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 教案教学设计S版四年级下册.docx
- 文档编号:9656520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1.77KB
桂林山水 教案教学设计S版四年级下册.docx
《桂林山水 教案教学设计S版四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 教案教学设计S版四年级下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桂林山水教案教学设计S版四年级下册
桂林山水教案教学设计(S版四年级下册)
第一课时
师:
小朋友,你们知道广西什么地方的风景最美?
生:
广西桂林的山水最美。
师:
有多少小朋友到过桂林?
(数生举手)你们觉得桂林的山水怎样?
生:
桂林的山水很美。
师:
没去过桂林的小朋友想去吗?
一定想去的。
李老师也没去过桂林,也很想去。
今天李老师和小朋友从课本上到桂林游览一下,好吗?
(板书课题)现在请小朋友翻开书,听老师读读课文,看看桂林山水怎样美。
(范读课文)这篇课文你们喜欢吗?
生:
(齐答)喜欢。
生:
第一小节课文写桂林的水。
师:
是写桂林的水吗?
生:
是写乘着船观赏桂林的山水。
师:
(板书:
山和水)第二节呢?
生:
写桂林的水。
师:
(板书:
水)第三节呢?
生:
写桂林的山。
师:
(板书:
山)第四节呢?
生:
写桂林的山和水。
师:
(板书:
山和水)生:
桂林山水甲天下。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理出文章写作的顺序,使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了解。
〕
师:
(板书:
甲天下)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的“甲”是什么意思?
生:
最好的。
生:
是第一的。
师:
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是说桂林的山水是最好的,最美的,是第一的。
它像美丽的图画。
你们看(示放大图),桂林的山水多美!
谁说说?
生:
桂林山青水秀。
生:
桂林的山有各式各样的,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
桂林的水很清,可以看见河底。
师: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
你们想想,刚才大家这样认真地看,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用图显示情境,从情境中引出新词,让学生从情境中理解词义。
〕
生:
欣赏桂林山水。
师:
对的。
还可以用什么词?
生:
观看。
师:
观看桂林山水可以,但是玩赏的意思没说进去。
生:
观赏。
师:
对。
大家跟我说,欣赏桂林山水,观赏桂林山水。
(生跟说)用“欣赏”的句子,一般都可以换上“观赏”。
比如可以说欣赏水平如镜的西湖,也可以说观赏水平如镜的西湖。
但是有时候,可以用“欣赏”的句子却不能用“观赏”代替。
比如说我欣赏音乐,不能说我观赏音乐。
为什么?
生:
因为观赏是看,欣赏可以是看,也可以是听。
师:
对。
因为音乐是听的,观赏的“观”包含了看的意思。
〔引导学生找出近义词进行比较,既积累了词汇,又加深了对词的理解。
〕
现在我们来观赏一下漓江的水。
先看图,再读读书。
看看漓江水怎样美,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大家读书的时候,要学会把主要的意思抓住。
这一节课文有哪些词语把桂林的水的特点写了出来?
找出这些词,画上这样的符号“。
。
。
。
”。
(生自学。
教师巡视。
)
〔破从头讲起的程式,暂时搁下头一句不讲,抓主要内容讲,突出了重点。
〕
〔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
师:
看好了吗?
找好的请举手。
请你说。
生:
静。
师:
你找到了桂林的水的一个特点“静”,还有呢?
师:
清、绿。
师:
(板书静、清、绿)
漓江的水静、清、绿。
请小朋友用几个词把这三个字连接起来,把写漓江水特点的几个字组成一个句子。
生:
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
对不对?
还可以怎么说?
生:
对的。
还可以这么说,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又清又绿。
〔找出重点词,并用关联词组成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既进行了阅读能力、概括能力的训练,又进行了字、词、句基本训练,理解静、清、绿三个词在句子中是并列关系。
〕
师:
刚才同学们用一些词,把几个词连起来成为一句话,这句话就是这小节的内容。
如果我们告诉人家:
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能让人感到漓江水很美吗?
假如我们把静、清、绿三个字重叠起来,怎么说?
漓江的水棗
生:
漓江的水静静的。
生:
漓江的水清清的。
生:
漓江的水绿绿的。
师:
把静、清、绿几个字重叠起来,语气加重,就使人觉得漓江的水很静、很清、很绿。
我们看到漓江的水这么美,感叹起来,该怎么说?
生:
漓江的水真静啊!
生:
漓江的水真清啊!
生:
漓江的水真绿啊!
〔将形容词重叠,变陈述句为感叹句,从词和句的变化中,让学生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
〕
师:
这三句,大家说得很有感情。
现在请你们念课文中的这句话。
生:
(念第二小节第二句话)
师: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
(示范)
生:
(再念)
师:
好多了。
第二句漓江的水真清,看得见底,要念出清得见底的意思来。
“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
(师范念)
生:
(齐念第二句)
师:
绿,是很美,念时要念出美的意思来。
生:
(齐念第三句)
师:
很好。
用感叹句,把我们对漓江的爱表达出来了。
书上就用感叹句来写的。
光感叹能把漓江水怎么静、怎么清、怎么绿告诉人吗?
生:
不能。
师:
漓江水静到什么程度,清到什么程度,绿到什么程度,要补充说明。
你们看书,我念上半句,你们念下半句。
(略)
〔用引读方式,便于学生理解补充说明部分的内容。
〕
师:
书上说漓江的水静得让你不知它在流动,漓江的水清得连沙石都看得见,这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
现在我们就来一次遐想旅行,我们从南宁坐上火车,九个小时后就到桂林了。
江边有只小船在等我们。
我们坐上这只小船荡舟漓江,观赏着漓江的水。
现在你们眯着眼,看着漓江的水,想想它怎么静、怎么绿。
(师哼《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子)你们感觉到怎样?
〔运用遐想旅游、哼乐曲的方式,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味文中意境。
〕
生:
我好像听到漓江的水哗哗响。
生:
我觉得漓江的水很清。
生:
我觉得只听到划桨的声音。
生:
漓江的水真清,一座座山的倒影都映在水中。
师:
漓江的水不光静,不光清,还很绿。
你们看这句:
绿得像无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
生:
上面是“非”字,下面是“羽”字。
师:
翡翠是什么?
生:
是玉石。
师:
预习得好。
是玉石。
这种玉石是很绿的。
玉石上面如果有一个斑,那叫什么?
生:
瑕。
师:
漓江的水像一块玉石,无斑斑点点的叫什么?
生:
无瑕的翡翠。
师:
像无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这么美。
现在请女同学念,大家体会这种感情。
生:
(念课文)。
师:
现在李老师另念几句写漓江水的句子,意思和书上的一样,只是说法不同。
你们比比看有什么不同,哪种说法好。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也很清,连江底的沙石也可以看见。
这里的江水又绿,绿得像无瑕的翡翠。
这样写美不美?
为什么?
生:
书上用排比句的写法,还用了感叹句。
师:
书上用了排比句,什么是排比句?
书上把写漓江水美的意思的内容,排成一串句子,这些句子的结构是差不多的。
这样可以加强语势,给我们很深的印象,这就是排比句。
运用排比句的写法,就把这种又静又清的气势写出来了。
谁能把这种气势念出来?
生:
(齐念)
〔教师有意改变排比句式,让学生从具体语句的对比中,体会排比句的修辞作用。
〕
师:
这节写漓江的水,写到这儿,李老师有个问题,这段是写漓江的水的,那么从第二节开始就写“我们荡着小船……”可以吗?
为什么要写“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
生:
写大海和西湖,可以衬托出漓江水又静又清又绿。
师:
是这样。
这样才使我们知道桂林的水甲天下。
现在请大家念这句话。
生:
(念)
师:
“波澜壮阔”就是大海里的波涛很大,一个接一个,气势很大,“水平如镜”的“如”是什么意思?
生:
像的意思。
师:
你学得很好。
水静静的,很平,就像一面镜子。
这些句子是衬托的,怎么念?
生:
(念第二小节)
师:
这节写什么?
生:
写桂林的水静、清、绿。
师:
这节写桂林的水的特点。
写桂林水甲天下。
〔以设疑方式,回顾前文,引导学生弄明白,开头一句话,在本节课文中起衬托作用。
〕
师:
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二两小节课文。
生:
(念课文)
师:
今天我们学了排比句,我请你们做个小作业;(示小黑板:
我爱大海、西湖和漓江的水)这是一个句子,大家把它说成个排比句。
可以先说个简单的,比如“我爱大海”……
生:
我爱波澜壮阔的大海,我也爱西湖和漓江。
师:
你只说了两只。
不行,要说三句。
生:
我爱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爱水平如镜的西湖,我爱又静又清又绿的漓江水。
师:
小朋友学得很好。
这节就学到这里。
下课。
〔设计把句子改成排比句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通过扩句,让学生体会:
把事物描绘得具体、形象,句子才有丰富的蕴含。
〕
第二课时
师:
上一节课,我们观赏了桂林的水,这一节课,我们再游桂林的山。
桂林的山怎样美呢?
让我们读课文第三小节。
请大家读两遍。
第一遍读懂,有不懂的做上“?
”记号。
第二遍要抓住重点。
把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语画下来,记上这样的符号“。
。
。
”,大家在下面学,请一个同学到上面来画。
(出示抄好第三小节课文的小黑板,一个学生上讲台边读边画出不懂的词语。
)
师:
她有这些不懂的问题,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可以提出来?
生:
危峰兀立是什么意思?
生:
拔地而起、香山这两个词我不懂。
师:
香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在北京。
香山上的红叶很多,很有名。
红叶就是枫树叶。
师:
(把学生画出的词念一遍)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
我来南宁的时候,看到南宁也有山。
南宁的山是连绵起伏的(画连绵不断的山),桂林的山好像是从地里拔出来高高挺立着(画一挺立的山),可以用个什么词来说?
生:
(齐)拔地而起。
师:
(出示词卡)桂林的山是一座一座分开不连在一块的(边说边画老人山、骆驼山、象鼻山),叫什么?
生:
各不相连。
〔教师绘画再现情境,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情境,让学生从具体形象的情境中,获得鲜明的词的形象,进而理解抽象的词。
〕
师:
(指图)你们看,这些山的形状像什么?
生:
像老人,像骆驼,像大象。
师:
(指老人山)你看这老人像在干什么?
生:
老人望着远方。
生:
老人在思考。
生:
老人在沉思。
师:
我们再看骆驼像在那干什么?
生:
像伏在地上。
生:
好像在沙漠里蹲着。
师:
我看到这骆驼,就会产生一个联想,想到它跪着等人,等我们干什么?
生:
等我们骑上去。
师:
对。
你们再看这只象在干什么?
生:
在饮水。
师:
对。
桂林的山的形状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大象,变化很多,句子中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
形态万千。
师:
(示词卡)“万千”什么意思?
生:
就是说样子很多。
师:
就是说变化多。
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形态万千,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桂林的山?
生:
奇。
师:
(板书:
奇)怎么奇呀?
就是刚才说的那些。
桂林的山奇是一个特点。
这里的“奇”字当什么讲?
是不是奇怪?
生:
不是奇怪。
是说样子很多。
生:
很少见的。
师:
对了。
桂林的山的样子,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到。
这里的山就是奇特。
这奇特的山峰叫什么峰?
生:
叫奇峰。
师:
这样的奇峰一座座的排列着叫什么?
生:
叫奇峰罗列。
师:
“罗”是什么意思?
生:
散开的。
师:
对。
“罗”是散开,“列”是排列。
这些山峰散开地排列着,就叫奇峰罗列。
大家把这句念一下。
(生齐念)
师:
桂林的山这么奇特,我们要告诉没去过的人,怎么说呢?
(用两种不同的语气念让学生比较哪种好后,用手势指导学生朗读)
师:
在桂林,还有很高很陡的山(画又高又陡的山),这山又高又陡,很险,叫什么山?
生:
危山。
师:
这个“危”在这里怎么说?
生:
危险。
师:
你们昨天查了字典。
字典上有三个注释(出示小黑板:
①不安全;②损害;③高的陡的。
)危山兀立中的“危”用哪个注释对?
生:
用第三个。
〔指导学生根据语境,分析字在词中的作用,从字典中选择恰当的义项,这是提高学生使用工具书能力的好方法。
〕
师:
对。
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
又高又陡的山耸立着叫什么?
生:
危峰兀立。
师:
在桂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座座各不相连的山,还可以看到重重叠叠的怪石山(画怪石重叠的山),书上用一个什么词来说山石重重叠叠?
生:
怪石嶙峋。
师:
(出示词卡)嶙峋本来的意思是山石重重叠叠。
石头、山石重重叠叠就叫怪石嶙峋。
从危峰兀立、怪石嶙峋这两个词中,可以看出桂林的山还有什么特点?
生:
桂林的山真险啊!
师:
怎样念才体现出桂林山势险?
生:
(念课文)
师:
这句写桂林的山险。
这个“险”是危险吗?
生:
是说山陡。
师:
山陡,不易通过。
〔奇峰罗列、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词语抽象概括,学生难于理解。
教师运用了描述、画图的方法,让学生在具体的形象中认识这些词所表示的事物,然后启发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达这些事物的词,在此基础上,对个别词素进行分析,化难为易,顺应了学生接受知识、理解词语的思路发展过程,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深刻了。
〕
刚才我们把不懂的词语学会了,同时也了解到桂林山的奇和险。
桂林的山除了奇和险之外,还很秀。
秀是什么意思?
生:
是美的意思。
师:
“秀”可以组成哪些词表示美?
生:
秀丽、秀美。
师:
秀就是指美。
你们看(指放大图中的山),这山像绿色的屏障,“屏障”就是屏风。
一折一折的(做手势助说)打开可遮住后面的东西。
这山像屏风一样挡住后面的景物。
现在请一个同学指着图说说桂林的山怎样秀,哪些像屏风,哪些像竹笋,色彩怎样明丽,怎样倒映水中。
生:
(上讲台指图中的山)这山像绿色的屏障,这山像新生的竹笋。
师:
色彩明丽就是颜色鲜明,好看。
这座山哪块地方色彩明丽?
生:
(指一座山的中部)
师:
色彩明丽就是很美。
色彩明丽这个词中,哪个字说美?
生:
明丽。
师:
丽才是美。
“明”呢?
生:
鲜艳。
生:
明快。
师:
对了。
明快,色彩明快、美丽。
我们念念这个句子。
(师生同念课文)
师:
学习第二节课文时,我们知道了在写漓江水之前的几句话是衬托的话,写桂林的山之前的这几句也是衬托的话。
这里有个“峰峦雄伟”怎么讲?
〔“写在漓江水前的几句话是衬托的话,写桂林的山之前的几句话,也是衬托的话。
”教师简短的提示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启发学生认识两节课文结构相似,避免重复的讲解。
〕
生:
峰峦就是山峰一个接一个连绵不断。
师:
对。
“山峦”在这里是指大的山峰一个接一个,气势很雄伟。
这一节我们学完了,让我们读一遍(生读)。
师:
这节课文,写桂林的山奇、险、秀,写出了山的特点。
说明桂林的山(生:
甲天下)。
现在我们看课文最后一小节还写了什么景物。
谁来念一下课文?
生:
(念课文)
师:
最后一节课文,还写了哪些景物?
生:
写了绿树红花,竹筏小舟。
师:
还有---
生:
还有迷蒙的云雾。
师:
(念课文)就这么简单几笔从空中云雾迷蒙,写到山间绿树红花,再写到江畔竹筏小舟。
这样几笔简单的描写,就把桂林点缀得更加美了。
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是不是这么(用手势画个方块)一张画?
生:
不是。
师:
画卷是长长的卷起的画。
可以展开,展开(用手势演示展开状),再展开,叫什么?
生:
连绵不断。
师:
对。
下面还有一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舟在碧蓝的江中行走。
师:
什么叫舟?
生:
小船叫舟。
师:
这是第一句,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生:
有只小船在清清的河中走着。
船上的人在美丽的江中游览,好像在美丽的画中游览一样。
师:
我们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荡,看到两岸美丽的景色,我们就像在美丽的画中游览一样。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
让我们作一次遐想旅游,做一篇想象性作文。
现在不做,到作文课时再做。
这课学完了。
这课开始就写了棗(生接)桂林山水甲天下。
再写桂林的水棗甲天下;桂林的山甲天下,最后写桂林的山水像连绵的画卷。
现在请四个同学读课文,每人读一小节。
〔开头讲文章的层次,讲完课文回过头来再理一遍,加深学生对文章结构层次的理解。
〕
生:
(读课文)
师:
假如我们现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
看到这儿山青水秀,我们想说一句什么话?
生:
这儿的山水真美啊!
生:
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真是这样。
生:
桂林山水甲天下。
师:
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
我们的祖国很大,像桂林这样的山水各地都有。
我们的看到桂林山水,就会想到祖国的山山水水。
“山水”又可以怎么说?
〔从对桂林的山水的爱,引导到对祖国山水的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得到升华。
〕
生:
山河。
生:
河山。
生:
江山。
师:
这些词可以和哪些形容词搭配来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
山河秀丽。
生:
大好河山。
生:
江山多娇、锦绣河山。
师:
谁能从中选一个词组,说一句话表示祖国山河的美?
生:
祖国的河山多壮美!
……
师:
改成感叹句会吗?
生:
祖国的河山多壮丽啊!
师:
再加重语气,改成反问句,会吗?
生:
祖国的河山这么美,我能不爱吗?
……
〔利用形象,激发想象。
给“山水”一词找近义词,再组成各种形式的词组,而后让学生造陈述句、感叹句、反问句,培养学生组合词语和变换句式的能力。
〕
师:
学习了桂林山水,我们知道祖国山河秀丽,更加深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下面请大家做两个作业:
一、找出课文中写山写水的词,归好类抄写。
二、检查你们自学生字的情况,请你们填这几个词。
(出示小黑板)
漓江波
(抽一生上讲台填写,填写完讲评)
下课。
陈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桂林山水 教案教学设计S版四年级下册 教案 教学 设计 四年级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