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7.docx
- 文档编号:9550354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96.15KB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7.docx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7.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7
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生活中的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人的呼吸
C.
燃放焰火
D.
用铅笔写字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
A.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 长期微信在线,方便抢红包
C. 节约使用化石燃料
D.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要保证一定的数量,还要注意合理的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C.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D.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4.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收集氢气
B. 稀释浓硫酸
C. 检查气密性
D. 验证质量守恒定
5.某不锈钢锅问题已经发生了几个月,炊具材料中锰含量不得超过2%。
锰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危害是相当大的,过量会导致锰狂症,进一步可以出现类似于帕金森综合症。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锰的有关信息,其中认识错误的是( )
A. 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
B. 锰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锰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
D. 锰的原子质量为54.94
6.草酸(H2C2O4)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
下列关于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草酸中氢、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
1:
2
B. 1个草酸分子中含有1个氢分子、2个碳原子和2个氧分子
C. 180g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28g
D. 草酸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7.璀璨迷人的雪花是由水分子形成的晶体。
科学家通过一个极其微小的“喷嘴”向外“喷射”水分子,并迅速使水分子冷却、积聚,当达到一定数目时,可形成极其微小的水分子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 单个水分子可以形成水分子晶体
C. 水分子晶体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D. 液态水形成水分子晶体,水分子大小投有发生变化
8.我国已经全面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要把短轨焊接成长轨,常用如下反应XAl+Fe2O3
XFe+Al2O3焊接铁轨,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方程式中的X为3
B. Al2O3属于氧化物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
9.下列实验方法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C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D
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
A. A B. B C. C D. D
1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均有固体析出
C. t2℃时,M点对应的甲的溶液不饱和
D. t2℃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二、填空题
11.
(1)如图是教室里的磁性黑板和黑板擦。
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填编号,一种即可,下同):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
(2)黑板边框由铝合金制成,其优点是较硬、质轻且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表面形成氧化物的反应原理:
________。
(3)黑板的变迁过程:
木制黑板→刷漆黑板→磁性黑板。
由此,你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何感想?
________
三、实验题
12.实验室中可用如图装置制取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使用仪器①的优点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装置乙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该过程中气体应从__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端通入。
(4)若用装置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应该从________端通入。
四、流程题
13.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垃圾的处理问题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某垃圾处理厂对金属垃圾(主要成分是铁、铜、氧化铁、二氧化硅)的处理及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Ⅰ、Ⅱ均为________操作,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若得到的硫酸铁溶液有浑浊,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步骤③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
(3)请写出步骤②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4)写出所得红色固体的一种用途:
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14.实验小组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
(1)【探究实验一】酸能否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甲同学进行了实验一,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________,同时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2,说明酸能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2)【探究实验二】酸能否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乙同学进行了实验二,当滴入几滴稀盐酸后,发现试管②中无明显变化,于是得出“酸不能与难溶性碱反应”的结论。
丙同学对此产生质疑,并利用实验后的物质继续探究:
【分析】丙同学测定试管②中上层清液的酸碱度,读出pH=12,说明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导致上清液的pH=12。
(3)【解释】丙同学由此认为乙同学的结论错误,原因是________。
(4)【验证】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废液进行实验,将试管②中物质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静置,再将实验探究一所得溶液缓慢逐滴加入,说明酸能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5)【拓展】实验探究一、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15.某化学实验小组对“影响石灰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盐酸的浓度和石灰石的颗粒大小等”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
[进行实验]室温下,选用20mL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4%和6%)分别与1g颗粒状或块状的石灰石进行实验(固定夹持仪器略去)。
(1)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在装药品前应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的做法是________。
开始实验时,应将20mL稀盐酸________(填“快速”或“缓慢”)推入锥形瓶中,以保证盐酸能全部推入锥形瓶中。
(3)[处理数据]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后,获得的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
编号
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均取20mL)
石灰石固体形状
(均取1g)
二氧化碳的体积/mL
(均收集前30s的气体)
a
4%
颗粒
64.0
b
4%
块状
40.4
c
6%
颗粒
98.2
d
6%
块状
65.3
①要比较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写一组),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②从上述实验得出石灰石的颗粒大小对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是________。
(4)如表是实验时记录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和对应的时间的一组实验数据(每间隔4s读数一次):
时间/s
4
8
12
16
20
24
28
32
36
40
气体体积/mL
16.0
22.2
29.4
39.3
50.4
57.6
62.0
64.7
66.0
66.0
从上表数据可以分析得出,到20s后反应速率逐渐变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5)你认为影响石灰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________,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________
六、计算题
16.在硬质大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氧化铜,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在烧杯中加入100g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忽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待反应结束烧杯中的物质质量为104.4g,计算: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________g;
(2)参与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________。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解析】【解答】解:
A、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人的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燃放焰火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用铅笔写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2.【答案】B
【考点】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
【解析】【解答】低碳经济就是指通过开发新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含量,保护环境,符合“低碳”要求;符合题意;
B、长期微信在线,方便抢红包,会浪费电能,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低碳”要求不符合题意;
C、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可以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消耗,符合“低碳”要求,符合题意;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符合“低碳”要求,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低碳生活即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有害物质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增加森林覆盖率,使自然界中碳和氧气的循环增强;
B、长期微信在线增加了手机的耗电量,消耗了较多的能源;
C、节约化石能源既节约资源又减少有害气体和分粉尘的排放;
D、乘坐公交车和骑车出行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骑车尾气的排放。
3.【答案】B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A.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如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或摄入过多会患甲状腺肿大,故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油脂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不能禁止食用使人发胖的油脂,故错误;B符合题意;
C.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故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所以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故正确。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油脂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和供应热能,在代谢中可以提供的能量比糖类和蛋白质约高一倍,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不能禁止食用使人发胖的油脂;
4.【答案】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解析】【解答】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图中是向上排空气法,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符合题意;
D、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且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A、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稀释浓硫酸应该吧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要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
D、用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化学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
5.【答案】D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解析】【解答】由题中信息知,A、锰原子的质子数为25,原子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故A不符合题意;
B、锰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
C、锰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故C不符合题意;
D、锰的原子相对质量为54.94,不是原子质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A、在原子中: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B、一般说来元素名称带“金”子旁的都为金属元素,汞除外;
C、在原子中: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D、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
6.【答案】C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解析】【解答】A.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为一个分子中原子个数,草酸中氢、碳、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1:
2;A不符合题意
B.1个草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B不符合题意
C.180g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是180g×
=128g;C符合题意
D.草酸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A根据化学式中元素质量比计算方法解答
B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解答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的计算方法解答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解答
7.【答案】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物质的元素组成
【解析】【解答】A、氢、氧两种元素不是只能组成水,还可以组成过氧化氢,故A不符合题意;
B、单个水分子不可以形成水分子晶体,水分子晶体是由多个水分子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水分子晶体中的水分子仍在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液态水形成水分子晶体,水分子大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A、氢氧两种元素还可以组成过氧化氢;
B、水分子晶体是由多个水分子组成的;
C、分子在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D、液态水形成水分子时,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8.【答案】A
【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l+Fe2O3
2Fe+Al2O3,X是2,符合题意;
B、Fe2O3中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反应物中铝是单质,氧化铁是化合物,生成物中氧化铝是化合物,铁是单质,满足置换反应的定义,不符合题意;
D、据题意可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出X值
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D、铁轨的焊接就是利用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金属融化而融合。
9.【答案】D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因为熄灭可能是氮气等;鉴别H2和CH4,不能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因为都会有水珠产生;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不能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因为都没有现象。
故答案为:
D.
【分析】A、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止二氧化碳一种;
B、氢气和甲烷燃烧都有水生成;
C、鉴别物质时,一是鉴别试剂要与被鉴别的物质发生反应,二是要有不同的现象;
D、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一般采取“两头变中间不变”或“中间变两头不变”的方法,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即采用了“中间变两头不变”的方法
10.【答案】C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解析】【解答】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不符合题意;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乙物质有固体析出,甲物质没有共同析出,不符合题意;
C、t2℃时,M点在甲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符合题意;
D、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A、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同一温度小;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甲升温至t2℃时会成为不饱和溶液
C、在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溶液处于饱和状态,溶解度曲线下的点表示溶液不饱和;
D、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可以直接用溶解度计算:
20/120*100%
二、填空题
11.【答案】
(1)①;③或④
(2)耐腐蚀;4Al+3O2=2Al2O3
(3)化学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
(1)教室里的磁性黑板和黑板擦。
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①铝合金,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③晴纶或④塑料,合成材料包括橡胶,塑料和合成纤维。
2)黑板边框由铝合金制成,其优点是较硬、质轻且耐腐蚀,这些都是铝合金的特点,化学方程式表示其表面形成氧化物的反应原理:
4Al+3O2=2Al2O3。
(3)木制黑板→刷漆黑板→磁性黑板。
对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感想是化学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分析】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
(2)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组分金属大,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由于铝和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3)理解化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三、实验题
12.【答案】
(1)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
(2)2H2O2
2H2O+O2↑
(3)干燥;b
(4)e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带有活塞,长颈漏斗没有活塞,使用仪器①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通过控制药品来控制反应速率。
(2)实验室用装置甲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O2↑,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
(3)装置乙的主要作用是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该过程中气体应从b端通入。
(4)若用装置丙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应该从e端通入,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分析】
(1)分液漏斗,使用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的试剂量来控制反应速率
(2)装置甲是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故应该是过氧化氢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为水和氧气
(3)装置乙中是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应该是干燥氧气的,干燥气体或用万能装置除杂时,气流方向“长进短出”
(4)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要从长的导管通入。
四、流程题
13.【答案】
(1)过滤;引流;滤纸破损
(2)复分解反应
(3)Fe2O3+3H2SO4=Fe2(SO4)3+3H2O
(4)炼铁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溶解性
【解析】【解答】对金属垃圾(主要成分是铁、铜、氧化铁、二氧化硅)的处理及综合利用。
稀硫酸与铁、氧化铁反应分别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铁,与铜、二氧化硅不反应;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加热生成氧化铁红色固体。
(1)Ⅰ、Ⅱ均为过滤,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若得到的硫酸铁溶液有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滤液超出滤纸边缘。
(2)步骤③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硫酸铁与氢氧化钠均属于化合物,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铁和硫酸钠也均属于化合物。
(3)步骤②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3H2SO4=Fe2(SO4)3+3H2O。
(4)红色固体的一种用途:
氧化铁可以炼铁。
【分析】本题需要认真理解清楚整个流程中的反应和操作,再完成相关问题。
金属垃圾(主要成分是铁、铜、氧化铁、二氧化硅)经过预处理还剩下氧化铁和二氧化硅,在氧化铁和二氧化锰中加入稀硫酸。
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红褐色硫酸铁溶液,通过过滤把硫酸铁溶液和二氧化硅分开,如果过滤中溶液任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液高于滤纸,滤纸破损或容器不干净;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加热氢氧化铁沉淀会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即得到了红色氧化铁。
五、科学探究题
14.【答案】
(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NaOH
(3)NaOH溶液过量,而加入的HCl的量太少
(4)蓝色沉淀逐渐消失
(5)HCl+NaOH=NaCl+H2O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探究实验一】实验一,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
同时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2,酸过量,溶液呈酸性,说明酸能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实验二】实验二,当滴入几滴稀盐酸后,发现试管②中无明显变化。
【分析】测定试管②中上层清液的酸碱度,读出pH=12,说明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是NaOH导致上清液的pH=12,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pH>7溶液呈碱性。
【解释】酸不能与难溶性碱反应的结论错误,原因是NaOH溶液过量,而加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考 化学 模拟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