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分类汇编11功和机械能.docx
- 文档编号:9692735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70
- 大小:771.49KB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11功和机械能.docx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11功和机械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分类汇编11功和机械能.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11功和机械能
11功和机械能
27.(2019•泰州)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同一木块.
(1)本实验探究的是 小车 (木块/小车/斜面)的动能与 速度 的关系,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木块移动的距离 来比较动能大小的;
(2)第一次实验的情景如图甲所示,在进行第二次实验前,应先将撞出的木块 恢复到原位置 ;
(3)若操作正确,第二次实验木块最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实验的结论是:
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考点】FQ: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分析】
(1)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在探究过程中应用控制变量法,并通过小车推动木块做的功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2)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木块滑动的距离来判定动能的大小,故重新实验时,应控制木块的初始位置相同;
(3)根据图中木块移动的距离分析.
【解答】解:
(1)由图知,两相同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小车的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所以可探究动能与小车的初速度关系;
实验中通过小车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2)在实验的过程中,通过木块滑动的距离来判定动能的大小,故重新实验时,应把木块恢复到原位置;
(3)由图可知,甲撞击木块移动的距离远,故结论为:
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故答案为:
(1)小车;速度;木块移动的距离;
(2)恢复到原位置;(3)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7.(2019•百色)骑行是青少年最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图14所示是小明的山地车及相关数据。
某次骑行,小明沿着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3km,耗时10min。
求:
(1)停放时,山地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若在该路段骑行时受到的平均阻力为20N,小明骑行时的功率。
【答案】
(1)1.25×105Pa;
(2)100W
命题立意:
重力、压强及功率的综合计算
解析:
本题题考查的是重力、压力、压强的计算。
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要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山
地车水平停放时,压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
F压=G
G=mg=10kg×10N/kg=100N
F压=100N
山地车停放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根据p=F/S可得:
p=100N/8×10−4m2=1.25×105Pa
(2)他骑行时平直的公路匀速行驶,有F=f阻
F=20N
克服阻力做的功,根据W=FS可得:
W=20N×3000m=6×104J
他骑行的功率,根据P=W/t可得:
P=6×104J/10×60s=100W
26.(2019•广西)(7分)如图15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小钢球从高度为h的同一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滚下,推动同一小木块向前移动一段距离s后停下。
完成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其中h1=h3>h2,mA=mB<mC。
(1)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能转化为动能,其动能大小是通过(选填“高度h”或“距离s”)大小来反映的;
(2)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小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3)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得,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
(4)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可得出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5)综合上述可知,如图16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是交通管理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的最高。
【答案】
(1)重力势;距离s;
(2)惯性;阻;(3)大(4)甲丙(5)车速
命题立意: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解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本实验
注意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并要掌握实验中控制小球滚下速度的方法。
(1)在研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钢球在滚下斜面的过程中,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利用木块运动距离s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用到的是转换法;
(2)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小钢球在水平面上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小钢球具有惯性,小木块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3)分析比较甲和乙两组实验可得,探究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时,应控制质量不变,改变速度;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4)通过控制质量不变,分析比较甲丙两组实验可得出:
不同质量的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速度相同;可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5)依照上述实验可知,机动车质量一定,速
度越快,动能越大,刹车时制动距离越大,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所以要限速行驶;在相同的道路上,不同车型的机动车质量不同,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动能大,制动距离大,质量小的动能小,制动距离小,当制动距离相同时,不同车型限速就不同;如图16所示的
交通标志牌是交通管理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的最高车速。
9.(2019•广西)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在10s内用50N力沿水平方向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前进了5m,则小明的功率是:
A.25WB.50WC.250WD.500W
【答案】A
命题立意:
机械功和功率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拉力做功及功率的问题。
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是先确定拉力的大小及沿拉力移动的距离关系。
先根据W=Fs可求得拉力做的功:
W=50N×5m=250J
再根据P=W/t可得:
P=250J/10s=2
5W
故只有选项A说法正确。
故选A。
11.(2019•桂林)下列事件中,力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
B.将重物从一楼扛到二楼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保持不动
D.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行
【考点】EA: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用力推汽车,没有推动,对汽车有力的作用,但汽车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不做功;故A不合题意;
B、将重物从一楼扛到二楼,重物在提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做了功,故B符合题意;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站着不动,有力但没有移动距离,不做功,故C不合题意;
D、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行,力与距离的方向互相垂直,所以不做功.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8.(2019•桂林)下列物体重力势能发生变化的是( )
A.水平拉长的弹簧B.正在下落的篮球
C.水平滑行的玩具车D.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
【考点】FN: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分析】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解:
A、水平拉长的弹簧,质量与高度都没有变化,重力势能没有发生变化.故A不合题意;
B、正在下落的篮球,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故B符合意;
C、水平滑行的玩具车,质量与高度都没有变化,重力势能没有发生变化.故C不合题意;
D、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质量与高度都没有变化,重力势能没有发生变化.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7.(2019•河池)(6分)共享自行车的普及给人们出行提供了方便,也符合我国提倡的“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王明同学骑着自行车在平直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10min行驶了3000m,骑行过程中使人和车前进的动力恒为20N.求:
(1)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m/s;
(2)骑行10min动力所做的功.
27.解:
(1)自行车的速度:
v=
=
=5m/s;
(2)骑行10min动力所做的功:
W=Fs=20N×3000m=6×104J.
答:
(1)自行车的速度是5m/s;
(2)骑行10min动力所做的功为6×104J.
5.(2019•贺州)如图所示的光滑轨道,BC为水平面,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小
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A到B小球的重力势能不变B.A到B小球的动能减少
C.B到C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大D.B到C小球的动能不变
3.(2019•柳州)如图2所示情况中,力没有做功的是
【答案】B
命题立意: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判断力是否做功问题。
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一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的距离。
注意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一是有力没距离;二是有距离没力;三是有力有距离,但力的方向与通过距离相互垂直。
对选项A,将鸡蛋从下上举起,人对鸡蛋施加了力,鸡蛋在力的方向上最终通过了距离,所以人对鸡蛋做了功,故选项A不合题意;
对选项B,人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有力,但物体没有通过距离,故没有做功;故选项B符合题意;
对选项C,推着小车前进,对小车有一个力的作用,小车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推力对小车做了功,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对选项D,沿着斜面把汽油桶推上车厢,人给油桶一个向上的力,油桶向上移动了距离,人对油桶做功;选项D不符合题意;答案:
B
10.(2019•玉林)如图所示,是我国首架自行研制的C919大飞机在加速升空的过程,对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考点】FN: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分析】
(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解:
C919大飞机在加速升空的过程,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大,同时高度上升,重力势能增大.
故选C.
21.(2019•常德)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
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
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0~3s,F对物体
做的功为J,3~6s物体受摩擦力
大小为N。
21.04
7.(2019•常德)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小汽车,司机突然发现刹车失灵,为了避险,将车开上铺有碎
石且沿山坡向上的避险车道,最终停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上坡过程中,小汽车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小汽车停下后,不再具有惯性
C.上坡过程中,小汽车处于平衡状态
D.上坡过程中,小汽车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5.(3分)(2019•包头)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泡L1、L2都能正常发光,甲、乙两只电表的示数之比为3:
5,则L1、L2的额定功率之比是( )
A.2:
3B.3:
2C.5:
3D.3:
5
【分析】根据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确定甲乙仪表的种类,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和电功率公式求出两灯泡的额定功率之比.
【解答】解
:
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闭合后,如果乙为电流表,将会造成电源短路;如果甲为电流表,则L2被短路、不能工作;
所以,甲、乙均为电压表,此时灯L1、L2串联连接,电压表甲测L2两端电压,电压表乙测电源电压;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之比:
=
=
=
,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灯泡L1、L2都能正常发光,
所以,由P=UI可得,两灯泡的额定功率之比:
=
=
=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和电流表在电路中的作用、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功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明确甲乙仪表的种类和测量对象.
21.(2019•鄂尔多斯)小夏同学子啊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受到启发,并产生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下落高度有关
猜想三: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
为此小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分别从距离沙表面某高度处静止释放,其中D球从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
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铅球代号
铅球质量/g
下落高度/m
陷入沙中的深度/m
①
A
200
0.5
0.1
②
B
400
0.5
0.25
③
C
200
1
0.2
④
D
200
1
0.2
(1)本实验中,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2)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 铅球陷入沙中的深度 来反映的.
(3)为验证猜想二,应比较 ①③ (填实验序号),得到的结论是:
当物质量相同时, 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
(4)比较③④,得到的结论是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
(5)经进一步实验和分析,小夏大胆给出重力势能(Ep)的表达式“Ep=mgh”,并去办公室询问了老师,得以证实,小夏高兴不已,回到教室后,根据学过的知识又算出了各小球落到沙表面的动能,其中B球的动能为 2 J.(忽略空气阻力,g=10N/kg)
【考点】FR:
探究影响物体势能大小的因素.
【分析】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和下落高度,实验中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关系时,需要保持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相同,改变物体质量;
研究物体重力势能与下落高度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物体质量和运动路径相同,改变下落高度;研究物体重力势能与运动路径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物体质量和下落高度相同,改变运动路径.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1)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或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该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本实验中,铅球的重力势能大小是通过球陷入沙面的深度来反映;
(3)比较A、B两球,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相同,B球质量大于A球质量,发现B球陷入沙深度更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当下落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4)比较③④两球,两球的质量相同,下落高度也相同,两球的运动路径不同,发现两球运动的路径不同,但陷入沙深度相同,由此可得出结论: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5)根据Ep=mgh可得,B球的动能Ep=mgh=0.4kg×10N/kg×0.5m=2J.
故答案为:
(1)控制变量法;
(2)铅球陷入沙中的深度;(3)①③;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4)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5)2.
15.(2.5分)(2019•乐山)如甲图所示,小球从竖直放置的弹簧上方一定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处开始接触弹簧,压缩至c处时弹簧最短.从a至c处的过程中,小球在b处速度最大.小球的速度v和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之间的关系如乙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从a至c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所受重力始终大于弹簧的弹力
B.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D.小球的动能一直减小
【分析】由图象可知,小球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弹簧发生形变从而产生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统称,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当两力大小相等时,小球速度最大,此时弹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
A、在小球向下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小球受竖直向上的弹簧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
在ab段,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小球速度越来越大;
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弹力逐渐增大,在b处弹力与重力相等,小球的速度达到最大;
小球再向下运动(bc段),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速度减小;
故A错误;
B、小球从a至c的过程中,高度一直减小,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故B错误;
C、小球下落压缩弹簧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守恒,则小球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
性势能,故C正确;
D、由图乙可知,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则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25.(2019•泸州)2019年4月1日,中国四川省川南临港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在成都举行,标志着四川航运第一大港﹣﹣泸州港称为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如图所示是泸州港口的轨道式龙门吊设备的简化机械示意图.图中在货船水平甲板上被吊起的集装箱体积是24m3,底面积4m2,平均密度1.5×103kg/m3,图中每个滑轮的重力均为1.0×104N,在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作用下,集装箱以0.2m/s的速度在空中匀速竖直上升(绳重和摩擦不计,取g=10N/kg).求:
(1)该集装箱的重力;
(2)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
(3)在开始起吊集装箱的过程中,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45×
105N时,集装箱对水平甲板的压强.
【考点】86: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2B:
密度公式的应用;78:
重力的计算;FF:
功率的计算.
【分析】
(1)知道集装箱的体积和平均密度,利用ρ=
求集装箱的质量,再利用G=mg求该集
装箱的重力;
(2)由图知使用的滑轮组.n=2,绳重和摩擦不计,拉力F=
(G+G轮);求出拉力端移动速度,利用P=
=
=Fv求拉力做功功率;
(3)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45×105N时,而F′=
(F拉+G轮),据此求滑轮组对集装箱的拉力,集装箱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集装箱重力减去拉力,再利用压强公式求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
(1)由ρ=
得集装箱的质量:
m=ρV=1.5×103kg/m3×24m3=3.6×104kg,
该集装箱的重力:
G=mg=3.6×104kg×10N/kg=3.6×105N;
(2)由图可知n=2,绳重和摩擦不计,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G+G轮)=
×(3.6×105N+1.0×104N)=1.85×105N;
拉力端移动速度:
v=2v箱=2×0.2m/s=0.4m/s,
拉力做功的功率:
P=
=
=Fv=1.85×105N×0.4m/s=7.4×104W;
(3)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45×105N时,设滑轮组对集装箱的拉力为F拉,
绳重和摩擦不计,此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F拉+G轮),
则滑轮组对集装箱的拉力:
F拉=2F′﹣G轮=2×1.45×105N﹣1.0×104N=2.8×105N,
集装箱受向上的拉力F拉、向上的支持力F支和向下的重力G而静止在水平甲板上,
所以,F拉+F支=G,
且压力和支持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则集装箱对甲板的压力:
F压=F支=G﹣F拉=3.6×105N﹣2.8×105N=8×104N,
集装箱对水平甲板的压强:
p=
=
=2×104Pa.
答:
(1)该集装箱的重力为3.6×105N;
(2)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为7.4×104W;
(3)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45×105N时,集装箱对水平甲板的压强为2×104Pa.
22.(2019•泸州)在探究“物体动能与其速度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同一个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撞击静止在水平木板上的同一木块,木块被撞后在相同木板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芳正确操作实验,观察到小车滑下的高度越高,木块运动的距离越 远 ,说明木块被撞后动能越 大 .木块在木板上运动过程中,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为f1,第二次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f1 = f2(选填“>”、“<”或“=”)
(2)小芳利用上述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增加的器材有 毛巾 (选填“砝码”、“毛巾”或“弹簧测力计”).每次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木块最终停在不同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 远 .
【考点】FQ:
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
【分析】
(1)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同一小车保证了质量相同,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不同,推力做功不同,就可以说明木块的动能不同,从而得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越大.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分析两图中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没有改变,则可判断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是否发生变化.
(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选择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实验器材.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说明小车受到减小的越慢.
【解答】解:
(1)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车,同一小车保证了质量相同,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到达水平面的速度越大,木块被撞击后滑行得越远,说明小车的动能更大;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两次实验木块在滑动过程中,由于没有改变木块和接触面,所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同,即f甲=f乙.
(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需要选择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毛巾.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平面越光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
故答案为:
(1)远;大;=;
(2)毛巾;远.19.(2019•泸州)我国自行研制的“玉兔号”月球车早已抵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玉兔号”车的总质量为180kg,同一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该车在月球上的重力是 300 N,月球车在80N的牵引力作用下,5min内沿牵引力方向移动了30m,牵引力做功为 2400 J,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0.1 m/s(取g=10N/kg)
【考点】78:
重力的计算;6D: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EC:
功的计算.
【分析】
(1)根据公式G=mg进行计算即可求得“玉兔号”月球车在地球上的重力,根据一个物体在月球上的重力为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求出“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2)利用W=Fs计算牵引力做功;利用v=
计算运动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
“玉兔号”月球车在地球上的重力:
G地=mg=180kg×10N/kg=1800N,
因为物体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
所以,“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G月=
G地=
×1800N=300N;
(2)牵引力做功:
W=Fs=80N×30m=2400J;
运动的平均速度:
v=
=
=0.1m/s.
故答案为:
300;2400;0.1.
7.(2019•泸州)如图所示,2019年4月27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交会对接,天舟一号对天宫二号提供各种补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一号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B.货物从地面运到天宫二号后,由于失重,货物的惯性减小
C.货物在天宫二号舱内,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
D.成功交会对接后
,以地面为参照物,天舟一号是运动的
【考点】FN:
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52:
参照物及其选择;6L:
惯性.
【分析】
(1)影响动能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质量和上升高度;
(2)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货物在天宫二号舱内,仍然受到重力的作用.
(4)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它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位置变化了,说明该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
【解答】解:
A、天舟一号在加速升空过程中,质量不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分类 汇编 11 机械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