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换是给别人看的教案.docx
- 文档编号:9676771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0.50KB
自己的换是给别人看的教案.docx
《自己的换是给别人看的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己的换是给别人看的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己的换是给别人看的教案
(一)、认知和能力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二)、方法和过程目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投入情感,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与同伴合作学习,交流体会,表达想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异国风情,体会人性之美,播撒“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的种子。
二、 说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三、 说教学理念、教法与学法
课堂中尽情展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在教学行进中,我主要采用品象法与体验法,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琢磨与习得。
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依据主要场景制做课件见及配置音乐。
2、学生准备:
按自己的习惯及要求进行课前预习
五、 课时安排
1课时
六、 教学流程(本课的教学主要有四个内容,即“看文、看花、看人与看梦”)
一、看“文”
师:
同学们,我们中国有一座著名的学府叫北京大学,北京大学有一位已故的著名教授叫(生读:
季羡林)。
季先生是享誉中外的语言学家、翻译家、佛学家,还是别具一格的散文家;他80高龄提笔写散文,一发不可止,成为当今学者散文的一座高峰。
今天我们要走进他写的一篇美丽的散文去感受他美丽的情怀。
学生读题
1、请打开150页,大声读一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自主学习。
3、反馈:
师提示:
讲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补充课题。
谁能将《自己种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个课题补充完整,课文的主要意思就讲清楚了?
预设:
(点拨点:
时间?
自己看到的是什么?
别人看到的是什么?
几十年后又有什么感觉?
)
四五十年前作者在德国留学,看到德国人自己种花只看到花的脊梁,别人看到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的海洋。
几十年后,他又踏上德国,发现美丽并没有改变。
随机师生共同板书:
脊梁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学生读好“词语”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高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一定要教给学生方法,我采用提示补充课题,点击重点词语等方法,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
)
二、看“花”
(一)“自己看到的”
师:
德国家家户户种花,自己却只看到脊梁,哪个句子直接写到养花的人只看到脊梁。
请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
“家家户户都养花。
他们的花不像中国那样,养在屋里,他们是把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谈谈自己读句子后获得的信息。
预设:
**家家户户养花,是个爱花的民族。
**养花的地点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的脊梁”只是一些枝干和叶子,并不美观;(师:
花的脊梁是什么?
与花相比给人什么感觉?
师:
读书应该读出书背后的东西)
**花最美丽的部分──花朵自己却不能完全欣赏到;
**感觉这样做自己有点得不偿失
**这是一个奇特的民族。
(在行为上)
……
师小节:
我们抓住“家家户户”、“临街窗户”、“花的脊梁”等词语捕捉信息,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朗读时只要注意这些词语就能将句子读好了。
2、一生读,齐读。
(用孩子读句子后获得的信息导入教学,不仅尊重了孩子的认知发展,而且更能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更大的探究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看“别人看到的”
1、别人看的花怎样?
请找出句子。
出示句子: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得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2位生个别读。
2、师:
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呢?
4、学生反馈:
预设:
**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
**我仿佛看到在这些奇特房子的窗台上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条花的彩带。
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种美的享受,真香真美。
**我仿佛看到主人们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阳台,换上一盆盆正在开放的鲜花搬上阳台。
**我仿佛看到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吸引来了大批的蝴蝶,围绕着各家各户的窗台翩翩起舞。
主人闻着花香,欣赏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时驻足观赏,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
”
……
预设点评:
**你是抓住“姹紫嫣红”这个词语展开想像,真好!
(师指导:
你的想像真美,能把你的想像融入姹紫嫣红这个词语读一读。
生先读词语,再读句子。
)
**你从家家户户这个词语,看到了一条条花的彩带·
(师指导:
你也把你的想像带如句子读一读。
)
**你看到了鲜花背后的辛勤和汗水。
你走进了德国这个美丽的国度。
**从静态的鲜花街道,看到了花碟共舞的动态美·
(师指导:
你能不能让我们走进这个鲜花的世界,读一读词语“”)
(师:
同学们,将这些美丽的画面带进句子,你会读出让你应接不暇的花的海洋。
)
……
6、同学们,你们的朗读,你们的想像,仿佛把我们带入了这样的画面。
出示句子师读:
(朱自清)
所有的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儿一簇,那儿一丛,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
师引读:
所有的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儿一簇,那儿一丛,都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
就是——花团锦簇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就是——(姹紫嫣红)
学生齐读句子。
7、师:
你们的朗读,你们的想像,又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这样的画面。
请看:
出示课件:
鲜花满街
8、把你们的感受化为朗读!
生:
女生读,男生读
9、把这份美丽留在心中,全班读句子或背诵句子。
(这是一段很有张力的语言,一幅绚丽的画。
在指导学生细品语言,还原形象时,我采用了朗读体验法,通过朗读文字,闭目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层层深入,从语言到画面,再从画面到语言,引领学生走了一个来回,从而培养学生高素质的语感,积累语言,内化成生命中美丽的积淀。
)
三、看“人”
(一)看“房东太太”
1、师:
德国人人种花,让别人看到了花的海洋,那自己呢?
(脊梁)
2、补充材料:
四五十年前,作者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住在房东欧朴尔家。
房东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
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家,一住就是十年。
十年里,他每天只看到花的脊梁,于是他问房东太太:
“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
生:
“正是这样!
”
3、出示句子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
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
她莞然一笑,说:
“正是这样!
”
4、句子中有个神态的成语,不能错过。
是怎样的笑?
意思:
轻轻地笑。
……
师生对读(我们来读读句子,你会感受到这还是怎样的笑。
)预设评价:
自然的笑,不可言传的笑,发自内心的笑,热情的笑,温馨的笑……
师:
现在明白还是怎样的笑?
5、就这样,一个声音在季羡林先生耳边响起,正是这样,正是这样,正是这样,正是怎样呢?
师引读:
正是这样,走过每一条街,(看见窗户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正是这样,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
正是这样,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语文教学中,每一个词都充满了张力,要想语文教学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效果,只有不断开掘字词这个源头,才能上出语文味来。
“莞尔一笑”一词,刻画人物形象入木三分,令人回味无穷,这样的词我们要做足文章。
)
(二)看“民族”
师:
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象,季羡林先生是怎样想的呢?
读课文,找出句子。
2、出示句子: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3、联系上文,写一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反馈:
句子一:
预设: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当我为别人付出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付出;互帮互利,互相赠予,共同享受生活的美丽。
这就是一种人生境界。
**每个人都把自己种的花儿展示在窗外,自己也能看到多于自己的更多、更美丽的花。
**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
(如:
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每一个人将美丽的事物展现给别人,那就是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圆。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
预设点评:
**花,使季羡林想到如何做人,这本身也是一种境界。
花很美,人也美。
**一份快乐两个人分享,就成了两份快乐。
**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让人“耐人寻味”呢?
**他们把花给别人看,这种高尚的、无私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耐人寻味。
……
师:
你们的感受说明你们理解了这样一个问题,明白了每个人要先为别人奉献,在为别人奉献的同时,也能得到很多,这确实耐人寻味呀!
当我们再次读这句话的时候,你会带着怎样的心情来读?
预设:
**我会带着赞美的心情来读。
**我会带着敬佩之情来读。
**我会带着欣赏的心情来读。
师:
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更“耐人寻味”了。
生齐读句子。
师:
请再看句子,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这样的奇丽的景色,会长久保持吗?
生:
(会)
你们如何理解“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
预设:
**“美丽”指的是德国那奇丽的花。
**“美丽”指的是那里的环境很美。
**“美丽”还指德国人的心灵很美。
**“美丽”还指他们那种无私境界的美,这种奇特的美。
师:
谈得好,在美丽的花背后,却隐藏着这么多美丽的东西,难怪作者说,请大家一起来读这句话────
生齐读“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
补充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成了战败国,德国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德国人民并没有倒下去,他们对生活并没有放弃美好,每户人家都种花。
这样一个民族,没过多久,就终于走出了困境,一个美丽的德意志民族又在世界崛起。
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生读:
多么奇丽的景色!
多么奇特的民族!
(季老的文章,道出人生教诲却举重若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言语层面进入文化层面,再从文化层面进入言语层面,在言语和文化之间再走一个来回。
我相信,只要给孩子一方土壤,他们就会绽放出最绚丽的花朵。
)
四、看“梦”
1、四五十年后,作者再一次漫步德国,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这个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动了,此时,作者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猜一猜,“梦”是什么?
预设: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文化,各国人民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希望祖国人民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希望祖国人民也能像德国人民那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
2:
结课:
是的,作者希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朵精神鲜花在中华大地上扎根,开花。
这就是季羡林先生给我们带来的美丽的鲜花,美丽的境界,美丽的民族。
季羡林先生的文章给我们带来美丽,带来真情,带来哲理。
2006年,季羡林先生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
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
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写的文章怎么可以不看呢?
请阅读《季羡林散文》,你们会得到一分快乐的心情,得到一分美丽的情怀。
(语文课堂的结尾,不是课文的结束,而是新的开端,引领学生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景。
)
七、 教学板书: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脊梁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板书的构成是题目、重点词句,简单醒目。
这样的板书直观地给孩子一个感知文本内容与灵魂的凭借。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己 别人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