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赌石网搜文 13.docx
- 文档编号:9593709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5.09KB
翡翠赌石网搜文 13.docx
《翡翠赌石网搜文 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翡翠赌石网搜文 13.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翡翠赌石网搜文13
应用翡翠宝石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翡翠赌石技巧与鉴赏/翡翠等级与价格..............云南美术出版社
翡翠鉴赏
翡翠宝石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七彩云南翡翠
翡翠学/............................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勐拱翡翠经.........................云南人民出版社
秋眉翡翠(实用翡翠学)(精)
翡翠投资收藏手册...................上海科学技术
明空110完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高职高专教育珠宝类专业规划教材》
我国珠宝教育伴随着我国珠宝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而诞生和发展,与珠宝产业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珠宝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对珠宝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珠宝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层次越来越多,形式和类型日益多样化,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不能适应珠宝教育发展需要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强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已经成为深化珠宝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适应珠宝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工程。
通过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珠宝教育界专家的意见,编委会组织编写了《高职高专教育珠宝类专业规划教材》,服务面向确定为:
以满足高职高专教育珠宝类专业教学需要为主,同时兼顾中职中专教育珠宝类专业教学需要和珠宝行业岗位培训需要。
本套教材共11本:
《宝玉石鉴赏》作者:
张义耀ISBN:
9787562522003
《地球科学通论》作者:
刘自强ISBN:
9787562521952
《翡翠商贸实务》作者:
余平ISBN:
9787562522492
《珠宝英语口语》作者:
张义耀余平ISBN:
9787562521907
《钻石及钻石分级》作者:
杜广鹏陈征奚波ISBN:
9787562521891
《珠宝玉石鉴定实训》作者:
张林何志方王茀锐ISBN:
9787562522959
《首饰设计基础教程》作者:
任进ISBN:
9787562517511
《珠宝首饰营销基础》作者:
王昶ISBN:
9787562517153
《结晶学与矿物学基础》作者:
赵建刚王娟鹃孙舒东ISBN:
9787562523291
《宝石鉴定仪器与鉴定方法》作者:
赵建刚徐勤ISBN:
9787562522010
《流行饰品材料及生产工工艺》作者:
袁军平王昶ISBN:
9787562523239
翡翠的看色要诀
翡翠的颜色有很多,包括绿色、紫色、红色、黄色、灰色、黑色、白色等等。
在这些颜色当中,最有价值的是绿色,其次是紫色,然后是红色和黄色,完全没有价值的颜色是灰色。
可以说,只要灰色进入到翡翠颜色当中,就会产生“脏”的感觉,减低翡翠的价值,比如绿色、紫色、黄色的翡翠如果带有灰色,翡翠的价值一定会减少。
下面让我们分别看看不同颜色对翡翠价值的影响,到底怎样的颜色是更有价值的。
白色:
玻璃种要够白,够纯正
在旧有的翡翠体系当中,白色本身是没有价值的颜色,但是近年来,随着玻璃种翡翠的兴起,白色玻璃种翡翠的价值获得了新的认可。
对于白色的玻璃种而言,衡量其颜色价值的标准就是够不够纯正,够不够白——越纯正、越白就越有价值,大家经常见到的偏黄色调的,或者偏蓝色调的白色玻璃种翡翠,价值都不如纯白的玻璃种。
如果白色玻璃种当中包含有阳绿色,那么其价值就高于纯白玻璃种。
不过,一般来说,好的玻璃种带阳绿通常颜色不会太浓。
实践当中对这一点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例如,很多人会把白色冰种或者白色玻璃种当中的“飘蓝花”误认为是绿色——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这些飘着的颜色是墨绿色,有些商家会把这种情况说成是玻璃种带绿色,实际上是属于“飘蓝花”。
“飘蓝花”的玻璃种翡翠其价值要低于干净的纯白玻璃种翡翠。
黑色:
非主流品种
黑色的翡翠就是现在市面上的墨翠。
墨翠以前不被认可,但是,随着台湾地区对于墨翠的喜爱,它的市场价值被发掘出来。
在墨翠爱好者看来,墨翠颜色深沉,更有煞气,有强调驱邪避凶等附带寓意,因此有着不少讲究和说法,但是,墨翠目前不是市场主流品种。
黄色:
要通透浓艳
黄色表现在翡翠上有时候是优点,有时候是缺点,需要不同情况具体分析。
一般来说,只有在种分通透、质地细腻、黄色很浓艳、漂亮的情况下,黄色才会成为翡翠的优点。
这些黄色常常被利用进行巧雕,为翡翠增色不少。
而颜色暗淡、水头不好的黄色则往往是翡翠的缺点,用行里面的话说就是“显脏”。
例如,像一只翡翠手镯,如果出现黄点、黄斑,那么对于手镯的价值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另一方面,这种现象对于鉴定却有帮助——收藏者可以凭借黄点与黄斑的特征,断定翡翠为A货。
而如果一个手镯同时带有绿、黄、紫等三种颜色,又被称为“福禄寿”,这要比只有绿色的翡翠要更有价值。
在2011年万瑞祥翡翠俱乐部新春翡翠换宝大会及拍卖会上,一件其中一件市场价格在30万人民币的冰种三彩翡翠手镯经过激烈的轮番叫价之后,最终以16.5万的价格成交,现场的翠友纷纷对这件拍品的得主投去羡慕的眼神,无疑他淘到了很棒的“宝贝”。
其实,翡翠不是价越高越好,而是要去寻找那些不贵又有收藏价值的翡翠。
红色:
要通透,不要“烧红”
翡翠中的红色要比黄色的价值更高,其产出数量也远远少于黄色。
从感官看,红色比黄色更为浓艳,更漂亮,但也不是所有的红色都有很高的价值。
只有那些种好通透的红色翡翠比较难得,价值较高,这些红翡做成红的戒面、花件、平安扣等等,都是难得的好东西,也具有较好的升值空间。
不过,红翡的收藏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市场上经常可以见到一种“烧红”的翡翠,这样的红翡不值得收藏。
红翡的珍贵在于稀有、天然,而“烧红”的红翡不仅不稀有,还与天然翡翠有区别,没有升值的潜力和收藏价值。
“烧红”的红翡外表常形成均匀的一层红色,不美,也缺乏灵气,商家也往往不承认是“烧红”的,但行家很容易看出来。
紫色:
要细腻,要浓艳
紫色又称“紫罗兰”,或称为“春”。
既有绿色,又有紫色的翡翠称之为“春带彩”。
有黄、绿、紫、白四色的翡翠,又称之为福禄寿喜。
严格来说,紫色翡翠的出产量并不算特别少,比红翡要多,其块体更大,种份以藕粉地居多,通常结晶颗粒较粗,透明度较低。
紫罗兰中真正名贵的还是其中的优质品种。
目前紫色的翡翠两极分化得很厉害,种份很细腻、同时色彩浓艳的紫色翡翠价格上升得很厉害,和一般的颜色浅、暗、质地不细腻的紫色翡翠形成鲜明的对照,而且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
原来好的紫罗兰手镯不过几万元的样子,现在已经涨到了40到50万元,而一个满色的紫罗兰手镯,由于颜色较浅,也不过1到2万元。
绿色:
饱和、浓艳,不偏不邪
绿色是翡翠中最有价值的颜色,这一点为很多收藏者所认识。
但是如果完全没有种份,即使是满绿,翡翠的价值仍然不高。
例如像缅甸公盘的一块满绿的“铁龙生”原料,底价才8万元,但仍无人问津。
要明白,即使是绿色,也要细腻、通透,才有灵性,才会美。
关于翡翠的绿色,说法很多,像葱心绿、秧苗绿、菠菜绿等等,其实这些说法并不重要。
看绿色,要看其中有没有带有灰色和黑色的色调,如果带了灰色的色调,绿色就会“显脏”,如果带了黑色的色调,颜色就会变暗,灰、黑色调的进入会使得绿色翡翠色偏、色“邪”。
还有就是绿色中带有白色调,其结果就是使得翡翠的绿色被冲淡,颜色变浅,饱和度降低了,这样就比不带白色调的绿色翡翠,价值低了不少。
还有两种情况,那就是绿色偏黄或者偏蓝。
偏黄就是俗称的黄杨绿之类,偏蓝则是俗称祖母绿一类,两者之间的颜色就是纯正的翠绿色。
一般来说,绿色中略有一些偏蓝或者偏黄是可以接受的,不太影响价值。
绿色的价值体现在颜色的饱和度和浓艳程度上。
总而言之,对于翡翠所有的颜色来说,越鲜艳、越均匀,其价值就越高,这也是符合大众的基本审美心理的。
翡翠绿色十字诀
翡翠绿色的名称太复杂,又繁多,珠宝贸易界常用“浓、阳、俏、正、和、淡、阴、老、邪、花”十个字来评价,可称之为十字口诀。
“浓”指颜色深绿而不带黑。
反之是“淡”,指绿色浅,显示无力。
“阳”指颜色鲜艳明亮。
反之是“阴”,指绿色昏暗而凝滞。
阳绿即使淡一些,也令人有新鲜感,惹人喜爱。
阴绿即使深浓,也不受人欢迎。
“俏”即绿色显得美丽晶莹。
反之是“老”,即绿色显得平淡呆滞。
“正”指绿色鲜艳纯正。
反之,绿色中泛有黄、青、蓝、灰、黑等色均为“邪”。
邪色价值明显降低,尤其要注意细微之间的邪色差别。
“和”指绿色均匀而不花之意。
如绿色呈丝条状或有散点、散块就是“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玉料或玉器的价值。
翡翠的“种”、“色”划分及经济评价(转)
影响翡翠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颜色、质地(结构)、透明度(水头)、裂隙、杂质等,影响翡翠成品的因素还包括加工工艺。
在翡翠商贸中,将质地与透明度总称为“种”,质地(结构)是指组成矿物颗粒的大小及粒度的粗、中、细,包括玻璃地、冰地、豆地、干白地等。
透明度(水头)是指透明程度。
色是指颜色的浓、阳、正、和的程度。
“黄金有价、玉无价”,但在翡翠商贸活动中,人们非常需要了解翡翠的价值,区分翡翠的档次、识别真假。
但现在对翡翠类型、档次的分类各异,没有统一标准。
各种对翡翠不同的称呼,常常使人混淆,造成对翡翠档次评定的不恰当。
致使很多以劣充好,以假冒真的翡翠商品充斥市场,使消费者无从购买,甚至受骗上当。
进行翡翠的分类与质量经济评价是极现实和有价值的。
一、翡翠的分类及评价:
传统上对翡翠的分类过细、过于复杂,使人在理论上、概念上争论不休,而偏离“分类是为经济评价服务”的宗旨。
比如传统上对翡翠按“色”、“水头”、“地”等分别进行划分。
在对色的划分上,张仁山先生划分有28种,另一位先生则划分有24种。
我们稍作分析可见,很多颜色只是浓淡稍有变化,而被列为新品种。
可是,由于人对色的感觉各异,不难看出,如果分得过细,反而造成混淆,使评价难度加大。
本文从翡翠“种”、“色”角度出发,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影响翡翠质量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将翡翠划分为:
老坑种、有种无色、蛋清(芙蓉)、干清、豆种、金丝种、白地青、花青、油青、马牙种、翡、春、蓝花、黑等十四个特征类型。
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种类本身的稀有性问题、翡翠价值因人对各类型翡翠喜欢影响问题,对各种类的供求关系决定稀有性问题,及各种类的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分述如下:
1、老坑种:
老坑种颜色符合浓、阳、正、和的要求,颜色浓绿,分布均匀,浓艳而且明亮。
质地较为细腻、透明度较好。
假若是玻璃地,加上浓、阳、正、和的颜色,将使翡翠颜色质感更好,鲜艳夺目,此品种被称之为老坑玻璃种(翡翠中的极品)。
老坑玻璃种产量极为稀少,可遇而不可求,又因人们喜爱程度非常高,并且需求量大,造成供不应求,使本身非常稀少的老坑玻璃种的稀有性非常突出,也使价格进一步上扬。
因此具有巨大的保值作用。
购买老坑玻璃种毛料,一般需要1OO万~300万元人民币/公两。
老坑种成品的价格制约因素包括:
①翡翠绿色的正邪;
②绿色的浓淡、均匀程度及绿色的鲜艳程度;
③绿色的形状;
④绿色的透明程度;
⑤质地的细腻程度差别;
⑥绿色内部杂质及干净程度;
⑦绿内裂绺、石花的多少;
⑧绿色的范围大小及重量;
⑨工艺水平的高低;
⑩消费者的鉴赏能力、偏爱程度、东方文化的影响、民族的习惯、以及翡翠艺术及工艺水平的高低等等。
总之,老坑种成品的定价,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因其美丽、稀少而成为翡翠众多品种中最具保值作用的玉石。
2、有种无色:
有种无色是指颜色色少、色淡或无色,透明或半透明,质地细腻的玉石。
肉眼仅可见个别纤维状的硬玉矿物,内部无杂质、棉绺,石花较少,击之声音清脆似金属。
偏光显微镜下为纤维状变晶结构。
原料若是够大的话,一般都用来做成手镯,手镯表现为清澈透明,水清地好,佩戴在手上给人冰清玉洁的感觉,惹人喜爱,深得广大女士喜爱,块体大的较稀少,属高档次,成品价格一般在5万~15万人民币左右。
3、芙蓉种:
英蓉种就象芙蓉花,香味清淡而悠远,芙蓉种颜色一般为淡绿色,肉眼看其色较纯正而不邪,不带黄色调。
半透明或微透明,玉质较为细腻,在10倍放大镜下感觉有颗粒,但找不到界线,这是因为在形成后期遭受重结晶作用的结果,可以说属蛋清地,种虽不是很透,但也不干;色虽不够浓,但清淡,类似中国铀玉。
芙蓉种产量比较大,较易见到,在中国南方深受喜爱,价钱在南方贵于北方,属中高档,总的来说价不是很高。
假若芙蓉种翡翠上出现深绿色的脉,被称为“芙蓉起青根”,象这类则属高档货,价格就高,在八十年代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有一支芙蓉种手镯,因其上具鲜绿色的脉,竟卖到2OO万港币。
4、干青种:
分为两类:
一类是指纯的钠铬辉石,是欧阳秋眉女士于1985年发现的。
AL被Cr所替代,Cr含量大于50%。
本人在1991年曾鉴定过一组由戒面、项链、手链、耳环组成的套件,共49粒。
肉眼鉴定其为翡翠,测试性质时发现,折光率为1.75,密度为(3.50土0.01),硬度为XXX。
5、矿物分子式NaCrSi2O6,就是属于此类干青种。
另一类是指AL被Cr替代不完全,除含钠铬辉石外,还含有硬玉、造闪石等,比重3.3土,此类翡翠绿色色浓且纯正,透明度差,底子,在阳光下照射,光透不进去,用聚光电筒照射,最多只能透进1mm的光。
此种玉料,玉质较粗,矿物颗粒形呈短柱状,在显微镜下为全晶质半圆形粒状结底洁白如雪,绿色鲜艳耐看,绿色一般不规则,呈斑状或团块状出现。
在10X放大镜下观察,其质地比较细腻,往往呈纤维状结构,大多数不透明。
白地青种的绿、白分明,底色一般较白,绿色鲜艳,虽然水头不好,但是也有很多年轻妇女购买。
白地青种一般只适合做手镯、雕件、挂牌。
小型挂件或手镯价格一般在1千到1万元之间。
价格取决于种的好坏和绿色范围大小和色泽。
6、花青种:
是缅甸翡翠中分布较广泛的一种,是根据色的分布形态来划分的。
花青种的绿色分布呈脉状,分布较密集或较疏落,颜色可深也可浅。
底色可为淡绿色或无色,质地可粗可细。
按质地可进一步细分,如:
豆花花青,晶粒较粗,称豆底,不规则的颜色分布,为花青。
另外还有马牙花青、油底花青等。
若按色形分布,还包括点状花青,俗称“梅花种”。
花青种的价值取决于种的好坏,以及颜色的分布范围和色泽。
市面上较易见,多用于做小挂件,属中低档,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左右。
7、油青种:
肉眼观察:
绿色较暗,颜色不纯,掺杂灰色调或蓝色调,给人一种很沉闷的感觉。
油青种的透明度一般较好,玉质细腻,玻璃光泽,但表面光泽好似带油性。
镜下见纤维状变晶结构。
颜色可由浅至深,若色深时,被称为“瓜皮油青”;若色浅时,被称为“鲜油青”。
油青种在市面上较易见,属中低档。
在北方比较受人欢迎,在南方不太受人喜爱,在北方因受人喜好的影响,价钱略贵于南方。
戒面价钱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元左右。
8、马牙种:
矿物颗粒呈白色粒状,透明度差,质地粗糙,属于低档品种。
质地粗糙,玉石中矿物呈白色粒状,透明度差,俗话说:
“水份不够或水头短”。
肉眼看上去有点象瓷器一样。
在10X放大镜下观察,能清楚见到绿色中有很细的一丝丝白条,虽然绿色较绿,但不够均匀,且分布不规则。
马牙种很少用于做戒面,多做挂牌、指环等,马牙种在市面较易见,属中低档次,价钱不高,几十到几百元。
9、翡:
可分为红色翡与黄色翡两种情况。
古人认为红色玉代表了吉祥如意,红色玉甚至被人说成是经过陪葬后,浸透人血而成,当然这是不科学的。
正因为这种迷信色彩,反而加重了红色翡翠的需求,在古时红色翡的价钱就很高。
其实红翡的颜色是次生形成的一种颜色,分布于风化表层之下或沿翡翠原石裂隙分布,为铁矿物浸染而形成的颜色,产于缅甸老场区和大马坎场区。
红翡可分为三种:
①亮红:
也称为“冠红”为红翡中的上品,色泽可能是由Co3+所引起的;
②暗红:
往往是Fe2+氧化成Fe3+所致,多接近于原石的边缘分布;
③褐红:
出产于原石边缘,因风化淋滤作用而造成的铁染,带褐色杂质极多,为红翡中的下品。
亮红色的红翡很少见,可遇而不可求,价格极高。
苏富比拍卖会曾拍卖过一个极好的亮红色红翡雕件,价格高达38O万港币。
而褐红和暗红色的红翡,产量多,又因色差,而不为人喜爱,价格极低,几元到几百元即可买到。
黄翡也是由于次生作用形成的颜色,往往分布在风化表层之下,而在红色层之上,它是由于褐铁矿浸染所致。
黄色不纯,常带褐色,产量多,不为人所喜爱,价格极低,几元到几十元即可买到。
10、春:
紫色的翡翠,紫色俗称春色,紫色一般都较淡,好像紫罗兰花的颜色,也被称为紫罗兰色。
根据紫色的色调不同,可分为粉紫、茄紫、蓝紫。
①粉紫:
紫色中带微微粉色,质地比较细腻,半透明,内部棉辞较多,在被做为底色使用时,称“藕粉地”。
②茄紫:
紫色中带有茄子般的蜂红色,质地粗糙,肉眼可见其矿物颗粒,透明度较差,内部有大量棉绺。
③蓝紫:
紫色中带蓝、质地粗糙,肉眼可见矿物颗粒,几乎不透明,敲击声音混浊,档次极低。
因春色淡,所以做戒面极为少见,多用于大型雕件及小挂件。
若是紫色深的,质地细的,透明度高的则十分难得,是高档货,成品价值上万,可到十五万人民币一件,深受欧美人喜欢。
在选择春色翡翠时要避免黄光,因黄光会使紫色加深。
11、蓝花:
颜色绿中发蓝,呈绿蓝色,是透闪石化,阳起石化的外观表现。
用肉眼观察:
色邪不正,透明度差,质地一般,内部有大量脏黑,属于低档玉料,几元到几百元即可买到。
12、脏:
是翡翠中的劣质品种,包括芋头地、狗屎地、香灰地等,肉眼观察:
不透明,质地粗造,可见矿物颗粒大;10X放大镜下观察:
肉部杂质较多,具有石花、石脑,色极不正,杂有黄、褐、灰等色泽,在市面上较为常见,是极低档次,几元到几十元即可买到。
二、翡翠质量经济评价:
在对翡翠分类及评价的基础上,下面进一步对翡翠进行了半定量化的质量经济评价。
两种方法互为补充完善,将更利于我们把握翡翠的商业评价及商业价值。
翡翠的质量经济评价是指对影响翡翠质量的各个因素,如颜色、质地、透明度、裂隙、加工工艺等,分别进行百分值评分,质优者分高,质劣者分低,满分1OO分。
再根据上列因素在质量经济评价中所处的重要性,配以一定百分比例。
将翡翠各个因素的各自质量级别的百分值乘以所对应的百分比例,用它们相加之和来计算翡翠的综合分值,并把翡翠的综合分值作为翡翠质量经济评价的依据,来确定翡翠的级别档次。
下面我们就以翡翠成品为例来说明百分制评价和综合质量经济评价。
根据表六的综合质量经济评价,结合前面对翡翠的分类及评价,我们就可大致判断翡翠所属档次,及处于什么价格范围内,这对我们的商业贸易才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进行翡翠的百分制评价时,不仅需要考虑质量本身的因素,还要兼顾翡翠类型及人为的因素,考虑的因素越全面,才越具科学性。
怎样依据蟒赌色—赌石技巧
蟒,即在石头表皮上出现的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细沙形成的细条或块状,乃至缠绕整个石头的部分。
也就是说在一块石头上忽然出现一条或一片,乃至缠绕大半个石头的不同沙粒排列的表皮,有点像被什么东西压、烫出来,出现一种新的“花纹”。
蟒摸着不糙手,注意,即便整个石头都缠着蟒,也还会有一小部分原沙皮。
有蟒的石头有的可以据此下赌,有的则必须在蟒上找到松花,方可下赌,这样有较大的把握。
有蟒无松花的除个别场口的石头,大部分只能有淡色。
1、白蟒
与石头的原色不同,蟒呈白色,称白蟒。
白石头也会有白蟒,很难辨认。
此类蟒中,蟒呈灰白色的最佳,特别是黑石头上有灰白蟒像鼻涕一样,,赌涨的把握很大。
蟒上如果再有一点松花,那就是难得表象。
老场区的老帕敢场口的石头只要有蟒,即可以赌,如果是老帕敢的黑乌沙,有筋一样的蟒也可以赌,其蟒绕到哪里就有色。
磨憨场口的石头光有蟒不可赌。
2、带蜞
即蟒如带状缠绕石头中部或一头。
如果此带如拧结的绳子。
称之蟒紧,这种现象往往说明里面的色好。
倘若这样的蟒上有松花,那就肯定有色,切莫错过。
3、丝丝蟒
石头表皮上如同木纹丝丝似的蟒。
其里面的色也是丝丝,即便是老帕敢的黑乌沙,如果其表皮是丝丝蟒,里边也是丝丝绿,不会连成片。
4、半截蟒松花
不论哪个场口均可赌。
如果松花表现很少,要看种是否好。
5、卡三蟒
此种蟒一般都带色,蟒上坑坑洼洼,如同蜂窝。
有卡三蟒的石头多半一半皮薄,一半皮厚,含翠量较高,比较好赌。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蟒已形成膏药状——即像膏药似的一层皮,那么内部的含翠就不会高,甚至无色。
6、丝、条、点蟒带松花
难得见的好赌石。
各种蟒都表现在一块石头上。
7、丝蟒带松花
如果色好,色会反弹,如种差,则只有绿丝丝,色比较单。
8、荞面蟒
看着颜色很淡,仿佛一层荞面粉。
需泼点水来观察。
9、包头蟒
缠绕某个角的蟒带,如同戴包头。
开价要视蟒带的粗细,缠绕的部位大小来定。
10、大块蟒
多半擦去即可见色。
11、一笔蟒
形状像毛画了一道,看其长短,粗细,要注意找松花。
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人对石头的纹路都不熟悉,看着蟒却还找蟒。
辨认蟒是需要细心和耐心的长期观察、摸索,久而久之才能一眼就辨认出蟒。
缅甸翡翠矿区主要位于缅北孟拱西北部的乌龙河上游,长约250千米,宽约15千米,面积三千余平方千米。
各个矿山不同坑口所产翡翠各具特色,质量好坏不同,因而识别赌石场口(即采坑口),对推断赌石质的好坏,有很大的帮助。
行业有一句名言,即“不识场口,不玩赌石”。
故在选购翡翠原石时,一定要懂得料的产地和特征,否则就无条件做赌石生意。
现据几种有关资料,对缅原石产地的十大名坑所产作一简介,以供参考:
1.后江(也称坎底):
分老后江与新后江,均产于河床冲击砂中。
其中,老后江产自冲击层之底部。
皮薄呈灰绿黄色,个体很小,很少超过0.3千克,水好底好,常产满绿高翠,少雾,多裂纹,做出成品的颜色比原石变好(即增色),且加工性能好,是制作戒面的理想用材。
新后江的皮较老后江厚一些,个头较大,一般在3千克左右,水与底均比老厚江差,密度极硬度也略小,裂纹多,成品抛光后不及原石色彩好,即使满绿、高翠,也难做出高档饰品。
2.帕岗:
属历史名坑,开采最早。
帕岗皮薄,皮以灰白及黄白色为主,结晶细,种好,透明度高,色足;个头较大,从几公斤到几百公斤,呈各种大小乐石。
一般以产中低档砖头料为主。
老帕岗以产皮壳乌黑似煤炭的黑乌砂著名,但已全部采完,目前市场所见乌砂均产自麻蒙。
3.灰卡:
皮壳杂色,以灰绿及灰黑色为主,透明度好坏不一,水底好坏分布不均,但有绿的地方水常较好。
个体大小悬殊,大件的可达几百千克至上万千克的。
4.麻蒙(也称乌砂):
黑乌砂黑中带灰,水底一般较差,且常夹黑丝或白雾,绿色偏篮。
5.打木砍(也称刀磨砍):
皮壳多为褐灰色、黄红色,一般水与低均较好,但多白雾、黄雾。
个头较小,一般1--2千克。
此地还产如血似火之红翡,也较名贵。
6.抹岗(也称抹岗):
皮较粗,皮色灰黄或灰白;水与底均较好,裂纹少,为绿或满绿夹颜绿之高翠品种,很少含杂质,玻璃底较常见,但产量少。
7.自壁(又称次卑):
皮壳以黄灰为主,水底均佳,裂纹少,但有白雾,其产品以蓝花水好闻名,有少量做高档手镯的绿花料产出,腾冲有名的绮罗即产于此坑。
8.龙塘(也称龙坑):
以黄砂皮或灰白鱼皮为主,皮壳较粗。
大部分水与底均好,绿色很正,常出高翠料。
9.马萨:
属新厂,无皮或少皮,绿较浅淡,水与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档手镯料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翡翠赌石网搜文 13 翡翠 赌石网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