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小区设计说明1.docx
- 文档编号:9545979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8.32KB
某住宅小区设计说明1.docx
《某住宅小区设计说明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住宅小区设计说明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住宅小区设计说明1
1总则
1.1项目概况
上庄C02地块安置房项目位于海淀区北部新区上庄镇规划镇区中心东b北角。
四周为规划道路,内部被规划道路分为大小不等的五个地块。
项目北侧隔道路与西北环铁路相邻,西侧与上庄路相隔于规划道路。
规划用地约为11.69公顷,容积率为2.50,建筑高度为45米。
建筑类别为中高层建筑,防火等级为二级。
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1.2设计依据:
1.2.1建设方提供的建设用地地形图
1.2.2建设方提供的设计要点文件
1.2.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1.2.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1.2.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2.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2.7《商业建筑设计规范》
1.2.8《结构抗震设计规范》
1.2.9其他技术性规范文件
1.3设计思想及指导原则:
1.3.1设计原则
(1)C02地块安置房社区是一个尊重地方文化和塑造社区文化的宜居性住宅小区。
充分考虑该地区和周围环境特点,体现时代特色和地域城市风貌。
引导社区文化的形成,塑造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充满生机的并为住户认同的居住小区。
(2)C02地块安置房社区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小区。
规划与住宅设计处理好建筑及道路、绿地、树木关系,注重利用自然资源和条件,减少对生态的影响。
重视地方气候条件和景观因素。
(3)C02地块安置房社区是一个重视人际交流的家园性住宅小区。
合理组织室外水景、步行和活动场地,进一步提高室外公共设施水平。
通过景观设计为居住者创造宜人的空间环境,为社区住户提供人际交流的多样空间。
(4)C02地块安置房社区是一个科技与管理相结合的体现现代文化的社区。
重视完善小区内交通、能源、安保等各种服务体系,引入先进的智能化管理方法,采用智能化的物业管理技术。
1.4设计构思及理念:
1.4.1尊重原有地形,通过建筑的走向及空间效果极力营造建筑群体特征。
1.4.2梳理建筑群得空间关系:
本设计极力弱化市政道路对住宅小区的干扰,作为本设计方案的基点。
1.4.3充分利用绿化,充分考虑建筑布局及天际线的变化于地势,绿地与水景相互相成,使本住宅小区及景观设计融入到整个自然中。
1.4.4重视风水理念:
通过对本地块风水要素的挖掘,并经过设计的改造,力求使住户都享受到得天独厚的风水高位,轻松愉快的生活。
2总平面设计
2.1总平面布置
2.2.1规划目标
根据建设方要求及对这块地的定位分析,充分考虑回迁安置房的特性,在规划设计力求表现自然主义风格和城市庭院生活方式,住宅小高层和中高层。
结构清晰、道路顺畅、配套齐全等要求,创造出“以人为本”尊重环境,舒适优美的商业及居住空间,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
2.2.2规划思想:
宜居之城
一个以人为本的居住小区,要体现浓厚的居住气息,要营造一个让居民心旷神怡的居住环境。
2.2.3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人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3功能分区设计
此次设计力求打造一个功能相对完善的社区。
社区集休闲、居住、社区娱乐中心、康体运动设施等为一体的中型社区。
2.4竖向设计
考虑建筑布局的经济合理性,本设计中将尽量减少场地填挖,使建筑有良好的视觉形象和丰富变化的天际线,并为场地内雨水、污水排放提供了便利条件。
2.5交通组织
本工程主要人流出入口通过景观铺地与城市道路相连,方便直接;车流出入口设置于有绿化带市的政道路上,主要供居住车流进出,场地内的车行布置紧临建筑,以满足车辆进出和消防扑救的要求。
人行交通独立设计,蜿蜒于小区组团广场之间。
2.6配套设施
本工程设有公用配套设施:
物业管理、垃圾收集点、集中活动场地……
3建筑设计
3.1设计原则
3.1.1以人为本精神指导整个住宅小区的规划和设计,没有建筑就无法解释人类的活动,同样更无法印证人类文明的历史。
建筑的发展不仅体现了人类历史的演进,同时也深深融入“人”这个最为重要的因素。
从古至今,建筑从各个角度,各种时代反映人的发展历程,建构对人性的尊崇与感悟。
3.1.2单体设计原则:
功能合理、动静分区、污净分离、户户阳光,活动区、休息区、服务区三大主题居住空间功能分区明确,起居厅、餐厅拥有各自独立空间:
卧室休息区相对独立,私密性较强,每户保证充足的阳光。
3.1.3设计特点:
小区由小高层、中高层住宅类型构成,设计主要特点是动静分区明确,流线顺畅,内庭院的设计将自然内环境引入住宅,设计中有效地利用空间,创造出丰富的空间效果,各种功能皆能满足住户的要求,外形设计现代、简洁,力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
3.1.4户型多样,适应多种需求。
幢每户的景观、采光及通风都一一细心处理,餐厅和客厅都有自然通风和采光,各户都据所处的地理环境个别斟酌,不局限于单一模式。
结合外立面的设计,客厅或餐厅的大片玻璃窗不仅给住户带来更多的阳光,同时也尽可能地扩大了景观视野。
3.2建筑风格特点
本方案致力于创造一个优雅自然的居住环境,建筑立面形式采用现代风格做法,提取中式建筑的传统符号,结合大面开窗,并在上面一层采用退台的方法,虚实对比,层次丰富,在整体和谐的情况下加入传统的细部处理,凸现建筑雅致的一面,外立面凹凸富于变化,形成自然和谐的建筑立面形式,组团级绿化,给小区带来一个绿色生态居住环境。
3.3无障碍设计
3.3.1室外通道:
在建筑入口处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设置通道,并考虑在通道和沿途设置街灯和座椅。
室外引路径:
在行人路、下斜路缘石以及楼宇进出通道和住宅建筑内的公共部分设置引路径,铺设引路砖和提示标识。
3.3.2设置残疾人停车位,清楚标示,并在无障碍车道旁设置轮椅通道。
3.3.3设置室外坡道和坡道平台,满足规范要求。
3.3.4无障碍楼梯和细节设计。
3.3.5无障碍入口设计,其高度宽度等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3.3.6无障碍卫生间设计。
3.4节能设计
3.4.1节地与室外环境的节能
(1)尊重原建设场地,建筑布局顺应其自然地形、地貌特征。
(2)住区的绿地率不小于30%,其中尽可能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
(3)建筑布局充分考虑并保证为每栋楼争取最大的采光、通风、日照条件。
3.4.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在方案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2)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
(3)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3.4.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2)建筑造型规整、方正,结构体系方案的设计亦充分考虑了低耗能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建筑装饰尽量选用环保涂料、面砖、透明白玻等材料,而减少石材、金属、高反射玻璃等高价、高能耗,或有可能产生污染的材料的用量。
(4)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
3.4.4室内环境质量的节能
(1)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均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规定。
(2)对建筑围护结构采取有效的隔声、减噪措施。
卧室、起居室的允许噪声级在关窗状态下白天不大于45dB(A),夜间不大于35dB(A)。
楼板和分户墙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45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声压级不大于70dB。
户门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30dB;外窗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不小于25dB,沿街时不小于30dB。
(3)居住空间能自然通风。
(4)室内游离甲醛、苯、氨、氡和TVOC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规定。
(5)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户间居住空间无视线干扰。
3.5环境景观与绿化设计
小区景观设计将以植物为景观主体,蜿蜒曲折道路作为观赏线贯穿其中,而各种休息小空间,景观节点则作为“点”成为点睛之笔。
3.5.1线行空间
线行空间的处理以人体工学为原理,形成空间的缩放,对景,观景的一条列趣味空间。
3.5.2老人散步空间
区域相对安静,有丰富的植物在路旁,三十米左右布置有座椅,路面平坦而防滑,且为坡度小于5%的坡道。
3.5.3连续空间
人们在较长观景线上容易形成视觉疲倦,所以在观景线空间处理上采取了顺应地形的迂迥,起伏的线形,交替变化的视角,使人们行在其中趣味无穷。
3.5.4养生步道
在健身活动草坪区布置,老人和儿童的活动区合二为一,既方便老人自身运动,又利于老人照看儿童;步道用鹅卵石铺砌,赤脚走能按摩脚底穴位对身体十分有利。
并在步道旁布置运动设施如梅花桩、双杠、平衡木等器械。
3.5.5点状空间
点状空间是人们最近感知的小环境,例如一座木椅,一个凉亭,或是一组石景,是视觉意义上的主体。
景区规划细部设计充分体现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生态思想,构筑物皆应用木料、石板等自然材料。
(1)入口组景是对内部景观的提示,引导的作用。
(2)观景空间:
木椅、凉亭、石桌,都是静态观景点,在此周围进了或收或放的景观设计,使观者有其景,另一方面又是景观的点缀。
(3)控景大树,是草坪中的主体,也是人们休息乘凉的好去处。
(4)木亭散落在组团之间,为居民提供休憩服务,同时是材料与形式的和谐,掩映在绿树丛中犹如美丽的画卷。
3.6环境保护
本工程方案设计十分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分别采用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3.6.1场地内采用雨污分流制,厨房废水经隔油器处理后排入小区的污水管,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污水处理装置,经生化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城市下水道。
3.6.2生活垃圾:
在小区内设垃圾收集点,每户采用袋装,由物管公司定时收集送入垃圾收集点,每天再运至城市垃圾处理站。
3.6.3厨房采用变压式排气道高空排放。
3.6.4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
3.6.5建筑和装饰材料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选用不散发污染物的材料。
第五章结构设计
5.1设计依据
5.1.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5.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
5.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1.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6年版)
5.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5.1.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5.1.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5.1.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20223-2008)
5.1.8应遵循的国家其它有关规范、规定。
5.2设计参数
5.2.1场地特征及适宜性:
场地适宜修建建筑。
5.2.2基本风压:
0.30kN/㎡;
基本雪压:
0.25kN/㎡;
5.2.3场地特征及适宜性:
拟建场地稳定,地形较平坦,无不良地质作用,未发现埋藏的古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适宜建筑。
5.2.4使用荷载(活荷载)标准值:
楼梯、2.5KN/㎡
住宅:
2.0KN/㎡
卫生间:
2.0KN/㎡
阳台:
2.5KN/㎡
上人屋面:
2.0KN/㎡
不上人屋面:
0.5KN/㎡
车库:
4.0KN/㎡
露台,入户花园:
3.0KN/㎡
5.3结构设计
5.3.1本工程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故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按8度计算和设防。
5.3.2场地土类别按ⅠⅠ类场地计算。
5.3.3结构的抗震等级:
框架二级。
5.3.4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5.3.5结构选型:
框架结构。
5.3.6拟采用主要基础类型:
柱下独立基础。
5.3.7按规范设置伸缩缝及抗震缝。
5.3.8主要结构材料:
钢材HPB235,HRB335,HRB400,CRB550。
混凝土强度等级:
柱为C35~C30,其余为C30。
第六章给排水设计
6.1依据:
6.1.1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6.1.2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书及提供的管网资料.
6.1.3建筑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6.2给水:
6.2.1给水水源;
本小区市政广场入口紧邻市政干道,市政干道下有一条市政给水主干管横穿。
本工程设计从该市政给水管上接给水管,沿小区四周形成环状管网,供小区内室内外消防给水,同时亦直接供小区所有建筑的室内生活给水.
6.2.2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估算,见下表:
用户名称
用水量标准
用水人数
(用水面积)
用水时间
(h)
时变化系数
(K)
用水量
m3/d
m3/h
住宅
200L/d.人
1632人
24
2.4
320.0
32.0
抹车
15L/辆.次
378辆
8.6
8.6
绿化
1.5L/m2.d
18494.92m2
4
1.0
26.1
6.5
未预见水量
总量的10%
35.5
4.7
总计
390.2
51.8
6.2.3给水系统:
生活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并与市政主管成环状连接。
其中生活给水系统使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直接供水。
⑴本工程有2根引入管,设2个LXL-150总水表计量;
⑵住宅分设水表计量;
⑶住宅每户设LXS-25分户水表计量。
6.3排水:
6.3.1雨污分流制排水:
设计重现期屋面雨排水采用5年,室外雨排水采用2年,小区屋面雨水及室外雨水经组织汇集后排入小区雨水管沟,经收集后排入市政排洪道.
餐厅、厨房含油废水先经隔油池处理后,再排入小区污水管道;小区生活污废水经室内管道排出室外,经小区污水管道收集后,再进入小区地埋式生化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小区北面入口前的市政下水道。
6.3.2污水排水量:
本工程最大日生活污水排水量按最大日生活用水量的90%计算,约为288m3/d。
在小区设污水处理站1座(位置详总平面图)。
6.4管材及卫生设备
室外给水管道,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热熔焊接。
室内给水管道主立管采用钢塑复合管配件连接,支管道采用PP-R塑料给水管,胶粘连接。
室外污、雨水管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螺旋缠绕管,套管螺纹连接。
室内排水立管采用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排水管”,粘接连接。
其它设备及材料均采用国内达标产品。
6.5给排水节能设计
(1)所有给排水泵等设备均采用高效节能产品。
(2)合理进行给水系统分区,充分利用市政给水水压供水。
(3)住宅应采用节水型卫生洁具。
第七章电气设计
7.1依据
7.1.1现行国家有关规范及标准
7.1.2本小区建筑规划技术资料
7.1.3城市管网资料
7.2强电
7.2.1电力负荷取值:
住宅部分,根据户型的大小,住宅按5~8KW/户取值,公建及部分按60~100W/m2取值.本片区设计负荷3140KW,需用系数0.4,计算负荷1256KW;自然功率因数取0.8,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大于0.9,变压器容量1395.6KVA,变压器负载率70~85%,总计算容量2000KVA.
7.2.2.供电网络:
本小区拟设4座500KVA室外箱式变电站,.沿小区南面已建城市电力管沟引来一路10KV电源,敷设至室外箱式变电站。
7.2.3.室外电力管线:
本小区室外电力管线有10KV电缆,0.4KV/0.2KV电力管线和环境道路照明管线,均采用电缆沟和排管相结合敷设。
10KV电力电缆采用电缆沟或直埋式敷设,一般6根以上采用电缆沟,6根以下采用直埋或穿管。
小区内380/220V低压配电线路采用直埋敷设。
7.3弱电
7.3.1本小区拟社通讯(电信和联通)、宽带网、有线电视和小区计算机管理网络等4类弱电管线,集中敷设.
7.3.2通讯系统:
本小区住宅按1.5门/户市话设计,公共建筑按每百平方米1门市话估算,商铺按按每80平方米1门市话估算,总计需电话800门。
7.3.3.管网布置与规划
在本小区外市政道路下有市政电信及有线电视管线,由小区大门将其引入。
由于本小区东西南北方向距离远,为安装方便,在小区设1个电信交接间(位置见图)。
小内绿化带下布置通讯和有线电视线路,通讯管道采用管块或波纹管,采用直埋方式敷设。
管孔数为6-8孔。
孔数应满足市话、长话、数据通讯、有线电讯通讯和其它通讯业务的要求。
7.4防雷与接地
本工程均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防雷,利用建筑物金属构件作防雷装置。
屋面敷设避雷带,利用结构钢筋作引下线,并利用建筑物混凝土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
防雷接地、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安全接地以及其它需要接地的设备,均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
第八章暖通设计
8.1.依据:
8.1.1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
8.1.2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书及提供的管网资料.
8.1.3建筑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8.2.设计范围:
本设计范围为:
公共建筑及住宅通风设计.
天然气供应设计.
建筑消防防排烟设计.
8.3.空调设计:
8.3.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冬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2℃
冬季室外空调计算相对湿度:
81%
夏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
36.5℃
夏季室外空调计算湿球温度:
27.3℃
8.3.2空调房间室内设计参数:
房间
名称
室内温度(℃)
相对湿度(%)
新风指标(m3/h·人)
噪声NC
(dB)
备注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住宅
27
30
30~60
30~60
<50
8.3.3空调方式及系统设置:
各多层住宅空调方式考虑采用窗式或分体式空调机方案,由住户自理.
社区服务中心如会所、物业管理等一般采用分体式空调机空调方案。
8.4.通风设计:
8.4.1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冬季室外通风计算干球温度:
4℃
夏季室外通风计算干球温度:
33℃
冬季室外风速:
1.3m/s
夏季室外风速:
1.6m/s
8.4.2通风方式及系统设置:
住宅卫生间及厨房:
设置变压式排风道排风,通过卫生间通风器及厨房油烟机排出室外。
各系统根据需要设置专用或合用土建竖井以满足通风系统进排风要求。
8.5.动力(天然气供应)设计
8.5.1燃料类型:
小区内住宅厨房燃料采用管道天然气。
8.5.2天然气用气量:
住宅按2931MJ/人·年计,每户日耗气量3.5m3/d,最大小时耗气量1.75m3/h计算得:
小区日耗气量9198m3/d,最大小时耗气量4599m3/h。
8.5.3供气方案:
小区天然气供应采用中低压二级管网系统。
从小区大门入口方向引入市政天然气管道De150。
在小区内的燃气管道为树状管网布置。
小区供气为中压管网输送,楼栋箱式调压,用户采用低压燃具。
小区燃气管道布置在人行道下或绿化带中。
小区室外管道采用PE管,室内管道小于DN40采用热浸锌钢管,大于DN40的室内管道采用无缝钢管。
8.5.4燃气计量:
住宅每户设置一台天然气流量表,安装于厨房内每户独立计量。
第九章消防设计
9.1概述
本工程设计总建筑面积79141.89㎡,为多层,防火等级为二级。
9.2总图消防
在总体布局方面,建筑的间距保证每栋楼周边有足够的防火间距,每栋楼保证有符合要求的补救面即至少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当为坡地时,作为扑救面的坡度应≤5%。
9.4结构防火
建筑内的防火墙及设备用房、通风及空调机房的墙体均采用耐火砖筑。
9.5消防给水
9.5.1消防类别
消防设计按小区内同一时间一次火灾考虑,消防类别按小区内用水量最大一栋建筑确定,因此根据规范按多层住宅楼设计。
9.5.2消防水源:
市政给水干管,管径为DN300,给水压力0.4Mpa。
从市政管网上引入2根进水管(DN150)接入小区生活消防给水环网。
室外消防管网呈环状形敷设,干管管径为150mm。
消火栓沿道路布置,间距不大于120m。
9.5.3消防水量:
室外消火栓:
20L/S,火灾延时2小时,水量144吨。
一次火灾总消防用水量:
144吨。
9.5.4建筑灭火器:
结合建筑室内使用功能、面积和耐火等级配置一定数量的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9.6电气消防
本小区建筑设计防火等级为I、II类住宅楼,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
根据本工程情况,不需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9.7防排烟设计
小区内各多层及高层单体建筑具备条件时,尽量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在消防电梯间前室分别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防烟楼梯间正压值为40~50Pa,前室防烟楼梯间正压值为25~30Pa。
天然气入户管上设置紧急切断阀。
第十章环境保护
本工程方案设计十分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分别采用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0.1场地内采用雨污分流制,厨房废水经隔油器处理后排入小区的污水管,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污水处理装置,经生化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城市下水道。
10.2生活垃圾:
在小区内设垃圾收集点,每户采用袋装,由物管公司定时收集送入垃圾收集点,每天再运至城市垃圾处理站。
10.3厨房采用变压式排气道高空排放。
10.4设计中所选用的设备均选用低噪声设备。
10.5建筑和装饰材料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标准选用不散发污染物的材料。
第十一章建筑节能
11.1设计依据
11.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1.1.2《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11.1.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1.1.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11.1.5《四川省民用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
11.2建筑节能
11.2.1本建筑采用南北朝向,多数的房间有较好的朝向,有利于开窗和组织好自然通风。
建筑体形系数为0.3、各朝向窗墙比及其传热系数、外窗及阳台门的气密性等级、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等指标均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的要求。
11.2.2外墙采用加气砼保温砌体、窗采用节能型保温安全玻璃塑钢窗。
11.3给排水
住宅内给水管道采用PPR-Ⅲ型聚丙烯塑料管。
该管道输送流体阻力小,能耗低,耐腐蚀,具有必要的强度与韧性,使用寿命长。
给水龙头采用陶瓷阀芯,密封性能好,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有利于节水。
住宅内排水管道和室外雨污水管道采用PVC-U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及HDPE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
该类管材重量轻,耐腐蚀,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接口密封性能好,管道系统不渗漏,无污染,绿色环保。
11.4电气
住宅内的所有灯具(厨房、厕所除外)全部采用高效节能型荧光灯,并使用电子型镇流器,保证单灯自然功率因数不小于0.9。
楼道全部采用声光控制开关。
并在低压配电间内设电容补偿柜,保证整体功率因数不小于0.9。
11.5暖通
11.5.1.通风、防排烟设备均选用节能型产品。
11.5.2.本设计冬夏冷暖中央空调系统,所选设备和系统必须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等规范规定。
11.5.3按照各建筑空调房间的使用规律,负荷特点划分空调系统的服务范围和规模,以便于空调系统管理和经济运行。
第十二章防灾减灾
12.1总图
该地块地处平原地区,据甲方提供资料无洪水侵蚀的可能,其它周边现状未有存在安全隐患的加油站及气站。
12.2建筑防火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住宅小区 设计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