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第3章考题.doc
- 文档编号:966549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1.34MB
电工基础第3章考题.doc
《电工基础第3章考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基础第3章考题.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6.1电路如图3.6.1所示,试求t≥0时的电流iL。
开关闭合前电感未储能。
【解题过程】
①根据换路前的电路求初始值。
开关闭合前电感未储能,且根据换路定则,初始值iL(0+)=iL(0-)=0。
②根据换路后的电路求稳态值:
③求时间常数:
τ=L/R=1/(6+3//3)=0.133s。
④由三要素公式得:
。
3.6.2电路如图3.6.2所示,试求t≥0时的电流iL和电压uL。
开关闭合前电感未储能。
【解题过程】
①按照换路前的电路求初始值iL(0+)。
根据换路定则:
iL(0+)=iL(0-)=0A。
②按照换路后的电路求稳态值iL(∞)。
iL(∞)=2/2=1A。
③求时间常数τ。
τ=L/R=0.5/(5//5)=0.2s。
④由三要素公式得:
。
⑤根据电感元件特性得:
。
3.6.3电路如图3.6.3所示,试求t≥0时的电流iL和电压uL。
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解题过程】
①根据换路前的电路求初始值iL(0+)。
根据换路定则iL(0+)=iL(0-)=10/10=1A。
②根据换路后的电路求稳态值iL(∞)。
iL(∞)=0A。
③求时间常数τ。
τ=L/R=1/[(10+10)//20]=0.1s。
④由三要素公式得:
。
⑤由电感元件特性得:
。
3.3.5在图3.3.5中,I=10mA,R1=3kΩ,R2=3kΩ,R3=6kΩ,C=2μF。
在开关S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求在t≥0时的uC和i1,并作出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解题过程】
三要素法进行计算。
①求初始值uC(0+)。
根据换路定则,uC(0+)=uC(0-)=IR3=60V。
②求时间常数,将电源置零后,电容两端的等效电阻Req=R1+R2//R3=5kΩ,时间常数τ=ReqC=0.01s。
③稳态值,由原电路图,因为开关S闭合后,电流源被短路,因此电容端电压稳态值为uC(0+)=uC(∞)=0V。
④将三要素代入公式可得:
。
直接对之求微分可得。
⑤确定i1和uC的起点和终点,即可画出其变化曲线如下:
3.3.6电路如图3.3.6所示,在开关闭合前电路已处于稳态,求开关闭合后的电压uC。
【解题过程】
采用三要素法求解。
①求初始值uC(0+)。
换路前后,电容端电压不跃变,即uC(0+)=uC(0-)=9×6=54V。
②求稳态值。
根据换路后的电路可求出:
uC(∞)=9×(6//3)=18V。
③求时间常数τ=ReqC=(3//6)×2×10-3=4×10-3s。
④将已经求解出的三要素代入公式可得:
。
3.4.1电路如图3.4.1所示,uC(0-)=u0=40V,试问闭合开关S后需多长时间uC才能增长到80V?
【解题过程】
根据三要素法求解。
①根据换路定则,根据条件可知uC(0+)=uC(0-)=u0=40V;
②时间常数τ=RC=2×103×0.5×10-6=1×10-3s=1ms;
③稳态值uC(∞)=120V;
④代入公式可得:
;
⑤将uC=80V代入上式可求得时间t=0.693ms。
3.4.2电路如图3.4.2所示,uC(0-)=10V,试求t≥0时的uC和u0,并画出它们的变化曲线。
【解题过程】
根据三要素法求解。
①求初始值。
根据已知条件和换路定则,uC(0+)=uC(0-)=10V;根据换路后的电路,并将电容采用电压源代替后求u0(0+),u0(0+)=100-10=90V。
②求稳态值。
uC(∞)=u0(∞)=100/2=50V。
③求时间常数。
由图得等效电阻Req=100//100=50Ω,时间常数τ=RC=50×2×10-6=1×10-4s,④将之代入公式可得。
;
。
或者根据回路的KVL课直接求解出:
。
只要确定指数曲线的起点和终点即可画出变换曲线如下图所示:
3.4.3在图3.4.3(a)所示的电路中,u为一阶跃电压,如图3.4.3(b)所示,试求i3和uC。
设uC(0-)=1V。
【解题过程】
电源电压为一阶跃电压,即从时间t=0开始给电路施加电压为4V的电压源。
且给出了电容电压uC(0-)=1V。
因此为全响应。
①初始值:
由换路前的电路根据换路定则:
uC(0+)=uC(0-)=1V。
根据换路后的电路,即将电容看作为电压为uC(0+)的电压源,而u=4V,求i3(0+),则电路可等效为:
由上图,可得i3(0+)=0.75mA(结点电压法、支路电流法和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都可以求解)。
②求稳态值。
由原图可得,uC(∞)=4/2=2V,i3(∞)=4/(2+2)=1mA。
③求时间常数,电容两端等效电阻为Req=R2+R1//R3=2kΩ,则时间常数τ=RC=2×103×1×10-6=2ms。
④将三要素代入公式得。
3.4.4电路如图3.4.4所示,求t≥0时
(1).电容电压uC;
(2).B点电位VB和A点电位VA的变化规律。
换路前电路处于稳态。
【解题过程】
用三要素法求解。
①求初始值,根据换路定则:
uC(0+)=uC(0-)=[0-(-6)]×5/(5+25)=1V。
然后根据换路后的电路,即S打开,并将电容看做电压为uC(0+)的电压源,等效电路如上图所示。
根据KCL可知流出和流出虚线圆圈的电流应该相等。
[6-VB(0+)]/10=[VA(0+)-(-6)]/25,且VB(0+)-VA(0+)=1V。
求解可得:
VB(0+)=2.86V,VA(0+)=1.86V。
②求稳态值。
uC(∞)=[6-(-6)]×5/(10+5+25)=1.5V;
VB(∞)=6-[6-(-6)]×10/(10+5+25)=3V;
VA(∞)=-6+[6-(-6)]×25/(10+5+25)=1.5V;
③求时间常数。
电容两端等效电阻为Req=5×(10+25)/(5+10+25)=4.375kΩ,(为5Ω电阻与10Ω即25Ω串联的并联),所以时间常数τ=RC=4375×100×10-12=4.375×10-7s。
④将三要素代入公式得。
;
;
。
3.4.5电路如图3.4.5所示,换路前已处于稳态,试求换路后(t≥0)的uC。
【解题过程】
①求初始值。
根据换路前的电路,由换路定则uC(0+)=uC(0-)=1×20-10=10V。
注意:
虽然求初始值时,电容所在支路无电流,但是要减去电压源的端电压。
②求稳态值。
由换路后的电路,稳态值uC(∞)=20×1×10/(10+20+10)-10=−5V。
③求时间常数。
电容两端等效电阻为Req=(10+10)//20=10kΩ,所以时间常数τ=RC=10×103×10×10-6=0.1s。
④将三要素代入公式可得。
。
3.6.3在图3.6.3所示电路中,U1=24V,U2=20V,R1=60Ω,R2=120Ω,R3=40Ω,L=4H。
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试求换路后的电流iL。
【解题过程】
根据三要素法进行求解。
①由换路前的电路求初始值iL(0+)。
根据换路定则可知,iL(0+)=iL(0-)=U2/R3=20/40=0.5A。
②求稳态值。
根据换路后的电路求稳态iL(∞)。
即开关S闭合,电感认为短路,所以电阻R2被短路,所以iL(∞)=U1/R1+U2/R3=24/60+20/40=0.9A。
③求时间常数。
将电源除零,电感两端等效电阻为R=R1//R2//R3=20Ω,所以时间常数τ=L/R=4/20=0.2s。
④将三要素带入公式得:
3.6.4在图3.6.4所示电路中,U=15V,R1=R2=R3=30Ω,L=2H。
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试求当将开关S从位置1合到位置2后的电流iL,i2,i3。
【解题过程】
当开关由1拨到2后,瞬态过程为零输入响应。
①根据换路前的电路求初始值iL(0+)。
由换路定则可知,iL(0+)=iL(0-)=U/R2=15/30=0.5A。
根据换路后的电路,且将电感看做为电流源,求i2(0+)和i3(0+)。
变换后的电路如图3.6.4-1所示,可求出i2(0+)=1/3A,i3(0+)=-1/6A。
②时间常数,开关在2位置时的电感两端等效电阻为R=(R1+R2)//R3=20Ω,所以时间常数τ=L/R=2/20=0.1s。
③由零输入响应公式可得:
;
。
或者在计算出iL(t)的基础上,求出uL(t),即:
,由图可知,电阻R3和电感并联,其端电压始终等于uL(t),所以,,再由KCI,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 基础 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