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精品文档.doc
- 文档编号:964985
- 上传时间:2022-10-14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2.50KB
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精品文档.doc
《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_精品文档.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王宗耀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09-1班07号)
摘要: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人均资源不足,加之违反生态规律,滥用资源,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尖锐矛盾。
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重建生态平衡,才能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永共。
关键词:
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Discussiononecologicalenvironment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
WangYaozong
Abstract:
theecologicalenvironmentisthebasicconditionofhumansurvivalanddevelopmentisthefoundationofthe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Environmentofourcountryzoologyisweak,resourceofaveragepercapitaisinsufficient,togetherwithviolateszoologylaw,misuseofresources,willinevitablyleadtothehumanandthenature,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contradiction.Onlyadheretothestrategyofsustainabledevelopment,protectenvironment,andrebuildecologicalbalance,tocoordinatethesocial,economicandecologicalrelations,realizepersonandnaturalharmoniouspermanenttotal.
Keywords:
protection;ecologicalenvironment;sustainabledevelopment
如今,中国成了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之一,虽然我国政府提出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战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的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主要表现如下:
(1)水资源污染。
主要河流有机污染普遍,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据统计,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中,属4类和5类水体的占39%。
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并呈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一些地区的饮用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对人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2)城市污染。
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与日俱增,工业废弃物累计堆积量已超过66亿吨,占地超过5万公顷,使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3)海水污染。
我国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严重,近海环境状况总体较差,海洋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4)大气污染。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
(5)酸雨污染。
酸雨污染程度居高不下,酸雨污染区遍布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最严重的长沙、南昌等测得的PH值曾达到2.9。
一、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
环境整体及其各组成要素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生态环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生态环境提供人类话动不可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作为一定社会主体的人以及人的生产劳动,总要有一定空间和各种物质的、能量的资源,只有劳动向自然界结合,才能创造财富,才能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保证。
大自然慷慨地提供给我们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
2.生态环境具有自净功能。
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进行消纳和同化即环境自净功能或环境容量。
土地、江河、森林、矿藏等是自然界给予人类的资源,但自然界不能赐给人类产品。
正如列宁所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经济活动在提供给人们所需产品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产品。
限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这些副产品一时不能被利用而被排入环境,成为废弃物。
环境通过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生化、生物反应来消纳、稀释、转化这些废弃物,体现了环境的自净作用如果环境不具备这种自净功能,人类将无法生存。
3.环境为人类提供舒适性环境的精神享受。
环境不仅能为经济活动提供物质资源,还能满足人们对舒适性的要求。
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
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是工农业生产必备条件,也是人们健康愉快生活的基本需求。
全世界有许多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征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优美舒适的环境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更有效地工作经济越增长,对于环境舒适性的要求就越高。
4.生态环境通过对社会生产以及对社会各方面的要求,对社会的发展起加速和延缓的作用。
当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时,就会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反之,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自然环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是重要的资源和财富相反,环境保护好了,就可以提高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增殖能力,就有可能水远利用这些资源,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
与此同时,保护自然环境需要经济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创造出包括适宜的环境在内的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二、实行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对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是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恢复重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实施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实现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利用的资源基础”,然而由于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用量本来就少,又加之长期粗放式的管理,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消耗量大,导致资源枯竭、生态退化、环境恶化。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督,建立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补偿机制,确保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可承受范围之内,以适应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可以积累大量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
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稳固的资金来源,积累一定的环保资金。
征收
生态环境补偿费是一种环境经济刺激手段,是建立国家宏观控制生态环境系统机制的关键。
通过增值资金的投入和反馈机制,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3.促进生态破坏的恢复治理
通过实施生态环境补偿政策,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企业落户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地区。
在生态环境补偿费的使用上,在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基金的前提下,以统一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为依据,统一组织,集中使用,突出重点,以求用最小的资金达到最佳的恢复治理效果。
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重建”的传统发展之路,坚持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通过实施生态环境补偿,一方面加强了环境保护部门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另一方面,也强化了资源开发部门的环境意识,促使其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速发展是我国的第一要务,但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人类社会经过无数次惨痛的教训后作出的理性选择,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四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它要求既发展经济,又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决不“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存在联系又有不同,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有可能得到有效保护。
无论从全球范围,还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人类文明都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
当前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面对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除了做好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如加大宣传、完善法制、加强监管、搞好计划生育、建设生态工程外,还可拓宽思路,进行如下尝试:
一是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我国的干旱缺水问题。
我国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整个北方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十分严重。
应对这一问题,按照常规做法,主要靠修水库、建调水工程,但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建设节水型社会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
建设节水型社会,不只是倡导人民群众节约用水,或用行政的办法强制节水,主要是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
如在黄河流域,可由政府作中介,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把节约的水量有偿转让给资金雄厚的企业。
这样可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从而有效地解决干旱地区工业发展用水问题。
二是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解决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速的问题。
大自然生态是自我平衡的。
人为地对其干预,往往适得其反,造成破坏。
如果人不去伤害它,给它提供休息的机会,大自然就会自我修复。
为此,我们可采取退耕还林、封山禁牧禁柴、淤地坝、修水利、小水电代燃料等措施帮助大自然进行自我修复。
如在黄土高原地区可开展以淤地坝建设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有效拦截泥沙、淤地种粮,为封育保护、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创造条件;在水资源较丰富的地方加强小水电代燃料生态建设工程解决农用能源问题,减少对森林、植被的砍伐,让大自然自我恢复,保持水土,缓解荒漠化加速问题。
三是大力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缓解我国的水和空气污染问题。
我国被冠作“世界工厂”。
近年来,制造业突飞猛进,给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也带来了水和空气的严重污染。
既要实现经济增长,又不至于污染环境;目前,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是一条较好的路子。
即围绕经济增效这个中心,把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融合起来,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取得经济发展优势,依靠经济发展为生态环境提供保护和支持,最终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与资源永续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缓解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循环经济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合为一体的生态经济。
它一反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式的单向流动,实现资源→产品→废物利用(资源)”的良性循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极大发展,但经济增长基本上走的是传统的、粗放型的发展路子。
这种增长模式主要是靠资源、投资和劳动力的扩张实现的,与经济的高增长相伴随的是高消耗、高浪费和高污染。
面对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再走这条老路,很难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值得提倡。
具体是掌握变“废”为“宝”的技术,建立废物利用的中介组织。
企业间互通信息,加强合作,使一企业生产后抛弃的废物变成另一企业稳定的生产原料,这样既可大大节省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互利、双赢,又可消除废物造成的污染,达到一举多得的收效。
总之,“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
迄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战略选择。
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切实解决好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把享受自然和生活的权力平等地分给当代人和我们的后世子孙。
参考文献:
[1]严会超,吴文良.试论生态环境补偿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第26卷第1期.2005年1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