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做阅读测试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docx
- 文档编号:9656496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7.28KB
部编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做阅读测试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docx
《部编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做阅读测试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做阅读测试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做阅读测试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
部编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做阅读测试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阅读理解题和答案
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或做阅读测试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摘编)
一、 怎样理解文中的词语:
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
1、查字典、词典等工具书:
抓住词语中一两个关键的的难字,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查处它们的意思,那么整个词语的意思也就显而易见了。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句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因而理解时要做到词不离句,这样才能准确理解。
3、用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比较分析。
4、探求词的本义或来源,弄清词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二、 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
1、词语理解法:
抓住句子中的疑难字词,利用工具书,先理解难字难词。
疑难词语理解了,整个句子的意思也就弄明白了。
2、联系全文的方法:
联系文章中心思想、作者的思想情感来理解文中重点句。
3、用心琢磨、品出深义:
遇到文中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等,要用心体会,既要弄清文章为什么要运用这些修辞方法,还要揣摩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和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三、怎样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1、抓住关联词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2、从内容上分析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比如总说与分说的关系、承上启下的关系、前后照应关系。
3、从表达形式上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句式相同的句子是并列关系,也有少数呈递进关系。
四、怎样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分总关系:
前面段落总起,后面段落分说的关系;或前面段落分说,后面段落总结的关系。
2、照应关系:
前面段落说道某一内容,后面段落又以重复再现的方法表达这一内容;或前面交代因,后面交代果;前面设概念,后面释概念。
3、并列关系:
从并列的几个方面描述或阐述某一内容的几个段落,一般也称它们为排比段。
4、承上启下的关系:
即承接上面的短落内容,又引出下面的段落内容,一般我们称它为过渡段,它与前面段落之间就是承上启下的衔接关系。
五、怎样划分段落:
1、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
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
3、按空间地点的变化分
4、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分
5、按总分关系分。
六、怎样划分层次:
1、首先要弄清这一段落文章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
2、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3、要善于抓住每个段落的结构特点:
总分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转折关系、说明关系、时间推移、空间方位变换。
七、怎样概括段落层次的大意:
1、摘录引用法:
就是摘用文段中重点的词语或重点句子。
2、选主舍次法:
一段中有几层意思的,舍去次要的层次,选取主要的一层意思作为段落大意。
3、归并综合法:
其一是合并法,就是把一段的几层意思合并起来进行概括;其二是综合法,就是围绕文章的中心进行概括。
4、加小标题法:
给段落加小标题也是概括段落大意的一种方法。
八、怎样概括主要内容:
1、段意归并法:
把段落大意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有时候还要将连起来的文字做适当的调整。
2、题目扩展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概括主要内容是、时,只要将题目加以扩展就可以了。
3、“六要素”串接法:
即按照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形式来概括。
4、抓重点段落法:
有些文章,详略很明显。
我们只要住重点段落,把重点段落的大意叙述详细一点,就可以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5、摘句概括法:
有些文章有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的,我们可以采用摘句法来概括主要内容。
九、怎样拟小标题:
1、根据各段的主要内容提炼。
2、根据各段的中心思想提炼。
3、选用各段中的中心词中心句。
十、怎样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了解时代背景,奠定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
2、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再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深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4、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十一、怎样归纳文中的中心思想:
1、分析文章题目,由题目引出中心思想。
2、分析文章开头结尾,由此引出中心思想。
3、分析文章重点段落,由主要内容引出中心思想。
4、分析文章的主要人物,由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引出中心思想。
5、分析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议论,由议论引出中心思想。
十二、怎样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1、引号:
⑴表示引用;⑵表示特定称谓;⑶表示强调指出;⑷表示讽刺否定。
2、省略号:
⑴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⑵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⑶表示话没有说完;⑷表示思维的停顿或跳跃。
3、破折号:
⑴表示声音的延长;⑵表示解释说明;⑶表示补充说明;⑷表示话题的转折;⑸表示递进。
4、分号:
并列的分句之间用分号。
十三、怎样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1、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想开去。
2、要能从文章的内容想到更多的人和事,即包括正面的也包括反面的。
十四、怎样根据文章的内容写感语:
1、抓住文章的主旨句或主旨段写感语。
2、抓住文中作者议论性的语言写感语。
3、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根据中心思想写感语。
4、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写感语。
十五、怎样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
1、比喻:
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熟悉的事物去比方抽象的、深奥的、人们少见的事物。
比喻句一般包括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
2、拟人:
就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象人一样能说话,会做人的动作、有思想、有感情。
3、夸张:
就是把事物明显的夸大或缩小,以增强表达效果。
4、排比:
就是把语意相关、结构相似的一组分句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5、设问:
自问自答,它的作用是引起别人的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6、反问:
就是用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是无疑而问,答在问中。
它能增强语气,是表达的意思更强烈。
十六、怎样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其他表达方法:
1、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说明。
2、照应: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照应文题。
3、记叙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4、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第三人称“她、他”。
5、描写方法: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6、联想和想象。
十七、怎样积累优美词句:
(一)积累优美话语:
1、集合法:
就是把含有相同特点的词语集合在一起,进行积累掌握的方法。
(相同开头的、含有近义词或反义词的、含有数词、叠词、拟声词)。
2、接龙法:
就是把词的词尾同另一词的词头接起来的积累词语的一种方法。
3、讲述故事法:
有些成语是一个小故事的概括,最适合这种方法的积累。
4、成语对偶法:
运用对偶的方法让同类成语结成对子。
5、归类卡片法。
(二)积累优美句子:
1、归类卡片法:
如动作描写卡、肖像描写卡、心理描写卡、景物描写卡、惜时名言卡、立志名言卡等等。
2、片段背诵法:
即将精彩的片段背诵,以丰富写作语言,获得写作样板。
十八、怎样朗读文章:
1、正确:
用普通话朗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别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能读出句逗、轻声和儿化韵。
2、流利:
能按文章内容读出适当的节奏和速度,词儿连续,句逗分明。
3、有感情:
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地运用停顿、重音、速度、语调、节奏等进行朗读,表达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十九、怎样从阅读中观察:
1、要有明确的观察点。
2、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3、要有重点的观察。
4、要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察。
二十、怎样从阅读中阅读:
1、学会用阅读理论指导阅读实践。
2、掌握分类和选择读物的阅读知识。
3、培养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边读边思考圈点评注,写读书笔记,积累阅读资料等良好的读书习惯。
4、积累高效读书的经验,从而构建起自己的阅读能力体系。
二十一、怎样从阅读中学写作文:
1、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择材料,怎样组织材料。
2、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怎样写人记事,怎样写景状物。
3、在阅读中学习作者怎样遣词造句,怎样谋篇布局。
二十二、怎样写读书笔记:
1、摘录好词佳句精段。
2、编提纲,包括题目、中心材料。
3、写体会,即写自己读后的心得、感受。
二十三、怎样做好阅读检测题:
1、把文章读懂。
2、把题目看懂。
3、把要求搞明。
4、把时间抓紧。
5、把字迹写好。
6、把答案做对。
二十四、怎样阅读写人的文章:
1、分析人物描写、体会人物个性和品质: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2、分析典型事例,透视人物内心世界。
二十五、怎样阅读记事的文章:
1、阅读时抓住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阅读时要理清叙述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
3、阅读时抓住事情的重点。
4、掌握分段方法,概括中心思想。
二十六、怎样阅读写景的文章:
1、了解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
2、明确景物描写的顺序:
空间顺序、观察的先后顺序、时间的推移顺序、景物的不同类别。
3、理解写景文的层次:
总分结构、移步换景的结构、并列式结构。
4、体会写景文的思想感情。
二十七、怎样阅读状物的文章:
1、弄清状物文的共同特点:
将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性质等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出来。
2、弄清状物文的描写顺序:
或从整体到部分;或由概括到具体;或按总分总的顺序写。
3、了解所状之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4、了解写作方法,概括中心思想。
二十八、怎样阅读童话:
1、了解童话的特点:
想象、幻想、夸张。
2、分辨童话的类型:
人物童话、拟人童话、超人化童话、科学童话。
3、领悟童话的生活道理。
二十九:
怎样阅读寓言:
1、把握寓言中的“故事”。
2、分析寓言中的含义。
3、进行情景转换,弄懂生活哲理。
三十、怎样阅读科学小品文:
1、把我说明对象及特征。
2、理清结构,分析说明顺序。
⑴结构:
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
⑵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分析说明法:
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
4、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
准确性、生动性。
三十一、怎样阅读应用文:
1、阅读书信:
从称呼明确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了解正文写了什么,提出了什么要求,表达了什么心愿。
中心是否明确,条理是否清晰;分辨格式是否正确,用语是否得体。
2、阅读条据:
看行文是否简明,是否写清了事实;看书写是否规范;看它的年月日是否写全。
3、阅读报告:
⑴阅读调查报告:
弄清调查意图、写作目的;读懂调查报告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见解和观点;了解调查报告的结构:
标题、导语、主体、结尾,把握其脉络。
⑵阅读实验报告:
通过过程和数据,理解课程中所揭示的原理、定理和科学事实。
三十二、怎样阅读现代诗歌:
1、读懂诗的内容,感受诗的形象。
2、把握诗的节奏,领略诗的音韵。
3、体会诗的感情,想象诗的意境。
4、揣摩诗的写法,品味诗的语言。
三十三、怎样阅读古诗:
1、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
2、了解字词含义,理解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情。
4、能正确有感情地吟诵,积累古诗名句。
三十四、怎样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1、读准字音和节奏。
2、注意特殊词的意义:
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
3、翻译文言文。
三十五:
怎样阅读名著:
1、了解名著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
2、熟悉名著中的主要情节、回目或梗概。
3、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训言。
4、把握名著的主题思想及作者的创作目的
2.
拯救老妈
余显斌
他特别烦老妈,一会儿敲门进来,让他吃饭;一会儿又拿一件衣服,给他轻轻披在肩上。
他屡次受到影响,气坏了,一白眼睛说:
“老妈,你不能安静一点儿啊?
”
老妈拿着一盘水果,长叹一声,张张嘴,想说什么,又没有说,无声地走了出去,轻轻地关上门。
他安下心来,又进入了新的战斗中。
这是一款新开发的游戏,叫作《拯救母奈》,大概是从一个古老神话《沉香救母》中衍出来的。
老妈被捉,压在一座名叫“千仞不倒山”的大山下,受尽折磨和苦难。
作为儿子,必须去救老妈,。
他披盔戴甲,手里拿着一把威力无穷的降魔刀,亮光闪闪,一路冲杀过去。
路上,有雷神,有雨神,有二郎神,甚至还有齐天大圣拿着金箍棒赶来阻拦。
他用尽全力,可是,沿路总有杀不尽的妖魔鬼怪,打不完的各路神仙。
他有些心焦火急,一头汗珠。
可又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天黑了,他打到深夜,实在受不了,他会趴在来上,打上一个哈欠。
天亮了,他揉一下眼睛,接着开始。
饿了的时候,手一伸,旁边放着吃的东西,是老妈悄悄送来的。
老妈每次来,站在他身边望一会儿,想说什么,怕他生气,又没有说,轻轻走了出去。
他拿过东西,两下吞咽下去,接着又开始游戏。
渐渐地,他感到,老妈没再来啰嗦了。
屋子里静静的,甚至没有了老妈的一丝声音。
老妈已经出去了。
当时是他闯关最紧张的时候,隐隐约约中,他听到老妈一声叹息。
然门响了,又轻轻关上了。
太阳光照在窗户上,亮亮的,如一片温馨的水光,然后又移到椅子上,接着又慢慢移到脚下。
天,再次黑了,他感到有些饿了,甚至能听到肚子里咕咕地叫着。
他本能地伸伸手,去拿旁边的食物吃,可是旁边空的,什么也没有。
他的手机此时响起来,他没工夫接,继续忙着。
手机响个不停,真讨厌。
他想,将手伸进兜里,关死手机。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他终于打败了二郎神,接着又打败骑着风火轮冲来的哪吒,让他提着他的火尖枪,逃回姥姥家去了。
最后,他腾云驾雾,规尽变化,与斗战胜佛大战一千回合,两人惺惺相惜,结成生死之交,相偕飞向千仞不倒山。
站在山顶,他大喊一声:
“老妈,我来救你了。
”随着喊声,一刀剁下去,神山被缓缓剖开,老妈从山中缓缓走出。
他和老妈相拥,泪如雨下。
他胜利了,伸伸腰,走出游戏。
天,已经彻底黑了。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过的荣耀,同时也有一种虚脱,一种彻心彻肺的饥饿。
他终于想起老妈,大声喊道:
“妈,妈—”没人答应,屋内是一片怕人的空寂,还有浮荡周身的孤独。
他猛地想起,老妈出去两天多了,怎么还不回来,甚至也不来个电话?
他转了两圈,突然一拍昏沉沉的脑袋,忙打开关死的手机,叩响了老妈的号码。
手机响了一会儿,那边通了,他问:
“妈,你在哪儿?
”
那边,是一个陌生的声音,告诉他,这是医院,赶快来。
他一惊,愣了一会儿,然后疯了一样向医院跑去。
赶到地方,在走廊里,他看到,几个护士,用一张白床单包裹着一个刚刚停止呼吸的女病人,向外缓缓推去。
那人,正是他的老妈,患急性病死去的老妈。
他睁着眼睛站在那儿,耳边一片空静。
手机突然又响了,一个声音问:
“有人给你订了份外卖,请问,你在家吗?
现在可以送来吗?
”
他的泪一涌而出,扑过去喊道:
“妈,别离开我。
”他知道,那份外卖,一定是老妈临死前担心他没吃饭,在病床上给他订下的。
那时,当老妈挣扎在死亡线上时,他正在网上,竭力拯救着那位虚幻的老妈。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4年第9期)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有什么表达效果?
2.文中两次写妈妈“想说什么,又没有说”,你认为妈妈想对儿子说什么?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写到“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过的荣耀,同时也有一种虚脱,一种彻心彻肺的饥饿”,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有人说这篇小说妈妈帮儿子叫外卖部分和前文内容无关,属于画蛇添足,你怎么认为?
5.看完本文,你获得了什么启发?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1.画线句运用了环境描写,通过写阳光从窗户上,又移椅子上,又移到脚下的照射角度的变化,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侧面写出他玩游戏的时间之长。
2.妈妈可能想告诉儿子:
不要只顾着玩游戏,饿了要自己做饭,冷了要加衣服,困了要注意体息,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3.“一种前所未有过的荣耀”指他在游戏中取得了胜利,很有成就感,“一种虚脱”指他在游戏中取得的成就是十分空虚的,同时人的身体也很疲惫。
一种彻心彻肺的饥饿”指他很久没吃饭而十分饥饿。
4.有关,小说结尾部分写了儿子沉迷游戏,直到妈妈去世才追悔莫及,而妈妈在生命快直到尽头时,心中想的却是儿子会不会挨饿,这样强烈对比,突出了妈妈无私的母爱和伟大形象,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5.略
3.
送奶工杨琴
①从背影上看,杨琴就是那种蹬着踏板助动车送货的人:
她的腿有点罗圈,送奶时,她从不敢把奶箱绑在后面,都是把它们放在踏板上,经年累月弯着膝盖,别扭小心地载着奶箱骑行,腿就变成O形。
②杨琴45岁,凌晨三点半就起床送奶的日子已经有12年,这12年,她用爬楼送奶赚来的辛苦钱,将一对双胞胎女儿送入了大学;孩子上了大学开销大,加上另一个片区送奶的姑娘回老家结婚,杨琴把她手上的五栋楼也接了下来,这样,为保证所有的奶在早上七点前送到人家门口,杨琴凌晨两点就出发了。
③听说我要跟她一起去,杨琴特地叮嘱说,别穿硬底鞋,订牛奶的人以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居多,一到后半夜,整个睡眠就像发青的薄壳蛋,有一点点动静就碎了。
杨琴12年前曾经遇上这样一件事:
她爬到某栋楼的五楼时,楼道里黑黝黝地候着一个人,定睛一看,是一个70来岁的老爷子,用压低了的喉音问她:
“姑娘,你明儿来,开奶箱的动静能不能再小点?
”老人的老伴有严重的神经衰弱,是惊醒了非得睁眼到天明的那种人,随后又对杨琴暗暗拱手说:
“麻烦你了!
”
④杨琴默然点头,从此改掉了戴着粗线手套放奶瓶的习惯,代价是冰凉的奶瓶,把她手上的温度和油脂水分全带走了;涂护手霜也没用。
杨琴的手,只有夏天才不长满口子。
⑤杨琴记性特别好,在昏暗的楼道里,她在某些单元房的门口停下,手脚麻利地抽去了人家门把手上卷插的广告纸,但在她放奶的那些人家门口,她却没有去理会那些小广告。
她小声说:
“有些老人到南方的儿女家去过冬了,临行,他们会退奶,等回来才续订。
我记得他们的门牌号,顺手把小广告清理了。
听说有些小偷,专靠这个判断家里有没有人。
”
⑥这种贴心细节,订户都记在心里。
杨琴去收奶款的时候,有的老人专给她留了从云南、海南那边带回的稀奇水果,还有的老人把空瓶放回奶箱时在里面放一张纸,杨琴抽出来打手电看,老人用一丝不苟的小楷在纸上写:
“闺女,我去医院疏通下血管,也就五天时间,奶不退了,从今天起,你帮我喝了吧;另,上次听你讲,我小院里的梅花好香,给你折了些回去插瓶,就放在门口。
”
⑦杨琴蹲身下去,果然,地上有个自做的小布兜,兜里是旁枝斜出的绿萼梅一大束,清香如泉水一样在窄小的旧楼道里流动。
小布兜有把手,杨琴可以把它套在车把手上,心情舒畅地骑车回家。
1.文章第①自然段对杨琴的腿有几处细节描写,请用横线画出,并说说这么写的好处。
2.送奶工杨琴的贴心表现在哪几方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3分)
3.第③自然段写“订牛奶的人以60岁以上的老人居多,一到后半夜,整个睡眠就像发青的薄蛋壳,有一点点动静就碎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对于刻画送奶工杨琴有什么作用?
4.第③自然段插叙了杨琴12年前曾经遇上的一件事,有什么作用?
5.谈谈你对第⑦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的理解。
6.文章结尾说杨琴“心情舒畅地骑车回家”,你能说说杨琴心情舒畅的原因吗?
1.“她的腿有点罗圈……腿就变成O形。
”这样写的好处:
对杨琴腿的描写主要为下文作铺垫,她的腿已经那么不健康了,还能帮助老人们做那么多贴心的事,更加突显她的善良。
2.不穿硬底鞋,不用粗线手套,轻拿轻放奶瓶,清理小广告。
3.比喻。
把小区老人的睡眠比作发青的薄壳蛋,极其敏感和脆弱,形象地表达出60岁以上老人睡眠质量差,很容易被一点点动静吵醒,而这被杨琴留意到,体现出她对老人生活状况的关心。
4.补充交代了杨琴为订户着想的品质;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更加突出文章的中心;也避免了平铺直叙,使行文富有变化。
5.这一束梅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其实是杨琴精神品质的写照,她在她的事业中付出的不仅是时间、精力,她付出的更多的是爱心、细心和耐心。
这句话是对送奶工杨琴精神的赞美,她就像这把清香蔓散在楼道里的梅花般,把爱洒满整个楼道,给小区里的人带来了幸福快乐。
6.她对订户们的真心换来了订户们对她的真心,她觉得自豪和感动。
4.
礼物
①他推着那辆崭新的“安琪儿”慢慢走着,想着女儿看到这辆自行车时将有的雀跃欢呼,他为自己选择的礼物不由自主地笑了,他知道一辆自行车对女儿的意义。
②女儿很不幸,他总是这么认为,在她最需要母爱的时候,却失去了母亲。
当时,他就暗暗发誓,今后,他会将此生所有的爱都交给自己的女儿,女儿就是他的唯一,是他所有的财富,他定会让女儿享受到别人能享受的全部的爱。
③但是他只是一家小工厂的工人,每月那点可怜的收入,除去父女俩的生活费用所剩无几。
别的孩子一年四季总有新衣服穿,女儿却一年到头总穿着那件洗得发白了的校服;别的孩子可将大把大把的钱扔进电子游戏室,而女儿仅有的娱乐就是帮那个几年前花一块五毛钱买的洋娃娃梳梳头;别的孩子都是每天坐在饭桌前等着开饭,女儿却差不多负担了所有的家务……这一切,使他对女儿产生了深深的内疚感,女儿弱小的双肩本不该承受这一切啊!
④“没妈的孩子真可怜。
”一听到邻里这样的议论,他的心就像被针扎着一样疼。
⑤女儿是非常优秀的。
每一次的考试,每一次的学科竟赛,女儿总是第一。
他为有这样的女儿而骄做。
他不知道别的家长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自豪感,是怎样来庆祝的,他能做的,就是让女儿吃上一顿她爱吃的莱。
⑥女儿快十五岁了。
一天,他说:
“等你再拿一个第一,爸爸买辆自行车给你。
”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暗淡了下来:
“不,爸爸,我真的不需要。
”虽然女儿这样说,但他明白,一辆自行车对女儿的意义。
⑦上小学时,别的孩子有车接送,他却只能每天牵着女儿的小手陪她走到学校。
现在女儿上了中学,不用他送了,可他知道,学校离家更远了,别的孩子都骑自行车,可女儿……每当刮风下雨,女儿回来总是一身泥水,一脸疲惫,他见了不知道多心疼。
他也曾每天给女儿几元钱,让她乘公共汽车,女儿收下后,却在他生日那天送了他一双不很名贵却足以让他珍惜一辈子的皮鞋。
女儿也知道,他太需要一双皮鞋了。
女儿真的很乖,他为有这样的女儿而骄做。
⑧这次考试后,他发现女儿沉默了许多,考试成绩也迟迟没有告诉他,他隐隐猜出几分,却什么也没问。
他决定无论如何,一定会在女儿生日那天实现自己的承诺。
⑨今天,就是女儿十五岁的生日,一大早,女儿出乎意料地主动给他看了成绩;
那是一个比以往任何一次考试都低很多的分数。
“没关系的,要相信自己。
”他擦干女儿眼角的泪,对她说。
①尽管女儿没得到第一,他仍旧去了商店,挑来挑去,最终,他选了一辆“安琪儿”,红色的——红色代表希望,女儿一定喜欢。
①回到家,女儿已将饭做好了。
“来,看看爸爸给你买的生日礼物。
”他拉着女儿的手说。
②女儿诧异地跟着他出了家门,mÒ地,女儿惊异了。
一滴,又一滴厖女儿的泪正一滴一滴往下落。
“喜欢吗?
”他问女儿。
④半晌,女儿才抬起头说:
“爸爸,对不起。
”
⑤“傻孩子。
都十五岁了,还尽说傻话。
”他摸了摸女儿柔软的头发,又轻轻擦去女儿脸上的泪水。
①“你长大了。
”他长长舒了一口气,这才发现,女儿眼里竟又蓄满了泪水。
①“怎么了,你哪不舒服?
”他焦急地问。
⑧女儿慢慢抬起头,轻轻地说:
“其实,爸爸,这次我仍是第一。
”
1.写出第②自然段的注音字。
mÒ地
2.第③自然段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其表达效果是
3.第⑥自然段中女儿的眼睛为什么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了下来?
4.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了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
B.表现了女儿对父亲深深的爱。
C.表现了父女相互关爱的深情。
D.重点表现女儿的成熟、懂事。
5.读完本文,你更喜欢文中的谁?
请分析其性格谈谈理由。
1.蓦
2.对比将女儿与别的孩子作比较,以别的孩子生活的享受和任性反衬出女儿生活的贫苦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进行 课外阅读 阅读 测试 基本 方法 技巧 理解 专项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