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洞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
- 文档编号:9693229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230.82KB
隧洞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
《隧洞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洞工程施工专项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洞工程施工专项方案
惠州市惠东县稔平半岛供水工程
隧洞施工专项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其他设计有关文件等。
二、我公司现场踏勘调查所了解的本工程的地理位置、地形、施工环境等情况。
三、工程施工依据规范和标准: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12);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安全生产法》、《民爆管理条例》;
《广东民用爆破物品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况
本工程沿线共设有7个隧洞,分别为鲤鱼岭隧洞(1#隧洞,桩号0+310~0+686.00)、赛场坑隧洞(2#隧洞,桩号A6+267~A8+207)、石子岭隧洞(3#隧洞,桩号A8+315~A8+850)、碧山隧洞(4#隧洞,桩号A10+844~A12+870)、王爷径隧洞(5#隧洞,桩号A31+538~A32+415)、虎印坑隧洞(6#隧洞,桩号B0+185.50~B1+445.00)和赤竹排隧洞(7#隧洞,桩号B1+590.00~B4+590.00)。
隧洞开挖断面为城门形式,开挖尺寸为宽2.9m,高2.8m,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衬砌后洞径为2m。
二、隧洞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设计提供的地质勘测报告显示,各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如下:
1、鲤鱼岭隧洞(1#隧洞):
隧洞围岩为燕山期(πJ3)花岗斑岩,根据钻孔资料,该隧洞位于全风化带,局部夹有强风化岩。
全洞均为Ⅴ类围岩。
隧洞进口分布有f38断层,产状为N40°W/SW∠80°,正断层,带宽1m~3m,为角砾岩、糜棱岩,胶结差。
受其影响,岩体风化较深。
成洞工程地质条件差,对洞口段应采取超前支护、锁口等措施,洞身全断面衬砌加超前支护。
2、赛场坑隧洞(2#隧洞):
隧洞进口段围岩岩性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b)流纹斑岩,其余为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第二亚群(J3b)浅灰绿色流纹斑岩,灰黑色英安斑岩。
两者以F9断层接触。
隧洞进口以强风化流纹斑岩为主,局部为全风化,出口以强风化英安斑岩为主,局部为全风化,洞身靠近进出口为弱风化岩,中部以微风化岩为主。
其中进出口段强风化带岩质较软,裂隙发育,RQD接近0,完整性极差;弱风化带岩质较硬,裂隙较发育,RQD=10%~40%,完整性较差;微风化带岩质坚硬,裂隙不发育,完整性较好。
F9断层在桩号A6+669附近通过,产状为N40°W/NE∠70°,为地层分界,断层带宽2m~3m,为角砾岩、糜棱岩,胶结差。
隧洞Ⅱ类占围岩24%,Ⅲ类围岩55%,Ⅳ类围岩9%,Ⅴ类围岩12%。
隧洞埋深较大,但进、出口段坡度较平缓,风化较强烈,岩石破碎,为Ⅴ类围岩,局部夹Ⅳ类围岩,进洞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洞身围岩主要为弱~微风化浅灰绿色流纹斑岩(J3a)和灰黑色英安斑岩,以Ⅱ、Ⅲ类围岩为主,断层带及强风化带为Ⅳ类围岩。
除了隧洞进、出口及与断层相交段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外,总体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3、石子岭隧洞(3#隧洞):
隧洞地层岩性为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第二亚群(J3b)浅灰绿色流纹斑岩、灰黑色英安斑岩,隧洞进口段属于强风化带,岩质较软,易碎裂,裂隙发育,RQD接近0%,完整性极差。
洞身为弱风化岩,纵波速度范围值3947~4687m/s,平均4445m/s;动弹模量范围值29.2×103~47.5×103MPa,平均40.8×103MPa,静弹模量范围值13.5×103~37.8×103MPa,平均21.6×103MPa,完整性系数0.55~0.78,平均0.70,完整性较好。
f40断层在A8+550桩号附近横切隧洞,产状为N80°E/NW∠60°,为逆断层,断层带宽1m~2m,为角砾岩,糜棱岩,胶结差。
f41断层在隧洞出口附近通过,产状为N40°W/SW∠80°,为正断层,断层带宽1m~2m,为角砾岩。
隧洞Ⅲ类围岩34%,Ⅳ类围岩34%,Ⅴ类围岩33%。
部分洞段埋深较浅,其中出口段坡度较平缓,埋深较浅,分布有强风化浅灰绿色流纹斑岩、灰黑色英安斑岩英安斑岩(J3b)等,隧洞进、出口段受断层影响风化较深,其中Ⅳ类和Ⅴ类围岩占大部分。
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4、碧山隧洞(4#隧洞):
隧洞沿线地层岩性为侏罗系上统高基坪群第二亚群(J3b)浅灰绿色流纹斑岩、灰黑色英安斑岩,隧洞进口主要位于强风化带,局部分布有全风化,完整性较差;洞身段位于弱风化~微风化带。
弱风化带岩质较硬,裂隙较发育至不发育,RQD=10%~30%,纵波速度范围值4054~4762m/s,平均4424m/s;动弹模量范围值31.5×103~49.6×103MPa,平均40.3×103MPa,静弹模量范围值15.0×103~40.0×103MPa,平均21.2×103MPa,完整性系数0.59~0.81,平均0.70,完整性较好。
出口主要位于强风化带和全风化带,纵波速度范围值3614~4110m/s,平均3845m/s;动弹模量范围值22.8×103~32.7×103MPa,平均27.1×103MPa,静弹模量范围值9.5×103~15.8×103MPa,平均12.2×103MPa,完整性系数0.46~0.60,平均0.53,岩石完整性较差。
隧洞Ⅱ类围岩占44%,Ⅲ类围岩43%,Ⅳ类围岩7%,Ⅴ类围岩6%。
隧洞进出口段山坡均较平缓,主要在强风化带进洞,局部为全风化,洞顶覆盖薄,以Ⅴ类围岩为主,进洞条件差,应注意洞口围岩和洞脸边坡稳定,临时支护。
洞身段围岩主要为弱~微风化浅灰绿色流纹斑岩、灰黑色英安斑岩英安斑岩,总体上洞身段岩石较完整,以Ⅱ类、Ⅲ类围岩为主,局部夹Ⅳ类围岩;但在中部地表发育一条冲沟,切深至45m高程,推测顺沟发育有断层,围岩破碎,富水,透水性好,施工时可能产生透水现象,此段隧洞围岩条件较差,为Ⅳ类围岩局部夹Ⅴ类围岩,应注意加强排水和支护措施。
5、王爷径隧洞(5#隧洞):
隧洞沿线地层岩性为泥盆系上统双头群第一亚群(D3a)褐黄~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细砂岩、褐红色长石砂岩,岩层产状N55°~60°E/SE∠20°~30°。
坡积层较薄,进洞和出洞段为全风化~强风化岩,岩石完整性较差。
沿隧洞线未见有大的断层构造通过,但裂隙密集,主要有以下3组:
a)N15°E/SE∠47°裂面平直,张开宽度约0.2mm~0.5mm,充填Fe质为主,裂隙频率10条/m;
b)N70°W/NE∠75°~80°裂隙较平直,闭合无充填,裂隙频率7条/m;
c)N20°E/SE∠83°,张开宽度约0.2mm~1mm,充填Ca质为主,裂隙频率3条/m。
隧洞进出洞口段以强风化石英砂岩为主,纵波速度平均值为3059m/s,泊松比平均值0.35,动弹模量平均值14.2×103MPa,静弹模量平均值2.3×103MPa,完整性系数平均值0.33,岩体完整程度属较破碎。
岩层产状与隧洞轴线近垂直,对围岩稳定相对有利,但岩层倾角较缓,需要注意顶拱围岩的稳定性。
两组北东向裂隙也是与隧洞线大角度相交,对围岩稳定影响较小,NW向裂隙与隧洞夹角较小,陡倾角,对隧洞边墙围岩稳定影响较大。
隧洞Ⅲ类围岩占14%,Ⅳ类围岩24%,Ⅴ类围岩62%。
隧洞进出口段坡度均较平缓,其中出口段埋深较浅,在强风化岩进洞,岩体破碎,为Ⅴ~Ⅳ类围岩,不利于成洞及进洞。
洞身以强风化石英细砂岩和长石砂岩为主,中间夹有弱风化岩,主要以Ⅳ类围岩为主,局部为Ⅲ围岩,进出口段分布有Ⅴ类围岩。
总体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6、虎印坑隧洞(6#隧洞):
隧洞全段岩性为燕山三期黑云母中粗粒花岗岩(52(3)),进口段主要为强风化岩,纵波速度范围值4225m/s~4286m/s,平均4256m/s;动弹模量范围值35.4×103~36.8×103MPa,平均36.1×103MPa,静弹模量范围值17.7×103~18.7×103MPa,平均18.2×103MPa,完整性系数0.59~0.61,平均0.6,岩石较完整性。
出口段主要为强~弱风化岩,纵波速度范围值4286~5000m/s,平均4680m/s;动弹模量范围值36.8×103~57.0×103MPa,平均47.3×103MPa,静弹模量范围值18.7×103~47.9×103MPa,平均37.6×103MPa,完整性系数0.61~0.83,平均0.72,岩石较完整性。
隧洞Ⅱ类围岩占38%,Ⅲ类围岩42%,Ⅳ类围岩17%,Ⅴ类围岩3%。
隧洞进口段在强风化~弱风化中粗粒花岗岩中进洞,以Ⅳ类围岩为主,岩体较破碎,成洞条件较差,应及时支护,勘察资料表明隧洞左侧洞脸岩体较右侧完整;沿隧洞线,山体较为雄厚,坡度较陡,埋深较深,围岩渐好。
隧洞出口段原为一废弃开采的石场,出口段与7#隧洞衔接,埋深15m左右,为Ⅳ~Ⅴ类围岩,地表开挖面以强风化粗粒花岗岩出露。
其余为Ⅱ类围、Ⅲ类围岩;中部过沟段,推测发育有断层破碎带,形成风化深槽,该段为Ⅳ~Ⅴ类围岩;施工时应注意可能存在强透水的密集裂隙带,应注意加强排水和支护措施。
隧洞沿线岩性单一,山体雄厚,总体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7、赤竹排隧洞(7#隧洞):
隧洞进口段地层岩性为泥盆系上统双头群第一亚群(D3a),褐红~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细砂岩,主要为强风化岩,岩石完整性较差。
其余大部分隧洞洞身和出口段岩性为燕山三期黑云母中粗粒花岗岩(52(3))。
隧洞进口以强风化石英砂岩为主,纵波速度平均值为3486m/s,泊松比平均值0.35,动弹模量平均值20.6×103MPa,静弹模量平均值4.3×103MPa,完整性系数平均值0.43,范围值0.28~0.60,岩体完整性差。
隧洞出口为强~弱风化中粗粒花岗岩,纵波速度平均值为3487m/s,泊松比平均值0.33,动弹模量平均值20.6×103MPa,静弹模量平均值4.3×103MPa,完整性系数平均值0.40,岩体完整性差。
隧洞Ⅱ类围岩占46%,Ⅲ类围岩34%,Ⅳ类围岩15%,Ⅴ类围岩5%。
隧洞进口段坡度较缓,埋深较浅,在强风化石英细砂岩中进洞,为Ⅳ夹Ⅴ类围岩,岩体较破碎,成洞条件较差,应及时支护。
隧洞出口段坡度较缓,在强风化中粗粒花岗岩进洞,Ⅳ~Ⅴ类围岩,成洞条件较差,应及时支护。
在B2+211附近为花岗岩与泥盆系石英砂岩接触带,侵入接触,石英砂岩段洞身围岩以弱风化岩为主,裂隙发育,完整性较差,以Ⅲ类围岩为主,夹Ⅳ类围岩;接触带地表为冲沟,可能发育断层,裂隙发育,岩体完整性差,以Ⅳ类围岩为主;洞身在B2+451以后属花岗岩,弱风化~微风化,岩体较完整,以Ⅱ类围为主,夹Ⅲ类围岩;中部在过沟段,存在风化深槽,可能发育断层,为Ⅳ类围岩,施工时应注意可能存在强透水,应注意加强排水和支护措施。
总体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1、进场前先请甲方协助在施工确定的作业坑位置以穿越轴线为中心平整出一块20米×20米的施工场地。
2、进场后应立即进行施工临设的搭设工作,及时完成三通一平,为按时开工作好准备。
3、根据甲方和监理要求和施工安全规范,作好施工现场的临时围蔽工作。
4、在方案指定的施工范围内,查明施工场地内的一切地下管线及需拆除的设备设施情况,并做明显的标记,上报有关部门,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
5、施工范围内的一切地下管线及设备设施委托相关设备配合单位进行迁移或采取防护措施;对于不太清楚的地下管线,则须在设备配合单位的现场指导下进行人工探挖。
6、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
根据施工机械需要量计划,组织施工机械、设备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等工作。
7、组织建筑材料进场
根据建筑材料、辅料、构件需用量计划,组织材料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储存或存放。
由于现场场地受限,对于不能一次性全部到场的材料,要有详细的材料进场计划。
8、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和影响,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附近村民出行安全,搞好现场的文明施工,我公司将根据施工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必要的围蔽,围蔽范围主要为工作井、泥浆池施工范围,并在围蔽显眼位置设置警示标志和警示灯。
二、技术准备
1、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施工图,吃透设计意图,同时进行图纸会审并进行现场核对,根据现场调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请有关部门解决。
2、按照设计院提供的测量资料进行交接桩复测,然后组织施工定位放样测量。
3、对工程的主材、地材做好进场前的取样检验,确定合格分供方,以控制工程材料的供货质量。
4、根据施工合同、施工调查、设计施工图、施工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为组织和指导施工提供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
5、爆破施工前采用预先爆破试验法,确定爆破点对周边的影响距离,然后确定每个爆破面用药量,以确定对对周围环境和地表构建筑物有无影响。
通过调整用药量使爆破力对周边构建筑物无妨碍和影响。
6、爆破施工人员必须有爆破证,且要持证上岗。
三、临时工程
搞好临时水、电、住宿等临时工程对于保障工程的顺利施工作用极大。
在施工调查的基础上本着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和满足施工需要的原则,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为工程早日开工创造条件。
四、人、机、料准备
1、劳动力准备
a、建立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b、组织施工前,项目部所配备的各级人员及时落实到位,施工工人根据劳动力使用计划分批进场,进场施工前对工人进行三级(公司、项目部、班组)安全教育。
c、做好施工人员进场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教育等。
落实施工计划和技术责任制,并按管理等级进行交底。
2、机械设备准备
机械设备按使用计划分工点分批进场,设备进场前做好检查、保养。
对需要购置的设备,预先签定购买合同,确保施工需要以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3、材料准备
a、预先制定所需材料的总用量计划、分期使用计划,同建设单位及时沟通主要管材的进场计划,确保材料及时供应。
b、组织材料进场,根据材料供应计划分批组织材料进场,按规定的地点储放,并做好遮盖工作。
同时对各种进场材料进行抽检试验,对不合格品坚决清退出场。
第四章、隧洞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控制
1、测量控制标准:
根据设计图纸,严格按照《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进行测量放样。
2、测量工作和程序
(1)根据设计或业主提供的测量成果资料,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的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根据扩大布置的测量控制网(点)进行工程的施工放样,放样前画施工放样图,经校核后进行实地放样,原始资料存档备查。
3、测量工作的要点:
(1)熟识施工图纸,掌握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程序要求和标准精心施测。
每一部分的放样均必须先画放样图,由第二人校核,现场放样做到准确无误。
(2)选用高精度的先进仪器,并要经常保养和校验,保证测量仪器的完好。
(3)要做到“勤”、“精”、“复”。
“勤”,即勤测,每一道工序开始时都要施测,认为必要时可以重测或加密施测。
“精”,施测要精确,技术要熟练,设计和规范的要求要精通,施测的方法要先进,措施要可靠。
“复”,即测量工作要不厌其烦,反复施测,不放过每一个疑点,确保准确无误。
(4)加强与相邻施工区的联系,互相交流,互相校核,统一协调,做到万无一失。
4、测量控制方案
本项工程的特点是洞径小、洞身长采用全断面开挖,如贯通误差较大,不易调整故掘进方向的精度非常主要。
为保证本标段隧洞中心线与另标段隧洞中心线准确相接,测量控制措施严格依照《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中的规定,在进口处布设加密Ⅲ等光电测距导线作为测量的控制,在隧洞直线段的腰线及顶拱布设三台激光定向仪,作为施工控制的测量方案,精度满足《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
施测方法是首先在进口处附近布设三个加密控制点,其中两点用于隧洞中心的定向、放样,另外一点用作校核。
根据现场情况以插网的形式加密若干个控制点,并将高程控制与平面控制统一考虑,布设成三维网,各点均建立砼观测墩,并安强制对中底盘,以提高定向精度。
用高精度电子经纬仪T2002进行角度观测,与之配套的IOR300ZS测距,按《规范》中Ⅲ等网的精度要求施测,然后对基本导线平均边线200m,往反观测。
用T2002+DIOR300ZS测角测距,水平角观测六测回。
垂直角观测四测回,距离往反观测四测回,以Ⅲ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代替水准测量,观测边长投影到隧洞平均高程面上,具体操作规程及作业限差按《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二、洞脸开挖施工
洞脸段地层风化程度高,岩体自身稳定性较差,因此隧洞洞脸段开挖方法采用明挖施工,明挖长度一般控制在6~8m(具体长度视开挖后地质情况确定),施工中采用分段分层阶梯式开挖,逐次向下进行,开挖一层则立即按规范要求对坡面进行护坡处理,再进行下一层施工。
三、洞身开挖施工
隧洞石方开挖采用气腿式风钻钻孔,光面爆破,全断面一次掘进,Ⅲ、Ⅳ类围岩及断层破碎带考虑部分采用超前锚杆、喷锚支护等施工临时支护措施;
隧洞开挖采用Y-28型凿岩机造孔,全断面掘进,循环进尺2.0-2.5m,出碴,利用耙碴机装拖拉机出碴。
每隔200m向一侧拓宽长×宽为10×3m,作为错车道布置和洞内机具避炮用。
所需主要设备如下:
Y-28手风钻6台、手扶拖拉机6台、耙碴机2台、120A-推土机2台。
由于III、IV类围岩较差,开挖采用短进尺,每循环预进尺2.0-2.5m。
药卷、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为φ25mm,周边眼φ32mm。
采用的φ32mm药卷的单位质量为0.78kg/m。
1、钻爆设计
(1)断面炮眼数量:
暂定18个。
①掏槽眼
根据隧洞围岩的岩性特点和本方案的钻孔方式,隧洞采用四空孔十字形直眼掏槽,即掏槽孔由4个炮孔和1个空孔对称组成,空孔间距a=30cm,炮孔间距b=60cm。
②扩邦孔
初拟扩邦孔间距为50-60cm,抵抗线w=55cm。
③光爆孔(周边孔)
光爆孔孔间距暂按50cm布置,现场布孔时,根据各段地质构造及岩性特点,适当调整光爆孔的间距及其它爆破参数。
④孔深
按每循环进尺2.0m计,取掏槽眼炮眼孔深为2.5m,边眼炮眼深度为2.3m。
隧洞爆破参数表
参数
炮孔名称
孔数
(个)
孔径
(mm)
孔深
(cm)
孔距
(cm)
线装药量
(kg/m)
中空孔
1
25
250
掏槽孔
4
25
250
55
30
0.70
辅助孔
13
25
220
50
0.60
周边孔
20
32
230
50
0.25
(2)每一循环装药量Q及炮眼装药量计算
①掏槽眼的装药量
掏槽眼的装药系数根据经验取0.85,掏槽眼每眼的装药量q=2.5×0.85×0.78=1.65kg
、装药
隧洞掘进采用Φ32抗水硝铵炸药,光面爆破采用Φ25光爆药卷,空气间隔装药,各孔装药参数暂定:
掏槽孔:
λ=0.70
扩邦孔:
λ=0.65-0.6
光爆孔:
λ=0.55
(3)、起爆
采用非电雷管即塑料导爆管起爆,起爆时按掏槽孔、扩帮孔、周边孔的顺序由内到外分段起爆;光爆孔分边墙和顶拱段,边墙先于顶拱起爆,保证光面爆破效果。
间隔时间约为50秒,施工中根据实际地质情况,不断优化起爆参数,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2、通风排烟、降尘
通风排烟采用鼓风机通风,即将炮烟抽出洞外,并将洞外新鲜空气鼓入洞内,通风到一定程度后,进行降尘处理。
(1)根据隧洞参数,优选混合式通风排烟方法,按照30分钟排烟除尘计算,选配如下排烟设备:
选用型号YBTM-2型轴流式通风机(N=15kw)1台。
用直径φ40cm尼龙风管作为进出风的通道,每200m串接一次通风机,共需通风机2台,总功率约30kw。
(2)洞内造孔一律采用湿式凿岩,并在爆破后采用喷水雾降尘措施,即在距掌子面10~20m范围采用压力风水喷雾降尘。
装碴前的碴堆洒水润湿。
3、出渣
隧洞出碴采用耙碴机,手扶拖拉机运碴的方式,为方便出碴,洞底留碴约30cm,隧洞贯通后,再由里向外衬砌,并逐段清除洞底石渣。
出渣由5T自卸汽车装运至指定地点。
4、清底
在下一个工作循环之前,用装载机配合人工对掌子面进行彻底清理,把危石处理干净,对凸起的岩埂用手风钻俢规,并清除底部松碴,以利于下段爆破。
5、超欠挖控制
洞挖是否经济、高效,关键是控制好超欠挖,钻爆施工中将采取如下措施:
(1)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选择合理的钻爆参数,选配多种爆破器材,完善爆破工艺,提高爆破效果。
(2)提高画线、钻眼精度、尤其是周边眼的精度,是直接影响超欠挖值的主要因素,因此要认真测画中线高程,准确画出开挖轮廓线。
(3)提高装药质量,杜绝随意性,防止雷管混装。
(4)断面轮廓检查及信息反馈:
了解开挖后断面各点的超欠挖情况,分析超欠挖原因,及时更改爆破设计,减少误差,配专职测量工检查开挖断面。
(5)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对控制超欠挖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度。
6、临时支护
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必要的临时支护,主要措施如下:
Ⅲ类围岩:
喷厚80的C25砼、单根长2.0mΦ20系统锚杆(孔距1.0m排距1.2m梅花型布置)进行支护。
IV类围岩:
顶部挂网φ8@200×200、喷厚100的C25砼、单根长2.0mΦ20系统锚杆(孔距1.0m排距1.0m梅花型布置)进行支护。
Ⅴ类围岩洞身采用Ⅰ14钢拱架@1250、喷厚200的C25砼、单根长2.5mΦ22系统锚杆(孔距1.0m排距1.0m梅花型布置)进行支护。
其中:
1#隧洞Φ20系统锚杆(L=2)约为3765根、Φ25超前锚杆(L=4)约为504根、Φ22系统锚杆(L=2.5)约为1365根。
喷C25砼约321m3。
喷射混凝土的配合比由试验确定,掺适量速凝剂。
先在拌和机集中拌制干料,运到工作面附近后,用混凝土喷射机喷射(选用PZ-5型喷射机),水在喷枪上加入。
分二次喷射达到设计厚度。
为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预埋短钢筋头作为喷层厚度的标志,控制喷枪的入射角、距岩面的距离、喷射方向等参数,减少回弹量,确保混凝土喷射质量。
锚杆的锚孔的孔深、孔向和方位角等执行设计要求。
锚杆施工先在岩面上画出需施设的锚杆孔点位,采用风钻钻孔,钻孔好后,用高压风枪清孔、风水联合冲洗。
锚杆采用先注浆后插杆的方法,注浆管(选用W-200型锚杆注浆器)注浆先插入孔底,注入沙浆后慢慢地往外拔,全孔注满后,插入锚筋至设计深度后,进行孔口固定。
遇孔较深或孔向大角度朝下时,先插入锚杆及注浆管、排气管,孔口封堵后再进行灌浆,确保全孔灌注饱满密实。
砂浆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并掺适量的速凝剂,抗拔强度保证24h之内达到30Mpa,锚杆注浆并达到设计龄期后,按每300根抽一组的频率进行拉拔试验,以评价锚杆的施工质量。
7、塌方处理方案
(1)喷锚法:
搭设作业平台→清理岩石→安装锚杆→挂网→喷砼。
此类方法适用于处理小塌方。
(2)挑梁法:
将圆械型钢穿进支撑或临时架立支撑的顶梁直抵开挖面,形成一排挑梁→架设木垛→填塞塌方造成的空洞→出碴。
此类方法适于处理小范围塌方。
(3)插筋排架法:
紧贴掌子面架设钢支撑→在拱顶钻孔→安装锚杆,形成掌子面超前支护→出碴→喷砼→重复上述步骤。
隧洞Ⅴ类围岩加强支护、各洞口锁口设计图
8、排水
隧洞纵向每100m距离设一处集水井,采用水泵逐级排放到进水口外。
进水口外的废水经沉淀池沉淀过滤后,排放到溪中。
9、洞内照明、通讯
(1)洞内作业的掌子面采用探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洞 工程施工 专项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