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经典注释精要练习.docx
- 文档编号:9652531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92.49KB
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经典注释精要练习.docx
《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经典注释精要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经典注释精要练习.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下册文言文经典注释精要练习
七年级(上)文言文要点
序号
篇目(7篇)
页码
1
咏雪(《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组编)
P3
2
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组编)
P4
3
《论语》十二章
P6
4
《诫子书》(三国.诸葛亮)
P12
5
《狼》(清.蒲松龄)
P14
6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战国秦相吕不韦主持)
P19
7
《杞人忧天》(《列子》(周朝.列御寇))
P20
文中框注内容是教材课下注解及课后练习答案
七年级(下)文言文要点
序号
篇目(5篇)
页码
1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
P23
2
卖油翁(北宋.欧阳修)
P26
3
陋室铭(唐.刘禹锡)
P29
4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P31
5
*河中石兽(清.纪昀)
P35
文中框注内容是教材课下注解及课后练习答案
一、咏雪(《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组编)
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咏雪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与儿女讲论文义。
(介,跟)(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谈论)(文章的义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
(副,不久、一会儿)(急)(高兴的样子)(多而杂乱)(什么)(像)
(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咏雪场景
兄子胡儿曰:
"撒盐(于)空中差(chā)可拟。
"(比喻)
(大体)(相比)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比喻)
(不如、不及)(介,趁、乘)(飞舞)
(她)即公大兄无奕(yì)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补写谢道韫身份(暗写谢太傅赞赏其才气)(副词,就)(的)(表判断、是)
二、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过中不至,
(连,和)(约定)(同行)(正午时分、日:
太阳)(到)
太丘舍去,去后(友人)乃至。
(舍弃)(离开)(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当时的年龄)(在门外)(玩耍)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fǒu)?
”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假字,同“否”)
(元方)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
(到)(离开)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
(于是、就)(语气助词,表感叹)
相委而去。
”
(代,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代指宾语“他”)(舍弃)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就)
友人惭,下车引之。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惭、感到惭愧)(拉)(他,指元方)
元方入门不顾。
(回头看)
【常考知识盘点】
1、解释下列加点词。
(教材练习)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不久、一会)
(2)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3)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离开)(才)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约定)(舍弃)
2、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同“否”)
3、古今异义
(1)太丘舍去(古:
离开今:
从甲地到乙地)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古:
约定今:
日期或量词)(古:
舍弃今:
委派、委员)
(3)撒盐空中差可拟(古:
相比今:
打算、模仿)
(4)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古:
顽耍今:
喜剧、杂技)
(5)与儿女讲论文义(古:
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
儿子与女儿们)
4、词类活用:
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惭,感到惭愧)
5、一词多义:
日①日中不至(太阳)②寒雪日内集(天)
6、句式
(1)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3)省略句:
①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省略介词“于”)
②去后(友人)乃至(主语主语“友人”)
三、《论语》十二章
(记忆方法——学而温故、博学思罔、好之浮云、昼夜瓢饮//三十、三人、三省、三军)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连,顺接)(按时)(温习)(学到的知识)(也)(同“悦”,愉快)(吗)(不亦…乎,表委婉反问)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泛指朋友,志同道合的人)(从)(快乐)
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习与为人
(了解)(连词,表转折,“却”)(生气)(有才德的人,此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曾子曰:
“吾(wú)日三省(xǐng)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我)(名状、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谋划)(竭尽自己的心力)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chuán)不习乎?
”——自我反省
(和)(交往)(诚信)(传授,动作名,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
【3】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在)(立身,有所成就)(迷惑)(上天的旨意,命,命令)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yú)矩(jǔ)。
”——自律自觉
(听得进不同的意见)(顺从)(意愿)(越过)(法度)
【4】子曰:
“温故(形,旧的)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
”——独立思考
(温习)(学过的知识)(连,顺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做、当)(语气词,了)
【5】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学思结合
(连,转折“却”)(连,就)(迷惑)(疑惑)
【6】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dān)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品德好)(颜回)(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水)(简陋的巷子)(能忍受)(困苦)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安贫乐道
(快乐、乐趣)
【7】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乐趣
(指学问和事业)(代,的人)(喜爱)(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8】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gōng)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名作动,吃)(粗粮)(冷水为水,热水为汤)(弯曲)(胳膊)(它,指胳膊)(乐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慕富贵
(不正当的手段)(连,又)(介,对于)(像)
【9】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表多数)(行走)(一定)(兼词,于此,在其中)(选择)(他们)(好的方面,优点)(跟从,此指学习)(代,它,善者)
其不善者而改之。
"——择善而学
(连,顺承,就;前一个而相同)(改正)(代,它,不善者)
【10】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fú),不舍昼夜。
”——珍惜时光
(河边,川,河流)(往,离去)(像)(代,这,指河水)(语气词,表感叹(舍弃)(日夜)
【11】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坚定志向
(指军队)(改变)(指平民中的男子,此泛指平民百姓)(志向)
【12】子夏曰:
“博学而笃(dǔ)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成就仁德
(连,表并列)(坚定)(志向)(恳切)(发问请教)(思考当前的事)(仁德)
【常考知识盘点】
1、通假字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古今异义
(1)吾日三省吾身(古义:
_泛指多数_今义:
二加一所得的数目)
(2)饭疏食饮水(古义:
冷水_今义:
无色,无味的液体)
3、词类活用
(1)饭疏食饮水(名作动,__吃_)
(2)①学而时习之(名状,_按时__)
②吾日三省吾身(名状,__每天_)
(3)传不习乎(动作名,_老师传授的知识)
(4)温故而知新(形作名,_学过的知识__;)
(形作名,_新的理解与体会)
(5)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形意动用法,__以….为快乐)
4、重点句子翻译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思考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5、成语探源
(1)__不亦乐乎:
不是很快乐吗?
多用于表示某种动作、状态等达到过甚、令人难以应付的程度。
也形容十分高兴或情况令人满意。
源自: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2)__温故知新_:
指温习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也指通过温习历史经验,认识到现在的新情况。
源自: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3)_箪食瓢饮_:
指清贫的生活。
源自: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4)_择善而从__:
指选择好的依从或采取。
源自: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5)_不舍昼夜___: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
源自: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6)__博学笃志___:
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源自: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6、真题训练
【1】阅读文言文《〈论语〉十二章》节选,回答1--4题。
(8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1)下面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2分)
A.为人谋而不忠乎(尽心竭力)
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趣)(纠正: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C.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D.温故而知新(顺接关系,于是)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三十岁时能独立做事,立身于世,四十岁时通达事理,就不再迷惑。
(3)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态度?
(2分)视交友为乐事
(4)选文中孔子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主张?
请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
(2分)
主张: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启示: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一味地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从而失去主见,正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反之,一味地空想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会一无所得。
【2】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4题(9分)
【甲】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
“此为何器也?
”对曰:
“此盖为宥座之器。
”孔子曰:
“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攲,中则正,有之乎?
”对曰:
“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攲。
孔子喟然而叹曰:
“呜呼!
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子路曰:
“敢问持满有道乎?
”孔子曰:
“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此所谓挹而损之知道也。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①攲:
倾斜。
②宥座:
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
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
哪里,怎么。
(1)《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以_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_弟子_的言行。
(2分)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
(2分)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
__喜爱___满则覆覆:
__翻倒__
(3)翻译下面语句。
(2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择他们的有点来学习,如果也有他们一样的缺点就改正。
孔子问于守庙者。
孔子向守庙的人询问。
(4)【甲】文的哪一则可以作为【乙】文画线句子的有力论据?
(3分)
解析:
【乙】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尽管拥有四海,治理天下也要谦虚。
【甲】最后一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虚心学习)
四、诫子书
(诫,告诫、劝勉;子,诸葛亮儿子诸葛瞻;书,书信)
夫(fú)君子之行,
(助词,句首,表发端)(品德高尚的人)(助,的)(名,品行)修身养德要求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静俭)
(宁静专一)(连,表目的,来)(修养)(身心)(节俭)(连,表目的,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内心恬淡)(没有什么可拿来,没办法)(明确)(志向)(宁静专一)(达到)(形作名,远大的目标)“静”与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明志”“成才”
(助词,句首,表发端)(助,必须)(才干)(形作使动,使…广,增长)(名作动,立志)(成就学业)的关系
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副,就)(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副,就)(修养)(性情)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纪)(介,跟随)(时光)(疾行,指迅速逝去)(意志)(介,跟随)(岁月)(消失)叮嘱:
惜时勤学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连,于是)(凋落、衰残,比喻人老志衰,没有用处)(接触社会,指对社会有贡献)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悲凉)(穷困潦倒的人住的陋室)(又)(怎么)(来得及)
名句: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常考知识盘点】
1、一词多义
(1)以①静以修身(连,表目的,来)②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借)
(2)夫①逝者如斯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感叹)②夫君子之行(助词,用于句首,表发端)
(3)行①三人行(动词,走)②夫君子之行(名词,品行)
③与友期行(动词,同行)
(4)何①白雪纷纷何所似(什么)②将复何及(怎么)
(5)去①去后乃至(离开)②意与日去(消失)
2、古今异义
(1)非宁静无以致远(古:
安静,精力集中今:
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
(2)险躁则不能治性(古:
轻薄今:
危险,不安全)
3、词类活用
(1)非学无以广才(形作使动词,使….广,增长)
(2)非宁静无以致远(形作名,远大的目标)
4、重点句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君子的品行,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的目标。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
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陋室,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五、狼(蒲松龄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
(1)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zhuì)行甚远。
遇狼(开端)
(屠夫)(回家)(完)(只,仅仅)(连接、紧跟)(走)(很)
(2)屠惧,投(之)/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害怕)(扔)(它)(介,把)(停止)(跟从)惧狼(发展)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又)(它,后狼)(后来)(停止)(先前)(到)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完)(语气词,了)(连,转折,可是)(助,主谓间,不译(一起)(追赶)(像)(原来)
(3)屠大窘(jiǒng),恐/前后受其敌。
(非常)(窘迫、为难)(担心)(代,它们的,指狼)(名作动,敌对,此指攻击)
(屠)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于)其中,苫(shàn)蔽成丘。
(看)(田野)(动,堆积柴草)(那,指麦场)(覆盖、遮盖)(小山丘)
屠乃/奔倚(于)其下,弛担/持刀。
御狼(发展)
(于是、就)(跑)(靠)(介,在)(那,指柴草堆)(解除、卸下)(拿)
狼不敢前,眈眈(dān)相(如:
相委而去)向。
(方名作动,向前)(凶狠注视的样子)(表示动作偏指一方)(介词?
对着)
(4)少(shǎo)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
少,副,稍微)(径直)(离开)(另一只)(名状语,像狗一样)(在)(名,前面)
久之,目/似瞑(míng),意/暇甚。
屠暴起,
(时间长了,之,助,补足音节,不译)(像)(闭上眼睛)(神情)(悠闲)(很)(突然)(跳起)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介,用)(砍)(头)(几)(杀死)(它,指狼)杀狼
(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于)其中,(高潮、结局)
(副词,正)(将要)(走)(转身)(看)(名,堆积的柴草)(名,后面)(名作动,挖洞)(那,指柴草堆)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企图)(将要)(名词状语,从隧道)(进入)(连,来)(他的,指屠夫)(名,后面)
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只)(屁股)(尾巴)(介,从)(名,后面)(它的,指狼)(大腿)(也)(杀死)(它,狼)
(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才)(明白)(名,前面)(睡觉)(副词,表推测,大概,原来是)(连,表目的,用来)(诱惑)(敌人)
(5)狼/亦黠(xiá)矣,而/顷刻两毙,
(也)(狡猾)(了)(连,转折,可是)(一会)议论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助,的)(巧变诡诈)(多少)(啊)(只)(增加)(笑料)(罢了)
【常考知识盘点】
1、古今异义
(1)去(一狼径去)古义:
离开今义:
到某地方
(2)少(少时)古义:
稍微今义:
数量小
(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
多少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
(4)耳(止增笑耳)古义:
用于句尾时,"罢了"。
今义:
耳朵。
(5)股(屠自后断其股)古义:
大腿今义:
屁股
(6)盖(盖以诱敌)古义:
原来是今义:
遮蔽、覆盖
(7)弛(弛担持刀)古义:
卸下今义:
放松、松弛
(8)薪(场主积薪其中)古义:
柴草今义:
工资
(9)暴(屠暴起)古义:
突然今义:
强大
2、一词多义
(1)止①止有剩骨(通"只")②一狼得骨止(动,停止)
(2)敌①恐前后受其敌(动,攻击)②盖以诱敌(名,敌人)
(3)意①意暇甚(名,神情)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企图)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名,情趣)④意与日去(名,意志)
(4)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名,前面)②狼不敢前(动,向前)
③其一犬坐于前(名,前面)
(5)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动,堆积柴草)②转视积薪后(名,堆积在那里的柴草)
(6)之①复投之(代狼)②又数刀毙之(代狼)
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主谓间,不译)④久之,目似瞑(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7)以①投以骨(介词,把)②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③以攻其后也(连词,来)④盖以诱敌(连词,来)
3、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挖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4、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投(之)以骨(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
②场主积薪(于)其中(省略了介词"于")
③一狼洞(于)其中(省略了介词"于")
④屠乃奔倚(于)其下(省略了介词"于")
⑤(屠)顾野有麦场(省略主语"屠")
⑥(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省略主语"屠")
(2)倒装句
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下册 文言文 经典 注释 精要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