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教程1.docx
- 文档编号:9692903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903.65KB
笔记本教程1.docx
《笔记本教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记本教程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笔记本教程1
第1页:
作者序:
您真的是笔记本电脑高手吗?
经过上几期的笔记本低价猫腻、NvdiaMXM技术、揭密笔记本散热误区等三篇“权威揭密”系列文章后,接下来该为大家带来什么呢?
从本周开始,我们将带领大家全面认知笔记本的硬件架构设计,由于篇幅十分浩瀚,为了不让大家感到恐惧,我们将整个文章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发出,每篇均有自己的主题,独立成章。
相信当你看完所有篇幅后,你一定可以成为真正的笔记本发烧友了。
从2004年跨入2006年,笔记本的价格可谓一落千丈,笔记本电脑也不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它更是一个工具,帮助我们从纷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自己升级CPU?
太easy了~都不好意思说出来
也正因为笔记本价格的滑落,我们身边多了很多笔记本的高手。
他们对其硬件技术兴趣近乎痴迷,他们升级所有能升级的硬件,从MMC2接口的PII升级到PIII已经不再是新闻,而自己扩展USB口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至于为无网卡的机器打造内建网卡,为无蓝牙的机器打造内建的蓝牙也一直在论坛上看到,还有为IBMThinkPad600X制作内建的MINI-PCI无线网卡,用的天线居然是原来Modem的线…… 笔者不否认这些强人的动手能力和他们的创意,甚至他们对硬件的了解程度超越了在开发第一线的RD工程师。
但尽管如此,我相信他们对笔记本的整体架构,内部总线的了解还有欠缺。
比如,我们都知道如何CPU会自动降频以减低自身功耗,但你是否知道他们具体物理动作?
又如,我们常说的BIOS,我相信高手对BIOS的设定几乎可以闭着眼睛来,但你是否能回答这BIOS究竟是谁在运行?
毕竟,软件是要靠硬件来运行的吧?
!
再如,或许某些DIYER对台式机的开机过程了如指掌,听报警声就知道机器挂在哪里,但你是否清楚笔记本电脑的开机过程?
是否也能仅仅凭报警声就能明白?
还有,大家都晓得CPU过热会引起保护性关机。
那你是否知道这个过热保护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
那AC97呢?
笔记本中的MODEM都独立出来了,他们到底是怎么工作的?
如果你是IBM的Fans,你肯定知道BMDC吧?
那BMDC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
拆拆装装,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实际上,随着对很多简单问题的深入,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些问题并不简单。
虽然对于业余的DIYER,他们不知道这些已经无关紧要,他们仍然已经是很“高手”的了。
但我相信,一个真正的DIYER对技术的渴望会超乎想像,又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向更高的技术领域进军呢?
或许,也有读者说,我只要用好我的电脑就好,他怎么运作关我什么事?
!
那么在此我将很遗憾的对你说,您真的并不适合看本文。
偶尔还会拿个台式机P4CPU代替迅驰CPU搞怪一下,当然是开不了机的
撰写本文,其实是希望那些DIYER能对笔记本电脑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在本文中,您会看到我对以上的问题做详尽的解释,相信在你读完本文之后,对笔记本的整个体系有了完整的概念。
而对于真正的那么些DIY高手来说,或许有些知识您已了然于胸,但对于一些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或许你能在读完本文后能找到答案。
另外作为比较,本文也会以最新的Sonoma平台和Centrino平台做一些比较。
好吧,闲话少说,我们正式开始吧!
第2页:
从架构开始学习让我们认识更多
当前笔记本虽然是品牌众多,且外观、功能各有千秋,但究其原理还是一样,都是基于IBMPC/AT的老架构(当然Apple的除外)。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台式机和笔记本外形差别很大,但其基本的架构和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兼容IBMPC/AT架构的。
那么我们先来说说笔记本电脑的主要框架。
一台很方便拆卸的华硕M5N作为客串嘉宾
系统的主要构成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NorthBridge(北桥),SouthBridge(南桥),显示卡,EC(嵌入式控制器),这几个部分一般都是集成到主板上的,配合CPU,内存就可以开机进入BIOS。
以上的部分是必须的,因为这属于PC/AT架构的基本构成。
其他诸如硬盘,WirelessCard(无线网卡),CardBus(PCMCIA控制器)等等都是次要的,并不影响整机的工作,或者说,不影响机器的开机。
IntelCentrino架构
为了方便讨论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取当前比较流行的Centrino架构来说明。
上图便是标准的Centrino平台,按照这个平台搭建的笔记本,可以打上IntelCentrino漂亮的蝴蝶标志。
而如果在Pentium+855GM/PM/GME+ICH4+IntelPROWireless的搭配中有一项不符合,就不能用Centrino的标志,就不能使用INTEL的免费广告咯,呵呵~~这也是Intel聪明的经商策略:
)
第3页:
笔记本硬件结构各部分功能简介
为了照顾一下入门级的朋友,我们首先非常简单的介绍一下系统各个功能块的作用。
CPU嘛,笔者就不多说了,我相信大家都清楚哦~(什么,你不知道CPU?
!
我$#!
@%^&!
) 北桥的功能主要是连接CPU和内存,如果是独立显卡的话,会提供与显卡的AGP接口,并用HUB-LINK与南桥通信。
北桥常被成为MCH或者GMCH,也就是MemoryControlHub或者GraphicMemoryControlHub的意思。
用三星X30作为案例,点击上面图片可以获得更多解释
南桥的功能主要是连接一些外围设备,比如PCI界面的网卡,PC卡控制器等等,另外诸如USB接口、IDE接口也是由南桥来提供的,南桥提供LPC总线与EC通信。
南桥也常被称为ICH,其意思是I/OControlHub的意思。
至于INTEL为什么用Hub-Link这个词,我想是因为南北桥都是两个HUB(MemoryControlHub和I/OControlHub)的原因吧。
EC(EmbedController,嵌入式控制器)虽然和我们常说的BIOS有点像,不过其实EC是BIOS的物理控制器和载体,它通过LPC与南桥通信。
如果看不懂本页,请参考这张图,我相信很容易就明白了。
文中的我们提到了各种接口,比如FSB,AGP,LPCI/F等等,这些接口我们会在下面具体的谈。
第4页:
正确认知CPU前端总线信号抗干扰是头等大事
从这里开始是本文的重点,将详细介绍各部分的连接和规范。
系统中最高速、最复杂的连接莫过于CPU和北桥的连接,我们称之为FSB(FrontSideBus,前端总线)或者HOSTBUS。
DothanCPU
FSB有64位的数据线和32位的地址线。
正是通过FSB,CPU和北桥才能完成通信。
虽然实际上CPU与北桥的连接都是点到点的,但由于其高速性,在实际的布线中还是需要非常非常小心。
而EMI/EMC工程师在这方面也将是不遗余力的帮助硬件工程师解决问题(解决不好就不能通过有关方面的认证,也就是不能卖啦!
)。
那么什么是EMI/EMC呢?
具体的含义是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EMC(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性)。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FSB对其他信号的干扰非常严重(EMI很严重),而且其本身也比较容易受到干扰(EMC很弱)。
很明显,如果FSB被干扰并出现误判,机器是必死无疑的。
在考虑了EMI/EMC的影响后,在实际的布线中,通常将这部分线路放在内层(一般笔记本电脑主板都有6~8层,6层在Centrino平台勉强可以,到了Sonoma平台就几乎不可能了),以防止高速信号对其他信号造成的串绕。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主板上是看不到FSB的。
下面的图片是INTEL的设计指南里的建议,我们看一下。
FSB总线
图中,DATA是FSB的64位数据线,ADDRESS则是32位的地址线。
左上脚的L3代表的是第三层PCB。
由于在同一层中不可能把数据线和地址线全部走完,所以其实第三层仅仅走了一部分的FSB,余下的在第六层中。
FSB总线
同样,L6代表的是第六层的PCB。
第5页:
头疼的布线让你深入芯片内部!
由于FSB是绝对的高速信号,所以在布线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信号线长度的一致性。
比如,INTEL要求每一根的FSB的长度需要一致,所以,在PCB步线的时候,就免不了要走“Z”字型的线路来满足长度的一致性。
在这里,我想大家可能没想到一点,那就是关于芯片内部走线的长度的考虑(也就是说,为了满足长度的一致性,我们必须要考虑到CPU内部的线路长度),然后加上外部走线(即在PCB上的走线)的长度,才是整个一个信号线的长度哦!
当然这个长度是由INTEL提供给各个OEM/ODM厂商的。
下图是DDR那边的走线示意图,其中MCHPkgRoute就代表着北桥芯片内部的走线长度。
布线其实需要考虑的比你想像的更多
接下来,我们来放大一下前面的图,看一下所谓的“Z”字型走线。
“Z”字型的走线是为了满足信号线长度的一致性
图中方框内的线路都是“Z”字型的走线。
由于这些线路都是在PCB的内层,一般来说我们是看不到的。
不过基于同样的原理,在一些其他地方的设计上,也要考虑走线的长度,比如显卡,显存,北桥到DDR的走线等。
显卡和显存颗粒的布线
上图是某笔记本显卡和显存部分的走线,我们看到,也是大量采用了“Z”字型的走线方法,其原因就如上文所说。
下面是北桥到DDR的走线,道理是一样的。
北桥到DDR的走线
在FBS总线上有个小知识,对与FSB来说,虽然地址线应该有32根,也就是ADD[0…31],但实际上地址线只用到了ADD[3…31],而不是ADD[0…31],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现在的CPU读取数据都是8位连读的,所以CPU只需要知道一个数据的首地址,其后的7个bit就会自动被读取。
所以不需要ADD[0…2]这三位。
如果对这点感到难以理解的读者,建议去看一下《微型机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我想你很容易会找到答案。
第6页:
想了解CPU为何自动降频?
不知道VID怎么行!
从移动版的PIII开始,INTEL的CPU就多了一个输出VID的功能。
其作用是实现CPU都具有自动降频的,在必要时,甚至会进入深睡眠、关闭内部时钟等情况。
其具体流程是:
CPU根据自身的状态输出VID到电源IC,电源IC接到VID后解码,并输出一个跟VID对应的CPU工作电压。
而对于CPU的各种状态及其切换过程,我们会在《下篇》具体讨论到。
INTELCPU的VID列表
我们看到,CPU的工作电压可以一直从1.708V一直降到其最低的0.700V。
在系统最先开机的时候,也就是在电源IC未接到VID的时候,其输出是其最低电压,即0.7V。
下图是IBM配合迅驰技术使用的电源管理软件。
我们看到CPU的速度有高/自适应/慢/很慢四档可以调节。
实际上,如果有必要,可以做成更多的调节,就像上面的那张VID表一样。
迅驰CPU的各种工作状态
这里要说的是,INTEL对于其VID的一致性做的比较好,其各种CPU一般都支持相同的VID—电压对应表;而对于AMD就不大一样,一般它的不同的CPU都会有不相同的VID表与之对应。
这在研发上也增加了一点点的小麻烦。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笔记本 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