瞩目。
世界花卉王国——荷兰的拍卖市场协会专家,更对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表现出极大兴趣。
他们认为,“云花”在地里的品质已经达到了欧洲一流水平。
根据云南花产联的2009年9月公布的《云南省上半年花卉市场运行态势》调查报告显示:
目前云南是全国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鲜切花销量占全国市场的50%左右,云南省鲜切花的80%销往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10%出口到日本、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南韩、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1、云南鲜切花的地域分布
目前,云南鲜切花的地域分布主要在昆明及周边的城市曲靖、玉溪和大理。
种植的主产地主要集中在呈贡、富民、嵩明、通海、玉溪的县市,这些地方的主要鲜切花品种的产量占到云南省全省主要鲜切花品种产量的70%-80%。
销售流通则主要集中在昆明及呈贡(见图3)。
图3云南省鲜切花种植地分布
2、云南鲜切花的品种与市场
云南花卉目前拥有36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新品种,居全国第一位。
在各品种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已形成了以康乃馨、玫瑰、百合为主的鲜切花达50多个品种,产品质量在全国乃至整个亚洲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已涵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35个国家和地区,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市场占有率得到巩固提高的同时,在美、英、法、德及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发达国家市场也进一步得到开拓。
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办公室统计,2009年,云南省鲜切花总产量达56.02亿支,同比增长5.9%,无论产量、品种、品牌规模已连续15年居全国第一。
云南省还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鲜切花种苗和以玉溪、曲靖、昭通为主的球根花卉种球生产格局,花卉种业优势突显。
2009年,云南省种球生产面积达6625亩,产量为1.25亿粒,鲜切花种苗2.25亿株,其中很大一部分种苗(球)已大量销往全国主要的花卉生产区,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市场份额。
但从相关资料来看,云南三大鲜切花种苗均价都较低(见图4)。
图4云南三大鲜切花种苗均价
3、云南鲜切花的主要经营企业
目前,全省拥有从事鲜切花、种苗出口的生产企业近40家,已经备案登记的出口基地80多个,其中龙头企业为八大花卉公司(见表1)。
云南鲜切花的质量已得到国内外业界的一致好评,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也在一天天缩小。
英茂的康乃馨,杨月季、丽都的玫瑰,隆格兰、明珠的百合等已成为国内外市场公认的优质花,深受欢迎,品牌效应日益显现。
世界花卉大国荷兰的花商、花卉专家来云南考察后认为,云南部分企业和农民联合体的鲜切花质量已达到欧洲一流水平。
表1云南八大花卉公司及主要经营业务
公司名称
主要经营业务
昆明锦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
鲜切花销售、种苗繁育
云南玉溪明珠花卉有限公司
花卉种植、销售
华泰联花卉(昆明)有限公司
鲜切花出口贸易
云南格桑花卉有限责任公司
鲜切花种球培育
云南丽都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鲜切花种植、销售
昆明杨月季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鲜切花、种苗销售、物流冷链
昆明芊卉种苗有限公司
种球繁育、销售;鲜切花种、销、运
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责任
菊花种球繁育、销售
三、云南花卉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云南花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步伐,但也给花卉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中的自主品种较少、花卉产量不足、分布不均、品质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产业基础薄弱、不成规模、标准化和集约化程度低、产业链结构不合理、市场发育不全、管理落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花卉产业蕴含的巨大潜力也有待进一步充分挖掘。
特别是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我们知道,大部分产业都由科研开发、产业化生产、市场流通及售后服务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花卉产业也不例外。
但云南花卉产业的产业链各部分结构比例严重失调,有如两端尖细的“纺锤”,中间生产环节粗大厚实,而前期的选种育苗和后期的流通处理及销售则细小脆弱,这已成为影响花卉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
下面本文将从花卉产业链的几个环节具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
(一)选种育苗环节——科技基础薄弱,自主研发能力滞后
一方面,花卉种苗的过度依赖进口,这从源头上就大大制约了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
截止2009年,云南省累计研发花卉新品种100余个,其中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花卉新品种36个,而法国梅昂一个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鲜切花品种就有350个。
众所周知,花卉产品竞争的焦点是品种和质量,然而云南省过度依赖国外品种的引进,无疑使得云南花卉发展总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缺乏技术含量,竞争力不够,这就导致了云南花卉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利润大部分流向了上游的品种引进、种球繁育环节,导致了云南省花卉产业比较被动和花卉产业处于脆弱的状态,这也是云南省是花卉生产大省而不是花卉强省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云南省虽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技术力量雄厚,但支撑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的科技体系还远未建立,主要表现在:
一是适用技术开发不足,各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目标游离于生产与市场之外,多专注于基础性研究,而对符合云南自然气候条件特色生产技术的开发、病虫害防治技术开发、野生特色花卉品种的开发方面明显滞后;二是多数花农市场意识强而科技意识弱,而且单个农户也无力引进先进技术或进行科研开发,目前“云花”以数量、价格作为主要市场竞争手段,导致花卉企业、花农缺乏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内在动力,造成云南花卉生产者开发应用科技意识的淡漠;第三是科研人才不足,技术力量分散,缺乏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
(二)生产环节——技术水平落后,花卉龙头企业缺乏
第一,在花卉生产上,一定程度上还采用传统的小农户种植方式进行种植,产业化程度较低,由于家庭式生产技术具有封闭性的特点,同时生产技术相对落后,科技投入不足和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切花保鲜技术包括花卉切取及处理、保鲜剂和切花养护管理技术不够。
生产设施水平不高,影响了产业发展后劲。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云南省的花卉产业仅扮演了一个生产加工者的角色,产业增加值比较低,然而鲜切花产业链中真正实现较高利润的是在种球培育、品种的知识产权购买、物流、销售、插花花艺、设计这几个环节。
种植花卉的农民缺乏战略意识,容易受市场经济盲目性的影响,对于那些销路好的花卉容易一哄而上的种植,造成了同一时期同一鲜切花品种同时上市,供过于求,价格上不来,损害了花农的利益,而在花卉淡季花卉价格暴涨,又造成花卉价格的不稳定,造成销售风险。
以花农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家庭式生产使得分工协作机制难以形成,进而导致组织化程度不高,小而全的生产模式使得花卉生产者难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生产技术的集中突破,也难以集中力量引进高品质的品种和花卉产品的更新换代。
第二,缺乏科学的花卉生产种植技术是云南花卉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鲜切花的品质及鲜切花生产的非可持续性。
云南花卉目前的生产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滇池流域范围内,没有科学的种植技术,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及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几乎是一种非常普遍现象,其带来的弊端:
一是环境污染,花卉作物容易生病虫害,导致品质下降;二是使得花卉作物长久以来产生的对化肥的依赖性,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三是花卉种植区域土壤养分流失过快,部分花农不惜血本更换土壤,导致成本急剧增厚,且在当地造成恶性的引导作用。
以化肥的使用为例,据保守估算,云南花卉目前整体的化学肥料使用量约为15万吨/年(规范企业生产用量约为400公斤/亩/年,农户生产用量约为500公斤/亩/年),按每平方公里计算用量为化学农药使用量约为650吨/平方公里/年,是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吨/平方公里/年的上限用量的29倍,是我国农业行业平均化肥使用量的16倍(规范企业生产用量约为2公斤/亩/年,农户生产用量约为4公斤/亩/年)。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的防治方案,目前云南省大部分农户只能靠并不专业的农药经销商的推荐或自己的经验进行病虫害防治,而这种做法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而且往往导致大量的农药浪费。
表2云南省鲜切花种植化肥使用量
类别
种植面积
(万亩)
单位面积使用化肥量
(公斤/亩/年)
总种植面积使用化肥总量(吨/亩/年)
花卉种植企业
17
400
6.8
花农
35.5
500
17.7
合计
52.5
——
24.5
第三,缺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花卉龙头企业。
目前,以家庭为主的种植方式仍然占有较大比重,花卉企业所占的比重在全省花卉市场只占少部分,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花卉企业比例较少,呈现出“有数量,缺巨人”的现象。
缺乏龙头企业,不仅使得云南鲜花在市场上无法形成统一的品牌,而且及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难以发挥,进而对整个花卉产业的带动力不足,产业开拓市场的能力偏弱。
(三)物流环节——物流渠道不畅,专业化程度欠缺
第一,物流不畅较为突出地表现为整体运输能力不足和运输成本偏高。
昆明尚未有货运航班营运,花卉运出主要依赖客运航班,但昆明机场客运航班舱位无法适应花卉运输的需要,特别在节假日省外市场需求量较大时,很难保障货运舱位。
国际航班较少,运力有限,运价较高。
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是目前云南鲜花的主要市场,昆明到以上市场的航班较少,远不能满足云南出口花卉的需要,且运价较高。
而由昆明至中东、欧洲一线根本就没有直达航线,出口到上述地区的花需要进行多次周转,运输时间长,鲜切花品质没有保障。
总体来看,云南省花卉的国内运输由于运力结构不合理,经常造成花卉运不出去和运价居高的情况。
在全国各地大力发展花卉生产的背景下,云南鲜切花的整体优势也被过高的运输成本所减弱,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而对国外市场的运输,则由于运力不足,运费占销售价格的比例太高,极大地挫伤了花卉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也阻碍了云南花卉向远距离、高层次的国际市场开拓的步伐。
因此,建立高效快捷、运输成本较低的运输渠道,已经成为云南花卉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物流不畅还表现在运输过程缺乏冷链仓储保护。
云南省鲜切花外销受到制约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产地采集后、短程运输、中转运输过程中没有全程的冷链保护,导致采后保鲜的关键技术环节——持续冷链经常中断,使“云花”的售前保鲜期大大缩短,并对花卉到达目标市场的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虽然近年来云南花卉在生产技术、采后技术方面进步很大,产品的产地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冷链系统的建设一直没有得到重视,使云南省出口花卉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严重下降。
另外,云南省花卉出口外运服务也有待改善,花卉熏蒸技术比较落后等因素导致了出口鲜切花质量的降低。
(四)销售环节——市场观念落后,现代营销手段缺失
第一,昆明斗南花卉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云南省90%的鲜切花在这里交易,销售到国内70多个大中城市和海外市场。
虽然斗南花卉市场比过去有了很大改善,但市场内拥挤,秩序混乱,与农贸市场差不了多少,离现代花卉交易市场要求则相去甚远。
随着花卉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花农自产自销方式和市场观念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市场的激烈竞争。
以批发为主的经营模式中,花农的花没有经过够预处理,品种零散杂乱,好花难以参与市场竞争,流通环节过多,利润被多次分配,使得种植者获得的收益最小。
这些都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包装、冷藏等相关企业的优势得不到体现,造成了利润在各环节之间的不合理分配,不利于花卉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规模的扩大,分散经营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具有国际花卉贸易运作经验的经济合作组织缺乏,市场是多变的,靠单个花农很难去把握,信息收集的不对称,使得千家万户的分散种植经营在品种选择和规模控制缺乏合理规划,农户的分散经营,盲目生产,不能根据花卉产品和市场状况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营销手段和策略去销售花卉产品,也不能有效的实行信息的相互反馈,满足不了国际市场对鲜切花的批量和品质要求。
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网络和产品通路,市场开发能力弱,导致云南省花卉产业出口总量小,不能有效带动整个花卉产业的发展。
四、云南花卉产业链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针对云南花卉产业在产业链方面存在的生产阶段投入大,前期的选中育苗和后期的物流及销售环节薄弱等问题,要想从整体上提升云南花卉产业的竞争力,就需要积极构建鲜切花产业链的多维发展模式,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纵向产业链的改善及优化,主要通过强化和改善花卉产业链,从而促进整体产业链的优化;二是横向产业链的拓展及延伸,主要通过加强花卉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合作,充分发挥花卉产业的聚集作用,从而促进产业价值链的提升;三是政府、花商和花农“三位一体”的立体花卉产业链的构建。
(一)纵向花卉产业链的改善及优化
与云南鲜切花“烂市”形成鲜明反差,花卉大国荷兰的花卉生产、销售、科研、推广、培训、相关设备等各个环节,一般都是由独立的专门公司承担,由行业协会协调衔接。
一般情况下,生产者不参与销售,销售者不直接从事生产,种花的不繁殖种苗,繁殖种苗的不生产花卉,分工极其明确,这既有利于花卉业主集中精力从事单项工作,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率,又有利于花卉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由于荷兰建立了发达的拍卖、批发、零售体系,特别是拍卖市场的高速运转,使花卉市场需求稳定,产品价格波动相对较小,生产者、销售者不必采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来规避市场风险,生产者只关心如何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使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达到顶峰。
因此,要促进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从加强和改善花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入手,不断提升各个环节的效益,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发展。
1、选种育苗环节——加强科研创新,注重品种保护
第一,应充分发挥云南省种植资源优势,加强对花卉科研创新的投入,加强花卉品种的质量创新和新品种的研发,使得新培育的花卉品种能顺利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政府应积极鼓励相关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花卉品牌,不宜过度依赖国外品种的引进,而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花卉种植基地;选种时注意花卉种植品种的质量,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给与宏观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 花卉 产业链 行业 分析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