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舞蹈《中国妈妈》的艺术性.docx
- 文档编号:9561605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3.80KB
试析舞蹈《中国妈妈》的艺术性.docx
《试析舞蹈《中国妈妈》的艺术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舞蹈《中国妈妈》的艺术性.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析舞蹈《中国妈妈》的艺术性
试析舞蹈《中国妈妈》的艺术性
第27卷第4期
V0lI27.No.4
攀枝花学院
JournalofPanzhihuaUniversity
2010年8月
Aug.2010
?
文学艺术评论?
试析舞蹈《中国妈妈》的艺术性
王茂君
(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舞蹈《中国妈妈》是一部表现人性宽容与善良的优秀作品,它选用现实题材,运用舞剧的结构形式,
情感内涵丰富,表演精湛,令人称赞.
关键词舞蹈创造;表现人性DOI10.3969/j.issn.1672—0563.2010.04.0018
作者简介王茂君(1955一),女,四川自贡人,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
音乐表演艺术.
《中国妈妈》用统一的群体舞蹈形象,集中塑
造了中国母亲的情感与性格.舞蹈的最大亮点在
于编导关注人性的善良与宽容,歌颂母性的伟大
与无私.舞蹈在动作语言,服装上的设计追求质
朴与个性,贴近生活.整个舞蹈没有强大的演员
阵容,没有刻意追求高难的技术和技巧,没有满台
花瓶式的演员与华丽的舞美,但它却以最朴实的
人物形象,最真挚的人间情感,触动了我们的心,
让人不知不觉地跟着它动情.编者通过细腻的情
节表现使作品具有了浓重的情感氛围,从而具有
很强的情感张力.
一
创作背景及获奖
《中国妈妈》的创意来源于2005年第4期《当
代》杂志上刘国强的一篇关于13本遗孤的报告文
学.文章真实的记录了1945年8月,13本战败投
降时,中国妈妈收留,救助日本遗孤的感人故事
……
此真实的故事深深感动了王舸这个七尺男
儿,他一边看报告文学,一边泪流满面.难道人世
间还有比中国妈妈的爱更伟大,更宽容,更善良的
吗?
王舸和助理导演韩真一起,创作出了这最能
拨动人心弦的现实题材作品《中国妈妈》,并一举
夺得了2007年第七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银奖,表
演金奖,2009年第五届cctv全国舞蹈电视大赛十
佳优秀作品创作奖第一名,表演银奖.舞蹈《中国
妈妈》是一部当代现实题材创作的佳作,它因情感
内涵丰富,表演精湛而赢得专家与观众的称赞,也
成为王舸,韩真舞蹈创作中又一个优秀的作品.
作品由山东师范大学舞蹈系学生表演,音乐编创
程远.
二,作品分析
《中国妈妈》集中塑造了中国母亲的情感与性
格,表现了人性的善良与宽容,歌颂了母性的伟大
与无私.它选用现实题材,运用舞剧的结构形式,
情感内涵丰富,表演精湛,令人感动.
(一)选用现实题材
题材就是可以构成艺术作品的原始材料,是
客观社会的或历史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是作
者对生活素才经过选择,集中,提炼加工而成的.
现实题材能直接地反映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反
映时代的思想,反映美好的感情和情操.《中国妈
妈》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3本战败投降时,日本
战争刽子手下令杀死自己同胞,丢弃自己的孩子,
迫使她们九死一生,变成了刽子手屠刀,子弹下的
“漏网之鱼”13本孤儿,而被中国妈妈收留,救助的
感人故事.由于题材感人,使舞蹈作品引起观众
强烈的共鸣,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舞剧的结构形式
舞剧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综合音
乐,美术,照明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来反映生活,
表现人生的舞台表演艺术.舞剧又是一种大型的
舞台表演形式.它可以运用独舞,双人舞,群舞,
及组舞的多种舞蹈手段来表现教为复杂的故事情
节和塑造内涵丰富的人物性格.舞剧最基本的元
素是具体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常见的
结构形式是按故事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展开的,
从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直到结局,这种结构被
称为”戏剧性结构”.《中国妈妈》的编导就是运
用了舞剧的这种戏剧性结构形式.
1,舞蹈开始的部分
愤怒的呐喊声和悲壮的音乐中冲出一群中国
69
第27卷攀枝花学院第4期
北方的妇女,只见她们迈着蹒跚的步伐,一边用右
手指直直地指着远方,一边用左手紧紧地握着拳
头,痛诉日本侵略者的强盗行径,用盘腿坐,踢腿,
举腿,抱腿,下腰,捂胸,跺地等舞蹈动作,为被B
本人杀死的亲人和同胞而痛哭与哀鸣……此部分
告诉观众舞蹈事件发生的原因,时间与地点.
2,舞蹈发展部分
可恶的战争终于以日本的战败而告终,可在
日本人溃退后的道路上,中国妈妈们看到了一个
伤心地哭泣着,被遗弃的,穿着日本和服的绝望小
女孩,天啦,敌人的孩子!
对H本人的憎恨,一刹
那都爆发出来,一个个用手指着她,唾骂她,眼神
充满了憎恨.但伤害她们的不是这些孩子啊!
有
一
位母亲的双手试探着向绝望小女孩抚摸过去,
当这双手就要碰到女孩的头时.另外一位母亲却
把她的手挡了回去,大家的眼睛充满敌意地望着
这位母亲,她只好无奈地跟着大伙转身离去;可怜
的小女孩孤独无依的哭倒在路旁.人心都是肉长
的,还是那位母亲跑去想安慰绝望的小女孩,可当
小女孩拉住她的手时,没想到又被无奈地甩开了.
小女孩伤心地哭泣着,嘴里不停地喊着妈妈,哪个
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
哪个母亲,心甘情愿杀死,
丢弃自己的孩子!
日本母亲们必定是不得已而为
之!
此时神圣的母爱战胜了对日本人的仇恨,小
女孩被几十双手母性的手抱住了,是那位伟大善
良的中国母亲勇敢地把小女孩拥抱在自己宽阔而
温暖的怀中…一
3,舞蹈的高潮部分
在画外音儿歌”老玉米金晃晃,养活了异乡的
小二郎,我捧着玉米回头望,地里站着的是我娘
……
.”的反复吟颂中,编导运用了独舞,双人舞及
组舞的舞蹈手段来表现小女孩在中国妈妈的温馨
呵护下长大成长的劳动生活的感人画面……告诉
观众舞蹈事件中的高潮就是情绪的顶点.
4,舞蹈的结尾部分
聪明,乖巧而美丽的日本姑娘正沉浸在劳动
的欢乐和在妈妈身边的幸福时光时,中日邦交正
常化了,日本姑娘可以回日本找亲人了,中国妈妈
眼里饱含泪花捧出日本和服,告诉女儿的身世真
相,让心爱的女儿离开自己回日本找亲人.女儿
捧着日本和服双腿跪地,哭着不愿离开给了她第
二次生命的母亲…….感人肺腑的故事,用戏剧
化的形式收场,让观众的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的
70
感动,使人性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升华..
编导利用群舞的手段来表现了中国妈妈收养
日本侵略战争后的日本遗孤的故事情节,用舞剧
的形式,成功地塑造了善良与宽容的中国妈妈们
的伟大与无私的人物形象和性格.
(三)情感内涵丰富,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能满足自己需求
的一种好恶的主观态度的反映,一般可分为肯定
性情感和否定性情感两大类.情感这种心里活动
是非常复杂和细致的一种活动,它和艺术创作,艺
术欣赏都有更为紧密的关系.情感作为形象思维
的一个活跃的因素,直接渗入艺术创造和欣赏之
中,成为连接审美心理其它功能的中介和动力,是
形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妈妈》的编导
者,无论是在灯光,人物形象,动作设计上都充满
着丰富的情感内涵.
1,灯光设计配合情感表现
舞台灯光是舞台演出的效果手段之一,是为
演出的照明服务的.只有有了舞台照明,演出才
能被看见,如果照明效果不佳会使演员和观众之,
问失去了联系.舞台照明是不同位置上的灯具在
舞台上形成一个照明的场,提供特殊的艺术效果,
表现出形体的立体感,产生舞蹈的情绪和气氛.
《中国妈妈》编导利用了不同的灯光色彩,给人以
不同的情感和情绪感受.例如:
舞蹈的第一段,运
用昏暗的灯光和闪电灯光的交替配合,表达了战
争的残酷.舞蹈的第二段,运用追光和明暗灯光
的切换,表现了是否收留日本遗孤的矛盾的冲突.
舞蹈的第三段,运用冷暖,明度,纯度灯光的变化,
表现了日本遗孤在中国妈妈身边长大成长的劳动
生活的舞蹈高潮.舞蹈的第四段,再次运用追光
和明暗灯光的切换,表现了中国妈妈让心爱的女
儿离开自己回日本找亲人的感人肺腑的舞蹈结
尾.
2,人物形象设计烘托情感表现
人物形象设计是在传统的美容,美发,化妆的
基础上更加注重人物整体的塑造与协调.如舞蹈
艺术中,演员在舞台扮演的角色不同,就要有不同
的化妆.演员穿着的服装和头饰在舞台整体气氛
营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用.服装和头饰能够帮
助舞蹈表明人物的身份和民族的属性,服装和头
饰的色彩还能突出人物性格.演出服装和头饰要
求轻便而合体,美观而有特色,夸张而不失真.因
第27卷王茂君试析舞蹈《中国妈妈》的艺术性第4期
此服装和头饰是舞台整体色彩情感内涵的一部
分.《中国妈妈》的编导就非常聪明的让面部化
妆,服装和头饰替作品说话,略带黄色的面容和不
夸张的五官,咖啡色的中式上衣,曩腿的裤子和黑
色布鞋,脑后盘着的头发,她们一出场就让观众清
楚了,她们要表现的是北方地区的中国妈妈的人
物形象;一件日本和服就交待清楚了这个小姑娘
是一个日本遗孤;一件中式红上衣就交待清楚了
日本遗孤变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中国小姑娘.当
舞蹈的结尾处,日本和服由中国妈妈手里转交到
曾经是El本遗孤,而现在是中国姑娘的手里时,此
处无声胜有声!
让观众从人物形象的变化上感受
宽容,善良,无私等情感体验,作品主题也由此得
到升华.
3,动作设计展现情感表达
人们的每一句话都有单字,单词.舞蹈语言
的单字,单词就是”舞蹈动作”,这种动作不同于生
活动作,而是要有艺术加工的造型性一”舞姿”.
把经过美化的动作和富有造型性的舞姿按要表达
的内容连接起来,就是”动作组合”.动作组合就
形成了舞蹈语言中的句子或自然段落.连接动作
组合的还有”舞蹈步伐”,舞蹈步伐帮助或突出舞
蹈的轻,重,缓,急,就像话剧台词要有抑扬顿挫的
节奏变化,使语言生动,流畅,情绪饱满一样.以
上种种形成了舞蹈赖以传神达意的”语言”.舞蹈
动作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物形象它除了叙述作品的
内容,表达人物情意的”语言”之外,还要显示人物
的身份,气度,性格和民族风采.《中国妈妈》的舞
蹈动作来源于东北妇女的劳动,生活的动作,经过
提炼,夸张,变化,具有浓郁的东北舞蹈特色.舞
蹈中蹒跚而沉重的步伐,右手指直直地指着远方,
左手紧紧地握着拳头,行进中的盘腿坐,踢腿,举
腿,抱腿,下腰,捂胸,跺地等舞蹈动作设计,表现
了对日本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怒,为被日本人杀
死的亲人和同胞而痛哭与哀鸣的情绪.舞蹈中伸
手,挡手,抚摸手,甩手,抓住手,抱住手,托着的
手,强烈的表现出是否收留日本遗孤的矛盾心里
情绪.舞蹈中耕耘,播种,拔草,施肥的动作设计,
表现了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欢乐情绪.日本遗孤
和中国妈妈的独舞,双人舞动作设计非常感人,无
论是小姑娘活泼跳跃的东北秧歌味,还是在嬉戏
玩耍中抱住妈妈的腰的,跳人妈妈的怀抱中,妈妈
为小姑娘使劲地搓手去掉寒冷,小姑娘长大了为
母亲呵护双手,主动下田干重活……温馨的情绪
一
下流入了观众的心田,久久不能挥去.当母亲
告诉女儿真相,将日本和服还给女儿时,女儿捧着
日本和服双腿跪地,哭着不愿离开给了她第二次
生命的母亲的动作造型,表达了人世间超越一切
的伟大母爱的情感内涵!
(四)表演精湛
表演二字包括”表”和”演”的两层意思,按照
我国传统的解释,表:
”情感之表现于外貌者也”;
演:
”模仿其日演”.这两句话,非常直接明确地道
出了”表演”二字的含义.而舞蹈表演艺术本身,
包含着内部技术和外部技术两个方面,即内部形
成和外部体现这样两个创作过程.内部形成包括
对编导艺术构思的理解,对角色的认识和对人物
内心情感的体验.外部过程包括熟练地掌握舞
段,技巧,理解舞蹈语言的内部规律,在舞台上自
如地表演等.
《中国妈妈》的扮演者,虽然只是山东师范大
学音乐学院舞蹈系的学生,但她们的表演却获得
了在场评委专家及观众的最高肯定——表演金
奖.她们的舞蹈表演艺术在内部技术和外部技术
上都十分精湛.舞蹈编导王舸多次安排群舞《中
国妈妈》的扮演者们,通过观看电影《南京大屠杀》
等反映日本侵华战争的影片来提高演员对编导艺
术构思的理解,以及对中国妈妈这一角色的认识
和对人物内心情感的体验;通过阅读刘国强的《关
于日本遗孤》的报告文学等反映日本侵华战争的
书籍,报刊来提高自己对编导艺术构思的理解,以
及对日本遗孤角色的认识和对人物内心情感的体
验.在外部技术上她们观察与体验东北妇女的生
活,性格,体态等,用准确的中国北方妇女的形体
动作语言,诠释出鲜活的,善良的,伟大的中国妈
妈的舞台形象.如:
第一舞段愤怒与哀鸣情绪的
表演,第二舞段矛盾心里情绪的表演,第三舞段劳
动欢乐情绪的表演,第四舞段不愿离开养母的情
绪表演都非常精湛.整个作品在舞姿,动作,技巧
中都灌注了人物内在生命的情绪和性格,才使舞
蹈《中国妈妈》的表演如此受人称赞.
综上所述,《中国妈妈》是一部编排精良,表演
精湛,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和情感表现力,令人感
动,赞赏的优秀舞蹈作品.
(下转第79页)
71
第27卷乔军豫:
论新诗发展的路向:
音乐性第4期
主张自由体还是主张格律体,都是承认诗是要有
音乐性的.”m新诗应继续继承和发扬古典诗歌
讲究音乐性的优良传统,尊重自身的规律,在规制
中求变化.新诗要想在文学中争取更大的生存空
间和更长久的生存时间,应不断地探索,突破旧有
的形式规范,不断地重视其音乐性,确立新型自由
体诗和格律体诗,新诗才可能重新走上艺术的正
确轨道,才可能重新引领诗歌的新潮流.走音乐
化道路是新诗发展一个不可忽视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高平.新诗:
回归音乐性[A]//吕进,等.诗学[C].成都:
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2009.
[2]刘静.以《女神》为例反思新诗”散文化”之路[J].西南大学(社会科学版),2008,(5).
[3]朱光潜.诗论[M].北京:
北京出版社,2005.
[4]王珂.新诗诗形建设的历史透析及现实反思[J].西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
[5]吕进.中国现代诗学[M].重庆:
重庆出版社,1991.
[6]吕进.对话与重建[M].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三卷)[M].北京:
三联书店,1982.
[8]胡登全.大众传媒与新诗的音乐性——基于对重建新诗传播方式的思考[J].西南大学(社会科学版),2010,
(1).
[9]余光中.诊断缪斯的病情[J].诗探索,1997,
(1).
[10]袁忠岳.新诗诗体建设散想[J].西南大学(社会科学版),2007,(4).
OntheApproachofDevelopmentforChineseNewPoetry:
Musicality
QiaoJun—-yu
(ModemChinesePoetryResearchInstitute,Southwest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Abstract:
Duetovariousstyles,therearealotofdifferencesbetweenthemodernChinesepoetryandessay.Meanwhile;we
shouldinherittheexcellenttraditionsofthemodernChinesepoetrytOobtmnanimpo~antpositionofcomprehensive
literature.Therefore,wemustpaymoreattentiontomusicalityinpoemwritingwhichisthenewapproachofmodernpoemcreation.
Keywords:
modernChinesepoetry;development;approach;musicality
(上接第71页)
参考文献
[1]金秋.舞蹈欣赏[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欧建平.现代舞欣赏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
[3]金秋.舞蹈编导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于平.舞蹈编导教学[M].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1997.
[5]许锐.从”太监”到《父亲》见证并思考一个舞者的成长历程[J].舞蹈杂志,2008,
(1)
[6]胡尔岩.舞蹈表演艺术的心里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1997.
AnalysisoftheDancePerformance’’ChineseMothers’’
WangMao—jun
(Sichu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SchoolofArts,Zigong643000,Sichuan)
Abstract:
Thedanceperformance”ChineseMothers”isanexcellentworkwhichrepresentsforgivenessandkindness.Itchoo—
sesrealisticmaterialandadoptsthestyleofdancedramaconveyingrichemotionandrevealingamazingperformancewhichisworthy
ofappreciating.
Keywords:
creationofdanceperformance;revealinghumanity
7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妈妈 舞蹈 中国 妈妈 艺术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