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docx
- 文档编号:9686938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65
- 大小:65.42KB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docx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docx(1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
7沂南集体网络备课小学科学____四_____年级下册
时间
2012.1.17
单位
沂南三小
主备人
高玲
课题
1、《温度计的秘密》
课型
实验课
参与备
课人员
贺晶、朱晓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尝试用归纳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做合理的解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
了解通过家人和冷却可以使物体的体积发生变化,即液体在一般的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重点:
认识液体一般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用归纳方法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
能力目标:
能用简单的器材作出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学情分析:
温度计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测量仪器,譬如,每个学生至少都测过体温,有些学生家庭中有寒暑表,而且,在前面的探究活动中也曾经用到过,所以学生有较深的感知印象,但是对于其原理,知识性较强,学生没有理性的理解,比较陌生,所以,应从学生的感知入手,通过对诸多实验现象的归纳总结分析得出温度计的秘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尊重实验数据和现象,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改善日常生活
课前准备:
温度计、体温计、热水、冷水、热水瓶、小玻璃瓶、玻璃杯、细塑料管、橡胶塞、酒精、酱油、食醋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备课
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1、教师出示谜语:
直直一条小红河,河水从来无浪波,天热水位就上涨,天冷必定往下落。
让学生猜猜是什么?
2、找同学介绍温度计的构造、种类及使用方法,引出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来探究一下温度计的秘密(板书)。
3、师、你想不想再来观察一下温度计呢?
每个小组老师都准备了温度计,就让我们仔细观察看看,动手操作实践,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还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
4、师提问:
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
它的液柱为什么会上升和下降呢?
谁来猜猜这是为什么呢?
出温度计。
学生交流问题
由学生比较喜欢的猜谜语引出温度计,自然而又新颖,然后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温度计的基础上,提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温度计为什么能测量温度?
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
1.做个模拟温度计
(1)师:
我们的想法对不对呢?
猜想未必是事实,我们要想得到科学的结论,必须要动手做实验,那要揭开温度计的秘密没有温度计可不行,让我们先来做个温度计吧。
(2)介绍各种材料:
锥形瓶、插有吸管的橡胶塞、还有一杯带有颜色的水,同学们结合我们在前面介绍的温度计的构造:
玻璃管、玻璃泡、刻度,小组讨论一下,如何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个模拟温度计呢?
(3)那么模拟温度计做好之后,我们应该怎样去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4)大屏幕出示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小组要分工合作。
2.组装模拟温度计时,橡胶塞要塞紧锥形瓶。
3.仔细观察水柱有什么变化?
4.记录员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单上。
5.注意安全:
玻璃器材要轻拿轻放,热水不要烫伤。
6。
用不同颜色的彩笔作出记号。
(5)小结:
(出示课件)小瓶里的水没有变多或变少,而是由于温度改变时,水本身发生了变化,使水在小瓶里占的空间(地方)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就是指体积发生了变化。
当水遇热的时候,水的体积膨胀了,所以水面上升了,遇冷的时候水的体积缩小的,所以水面下降了。
(板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热胀冷缩。
(板书)
2.探究其他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师:
我们刚才做了个模拟温度计,知道了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它的液体是否也具有这种性质呢?
你能用刚才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吗?
那你想研究什么液体呢?
(2)同学们有这么多想研究的液体,可是由于我们今天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全部研究,老师这儿给你们准备了几种常见的液体,有:
酒精、酱油、果汁、牛奶、醋,材料员下来随机领取三种液体,每个组再做两到三个模拟温度计,小组内先分分工(小组讨论)
共同做温度计
生交流温度计的做法并介绍每一部分相当于温度计的哪一部分。
。
生分组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
生:
动手实验。
记录员填写记录单。
生:
学生交流新收获。
生:
总结:
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就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做一个模拟的温度计的活动,让学生感知、体验温度计的构造,为探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做铺垫。
在活动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对其它液体的探究使学生明确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在探究活动之后,提醒学生做好记录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学生容易把注意力倾注到活动中,而忽视了记录与整理实验现象和发现,这是孩子的天性。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1、这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
2、同学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呢。
既然液体都会热胀冷缩,那老师这儿还有一个问题:
在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
课下请同学们相互交流查阅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下节课我们来交流一下,好吗?
在问题中开始科学探究,又在问题中延续科学探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只要保持好奇心,结合多种手段,主动探究,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温度计的秘密
受热上升膨胀
水
(液体)受冷下降收缩
教学反思:
沂南集体网络备课小学科学_四_年级下册
时间
2012.1.17
单位
沂南三小
主备人
高玲
课题
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炸》
课型
实验课
参与备
课人员
贺晶、朱晓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知道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热胀冷缩的现象,乐于用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
其中“观察现象、交流描述现象和学会倾听交流作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而“组内合作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作为教学的难点。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借助老师提供的材料,设计多种多样的实验来证明气体、固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通过观察现象,进行交流描述。
并认识到科学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学情分析:
温度计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测量仪器,意在让温度计内的液体热胀冷缩现象为引子,借助对各种液体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并继续培养学生利用简单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愿意和同伴交流并分享对气体、固体热胀冷缩现象的的感知和认识。
课前准备:
教师应为学生准备典型的分组实验材料,如烧瓶、烧杯、冷水、热水、气球等。
教师准备烧杯、烧瓶、还要准备固体膨胀演示器、酒精灯等材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备课
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根据课本展示的图片:
夏天,炎热的太阳下,一位少年的自行车突然爆胎。
试问为什么在炎热是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呢?
启发学生思考:
是不是车胎里的空气被晒热时会膨胀呢?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
二:
试验操作,验证猜想
(一)明确操作安全,制定实验方案
1提问:
怎么知道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回答)
2、 学生看材料,小组内交流实验方案。
(强调:
充分利用材料)
3、明确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强调安全、分工合作意识)
(二)分组实验操作,教师是服务者,提供材料;或参与各组活动,启发引导。
三:
演示试验,汇报交流
(1)、你们想让大家看到什么?
想证明什么呢?
(2)、同学们的更要注意了:
咱们能看到什么现象?
他们能证明出什么呢?
教师随时与学生交流重点内容或启发思考实验注意事项,完善实验操作。
3、师生总结:
空气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请学生板书知识点:
空气热胀冷缩
教师介绍科学家的种种实验证明,归纳板书: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四:
回顾前文,引出对固体的探究
1、回顾旧知:
《温度计的秘密》一课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启发:
我们都知道,物体一般有种状态?
现在,已经知道气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此时,你还想知道什么吗?
3、演示“固体膨胀演示器”。
邀请学生合作完成实验。
4、先观察材料,接着设计试验方案,最后合作实验。
7、师生总结板书:
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派小组代表上台边讲边演示。
提出要求:
讲解演示
总结空气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板书知识点:
气体
液体
猜想。
固体(?
)
观察,并思考现象。
实验操作者简介不同材料的物体在相同情况下热胀冷缩程度的不同。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寒冷的冬天,经常会遇到自来水管冻裂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
是为了提示学生课下进行探究液体的“反常膨胀”现象,把探究活动延伸到课下。
板书设计:
《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空气
气体
液体热胀冷缩
固体
教学反思:
沂南集体网络备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时间
2012.1.15
单位
沂南四小
主备人
马丽
课题
3、认识岩石
课型
活动课
参与备
课人员
杜永莲杜维娟王兰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鉴别岩石的简单方法。
2.了解几种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学重点:
1.岩石的鉴别方法
2.常见岩石的特征
教学难点:
1.岩石的硬度
2.岩石遇酸的反应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强,能较好的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材料的使用可以为人类发展带来好处,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原料,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喜欢大胆想象。
课前准备:
1.较标准的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标本,每组各一块,供分组观察用。
2.放大镜、小刀、铜钥匙、稀释的盐酸及滴管,每组一个。
3.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的图片或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备课
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谈话:
低年级我们玩过石头,大家一定都很感兴趣,今天,我们再来研究几种石头,找一找这些石头的特征。
(板书课题)
请学生观察一下放在桌上、标有号码的五种岩石。
2.学习新课
谈话:
岩石的种类很多,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五种岩石,放在你们的桌上,我们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找一找这些岩石的特征。
学生观察,将符合这五种岩石特征的岩石拿出来。
科学课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磨练科学能力,陶冶科学精神的过程,是在教学情境下科学过程与认知过程的统一。
根据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研究事实,得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结论。
这很重要,让学生自行获取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使他们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课前自己收集大量岩石资料及岩石,找出岩石的特性,最后达到会认识一般常见的岩石,了解一般岩石标本的制作方法,即从四部分进行教学:
创设情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应用外延,来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
.指导学生观察五种岩石的特征
(1)观察岩石的颜色
谈话:
岩石的外表颜色很不同,有白、灰、黄、黑等单色的,也有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还有带花纹的,你仔细看一看桌上的五种岩石,是什么颜色的,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课文的观察记录表中。
(2)观察岩石的结构特点
讲解:
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是一层层的,还是一粒粒的;是粗粒的,还是细粒的;是由同种颗粒构成的,还是由几种不同的颗粒构成的。
观察时可用放大镜仔细看一看,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
(3)观察岩石的硬度
讲解:
各种岩石的软硬程度不同,我们这里把岩石硬度分成很硬、较硬、较软三级,用小刀刻不动的岩石是很硬;用小刀刻得动,用铜钥匙刻不动的是较硬;用铜钥匙刻得动的是较软。
(4)观察岩石遇酸的反应
谈话:
岩石遇酸是否会发生反应,有什么现象发生,请你试一试。
(在使用盐酸鉴定岩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有些学生可能不熟悉“盐酸”这个名词,应该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化学药品:
②告诉学生盐酸有腐蚀性,不要弄在手上或衣服上,往岩石上滴盐酸时一定要用滴管,每块岩石上只滴2——3滴;③在分组实验时,为了安全,每组发的盐酸量不要多并且要稀释。
)
(5)观察岩石的其他特征
谈话:
除了上面的几个特征,你们再观察一下,岩石还有什么其他特征。
(为了使学生真正认识一些岩石,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研究。
教学中,不必局限于课文中的几种研究方法,只根据这几种方法研究的结果,并不足以概括出所有岩石的最明显的特征。
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在这几种方法的启发下,从其他方面再找一些岩石的特征。
)
(6)全班讨论,互相交流
(在观察完岩石特征以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对于不一致的意见,可以讨论或重复进行观察、实验。
应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因为岩石特征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可能只发现其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通过交流,就可以把握得更准确,更全面。
)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供的五种典型岩石特征
(这部分教学内容,如果课堂时间允许,应让每个学生仔细阅读,如时间较紧,可请几个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
教师应明确,课文给出的这些岩石特征并不全面,所列的是岩石特点中最明显、学生最易把握的,目的是让学生把这些特征与前面自己的研究进行比较,为下一步鉴别、定名岩石做依据。
)
3.指导学生给岩石定名
谈话:
我们观察研究了五种岩石,得到了一些有关这些岩石的特征,我们又阅读了上面这些标准岩石特征,现在请你把你记录表中的岩石特征与标准岩石特征进行比较,说一说1、2、3、4、5号岩石,分别是什么岩石。
让学生把正确的定名填写在书中空格处:
1号是花岗岩,2号是砂岩,3号是页岩,4号是石灰岩,5号是大理岩。
对于某种岩石的特征,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形容方法,他们用的词可能互不相同,与课文中写的很可能不一样,但只要是符合那种岩石的基本特征,并能达到区分岩石的目的,就应该给予肯定。
学生在对照标准岩石的特征定名时,可能定的并不准确,这没关系,最后教师还可以把正确的名字告诉学生,重要的是使学生了解鉴定的方法。
通过定名,可以对学生概括的某种岩石的特征是否正确加以检验。
3.布置作业
学生观察后,可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以取得小组的一致意见。
学生观察记录
学生用小刀、铜钥匙分别刻划岩石,并做记录。
学生实验,并做记录。
学生比较,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汇报定名结果,教师总结。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课后到野外石山、河滩或建筑工地采集一些岩石标本。
板书设计
3、认识岩石
岩石:
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类。
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岩等。
教学反思
沂南集体网络备课小学科学_____四____年级下册
时间
2012-1-18
单位
沂南四小
主备人
杜永莲
课题
4、做个岩石百宝箱
课型
新授课
参与备
课人员
马丽杜维娟王兰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颜色、花纹、手感等方面认识各种各样的岩石的特点。
2.可以按不同的特点把岩石分成不同的的类别。
教学重点:
观察并描述岩石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制作岩石百宝箱
能力目标:
1.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对岩石进行观察。
2.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岩石的特点。
3.以岩石的某种特点为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学情分析:
《各种各样的岩石》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由“开个石头展览会”、“给岩石分类”(同步给出两个内容的教材图片)两个主要内容组成,通过学生亲历搜集、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引领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岩石世界,经历探索岩石奥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收集岩石、研究岩石的兴趣。
2.感受岩石是各种各样的,也是美丽的。
课前准备:
师:
课件、各组有结构岩石四块、纸盘、岩石标本等;
生:
野外收集的岩石三、四块。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备课
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一)收集活动信息,激发探究欲望。
1、出示岩石,明确研究对象。
开课时,直接出示观察对象,并告诉学生,它的科学名字叫岩石,让平时游戏的道具进入课堂,使学生对岩石探究的兴趣十分浓厚,对岩石的交流活动就此展开。
2、了解岩石分布情况。
(课件回放,学生课前采集岩石的情景。
)课前我和同学们在清江河边采集鹅卵石、去大龙潭寻找云锦石、还到菊花石工厂参观.有了亲身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身边到处是岩石,为研究岩石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3、交流课前搜集岩石的文字资料。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岩石的文字资料,丰富各种信息。
学生说“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岩石?
”
学生说“关于岩石我们知道些什么?
”
科学探究源于生活、融入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科学探究是使之形成科学概念的有源之水。
我们在采集岩石的活动中,同学们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在教学中,不仅对岩石质地和种类进行了充分考虑,而且对相关研究材料的提供也做到了有目的性和层次性。
我为学生提供了11种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辅助研究,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
(二)设计研究主题,确立探究方法。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怎样研究岩石,大家准备采用什么方法研究呢?
”
(三)组织探究活动,了解岩石特征。
1、第一次实验
让学生交流发现了什么?
体现了科学课教学的特点,即不仅要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还要让学生展示、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2、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1)其他小组交流。
导入:
大家刚才用自己选择的一种方法进行研究都有所发现,其他小组有这些发现吗?
其他小组发现岩石的特征我们能确定吗?
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
教师引导:
科学是严谨的,我们在没有亲手验证之前就下结论为时过早。
(2)用多种方法对其它小组的结论进行验证。
对结果进行验证是科学探究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一些研究工具,让他们用多种方法对其它小组的结论进行验证,看看和别人的发现是否一样?
(3)全班交流岩石的研究发现。
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汇报:
“大家刚才有这么多发现,你对岩石有什么看法?
”
3、演示实验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刚才用了许多研究方法发现了岩石的许多特点,老师准备了一块从火山口捡来的一块特别的岩石,它有什么特点呢?
”
(2)演示实验。
分小组讨论:
确定一种研究方法。
同学们通过近两年的科学学习,对综合运用感官直接观察某物体的特征的方法,如“看、闻、摸、拈”等已经初步掌握,教师适时有层次的指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岩石的方法,明确观察岩石哪些方面的特征。
收集整理信息,交流研究成果。
学生亲历了第一次实验探究活动后,各小组准备按照“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的这一顺序进行汇报。
如,“我是用什么方法对岩石进行观察的?
”“我观察到了岩石的哪些特征?
”
在充分探究验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对岩石的研究发现。
通过交流,同学们发现了岩石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及手感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学生汇报交流。
通过演示,学生观察到岩石放进水里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岩石里有空气。
由此看来,我们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岩石,能发现岩石不同的特征。
问题的探究源于情景的创设。
创设不同的问题情景引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是本课的特点,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对岩石经历“找寻——认识——研究——交流——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从而形成“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和岩石可以按不同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别”这一科学概念。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四)整理探究成果,形成科学概念。
1、指导分类方法。
教师提问“你们能根据我们的研究把这些岩石分一分吗?
”
2、给岩石分类。
出示分类提示:
你们组是怎么分的?
为什么这样分?
还可以怎样分?
4、拓展延伸
(1)欣赏恩施岩石风景区。
(2)将采集的岩石制成标本。
(3)探究这些岩石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汇报交流分类结果。
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分类方法不同,分得的种类也不一样,同一块岩石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这一部分的内容是观察岩石的延续,目的在于让同学们研究一组岩石的共性特征。
对岩石的研究活动,我并没有停止在材料的研究发现上,而是结合学生的分类情况,设计了课后的拓展,就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制作岩石标本盒,(展示部分分类标本)这样就使学生对岩石的研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是对后续课的一个前期实践,真正做到了把科学活动带进生活,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板书设计:
4、做个岩石百宝箱
看颜色
闻气味
摸光滑
刻软硬
教学反思:
沂南集体网络备课小学科学__四__年级下册
时间
2012年1月28日
单位
沂南四小
主备人
杜维娟
课题
5、岩石的用途
课型
新授课
参与备
课人员
耿桂国杜永莲王兰兰马丽王世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查阅
有关岩石的资料。
教学重点:
知道岩石的用途
教学难点:
了解人类对岩石资源的造成的破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交流,知道岩石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了解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了解人们对岩石资源造成的破坏。
学情分析:
学生对岩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树立起保护、利用岩石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有关岩石用途以及岩石资源保护方面的课件和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个性备课
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师: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完成一个表格,请同学们在小组范围内将完成任务情况作交流汇报。
猜岩石:
课件出示各种岩石图片
师:
请你猜出这些岩石的名称、产地、作用。
师小结岩石的用途:
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是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们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
岩石有这么多的用处,哪个小组能利用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呢?
小组发言人汇报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师适时评价、激励
让学生自己总结,从总结中了解岩石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探索体验解决问题
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小组作展示准备。
2.师巡视指导,对效率较低的小组做恰当的提示。
3.分组进行展示活动。
师:
现在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活动成果,让大家一起来分享。
其他小组的同学要把优点与不足记录下来,以便作出评价和补充。
4、课件展示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采取抽签的方式,让四个小组进行了展示。
在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此环节意在让学生学会合作、梳理、归纳。
拓展延伸应用创新
师:
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找宝藏的游戏,比一比谁找到的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四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