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docx
- 文档编号:9637594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3.04KB
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docx
《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
工序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OQM-7.5.2-01-2001
版本:
A/1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2001年8月20日实施日期:
2001年8月25日
目录
第一篇混凝土工程
第二篇屋面工程
第三篇钢筋焊接
第一篇混凝土工程
目录
一、混凝土搅拌
二、混凝土运输
三、施工缝留置
四、混凝土浇筑
五、混凝土浇灌顺序和分层高度
六、混凝土浇捣方法
七、混凝土养护
八、混凝土修整
1混凝土搅拌
1.1搅拌机的选择:
常用的混凝土搅拌机有自落式鼓形搅拌机和强制式搅拌机两种,前者适用于搅拌机塑性及低流动性混凝土,后者选用于搅拌干硬性混凝土。
1.2搅拌站的布置:
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布置形式。
1.3混凝土坍落度的选择:
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的坍落度要求进行试拌。
1.4混凝土原材料的投料顺序和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
一般先石子、再水泥,最后砂。
这种把水泥夹在石、砂中间的投料方法,能使水泥不易过多地粘在筒壁上,并可减少投料时的水泥飞扬。
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为:
水泥、外掺混合材料—±3%;水、外加剂溶液—±2%。
1.5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
各种衡器应定期校验,保持准确。
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
1.6混凝土在搅拌机中延续搅拌的最短时间(t)(如下表):
混凝土
坍落度mm
搅拌机机型
搅拌机出料量L
<250
250 —500
>500
30≤
强制式
60
90
120
自落式
90
120
150
>30
强制式
60
60
90
自落式
90
90
120
2、混凝土的运输方式
2.1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混凝土的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所规定的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
2.2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短的时间,从搅拌地点运至浇筑地点。
2.3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延超过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强度等级
气温min
不高于25℃
高于25℃
不高于C30
120
90
高于C30
90
60
2.4采用泵送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
(2)输送管线宜直,转弯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放空气,产生阻塞。
(3)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混凝土或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润滑输送管内壁;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45min或当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
(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2.5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为
(1)手推车运输方式:
浇灌混凝土柱子和梁时,一般采用来回运输主道和盲肠运输支道的布置方式。
浇灌混凝土楼板时,一般采用来回运输主道和单向运输支道的布置方式。
机械化运输联运线方式:
一般以塔式起重机作为垂直运输机械,
以轻便翻斗车作为水平运输机械,利用混凝土吊斗作为定点或多点投料,或采用浇灌斗直接浇灌。
3施工缝留置位置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并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施工缝的留意应符合下列规定:
3.1柱:
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3.2与板梁成整体的大截面梁:
留置在板底下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3单向板:
留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3.4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3.5墙:
留在门洞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3.6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拱、穹、薄壳、蓄水池、斗仓、多层刚架及其他结构复杂的工程,施工缝的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关于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对八层及其以上的高层民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框架一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3-91)》标准规定。
3.7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浇筑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
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混凝土应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5)应注意不使振动器触及接触处的钢筋及已硬化的混凝土,以免破坏已灌筑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承受动力作用的设置基础,不应留置施工缝,当必须留置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3.8在设备基础的地脚螺栓范围内施工缝的留置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施工缝,必须低于地脚螺栓底端,其与地脚栓底的距离应大于150mm,当地脚螺栓直径小于30mm时,水平施工缝可留置在不小于地脚螺栓埋入混凝土部分总长度的四分之三处。
(2)垂直施工缝,其与地脚螺栓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50mm,并不得小于螺栓直径的5倍。
4混凝土的浇筑的一般规定
4.1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土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应有排水和防水措施。
4.2对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石,应用水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4.3对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和预埋性必须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4.4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堵严;木模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4.5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超过2m。
4.6在浇筑坚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4.7在降雨雪时不宜露天浇筑混凝土,当需浇筑时,应采取有
效措施,确保混凝土质量。
4.8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9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
4.10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
拱和高度大于1m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但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有关规定。
4.11泵送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输送管输送混凝土时,应由远而近浇筑。
(2)同一区域的混凝土,应按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的顺序,分层连续浇筑。
(3)当不允许留施工缝时,区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混凝土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4)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先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5混凝土的浇灌顺序和分层高度
5.1多层框架结构的浇灌顺序和分层高度
(1)多层框架一般按分层、分段施工,水平方向按流水施工分段垂直方向按结构层次分层。
每层混凝土的浇灌顺序是先灌筑柱,后灌筑、板。
浇筑一排柱的顺序是先同时从两端向中间推进。
(2)开始灌筑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时,底部应先填以5-10cm与所灌筑的混凝土少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3)混凝土灌筑层的厚度,对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者,应为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4)混凝土柱应分段灌筑,边长大于40cm,且无交叉箍筋时,每段的高度不应大于3.5m,当柱高不超过3.5m时,可以从柱顶灌筑混凝土;凡柱断面在40cm×40cm以内或有交叉箍筋时,应先在柱模侧面开不小于30cm高的门洞,然后装上斜溜槽,分段灌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
(5)混凝土柱的灌筑完成后,应停歇1-1.5h,待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灌梁、板,这样可避免柱顶与梁底接缝处的混凝土出现裂缝。
5.2肋形楼盖结构的浇灌顺序和分层高度
(1)肋形楼盖系由主梁、次梁及平板组成。
浇灌顺序为按分段、分层施工。
在一般情况下,梁和板应同时浇捣,当梁的高度大于1m时,也允许将梁单独浇捣,但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
(2)肋形楼板施工中,在施工缝处,往往未等混凝土强度达到2Mpa时,就要继续浇捣,解决的办法是振捣时应采取防止振动的措施,如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应使振动棒离开施工缝的距离刚好等于振动器的作用半径,切勿使振动器碰到钢筋或模板上;如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时,应使平板振动器从距施工缝较远的一方振起,当振捣器离缝3-5cm时,即应停止往前拖拉。
上述方法只有认真操作就能达到既使新浇混凝土振捣密实,又不影响浇混凝土质量的要求。
6混凝土的振捣方法
6.1混凝土受振后,其内部的空气和部分游离水被排挤出来,同时使水泥砂浆充满石子间空隙,并使混凝土填满模板四周,从而达到混凝土的内部密实、表面平整的要求,这就是振捣混凝土的目的。
6.2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2)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捣实普通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捣实轻骨料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振岛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钢筋、模板、芯管、吊环、预埋件或空心胶囊等;振捣器插入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3)当采用表面振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
(4)当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时,其设置间距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连接。
(5)当采用振动台振实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时,宜采用加压振动的方法,压力为1-3KN/m2。
6.3常用的混凝土振捣机械有插入式、平板式和附着三种振动器。
(1)插入式振捣器的振捣方法
有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的垂直振捣法和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一定角度(45°左右)的斜向振捣法。
操作插入式振捣器时,要做到快插、慢拨,在振捣上一层时,应将振捣棒插入下一层中5c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每一插点的振捣时间不宜过短(如少于10s,则不易振实)或过长(振捣时间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
振动器的插点可按行列或交错式的排列次序移动,每次移动的距离应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动棒的作用半径为30—50cm)。
插入式振动器适用于混凝土柱、梁及预制件的振捣。
(2)平板式振动器的振动方法
平板振动器在每一位置上连续振动的时间应控制在25-40S。
操
作时,其振动器的前后位置及排与排间相互搭接长度应有3-5cm。
平板振动器的有效作用深度,对无筋及单筋混凝土平板约为20cm左右,对双筋混凝土平板约为12cm。
振动有倾斜的混凝土面时,就使平板振动器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
平板振动器适用于断面大而薄的混凝土楼面及预制平板等。
(3)附着式振动器的振捣方法
附着式振动器的振动作用深度约为25cm左右,如构件尺寸较厚时,可在构件两侧安放振动器同时振捣。
一般每隔1.0—1.5m设置一个振动器,振动时间随结构形状、模板坚固程度、混凝土坍落度及振动器率大小而定,当模内混凝土被振捣成一水平面,混凝土不再下沉,混凝土表面翻浆,振动棒的声音由响亮变成闷声,且不出现气泡地,即可停止振动。
附着式振动器适用于断面较小和钢筋较密的混凝土柱、梁、板等构件。
7混凝土的养护制度
7.1混凝土养护的目的是为了使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保证混凝土在规定时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一般有覆盖与浇水养护、蓄水养护、塑料布覆盖养护、喷洒塑料膜养护及蒸汽养护等。
7.2覆盖与浇水养护
开始养护的时间在自然气温条件下(在于5℃),对于一般塑性混凝土,应在混凝土浇灌12h(炎夏可缩短至2-3h)内开始养护,浇水养护的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度。
混凝土养护的日期为:
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一般不少于7昼夜;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
凝土,一般不少于14昼夜。
7.3蓄水养护
有些坡度较小的面板结构(如楼地面、屋面等)可采用蓄水养护,对坡度较大的折板底缝混凝土养护,则可采用分阶蓄水养护。
7.4喷洒塑料薄膜养护
这种养护的方法是将塑料溶液(如过氯乙烯树脂塑料薄膜养护剂)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上,溶剂挥发后,塑料与混凝土表面结合成一层薄膜,使混凝土表面与空气隔绝,这样,封闭在混凝土中的水分不再蒸发,从而保证了水泥完成水化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框架结构采用滑模法施工时,框架梁、柱的养护常采用此法。
7.5蒸气养护
采用蒸汽养护能使混凝土在较高湿度和温度条件下迅速凝结、硬化,达到所要求的强度。
这种养护方法主要用于预制厂内的构件生产,但有时也在现场得到应用。
7.6塑料布覆盖养护
采用塑料布覆盖混凝土,使其敞露的全部表面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以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差不宜超过25℃。
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行人安装模板及支架。
8混凝土缺陷的修整
8.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
2—1:
2.5的水泥砂浆抹平。
在抹砂浆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
基层。
8.2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和露筋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在实施过程中应有监督人员在场,并作好修补记录。
8.3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等有关单位处理。
第二篇屋面工程
目录
1屋面防水的类别和适用范围
2卷材防水屋面
2.1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
2.2卷材防水层面的材料要求
2.3卷材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
2.4卷材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
3刚性防水屋面
3.1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
3.2刚性防水屋面的材料要求
3.3普通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的施工顺序
3.4刚性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
3.5普通细石砼防水屋面施工方法的操作要点
1、屋面防水的类别和适用范围
1.1屋面防水技术主要有卷材材防水、刚性防水、涂膜防水、接缝密封防水、瓦屋面防水等。
2、卷材防水屋面
2.1卷材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
(1)不保温卷材屋面的构造层次为:
结构层、找平层、结合层、卷材防水层、保护层。
(2)保温卷材屋面的构造层次为:
结构层、隔气层、保温层、找平层、结合层、卷材防水层、保护层。
(3)屋面结构层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C30的细石混凝土灌缝,灌缝的细石混凝土宜掺膨胀剂。
当屋面板缝宽度大于40mm时,板缝内必须设置构造钢筋。
(4)找平层表面应夺实平整,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水泥砂浆找平时,水泥砂浆抹平收水后应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5)设有保温层的屋面,保温屋面应设隔气层。
设置隔气层时在屋面与墙面连接处,隔气层应沿墙面向上连续铺设,高出保温层上表面不得小于150mm。
隔气层可采用气密性好的单层卷材或防水涂料。
采用卷材时,可用空铺法施工,卷材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采用沥青基防水涂料时,其耐热度应比室内或室外可能最高温度高出20—50℃。
(6)保温层分为松散材料保温层,板状保温层和整体保温层。
易腐的保温材料应做防腐处理,设在防水层上部的保温层宜做保护
层,设在防水层下部的保温层应做找平层。
(7)基层处理剂可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是基层
与防水材料间的缩合层,基层处理剂的选择应与卷材的材性相容。
(8)防水层可供选择的卷材种类有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等。
根据地基变形程度,结构形式、当地年温差、日温差和震动等因素应选择拉伸性能相适应的卷材;(9)卷材屋面应有保护层,易积灰屋面宜采用刚性保护层,保护层可选用绿豆砂、云母蛭石等片状材料也可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
2.2卷材防水屋面的材料要求
(1)沥青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规格、物理性能应符合要求,并应有检验报告及产品质保书。
(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规格、物理性能应符合要求,并应有检验报告及产品质保书,详见《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207—93)》。
(3)卷材胶粘剂的质量要求是:
改性沥青胶粘剂的粘结剥离强度不应小于8N/10mm;合成高分子胶粘剂的粘结剥离强度不应小于15M/10mm,浸水168h后粘结剥离强度保持率不应低于70%。
2.3卷材防水屋面的施工顺序
基层表面清理、修整——喷、涂基层处理剂——节点附加增强处理——定位、弹线、卷材清理、试铺——卷材铺贴——收头处理、节点密封——清理、检查、修整——保护层施工。
2.4卷材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
(1)天沟、檐沟应增铺附加层。
对沥青防水卷材应增铺一层郑卷材。
天沟、沿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为200mm。
天沟、檐沟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高低跨内排水天沟与立墙交接处应采取能适应变形的密封处理。
(2)无组织排水檐80mm范围内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3)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
泛水收头应根据泛水高度、泛水墙体材料确定收头密封形式。
墙体为砖墙时,收头卷材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也可在砖墙下留凹槽,卷材收头压入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最低高度不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好防水处理。
墙体为混凝土时,卷材的收头可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固。
泛水宜采取隔热防晒措施,可在泛水卷材面砌砖后抹水泥砂浆或浇细石混凝土保护,亦可采用涂刷浅色涂料或粘贴铝箔保护层。
(4)变形缝内宜填充泡沫塑料或沥青麻丝,上部填放背衬材料,并用卷材封盖,然后在顶部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
(5)水落口杯宜采用铸铁、塑料制品。
小落口杯埋设标高应考虑水落口设防时增加的附加层、柔性密封层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
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涂封,厚度不小于2mm。
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
(6)女儿墙、山墙可采用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压顶,也可采用金属制品或高分子卷材封项。
(7)应根据排水坡要求留设反梁过水孔,图纸也应注明孔底标高。
留置的过水孔高度不不于150mm,宽度不小于250mm;采用予埋管做过水孔时,管径不得小于75mm。
过水孔可采用防水涂料、密封材料防水,预埋管道两端周围与混凝接触处应留凹槽,用密封材料封严。
(8)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做成圆锥台,管道与找平层
间应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9)屋面垂直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在混凝土压顶圈下,水平出入口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防水层的泛水应设护墙。
(10)排气出口应埋设排气管,排气管应设置在结构层上,穿过保护层的管壁应打排气扎。
(11)架空隔热屋面构造,净空为100—300mm,隔热板离女儿墙大于或等于250mm。
2.5沥青防水卷材屋面的施工方法和操作要点:
(1)卷材屋面的找平层表面应压实平整,要求平而不光,最好有木蟹糙纹,以增加玛帝脂的粘结力。
排力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层时,水泥砂浆抹平收水后应二次压光;充分养护,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现象。
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立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檐口、天沟、檐沟、屋脊等),均应做成圆弧,圆弧半径为100150mm。
内部排水的水落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铺设屋面隔气层和防水层前,基层必4须干净、干燥。
(2)基层处理剂可采取喷涂法或涂刷法施工。
喷、涂应均匀一致,如喷、涂二遍时,第二遍喷,涂必须在第一遍干燥后进行。
待最后一遍喷、涂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
喷、涂大面基层处理剂前,应用毛刷对节点、周边、拐角等处先行涂刷。
(3)卷材铺贴前应保持干燥,其表面的撒布料应预先清扫干净。
对卷材表面的滑石粉,一般用扫帚即可扫净,对卷材表面的云母片,则可用废窗纱叠在一起作出钢刷才能刷净,为保持屋面清洁,不允许在屋面上清理卷材。
(4)卷材铺贴前要进行卷材试铺工作,试铺前,先在基层处理剂表面或前一层卷材面上弹出粉线,然后试铺,以掌握卷材铺贴方向、距离尺寸和检查卷材有无弯曲。
(5)卷材铺设方向的规定是:
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宣平行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铺或垂直屋脊铺贴;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6)屋面防水层施工时,应先做好节点、附加层和屋面排水比较集中的部位(屋面与水落口连接处、檐口、天沟、屋面转角处、板端缝等)的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处向上施工。
铺贴天沟、檐沟卷材时,宜顺天沟,檐沟方面,尽量减少搭接。
(7)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
平行于屋脊的搭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主导风向搭接。
(8)各层卷材的长边搭接宽度,当采用满粘法时为70mm;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时,为100mm。
短接搭接宽度,当采用满粘法时,为100mm;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时,为150mm。
(9)平行于屋脊的上下层卷材接缝应相互错开300—500mm,立铺时,卷材应铺过层脊至少150mm。
(10)热玛帝脂的加热温度不应高于240℃,并应经常检查。
热制的玛帝指宜在本工作班内用完。
每层热玛帝、脂的厚度,宜为1—15mm,面层为2—3mm;冷玛帝脂的厚度,宜为0.5---1.0mm,面层为1—1.5mm,玛帝脂应涂刮均匀,不得过厚或堆集。
(11)热玛帝脂浇油铺贴的操作方法是:
浇油工人在推毡工人的前方;向卷材的宽度方向蛇形浇油;铺贴工人用两手紧压卷材,为了使卷材能紧密粘贴,收边工人在铺毡工人后面,用包有厚度约10mm
橡皮,重为80-100kg的滚筒,在距离铺毡1m左右处向前慢慢滚压。
要求压得及时,达到展平压实的目的,并随时清理卷材边缘挤出来的玛帝脂。
(12)保护层的施工规定是:
卷材铺贴经检验合格后,应将防水层表面清扫干净。
当用绿豆砂作保护层时,应将清洁的绿豆砂预热至100℃左右,随刮涂热玛帝脂,随铺撒热绿豆砂。
绿豆砂应铺撒均匀并滚压使其与玛帝脂粘结牢固。
未粘结的绿豆砂应扫除;用云母片或蛭石作保护层时,应筛去粉料。
铺设时,应随刮冷玛帝脂随撒铺云母或蛭石,撒铺应均匀,不得落底,待溶剂基本挥发后,再将多余的云母或蛭石扫除。
(13)用水泥砂浆作保护层时,表面应抹平压光,分格面积不大于25m2;用块体材料作保护层时,宜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大于100m2,分格缝宽度不小于20mm,用细石混凝土作保护层时,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表面抹平压光,并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大于36m2。
刚性保护层与防水层间设置的隔离层应平整,起到完全隔离的作用,刚性保护层女儿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空隙并嵌填密封材料。
3、刚性防水屋面
3.1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
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为结构层、找平层、隔离层和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殊 工序 作业 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