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山西省孝义市届高三上学期二轮模考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9552003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1.33MB
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山西省孝义市届高三上学期二轮模考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山西省孝义市届高三上学期二轮模考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山西省孝义市届高三上学期二轮模考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生物百强名校试题解析精编版山西省孝义市届高三上学期二轮模考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1.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瓶内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氧气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21mol
30mol
产生C2H5OH的量
9mol
6.5mol
3mol
0mol
①a氧气浓度接近0;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②b时,经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有6.5mol
③c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分子之比为3:
1
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等量CO2时的浓度介于c和d之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
【考点定位】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名师点睛】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氧气的量与酒精的量相等,因此当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酒精相等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当酵母菌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大于酒精的量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酵母菌呼吸产生的酒精为0时,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2.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有变化
B.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答案】B
【考点定位】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的含义;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名师点睛】生物的生长主要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数量的增加;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3.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替代材料
B.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方法是利用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
C.稀释的蛋清溶液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D.显微镜下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的材料必须始终处于活性状态
【答案】C
【解析】西瓜汁是红色的,会干扰实验结果颜色的观察,A错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方法是利用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不同,提取色素用无水乙醇或丙酮,B错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C正确;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此时细胞已经死亡,D错误.
【考点定位】检测蛋白质的实验;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名师点睛】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4.右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与最适pH时,H20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
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稍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B.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适当增大pH时,e点上移,d点右移
D.温度升高时,e点上移,d点右移
【答案】A
【考点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名师点睛】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是酶只能改变化合反应速率,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增加酶的量,或减少酶的量,只能使化学反应加快或减慢,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点.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5.有关细胞呼吸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有氧呼吸分解等质量的糖元和脂肪,后者产生的CO2更多
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被[H]还原为乳酸,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
C.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线粒体内也存在基因表达的过程
D.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细胞呼吸,流入生物群落的能量最终散失到无机环境中
【答案】B
【考点定位】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6.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受基因的控制,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B.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正常表达不会导致细胞癌变
D.分裂间期细胞有适度的生长,物质运输效率有所提高
【答案】D
【解析】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故A正确;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故B正确;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正常表达不会导致细胞癌变,只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才能使细胞发生癌变,故C正确;分裂间期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即细胞体积增大,但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故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分化;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癌变的原因
【名师点睛】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序死亡或细胞程序性死亡.原癌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它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的进程;而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体积增大越大,相对表面积越,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7.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正确的
A.解离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离开细胞核
B.漂洗的目的是洗去染色剂,避免染色过度
C.使用龙胆紫溶液的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
D.盖好盖玻片后压片的目的是使染色体分散开
【答案】C
8.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叙述,正确的有
①细胞的分化、衰老和癌变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②高度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③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④衰老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有利于物质运输
⑤有些病毒能诱发人的细胞癌变
⑥细胞癌变主要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⑦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答案】B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细胞癌变的原因
【名师点睛】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衰老细胞的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
4、细胞癌变的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基因、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9.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
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
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
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答案】B
【解析】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时间长,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远多于处于中期的细胞数目,A错误;有丝分裂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他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因此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B正确;赤道板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因此无法观察到,C错误;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无法观察到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故D错误.
【考点定位】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所以观察到的间期的细胞数目远远多于其他时期的细胞数目.赤道板表示细胞中央的位置,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该实验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为:
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
10.下图所示曲线不能表达的是
A.处于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液泡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B.基因型为Aa的植株连续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C.光合作用速率随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D.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含量的变化情况
【答案】C
【考点定位】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11.下列有关输入和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胃腺细胞分泌消化酶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
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能量
C.低温会影响物质的主动运输,对被动运输无影响
D.解旋酶由细胞质进入细胞核需穿过2层生物膜
【答案】A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名师点睛】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名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此外,大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胞吞或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
12.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检测是否生成CO2可判断呼吸方式
B.低温秋水仙素均能抑制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重复调查几次,以减小实验误差
D.煮熟的鸡蛋清能与双缩脲试剂能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D
【解析】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CO2,可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浑浊及浑浊程度、或者观察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变黄及变黄所需的时间来判断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A错误;低温与秋水仙素均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错误;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抽样调查,调查遗传方式在家系中调查,C错误;双缩脲试剂可鉴定含有肽键的化合物,如蛋白质、多肽等,煮熟的鸡蛋清,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但肽键仍然存在,故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3.某生物(2N=16)性腺组织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只研究这两对基因),对下列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A.某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说明该细胞一定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某细胞中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别带有A和a,说明发生了交叉互换
C.某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该细胞可能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D.某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该细胞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
【答案】C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①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14.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如大肠杆菌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增多
B.胆固醇、抗体、维生素D的等加工与代谢都与内质网有关
C.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目少于造血干细胞
D.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由连接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
【答案】A
【解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高尔基体,A错误;胆固醇、抗体、维生素D等加工与代谢都与内质网有关,B正确;代谢越旺盛的细胞,核孔越多,造血干细胞能分裂和分化,代谢更旺盛,因此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目少于造血干细胞,C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由连接在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D正确.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15.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三种生物(用M、N、P表示)的细胞结构时,发现其细胞结构a—e具有下列特征:
a、b、c均有双层膜,其中a的膜上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d与有丝分裂有关;e由几个囊状结构重叠而成。
根据试样M、N、P的细胞结构比较表,判断M、N、P分别是(注:
“+”表示存在,“一”表示不存在)
细胞结构
a
b
C
d
e
试样M
—
—
—
—
—
试样N
+
+
+
—
+
试样P
+
+
—
+
+
A.菠菜叶、大肠杆菌、鼠肝B.大肠杆菌、菠菜叶、鼠肝
C.大肠杆菌、鼠肝、菠菜叶D.鼠肝、菠菜叶、大肠杆菌
【答案】C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16.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生活的具体环境为血浆
B.葡萄糖由3经1和5到达4的过程,依靠自由扩散来完成
C.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D.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2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
【答案】D
【解析】1(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3血浆、5组织液,A错误;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错误;二氧化碳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产生,所以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C错误;血液中的氧通过红细胞运输,在组织细胞中被利用,所以通过红细胞→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1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2层膜、组织细胞1层膜,共4层膜.氧气由2向4处扩散,故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D正确.
【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
【名师点睛】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问的关系
①内环境的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7.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细胞内叶绿体、线粒体形态分布实验均需保持细胞活性
B.用无水乙醇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可以观察到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黄绿色、橙黄色、蓝绿色和黄色
C.观察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DNA与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均用酒精配制解离液
D.通过检测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否变黄,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答案】A
【考点定位】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通过无丝分裂进行细胞增殖
B.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23个四分体
C.基因突变一定是可遗传变异,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D.蚕豆叶肉细胞在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及蛋白质合成
【答案】C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的特征;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名师点睛】一、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主要的增殖方式;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是二分裂.
二、基因突变的特征:
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19.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时期可能发生核糖体的增生
B.I时期发生染色体复制,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一个细胞周期开始于b,终止于b
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Ⅱ
【答案】A
【解析】Ⅰ时期为细胞分裂间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故可能发生核糖体的增生,A正确;I时期发生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没有加倍,B错误;细胞周期的起点是:
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止点是:
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可知细胞周期开始于a,C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名师点睛】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所以图中Ⅰ是分裂间期,Ⅱ是分裂期.
20.如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图及细胞分裂图像。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1中实线表示DNA含量的变化
B.图2所示细胞对应图1中DE段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CD段时期
D.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发生在AB段时期
【答案】D
【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21.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
下列对此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D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结 构
时 期
染色体数
染色单体数
DNA分子数
有
丝
分
裂
间期
2n
0→4n
2n→4n
分裂期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4n
4n→0
4n
末期
4n→2n
0
4n→2n
减
数
分
裂
间期
2n
0→4n
2n→4n
减
Ⅰ
前、中期
2n
4n
4n
后期
2n
4n
4n
末期
2n→n
4n→2n
4n→2n
减Ⅱ
前、中期
n
2n
2n
后期
n→2n
2n→0
2n
末期
2n→n
0
2n→n
22.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d时贮藏的该植物非绿色器官不易变味
B.氧浓度为c时,释放的CO2最少,总呼吸强度最弱
C.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4倍
D.氧浓度为a时,只有无氧呼吸,不存在有氧呼吸
【答案】C
【考点定位】呼吸作用方式
23.图A为某哺乳动物一个器官中一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象,图B为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有3个细胞中都有2对同源染色体
B.图A中Ⅲ细胞经过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
C.图A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i、d、m区段
D.曲线中d和i区段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C
【解析】、图A中:
Ⅰ细胞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Ⅱ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A错误;图A中Ⅰ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第一极体,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第二极体,B错误;根据图A中Ⅰ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B中的i,Ⅱ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B中的d,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B中的m,C正确;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24.同位素标记(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手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用含14C的CO2来追踪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的转移途径
B.在验证DNA是噬菌体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15N代替32P标记噬菌体DNA
C.用3H标记的亮氨酸,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
D.用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先后培养大肠杆菌,探究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答案】B
【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DNA分子的复制.
【名师点睛】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也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参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以研究生物相应的生理过程.一般常用的放射性元素有:
15N、3H、35S、32P、14C、18O等,在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目的来选择好被标记的元素.
25.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
甲
乙
丙
丁
丙酮
—
+
+
+
水
+
—
—
—
CaCO3
+
+
—
+
SiO2
+
+
+
—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③②①④
【答案】B
26.下列仅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特征的是
A.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B.分裂间期染色体进行复制
C.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
【答案】D
【解析】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纺锤体都是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的,A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会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D正确.
【考点定位】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异同点
【名师点睛】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前期
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末期
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
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27.下列关于遗传学有关概念和应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生物 名校 试题 解析 精编 山西省 孝义市 届高三 上学 二轮 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