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述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226.docx
- 文档编号:9536806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60.16KB
吉林述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226.docx
《吉林述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2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述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226.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吉林述余市第一中学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226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2.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单选题的答案需涂在答题卡上,即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其他各题(包括双选题)的答案需用黑色签字笔写到答题纸的相应答题区间,写在试题卷上的答案均属无效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将分九卷陆
续出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有“侠”情,且认为“侠”可以超越文化边界。
西方文化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罗宾汉式的绿林英雄,以及风靡当下的银幕上的超级英雄,在我国都有“侠”缘。
但是,侠不是骑士,甚至不是武士。
不管是骑士,还是武士,都是某种权成——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
而侠,非身份,亦非职业。
侠,其实是一种态度、一种行事方式。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太史公的看法,其实太过理想主义。
在笔者看来,侠不见得真有如此伟大,反倒是韩非子的话更为直接,“侠以武犯禁”。
侠,是一种无视“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坏,这种“无视”也自然是双刃剑)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
侠讲究的是豪放不羁、快意恩仇。
这种“豪放不羁”,如《笑傲江湖》所描绘的,不贪高位,不惧追杀,不恋亲情,只愿与知己合奏一曲《广陵散》。
侠的“快意恩仇”,如王家卫电影《东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贫女一个鸡蛋后,冲入王府杀了一众刀客,为贫女的弟弟报了仇,自己则在交战中被削掉一个手指。
洪七是侠,他做事的原则不是“付出与回报是否对等”,而是,做这事,心里是否“痛快”。
相比之
下,《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载诸人,虽勇猛如聂政,忠义如豫让,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因为他们把做事看作一种工作,而工作讲究的是按劳取酬。
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
在徐克电影《七剑》中,被清兵追杀,身受重伤的傅青主,对无助的村民们说,“上天山,找帮手!
”为什么天山上的剑客要帮助素不相识的傅青主和村民们?
因为他们是有担当的侠。
电影《佐罗》中,迭哥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总督之职,并化身蒙面侠佐罗行侠仗义,解救被欺压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种担当。
侠,其实很少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因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组织”,而不是“豪侠”的聚集地。
“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与其说是武侠的宏愿,倒不如说是野心家的梦想。
如果说《鹿鼎记》《书剑恩仇录》中的帮会还有个“反清复明”的宏大目标,那《笑傲江湖》中的各大门派的纷争,则更是把“江湖”这个会党互相倾轧的修罗场,揭露得淋漓尽致了。
武侠小说虽妙,但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显然还是不敌武侠片。
可惜的是,近年来,中国武侠电影势头亦渐弱。
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蝙蝠侠、蜘蛛侠、钢铁侠、闪电侠、神奇女侠……一众奇侠不仅在各自电影中大显神通,更时不时地联合作战,《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等,让观众应接不暇。
其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学、电影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们,他们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代表着善良、勇敢、不畏强权、不慕金钱,他们有着常人所没有的本领、勇气和责任感。
他们能为人们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难之中。
他们身上,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摘编自王伟滨《中国武侠走进英语世界》,《光明日报》2018年1月17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侠存在于武侠小说所热衷描绘的江湖门派中,而真正的“豪侠”并不聚集于此。
B.侠讲究的是一份担当,所以即便勇猛如聂政,慷慨如荆轲等,都算不得“侠”。
C.在韩非子看来,侠并非真有如此伟大,“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双刃剑。
D.在司马迁看来,侠有很多值得赞许之处,如已诺必诚、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在选择事例进行论证时并不局限于中国武侠小说,还选取了不少人们熟悉的中外电影
等艺术作品中的侠士形象。
B.文章将中国武侠电影势头渐弱与西方之侠却风头正劲进行对比论证,揭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和中心论点。
C.文章开头以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英文版即将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关“侠”这一论题,增强了文章的时代感。
D.文章从“侠”的行事方式、精神内涵及其社会意义等多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分明、
逐层深入的印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并不完全认可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提出的对侠的评价,而是赞同韩非子的“侠以
武犯禁”观点。
B.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侠士都是正义的化身,寄托着人们善永远打败恶、正义永远主宰世界的希望。
C.骑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领主给予的一种身份,这决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职业的侠与他们毫无
共同之处。
D.江湖门派热衷于相互倾轧,常把“千秋万代,一统江湖”当成自己的宏愿,而侠与他们有很
大区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眼镜
老舍
宋修身有对儿近视镜,可除读书时不戴。
他正往学校里走,这回,眼镜盒子是卷在两本厚科学杂志里。
本打算把盒子放在袋里,可身上各处的口袋都没空:
笔记本,手绢,铅笔,橡皮,两个小瓶,一块吃剩的饼,占住了地盘。
一拐弯,碰上了个同学,他站住说了几句。
来了辆汽车,他本能地往里手一躲,本来没有躲的必要,可眼力不济,于是把鼻子按在墙上。
汽车和朋友都过去了,他紧赶了几步,怕迟到。
走到了校门,一摸,眼镜盒子没啦!
登时头上见了汗,抹回头去找,哪里有影儿。
拐弯的地方,老放着几辆洋车。
问拉车的,他们都说没见,好像他们也都是近视眼。
又往回找到校门,只摸了两手的土。
心里别扭透了!
掏出那块干烧饼狠命地摔在校门上。
假如口袋里没这些零碎?
假如不是遇上那个臭同学?
假如不躲那辆闯丧的汽车?
巧!
越巧心里越堵得慌!
定是被车夫拾了,瞪着眼不给,什么世界!
天天走熟了的路,掉了东西会连告诉一声都不告诉,而捡起放在自己的袋里?
一对近视镜有什么用?
宋修身的鼻子按在墙上的时候,眼镜盒子落在墙根。
车夫王四看见了,本想告诉一声,可是一看是“他”:
一年到头老溜墙根,没坐过一回车。
话到了嘴边,又回去了。
他顺手捡起盒子,放在腰中。
拾了就是拾了,活该。
宋修身往回走,王四到个僻静地方放下车,掏出盒子,好破的盒子;打开,镜子真脏;自己戴了戴,戴不上。
王四的心凉了,早知道还给那个溜墙根的学生呢!
也许倒能得几毛钱的报酬。
眼镜丢了以后,他来到教室。
虽坐在前面,黑板上的字还是模糊不清。
越看不清,越用力看;下了课,脑袋直抽着疼。
他越发心里堵得慌。
第二堂是算术习题。
他把眼差不多贴在纸上,算了两三个题,他的心口直发痒,脑门非常的热。
他好像把自己丢失了。
平日最欢喜算术,现在他看着那些字码心里起急。
心中熟记的那些公式,都加上了点新东西——眼镜,汽车,车夫。
公式和懊恼搀杂在一块,把最喜爱的一门功课变成了最讨厌的一些气人的东西。
他不能再安坐在课室里,他想跑到空旷的地方去嚷一顿才痛快。
平日所
不爱想的事,例如生命观等,这时候都在心中冒出来。
一个破近视镜,拾去有什么用?
可是竟自拾去!
经济的压迫,白拾一根劈柴也是好的。
不怨那个车夫了。
虽然想到这个,心中究竟是难过。
今天的功课交不上,明天当然还是头疼。
配镜子去,做不到。
今天,算术的公式好像给它们匀出来点地方。
他想不出一个办法,他头一次觉得生命没着落,好像一切稳定的东西都随着眼镜丢了,眼前事事模糊不清。
他不想退学,也想不出继续求学的意义。
第二天,他没去上课,王四没等到那个近视眼。
要收车时,小赵来了,他家开着个小杂货铺,他的父亲戴平光的眼镜。
王四想起来了:
“小赵,给你这个。
”从车箱里把眼镜找出来:
“别看盒子破,里面有好玩艺儿。
”小赵一见眼镜,“掌柜的”在心中放大起来。
果然是体面的镜子,比父亲的还好。
戴上试试,不行,“这是近视镜,戴上发晕!
”“戴惯就好了,”王四笑着说。
小赵觉得不上算,可是又真爱眼镜。
试着走了几步,摘下来,看看大家。
大家都觉得戴上镜子确是体面。
王四领着头说:
“真有个样儿!
送给你的,我拿着没用。
等过二年,你的眼神不足了,再戴也就合适了。
”
“送给我的?
”小赵补了一句。
“真送给你!
”
小赵把眼镜放在盒子里,走开。
走了几步,又把盒子打开。
回头看了看,拉车的们并没把眼看着他。
把镜子又戴上,眼前成了模糊的一片。
可是不肯马上摘下来——戴惯就好了。
他觉得王四的话有理。
有眼镜不戴,心中难过。
况且掌柜们都必须戴镜子的。
眼镜,手表,再安上一个金门牙;南岗子的小凤要不跟我才怪呢!
刚一拐弯,猛地听见一声喇叭。
他看不清,不知往哪面儿躲。
他急于摘镜子……
学校附近,这些日子了,不见了溜墙根的近视学生,不见了小赵,不见了王四。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最后一段耐人寻味,含蓄地交代了三个人物的不同结局,宋修身因丢失眼镜而退学,小赵被车撞了,而王四则因愧对宋修身而不再拉车了。
B.小说语言形象通俗,有的颇有地方特色,如“老溜墙根”、“真有个样儿”等;有的不乏幽
默,如“等过二年,你的眼神不足了,再戴也就合适了”等。
C.第一段写宋修身“身上各处的口袋都没空”、拐弯处和同学交谈,本能地躲避汽车,“紧赶了几步,怕迟到”,这都是为下文丢失眼镜作铺垫。
D.第三段主要采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宋修身丢失眼镜之后怨天尤人的心理,也寄寓了作者对宋修身的同情。
5.“眼镜”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分)
6.作者通过刻画宋修身、王四、小赵等形象,分别揭示出了怎样的人性弱点?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
析。
(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
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
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
”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
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国兴邦。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
一份面向全国200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
从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局不优、效率不
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如图:
(选自2017年2月22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全球化智库(CCG)共同发布了《2016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仍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而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优待(如更核心的岗位,较高起薪等)。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
《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
同时,海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题。
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度增大。
(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材料三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
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
抑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
“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
得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
由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
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容。
(来自光明网,有删改)
7.下列表述对文中材料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
极回国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B.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
在国内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C.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
大成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D.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在吸收海归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源自我们在人才管理中“编制过死,编制偏紧”的
体制,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
B.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在耄耋之龄转为中国公民,虽然已经不能在科研上为祖国做
出贡献,但他们为更多的海外精英做出了积极示范。
C.当前,无论是回国创业还是入职国内企业,海归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挥的领域,可以很
好的把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D.海外科技人才的大量回归,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科技成果,有助于中国科
研从项目到建制与国际接轨。
9.请综合三则材料归纳我国当前出现“海归”热潮的主要原因。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8小题,2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7题。
徐阶,字子升,松江华亭人。
嘉靖二年进士第三,性颖敏,有权略。
皇太子出阁,召拜司经局洗马兼翰林院侍讲。
丁母忧归。
服除,擢国子祭酒,寻改吏部。
故事,吏部率鐍门,所接见庶官不数语。
阶折节下之,见必深坐,咨边腹要害,吏治民瘼。
皆自喜得阶意,愿为用。
尚书熊浃、周用皆重阶。
用卒,闻渊代。
自处前辈,取立断。
阶意不乐,求出避之。
命兼翰林院学士,寻进礼部尚书。
帝察阶勤,又所撰青词①独称旨,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嵩怙宠弄权,猜害同列。
既仇夏言置之死,而言尝荐阶,嵩以是忌之。
一日独召对,语及阶,嵩徐曰:
“阶所乏非才,但多二心耳。
”盖以其尝请立太
子也。
阶危甚,度未可与争,乃谨事嵩,而益精治青词迎帝意。
寻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密疏发咸宁侯仇鸾罪状。
阶与鸾尝同直,嵩欲因鸾以倾阶。
及闻鸾罪发自阶,乃愕然止,而忌阶益甚。
帝既诛鸾,益重阶,数与谋边事。
时议减鸾所益卫卒,阶言:
“不可减。
又京营积弱之故,卒不在乏而在冗,宜精汰之,取其廪以资赏费。
”皆用之。
一品满三载,进勋为柱国;满六载,再录子为中书舍人;满九载,改兼吏部尚书。
杨继盛下锦衣狱,嵩属陆炳究主使。
阶戒炳曰:
“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
”又为危语嵩曰:
“上惟二子,必不忍以谢公,所罪左右耳。
公奈何显结宫邸怨也。
”嵩惧,乃寝。
倭躏东南,帝数以问阶,阶力主发兵。
又念边卒苦饥,请收畿内②麦数十万石,自居庸输宣府,紫荆输大同。
帝悦,谕行之。
万历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赠太师,谥文贞。
(选编自《明史·徐阶传》)
【注】①青词
指道士上奏天庭或征召神将的符箓。
用朱笔书写在青藤纸上,故又称绿素。
②畿内,古指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
一指京城管辖之地。
文中指京都辖区。
10.下列对文中划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B.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C.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D.召直无逸殿/赐飞鱼服及上方珍馔上/尊无虚日/廷推/吏部尚书不听/不欲阶去左右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粗加点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第三,在文中是指在科举会试考试中,获得一甲第三名,称为探花,赐进士及第。
B.服除,在文中指除去丧服,守丧期满。
丧服有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C.故事,在文中是指先例,旧例,跟“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句中的意思相同。
D.皇子,指皇帝的儿子。
皇太子,是中国皇帝正式继承人的封号,是储君的一种,授与的对
象必须是皇长子。
12.对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且贰于楚也 贰:
从属二主 ②愿大王少假借之假借:
原谅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成功④又欲肆其西封 肆:
扩张
⑤晋军函陵 军:
军队 ⑥持千金之资币物币:
礼品
⑦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
提起⑧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
侵损
A.①②③④B.③④⑥⑦ C.①④⑥⑧D.②⑤⑦⑧
13.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以乱易整,不武(替代)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B.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 夫晋,何厌之有(厌烦)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共其乏困(供给)
D.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沛公则置车骑(放弃)
14.下
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因击沛公于坐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①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②得复见将军于此
C.①项伯杀人,臣活之 ②愿大王稍假借之
D.①为击破沛公军 ②军中无以为乐
15.下列句子中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②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B.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C.①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16.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徐阶深遭严嵩忌惮。
严嵩害怕夏言置他于死地,而徐阶又与夏言关系密切,所以对徐阶忌惮有加,曾借独对的机会诋毁他有图谋不轨之心,又想借仇鸾事件做文章,都没有成功。
B.徐阶行事讲求谋略。
在吏部折节庶官,庶官皆愿为用。
自度不可与严嵩争锋,恭谨事奉他,且更加精心写青词迎和帝意。
杨继盛一案,又用危语使严嵩害怕而罢手。
C.徐阶做事有主见。
仇鸾被诛,时议减去他增加的卫卒,徐阶没有同意;倭寇侵犯东南,徐阶力主发兵,还请求收畿内麦数十万石运输到边关。
D.徐阶很被皇帝看重。
比如皇帝不想徐阶离开自己;进入内阁官居一品后,九年之内一再加官进爵;所进言都被采纳。
1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共8分)
1)阶戒炳曰:
“即不慎,一及皇子,如宗社何!
”(4分)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对雪①
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抓住,解送回长安。
②愁坐:
含忧默坐。
唐李白《酬崔五郎中》诗:
“奈何怀良图,郁悒独愁坐。
”书空:
是晋
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1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
活的艰苦。
B.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自己的处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
C.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D.“炉存火似红”中的“红”字写出了炉火熊熊燃烧的情景,火光照亮室内,写出了诗人
对温暖的渴望。
19.诗歌的第二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本题共5小题,5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起到过渡作用的诗句是“ , 。
”
2)惨象, ;流言,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开篇“ , ”两句直击诗题,
恰到好处,结尾“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次抒发不舍之情。
4)《荆轲刺秦王》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的句子:
, 。
5)作者认为“真的猛士”应该具有怎样的精神特质 , 。
(《记念刘和
珍君》)
三、语言文字运用(22分)
21.下列各组词组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挥斥方遒(qiú)颓圮(pǐ)篱墙百舸(gě)争流软泥青荇(xìng)
B.夜缒(zhuì)而出长歌当(dāng)哭以药淬(cuì)之共(gōng)其乏困
C.士皆瞋
(chēn)目为变徵(zhǐ)声切齿拊(fǔ)心厚遗(wèi)蒙嘉
D.阙(quē)秦利晋桀骜(ào)锋利托体同山阿(ē)黯(àn)然神伤
2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撰写寥落嬉笑熙熙嚷嚷
B.绯红弄堂和蔼长歌当哭
C.踌躇譬如碟血陨身不恤
D.租赁诬蔑震撼阴谋诡计
2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但各界人士毁家纾难的历史永远不能遗忘,浴血奋战的英雄应当永远被我们铭记。
②邵飘萍先生不畏国民党言论钳制,在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发表了许多揭露黑幕、针砭时弊的新闻和社评,显示出国人的勇气和操守。
③平昌冬奥会男子500米短道速滑比赛中,武大靖让人望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 述余市第 一中 学学 年高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