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
- 文档编号:9614216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1.43KB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1
中学教育学考试复习资料(已标注重点)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
(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
(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
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
(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
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
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与共了教育的发展相应,教育逐渐建立了实用功利的世俗教育目标,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
古代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 近代 1840-1919
现代 1919奶奶五四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 当代 1949-至今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孔子主张:
“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学记》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主张:
▲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阐释了启发式教学 ;▲“学不躐等” ,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是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而著名的教育家。
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
第一步称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叫定义; 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 。
该方法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助产作用。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体现在《理想国》中。
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体现在《政治学》中 。
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道德、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2、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的出版(1632年);《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 康德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卢梭 代表作《爱弥尔》;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提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主张绅士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创始人:
德国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科学教育学奠基人” 。
代表著作:
《普通教育学》(1806年)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贡献:
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
他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传统教育学主张:
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传统教育的特点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著作;
▲代表人物:
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年——1952年); ▲代表作:
《民本主义与教育》;
▲杜威作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
主张: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认为教学是儿童通过亲身实践探索经验的过程。
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
●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第一人是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凯洛夫的《教育学》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 20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生论,以及前苏联赞可夫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教育学的研究经历那些阶段 1)古代:
教育学的萌芽 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 3)现代,教育学的繁荣发展
4)20世纪 50年代后教育走向成熟。
5,教育学功能
4
1)可以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教育现象。
2)可以使教师有完备的知识结构
3)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教育学理论打下基础
4)可以形成规范化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可以提高实践工作的理性水平。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包括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水平、科学技术、文化背景、传统)影响和制约着教育; 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体现在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科学技术发展功能和文化功能)。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
“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
”近年又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如何制约教育的?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 。
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决定教育(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人才; (2)教育是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2、人力资本理论 :
(1)提出者: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2)创建时间:
1960年;(3)核心概念:
人力资本 ;(4)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3%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1、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改变受教育者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功能、具有科学技术研究功能.
5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信息技术改变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2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平台.
为什么说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1)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程,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
(2) 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
(3) 信息技术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
(1)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记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2)传统学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网络教育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评定;(3)传统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 。
2、学校文化的特性:
(1)是一种组织文化;(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3、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 校园文化的构成:
(1)学校物质文化;
(2)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3)学校精神文化;(4)学校各种亚文化 ;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精神或观念文化 ;
● 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 ●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4、影响学生文化形成的因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5、学生文化的特征:
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7
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3)不平衡性 → 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4)互补性(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 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来得到部分的补偿.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者首先要对全体学生,特别是对生理或心理机 能存在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相信他们可以通过其他方面 的补偿性发展达到与正常人一样或相似的发展水平。
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特别是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长善救失,激发他们自我发展的信心和积极性 → 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5)个别差异性 → 因材施教 。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
(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
(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2)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即时价值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延时价值,是学生利用这些知识可以服务于社会,间接地为社会和政权服务 (4)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的生理活动; 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 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8
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安排。
第三节、第四节知识点
1、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教育怎样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
教育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主体地位及尊严.教育教给人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怀疑知识技能.使人们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
3、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发展个性是教育的理想, 进行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4、心理学家把少年期(个体从11、12岁到14、15岁的时期。
又称学龄中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是什么?
总体上:
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具体讲:
(1)在身体发展方面,要进行保健和青春期教育,让少年懂得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必然性和意义;
(2)在认知方面应重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3)在情意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和深刻的情感体验;(4)在自我教育能力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较正确的自我认识,使学生掌握评价自我的多维标准。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意义: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或说核心问题, 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4.1)
(1)导向作用。
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
9
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2)激励作用。
共同的目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它不仅能指导整个实践活动过程,而且能够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3 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4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3、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
(1)国家的教育目的 ;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
三者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3)、我国的教育目的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强调: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根本途径)。
5、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反映出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6、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或说素质教育的本质)
21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均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如何组织学生复习?
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6、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学记》提出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均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7、试述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8、说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①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② 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22
③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④ 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
10,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第八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
1 备课、2上课、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教师应如何备课?
(1)钻研教材(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并阅读有关参考书);
(2)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原由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当前所讲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在教学哪一阶段,由哪些学生进行问答活动等。
将这些研究、分析结果,纳入课时计划。
);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教师怎样写好课时计划(教案)?
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注意解决的难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划。
完整的课时计划,包括以下项目:
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
3、上课是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上好课。
23
●课的类型划分依据是教学任务。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课的类型可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手段可分为:
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课的一般结构(主要指综合课的主要环节)包括: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如何上好一堂课(一堂好课的标准):
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4、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俗称测验或考试。
测验的效度:
指一个测验能测出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测验的信度:
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测验的难度:
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测验的区分度:
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比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 。
班级授课制 (也叫集体教学或课堂教学)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阐述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 ; ●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1902 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行,直至现在,它仍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
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第三节 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 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
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
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3、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
(1)内容型策略
(2)形式型策略 (3)方法型策略(4)综合型策略
4、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
具体讲,有两条途径:
(1)结构化策略
(2)问题化策略。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1、德育的实质是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
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
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
2、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4、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
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1)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的性质;
(2)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深度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教育学 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