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小舞.docx
- 文档编号:9681201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9.60KB
教育学小舞.docx
《教育学小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小舞.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小舞
教育学
-——小舞出品
一、教育学与教育的概念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
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外在的、表明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问题——探究、发现;分析、解释、应答
教育规律——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
(二)“教育”的定义:
社会的角度---广义: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有追求的影响活动。
更狭义:
思想教育。
个体的角度--个体的学习或发展的过程。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v有目的的培养人——教育的本质特点
v培养人——教育的本体功能
(三)“教育”的要素及其关系
v受教育者——第一性,主体性
v教育者——高素质性,发展性
v教育影响——“教育中介”,内容,形式
三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育的起源问题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其认为教育是一种源于本能的生物现象。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主要观点:
教育起源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与教育的生物起源论都远离了人作为人的本质,将教育从社会中孤立了出来。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主要观点: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产生的需要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我们的认识:
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
具体讲就是:
教育起源于社会群体传递、发展文化和社会个体社会化这两个方面的共同需要。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及其教育
原始社会的特征:
(1)生产工具是旧石器与新石器;
(2)泛灵论和仪式性知识;(3)狩猎和捕鱼;(4)原始共产主义
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1)教育水平低,教育融合在生产生活过程之中。
教育内容——生产生活知识;
教育手段——口耳相传,耳濡目染,无专门教育机构
(2)教育无阶级性,原始的平等性。
(3)教育与原始宗教和仪式有密切关系
(2)古代社会及其教育
古代社会的特征:
(1)生产工具是金属工具;
(2)古代哲学、文学、经学、科学、伦理道德以及宗教等知识体系产生;(3)古代社会农业的发展;(4)私有制、国家的产生与发展,阶级斗争出现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宏观方面---
(1)正式的教育机构——学校的出现,教育开始制度化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3)教育逐渐远离生产劳动
(4)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对被统治者实施宗教、道德教化。
微观方面--
(1)教育内容以宗教知识、道德知识和军事知识为主
(2)教育方法体罚盛行,注重机械联系与实践训练
(3)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
(4)教育组织形式是以个别教学形式为主
(3)现代社会及其教育
现代社会的特点:
(1)商品经济取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工业化大生产取代手工生产;(3)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现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完善
(2)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学校类别多样,综合性增强
(4)当代社会及其教育
当代社会的特征:
(1)信息化和全球化步伐加快;
(2)国际竞争加剧,竞争的根本在人才
当代社会的教育的特征:
(1)教育的公共性;
(2)教育的信息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国际性;(5)教育的终身性。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的涵义:
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有规律进行的量变和质变过程。
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1、人的发展的统一性身体(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心理发展(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反作用于身体
2.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生理学、心理学)
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
阶段性——是指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的身心特点具有独特的年龄特征。
(即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各年龄阶段所特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
3.人的发展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相似性——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诸多共同的趋向与特征。
差异性——主要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发展上存在个别差异,包括身体素质、智力水平、个性倾向、性别差异等很多方面。
4.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阶段、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等大体相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发展的可变性(潜在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5.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人的发展虽然是有顺序的,但其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在发展的同一方面上,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不平衡;(身心都如此)
2、在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显示出一定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二)人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1.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2)教育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教育要助于人的发展目标的实现
3.谋求人的发展,才应该是教育的真正目的和全部责任。
(三)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人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青年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
环境的作用
(1)宏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总的条件和背景,制约其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宏观社会环境——包括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社会关系、社会意识等社会大背景,它们对人的发展从总体上起制约作用。
(2)微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直接的影响。
微观社会环境——是指人的生活活动圈。
由家庭、邻里、亲友、伙伴、娱乐场所、工作单位等构成。
微观社会环境随时随地都在发出一定信息给人以影响,这种影响是广泛而直接的。
(四)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的说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
2、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个性化——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教育的特征:
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可以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对各种环境因素加以控制和利用。
3.学校教育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4.有对好的教育结果的期待和向往。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
1.重视并激发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2.要尊重人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1)尊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施教;
(2)尊重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关注年龄特征——科学地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3)重视关键期——适时有效地促进发展;(4)尊重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3.学校教育要与家庭及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五)教育对人的地位的提升
(1)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潜能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成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存在的事实及价值,尽可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是教育工作的任务。
(3)教育对人的力量的发挥人的力量包括身体的力量和精神的力量。
人的精神力量是人的根本力量,人的精神力量的发展只有通过教育,教育培养身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且力图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和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4)教育对人的个性的发展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
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
发展个性是要在人的共同性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教育与社会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内涵是指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的总体(基本)关系:
1.教育在社会系统中;2.教育(人)作用于社会;3.社会反作用于教育。
(一)教育对社会经济——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
1.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能力,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
3.教育通过人文环境的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
4.教育本身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二)社会经济对教育——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与制约
1.经济发展状况制约着一个社会的教育目的。
2.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影响教育的投入,进而影响到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3.经济结构的类型影响着教育结构。
4.经济发展影响着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
5.经济发展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手段的改革。
6.职业的不断变动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
(三)教育对政治变革的影响(教育的政治功能)
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
教育可以为政治的稳定和变革制造一定的舆论
教师和学生是任何一个时代政治稳定和变革的中间分子
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四)政治体制对教育的影响:
•政治体制影响着教育的目的
•政治体制影响着教育权和受教育权
•政治体制影响着教育内容的编排
•政治体制影响着教育体制
•政治体制本身具有极其深刻的教育作用
(五)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
•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六)文化模式对教育的影响
•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的价值选择
•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的目标选择
•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
•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政策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有自己的基本规律或基本原则,它虽然受着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我们不能忽视或抹杀教育本身所独具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否则,就不能实现我们的目的。
1.教育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相互作用
教育以培养人而成为一种有别于宗教、文学、艺术等独立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既以自己的活动影响着其他意识形态,同时它也受到其他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
如前所述,一定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不仅时刻影响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观点和主张,从而导致不同教育观的诞生和教育改革思潮的兴起,而且也作用着教育内容的改革和教育方法的更新。
同时,教育也以自身的独特活动对政治、哲学、伦理、科学等产生积极的作用,促进其发展。
我们也称之为教育的能动作用。
2.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
首先,教育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并随其变化而变化,但这二者的变化并非直接的、即时的。
就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来说,教育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变化。
当旧的政治、经济灭亡之后,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并不随之而灭亡,总是还会继续残存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并会千方百计地阻止新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与此相反,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某种新的政治经济制度产生以前,在某种旧的制度面临崩溃之前,某些新的教育思想、教育主张也会提前出现,为新的政治经济的产生做准备。
其次,就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来说,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相适应的前提下,“教育先行”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教育并不是等生产力发展之后再发展,而是要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优先于生产的发展,这也是当前我们把教育列为战略重点的主要原因。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任何一种教育都是在以前的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前一种文化教育有着密切的承接关系。
就教育的历史发展看,新的教育总是继承了以往教育的全部成果,吸收和利用了那些能够促进人身心发展的、具有真理性和永恒性的教育要素,并将其纳入到新的教育理论体系之中。
总之,教育虽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生产力和社会精神文化等的制约,但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对其它各要素也起着一定的反作用。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的这种独立性只是相对的,它在独立性方面的各种表现,实际上都有其相应的政治、经济因素作为根据,它在最后还是要由政治、经济制度的需要来决定。
所以,我们既要看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也不能将其绝对化,忽视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否则将不能科学的认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五、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充满理想的事业,任何教育活动都以一定“期望”作为“起点”。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围绕着教育目的实现而开展的。
教育目的分类:
按主体分为:
、国家(政府)的教育目的;
、社会的教育目的;
、个人(教育家、家长、教师、学生)的教育目的。
外在的、应然目的&内在的、实然目的。
v广义:
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v狭义:
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需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教育目的与教育功能、教育价值的关系
v教育目的——主体想要教育干什么
v教育功能——教育本身能干什么
v教育价值——教育的效用(有什么用)
教育目的的基本功能—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依据、标准
v定向
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
对人培养的定向作用
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
v调控
确立价值的方向进行调控
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
通过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
v评价
评价教育过程评价教育效果
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以及学校的性质、任务,对学生身心发展提出的具体标准。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一般与具体的关系
培养目标要根据教育目的制定,教育目的通过培养目标实现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依据
社会依据:
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个人依据:
符合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满足人的需要
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
1.人本价值取向
核心:
主张教育目的应该以个人需要为本,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特点:
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
我国教育目的演变趋势与基本精神
我国教育目的演变趋势
1.关注重心的转移:
政治挂帅——经济优先——为人民服务;2.培养对象规格的变化:
几方面发展——全面发展;3.培养对象目标的变化:
劳动者——人才——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教育目的演变趋势与基本精神
1.社会主义方向性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精神——政治性;2.培养劳动者——工具性3.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
我们期望的理想的教育目的
1.把教育的内在价值放在首位;2.在教育目的中应体现开放和民主的精神;3.“以人为本”
六、教育内容
(一)教育内容的概念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
教育内容是构成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
由教育目的决定的,体现着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的要求。
从其涉及的范围看,包括人类社会各个领域活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从其价值来说,它具有发展人的智慧、品德、体力、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的作用;
学校教育内容的特点:
(一)学校教育内容具有明确的目的指向性和预定性
(二)学校教育内容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内容,具有高度的信息含量
(三)学校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四)学校教育内容的构成必然是组织化、有序化的
(五)学校教育内容的承载方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我国现行的教育内容
(一)德育
定义——又称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等。
三层含义——
(1)道德品质教育——指人们对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等的反映,主要讲人际关系教育,即人际关系准则。
(2)政治教育——政治教育指的是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态度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3)思想教育——主要指对事物对世界的思想观点的教育,属于认知范畴。
其最终目标是使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德育的任务——现阶段,我国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3、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德育的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2、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3、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4、集体主义教育;5、民主与法制教育;6、社会公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
新时期我国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1)科技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2)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价值观念的多元引起思想困惑与道德失准;(3)大众传媒的普及、信息渠道的畅通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的挑战。
课程及其课程改革
课程的概念---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
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
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课程类别
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独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时间和期限。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它是以学科课程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是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来组织的课程,让学生通过活动来获得生活必需的经验或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改造。
在这种理论指导下设计的课程称之为“活动课程”。
2.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关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
核心课程是在广域课程的基础上,以比较重要的学科或内容为核心,其他学科或内容围绕核心组织起来的主体结构型课程。
核心课程通常围绕一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为逻辑结构来组织教学内容,它不受学科界限的制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在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包括:
1物质层面上,包括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排列、校园环境等;②在行为层面上,包括学生间的交往、教师之间的交往、师生之间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社区与学校的交往等;③在制度层面上,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等;④在观念层面上,主要有校风、办学方针、教学风格、教学观念、教学指导思想等。
)
4.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特征:
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
课程计划即课程设置的总体规划。
它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课程改革
1.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社会发展的需要
课程自身的问题
国内外课程改革
2.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总目标——以邓小平教育理论特别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论述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六项具体目标——
目标一: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目标二:
课程结构的改变——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学科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目标三: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目标四: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目标五: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
目标六:
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七、教师与学生
教师
一、教师的概念及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从广义看,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
从狭义看,教师专指学校的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职人员。
当代教师:
人类文化的继承者和传递者,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力量;
不仅要传授知识(教书),还要育人(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关怀和指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当代的“教师”:
的多功能性:
专门性、高素质性、发展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师职业经历了:
经验积累型教师→技术型教师→专业型教师的演变过程
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1.一种职业要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首先:
是具有成熟的专业技能和特殊智力,在职前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