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观点整理.docx
- 文档编号:9538580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91KB
十七大报告观点整理.docx
《十七大报告观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七大报告观点整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七大报告观点整理
十七大报告必背观点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报告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写到主标题上,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这是报告的灵魂和标志,也是报告最大的新意和亮点。
2、首次明确指出和深刻阐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3、首次完整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并首次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创新的成果加以整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5、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述改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和任务,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这一表述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七大将“建设”改为“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开始了新的伟大征程。
6、首次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写入党代会报告中。
突出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义的胜利而奋斗”,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
7、鲜明地、有针对性地评论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和重大意义。
指出:
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8、作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论断。
9、全面概括和论述改革开放的目的。
指出: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0、明确提出十六大以来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二、关于科学发展观
11、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指出: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2、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完整概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即: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3、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指出:
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
14、概括了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15、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中增加“信息化”一词,拓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16、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表述。
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7、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在继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同时,增加了“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等内容。
18、首次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式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之中。
报告把“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19、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摆在突出位置。
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提出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20、明确提出“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强调要“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这是党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和生动体现。
21、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明确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要求全党同志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为此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三、关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22、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改为“人均”,且增加“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前提条件。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即:
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3、提出一系列新的明确目标: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等等。
24、“生态文明”概念首次写入党的文件中。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5、概括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总要求: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6、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的美好前景。
指出到2020年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重大战略部署
27、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目标和要求。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继续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七大报告提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8、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改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
29、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30、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概念和目标。
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1、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32、“保护全球气候”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中。
提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这既是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和宣示。
33、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方面,提出“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的新思路。
同时,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新要求。
34、在继续重申“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同时,首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35、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重要论断。
这是对邓小平“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重要论断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重要论断的延伸和拓展。
36、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积极稳妥推进”,同时强调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这里不仅提出了“不断深化”的任务,也提出了“相适应”的新要求。
37、明确提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根本和目标。
指出: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8、首次明确提出“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建议,把这作为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
39、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即:
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知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报告强调必须把这“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
40、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中,作为一个重要组织部分。
报告在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时指出: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
41、首次提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动”,把这作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前提和条件,并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动机制。
”
42、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使用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提法。
鲜明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GC”的战略任务和根本要求。
43、首次使用“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报告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44、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党代会报告中。
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导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5、首次将“和谐文化”写入党代会报告之中,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等等。
46、鲜明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求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47、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鲜明提出“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报告提出,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48、首次把“社会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一个方面写入党代会报告之中,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党代会报告中正式得以确认。
49、明确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
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50、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
把“教育公平”提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的高度,强调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把十六大提出的“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改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等等。
51、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
“以创业带动就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等等。
52、改变十六大报告关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提法,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53、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机会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等等。
54、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报告提出,要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提高统筹层次,制定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等等。
报告还把“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把基本医疗保险从“城镇职工”扩大到“城镇居民”,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范围由“城市居民”扩大到“城乡居民”。
55、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提出: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等。
56、“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等概念首次纳入党代会报告之中。
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等等。
57、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两岸“达成和平协议”的建议。
报告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局面。
58、“和谐世界”的主张首次写入党代会的报告之中。
报告鲜明宣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59、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即:
要“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60、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大 报告 观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