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修改版.docx
- 文档编号:9562423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3.33KB
工商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修改版.docx
《工商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修改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修改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商银行内部组织结构修改版
第一篇:
工商银行内部组织结构
1、工商银行内部组织结构?
答:
(1)由上述两图可知,工行董事会下设高级管理层,且在高级管理层下设境外分支机构,而建行在董事会下设行长室且无境外分支机构,由此可知,工行业务网点比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更广。
(2)工行内部设立了内部审计局,由高级管理层和监事会共同监管,而建行没有。
并且工行内部设立了更多的细节部门,有利于银行内部分工和监管。
提高业务效率。
第二篇:
工商银行组织结构
工商银行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营销及产品部门
1.公司业务部
1.1公司业务一部
主要负责全行公司类大客户的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管理以及营销指导工作,目标客户群主要包括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企业、在各地有重大影响的大型、特大型企业、世界500强在华企业等。
1.2公司业务二部
承担目标客户公司金融业务发展规划、营销制度、产品研发、计划管理、队伍建设等系统管理职能,负责组织、推动公司金融业务市场营销策划、业务产品创新、客户关系维护、新户拓展及贷后管理等工作。
2.机构业务部
要负责全行机构类客户的市场营销、管理与指导工作,目标客户包括各类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军队系统、中介机构以及其他非法人性质的机构。
3.结算与现金管理部
主要负责全行公司类无贷客户的营销、管理与指导,负责结算业务、贵金属业务管理。
4.个人金融业务部
负责全行个人金融业务的统一营销管理,包括本外币储蓄业务、个人中间代理业务、个人理财业务、消费信贷业务的客户需求挖掘、市场调研规划、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以及市场推广。
5.金融市场部
负责根据全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政策和综合经营计划,综合运用资金、债券、利率、汇率等市场工具,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进行本外币资金的投、融资运作与交易管理。
6.资产管理部
1人民币资金系统管理;2汇率风险管理;3利率风险计量监测与定价计量模型研发4资本数据分析与系统管理
7.国际业务部
负责全行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融资、国际融资转贷款及出口买方信贷业务的产品研发、推广、创新与电子化建设,境外机构的发展规划与综合管理,外资代理行的网络建设与关系管理以及全行外事活动管理。
8.电子银行部
负责全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规划、产品开发、管理协调、宣传营销和电子银行中心的业务运作与客户服务。
9.投资银行部
负责全行投资银行业务的规划协调和经营管理,承办或牵头承办投资银行业务,策划和实施我行股份制改造与资本运作方案。
10.资产托管部
主管全行资产托管业务,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委托类资产托管和QFII资产托管。
负责制定我行资产托管业务的规章制度和办法,进行资产托管业务品种的开发研究和资产托管业务市场开拓,安全保管受托资产,负责基金托管工作的内部稽核和风险控制。
11.养老金业务部
1企业年金等养老金业务管理;2投资管理;12.牡丹卡中心
13.私人银行部
14.票据营业部
15.贵金属业务部
风险管理部门
1.风险管理部
负责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汇总、分析和报告全行风险管理情况;负责开发推广全行各类客户信用评级、授信、债项评价办法并开发维护相关管理系统;负责特殊资产政策制定、监测分析、清收处置;承担风险管理委员会秘书处职能。
2.信贷管理部
主要承担全行信用风险管理、信贷监督检查和行业区域分析职能。
制定各项信贷政策,制订对公、个人客户信贷政策和业务流程,组织信贷产品研发;对全行对公、个人信贷工作全流程进行风险监测检查,对分支机构进行预警整改和业务准入与退出管理,承担贷款分析与分类认定审核工作。
3.小企业金融部
4.信用审批部
负责客户信贷审查审批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具体审查审批的业务管理办法与操作规程;组织分行实施信贷审查审批工作;在授权范围内开展总行直接营销客户和其他应由总行负责的信用审查审批工作。
5.授信业务部
主要负责客户的信用评级、授信、项目和押品价值评估业务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相关业务的管理办法与操作规程,在授权范围内开展客户的信用评级、授信方案和单笔债项的审查审批,并组织分行实施客户信用评级、授信、项目评估和押品价值评估工作。
6.内控合规部
负责全行内控合规管理工作。
牵头组织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开展内部控制评价,持续改进内控管理;负责操作风险的识别、计量、分析与报告等相关工作;负责合规管理,审核各项经营活动是否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对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的常规审计。
7.资产负债管理部
负责对全行资产、负债、资本的总量和结构进行计划、控制与调节,以实现全行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负责管理全行的市场风险,全行本、外币流动性管理,全行证券业务与票据融资业务管理以及资金业务的授权。
8.法律事务部
主管全行的法律事务工作,处理经济诉讼(仲裁)案件和内部经济纠纷等法律事务。
综合管理部门
1.办公室
组织总行办公,负责综合协调、公文处理、督办查办、保密档案、分行行长会议和其他重要文件的起草、宣传联络、来信来访以及总行本部行政、财务管理。
2.财务会计部
主要负责制订全行财务与会计基本政策,综合经营计划、财务计划和中间业务计划,编制财务报告,负责全行财务管理和境内外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工作。
3.管理信息部
负责全行经营管理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和发布。
制定和完善全行信息披露和报告制度,负责全行性数据信息的披露和统一管理;负责全行性信息处理平台和数据仓库的规划、建设、推广和应用;负责对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评级机构、国际权威财经媒体的市场营销、关系维护和评级评优及排名工作。
4.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
1财务分析;2社会责任报告编制;3投资监测;4项目评估;5业务综合;6战略合作
5.产品创新管理部
1产品规划;2研究与管理;3产品开发、维护、需求
6.教育部
1企业文化建设推进;2宣传思想工作;3学习支持;4远程培训;
7.人力资源部
负责全行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和机构管理,制定人事组织管理规划及规章制度,负责干部任免、考核、调配、领导班子建设、工资福利、保险统筹、人员总量控制、机构发展规划、技术职称评定以及党的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和发展规划。
8.集团派驻子公司董监事办公室
负责员工培训、智力引进、院校管理、党员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等。
支持与保障部门
1.信息科技部
负责全行电子化建设的组织和管理,制定全行信息科技发展规划和制度办法,组织全行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包括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建设、应用产品设计开发、计算机设备配置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2.运行管理部
主要负责制订并组织实施具体业务核算及操作规程,负责全行业务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和清算、参数管理等各类业务处理工作,监督和管理全行各类业务处理中心。
3.监察室
负责案件检查和审理、受理信访举报和党员员工的申诉控告、开展执法监察、进行纪检监察宣传教育,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监督、促进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金融法规的贯彻执行。
4.城市金融研究所
开展经济、金融理论研究,编辑发行《中国城市金融》和《城市金融论坛》,承担城市金融学会日常工作。
5.保卫部
主要负责依法管理全行枪支弹药、金库、运钞车、电视监控、防弹玻璃等各类安全防范设施,指导全行金库守卫及押运工作,推动全行守押体制改革,对全行诈骗、盗窃、抢劫及涉枪案件进行督办处理,为全行业务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6.离退休人员管理部
服务岗
7.工会工作委员会
负责引导组织员工岗位建功立业,组织开展“创争”活动、劳动竞赛与技术比赛以及员工业余教育,协调劳动关系,促进全行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指导各级女职工委员会开展工作,负责全行优质文明服务与服务管理工作。
8.软件开发中心
9.数据中心北京
10.数据中心上海
11.电子银行中心
12.国际结算单证中心
13.长春金融研修学院
14.杭州金融研修学院
董事会
1.董事会办公室
主要负责组织股东大会、董事会及各专门委员会会议;负责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及相关股权事务;保持与境内外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投资者、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的交流与沟通,协调和组织信息披露与关联交易管理事宜。
监视会
1.监事会办公室
负责监事会会议和监事会专门委员会会议的筹备、文件准备及会议记录等,具体实施和开展监督工作。
其他
1.企业年金中心
负责研究制定全行企业年金业务发展战略和目标,制定相关业务管理办法,组织和指导全行开展企业年金业务;负责企业年金受托管理、账户管理业务等新产品开发以及企业年金业务对外合作与交流。
2.营业部
负责总行本外币业务的直接经营,主要包括全国性集团公司、大型优秀上市公司、世界500强等优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企业、垄断性和成长性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业务经营以及大额低风险贷款。
3.内部审计局
负责监督、检查与评价全行各项经营活动,监督和评价全行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对全行重大决策事项和管理体制改革进行战略审计,开展全行重要岗位的履职和离任审计、违法违规事件稽查及重大财务异常情况专项审计等以及协调外部审计工作。
4.业务营运中心
工程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总行业务营运中心工程的工程技术、设计建筑招标、财务预决算及联络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三篇:
工商银行论文:
的富有特色的工商银行内部审计
工商银行论文(工商银行论文):
富有特色的工商银行内部审计
一、富有特色的内部审计体制
可以说,工商银行内部审计体系的发展始终与工商银行的发展相伴相生,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发展如影随形。
1984年至今,工商银行走过了从国有专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最终发展成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辉煌历程,内部审计也同样经历了不断改革、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
1984年至2004年,内部审计体制由逐级负责的四级稽核逐步发展到三级、二级稽核。
2004年,工商银行党委决定进一步改革稽核管理体系,成立内部审计局,为股份制改革做好充分的组织准备。
2005年10月,随着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式成立,向董事会负责的内部审计体系应运而生;2006年10月,工商银行公开上市,公司治理架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开始实行垂直的、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
工商银行内部审计体制的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
1、垂直、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基础框架。
工商银行总行设内部审计局,内部审计局向董事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监事会的指导,接受审计委员会的监督检查和评价;在全国十个重点城市设立内部审计分局,向内部审计局负责并报告工作;在人员、薪酬、经费、考核、激励、培训等方面实行统一集中管理。
几年来,这一垂直、独立的内部审计体制的基础框架,得到工商银行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审计委员会的重视和支持。
这种垂直、独立的体制,体现了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为内部审计客观、独立地履行监督评价职责提供了组织保
障。
2、全新的内部审计价值理念。
工商银行内部审计的核心价值观将国际主流的内部审计理念和工商银行的特色文化结合起来,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比如,强调执业理念和遵章意识,倡导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中强调的客观、审慎、保密与胜任的从业原则,并且把各种审计活动都建立在公司章程之下,强调服务与增值的审计理念。
工作的定位是为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增值服务,内部审计与管理层不仅仅是“面对面”,更要“肩并肩”,在坚持内部审计应有职业操守的前提下,能指出问题所在、给出有价值的建议,实现内部审计发展与经营管理同步提升的“双赢”效果。
强调服务“客户”观念,把审计的相关方作为自己的“客户”,把审计服务作为自己的“产品”,在坚持审计客观性的前提下,与“客户”保持坦诚沟通,与监管机构、外部审计师以及同业建立协调与合作机制,形成一种良好的“客户”管理机制。
倡导在审计者和被审计者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友善的和谐关系,倡导与管理层一路同行,促进被审计者乐于接受审计的心理认同。
3、内部审计在风险管控中的独特地位。
在工商银行现行的风险管控体系中,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管理层的业务经营部门和内部控制合规部门主要履行对风险的管理、自查自纠职责,分别构成了风险防控的第
一、二道防线。
内部审计则是相对独立的监督系统,主要职责是对全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再监督和再评价,构成风险管控体系的第三道防线。
这种体系的结构,非常符合工商银行机构规模庞大,管理层级多,业务种类复杂的特点,同时也和
国际先进的商业银行的主流做法相吻合。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控中的独特地位,一方面,提升审计分析的层次,由原先的合规检查、查错纠弊为主的账项基础审计转向以风险为导向、以增值为目的风险管理审计,通过发现风险、管理和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体制、机制和流程上存在的缺陷及薄弱环节;通过发现个案和局部问题,认真研究系统性和整体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强化了审计建议的价值,内部审计作用不仅在于能够发现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审计确认与审计建议的关系是49与51的关系。
4、完整的规划及有序实施。
工商银行制定了《2006~2008年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国内领先,与国际接轨,具有工商银行特色的内部审计体系”这个中长期发展目标,并从职能转型、制度架构、管理机制、报告路径、技术方法、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
这个发展规划成为内部审计的行动指南。
规划的实施采取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方式,并提出了“三年三步走”的升级发展思路。
第一年通过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及观念转变等基础性工作,使全行开始“听到”内部审计的声音;第二年通过开展一系列较为专业的审计项目,使全行开始“看到”内部审计的作为;第三年通过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增值服务,使全行开始“用到”内部审计的成果。
5、标准化的内部审计管理和作业体系。
围绕“国际标准本土化、本土做法标准化”的目标,坚持“借鉴、整合、补缺、优化”的原则,结合国际内部审计理论和最佳实务与工商银行的实际,不断探索、不
断创新,逐步形成包括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实务框架以及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具有工商银行特色的标准体系。
一是管理模式。
针对审计对象分布广、要聚焦董事会关注重点的情况,提出“一体化管理”的思路,统一调动全系统的力量和资源,保证最重要工作的完成。
“一体化管理”主要包括计划统一管理、项目统一运作、资源统一配置、流程统一规范、过程统一控制与结果统一报告“六个统一”和对审计项目分级、方案审批、团队实施、专家支持、质量控制与报告评定等关键环节进行“六个环节”重点控制的管理模式。
管理思路循序渐进、逐年深入,较好地体现了逐步精细化的过程。
同时,实行全流程质量控制、统一实务标准和方法等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措施。
二是技术方法。
已经初步建立风险监测、内部控制评估的指标体系,开发了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信息系统,在非现场审计、项目管理、问题统计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化的内部审计团队
工商银行的内部审计人员由三个方面组成:
一是原先稽核系统的人员;二是从各级管理层交流过来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三是从系统内外招聘的年轻人。
工商银行内部审计立足于队伍的现状,始终把提升内部审计团队和个人的履职能力作为推进内部审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先后出台《内部审计员工培训规划》、《加强内部审计履职能力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把整个团队作为培训目标,持续开展了大规模、分层次的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实现了100%的内部审计人员全年接受100个课时培训的“双百”目标。
为塑造一支职业化的审计团队,工商银行一方面,遵循国际内部审计协会对内部审计职业能力框架的要求,通过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硬技能”和“软能力”,并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办法,着重于培养审计人员的转型适应能力、专业胜任能力、风险识别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和构建和谐内部审计文化能力等核心履职能力。
一是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内部审计职能转型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重塑理念和统一思想,增强队伍的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解决内部审计“做什么”的问题,为科学履职奠定思想基础。
二是从加快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入手,重点开展内部审计理论实务和方法技术培训,保证内部审计人员精通内部审计主要原理与实务标准,熟练运用先进的审计方法与技术,掌握相关政策、制度、流程的核心内容,解决内部审计“怎么做”的问题,为规范履职夯实专业基础。
三是从适应职能转型发展需要入手,重点开展关于全行战略、公司治理改革以及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的培训,解决内部审计“视野、层次与效率”的问题,为高效履职提供智力支持。
四是从落实总行高端人才培训计划入手,积极开展审计职业资质认证培训,鼓励审计人员取得国际权威的内部审计和其他相关资质认证,全面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促进内部审计队伍职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另一方面,在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一套审计人员的使用和交流机制,通过与全行各管理层面双向交流优秀的管理与业务人才,拓展行政职务与审计专业职级的“双轨”晋升通道,为审计员工的职业成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持续的职业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人员结构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
一是内部审计团队的职业资质水平快速提升。
审计人员中,取得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等11种国际国内职业资质的有149人,占审计人员的43%,比2005年初建时增加了121人。
这个职业水平,不仅在工商银行各专业条线中是最高的,而且在国际内部审计业界也是比较高的。
二是形成日益浓厚的学习氛围。
审计人员从工作实践中真切感受到,丰富的学识与能力的提高对于适应工作需要、团队健康成长和个人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和紧迫。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高素质员工已成为审计人员的共识;知识经验共享的氛围也日益浓厚。
三是核心业务团队和专家团队正在逐步形成。
通过培养和锻炼,培养了一批懂得经营管理、熟悉风险和内部控制、掌握先进技术及审计业务专长的人才,并正在成为提高审计活动质量与效率的骨干力量。
同时,审计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特征日趋明显,核心业务团队和专家团队逐步形成,在内部审计职能转型时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信息化的内部审计业务和管理系统
近年来,工商银行内部审计顺势而为、苦练内功,依托工商银行强大的信息科技系统,着力加快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初步构建了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总体框架。
即:
依托工商银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技术应用,充分利用全行业务和管理系统的数据及功能,建立以审计业务信息系统、审计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平台(见图1),同时,有机结合其他辅助工具和办公自动化手段,为内
部审计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
(一)审计业务信息系统平台
1、风险评估体系。
风险评估是识别、计量风险的重要手段,是工商银行制定审计规划、计划和开展审计活动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总体或局部的风险进行评估,了解各个机构和产品的风险水平,并根据风险等级排序情况确定应该重点关注的风险,为制订审计计划、审计方案提供参考,为开展内部控制评估、风险监测提供方向。
风险评估主要侧重于两个层面:
一是面向全行总体的风险评估,目的在于确定应重点关注的机构、业务或产品,以科学地制订审计计划、合理地配置审计资源和确定审计频率。
二是针对审计项目的风险评估,目的在于确定应重点关注的流程、部位或环节,以指导审计方案的制订。
风险评估过程大致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梳理业务流程,确定审计单元。
根据全行业务经营情况并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实际,从机构和产品两个维度划分审计单元。
产品维度方面,对应纳入审计范围的业务活动和管理职能进行梳理和归类,划分为产品线(即对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和管理线(即内部管理职能衍生出来的、无法与对外产品线进行明确对应的内部管理流程,也可以理解为对内的产品)。
机构维度方面,根据分支机构设置情况和业务特征,划分为境内机构、境外机构和直属机构。
审计单元是开展审计活动的基本单位,通过审计单元划分,明晰内部审计应覆盖的范围。
虽然审计单元相对稳定,风险评估体系具有开放性,应随着业务的发展变化和机构的增设与撤并,对审计单元作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第二步,构建风险宇宙。
风险宇宙
是用于描述企业风险分布和类别的一种国际通用的方法,是各类机构、各类业务的风险集合。
工商银行的风险宇宙是在参考BASEL、国外大型银行风险分类实践和国内监管机构的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包含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经营风险(包含操作风险、合规风险)、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等六大类风险;每类风险又含有多种不同层次的风险因素,每一风险因素用若干风险指标反映。
风险宇宙的建立,有利于统一审计和业务部门对风险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统一衡量风险的方法和标准。
风险宇宙是动态的,每年都应当根据当期经济环境、监管要求、公司流程、产品创新等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
第三步,固有风险评估。
主要是通过对固有风险和控制有效性的评估,推算剩余风险并对剩余风险进行排序,其中,固有风险可分解为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用公式表示为:
剩余风险=固有风险×(1-控制有效性),固有风险=风险发生可能性×风险影响程度。
风险发生可能性评估,主要是基于已建立的风险宇宙,采用指标打分法,根据评估指标及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及加权,得出各风险因素的分值,再进一步计算,推算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为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可针对每个二级风险因素制定具体的评估指标和评分标准。
同一风险因素可以用一个或多个评估指标进行衡量,评估指标分定量和定性两种。
风险影响程度评估,主要是根据评估对象对全行战略的影响程度,确定与战略目标实现相关的指标,如盈利水平、资产/负债规模、市场份额、收入结构、发展速度等,并针对不同性质的评估对象(产品线/管理线/境内机构/境外机构)设置不同的指标权重,通
过对各大类指标(全部为定量指标)的计算与评分,得出评估对象的风险影响程度分值。
在实践中,发现工商银行风险影响程度的分值对固有风险的分值影响较大,而从风险评估和制订审计计划的需要来看,风险发生可能性应是风险评估关注的重点。
由于风险评估是对所有产品和机构风险状况的大体把握和风险高低的排序,不需要精确计量,可以将风险影响程度对固有风险的影响相对弱化,因此,对风险影响程度进行了降幂处理。
即:
(其中:
x代表风险发生可能性,y代表风险影响程度,z代表固有风险。
)第四步,控制有效性评估。
充分利用内部控制评估(后面进行介绍)的成果,综合考虑内部控制评估所发现缺陷的性质、数量以及覆盖范围。
第五步,剩余风险评估。
在固有风险评估和控制有效性评估的基础上,计算评估对象的剩余风险。
鉴于剩余风险不应高于固有风险,实际评估计算公式为:
剩余风险=固有风险×(控制有效性+n)÷5。
其中,n可以根据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以及审计资源等情况得出,若管理层认为,随着全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控制可以更加有效地防范风险的发生或降低风险的影响,则n可以逐渐减小,反之亦然。
最后,根据剩余风险得分,生成剩余风险热点图,直观反映评估对象的风险状况。
2、内部控制评估体系。
工商银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参照COSO内部控制框架,借鉴国际大型商业银行的经验,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建立了内部控制评估体系及评估标准。
目前,基于价值链的全流程内部控制评估体系覆盖公司、流程和
IT三个层面的关键控制领域。
在公司层面,按照COSO五要素进行划分,共涉及公司治理等18个重要控制领域,84个子领域;在流程层面,按照巴塞尔协议业务分类原则,涉及银行和非银行2个类别,银行类分为8条业务线,24个一级流程,138个二级子流程;非银行类3个一级流程,7个二级子流程。
在IT层面,涉及公司层面控制、一般控制及应用控制3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商银行 内部 组织 结构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