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总复习用应知应会.docx
- 文档编号:9532913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77.58KB
初中化学总复习用应知应会.docx
《初中化学总复习用应知应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总复习用应知应会.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化学总复习用应知应会
沪教版初中化学应知应会摘要【拓展版】
2013.5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一:
工业制取氮气、氧气
1.工业上通过()的办法制取氮气和氧气,依据是它们___性质___点的差异,整个过程属于___变化。
2.工业制取氮气、氧气属于()变化。
基础知识二:
燃烧实验----都是____热反应【包括缓慢氧化在内,氧化反应都___热】。
1.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产生()色固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属于___反应。
用途:
镁用作______和____弹,这是它的____性质____性的应用。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冒出大量的( ),表明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是()色的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属于____反应。
用途:
磷在化学实验中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它的______性质__性的应用;在军事上用作___________弹,这是它的___性质____性的应用。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倒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荡,石灰水(),表明燃烧产生了()。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属于_____反应。
用途:
木炭在生活中常用作燃料,这是它的____性质___性的应用;木炭可代代替活性炭,这是它的___性质____性的应用。
4.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色固体,实验前要在集气瓶底部放()或沙土,起到()的作用,防止集气瓶底部()。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反应。
用途:
验证氧气具有神奇的“______性”----在空气中无法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发生燃烧。
5.与空气中燃烧相比,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更加(),集气瓶内壁上有(),表明燃烧产生了(),倒入澄清石灰水后振荡,石灰水(),表明燃烧产生了()。
用途:
蜡烛用来____,这是它的___性质____的应用;冒出的黑烟【炭黑】能消除室内烟味【说明:
炭黑具有________性】.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_色火焰,发出____的气味,在氧气中燃烧得____发出_____色的火焰.为了减轻对空气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要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__________用来___________,并且燃烧时要在集气瓶口部盖上________。
有关化学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途:
生产___酸;
危害:
化石燃料中的硫燃烧后排放_____气体引发______型酸雨。
基础知识三:
碳循环
1.二氧化碳的产生的三种途径分别是(),其中()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
2.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预防温室效应的办法有()、植树造林和开发()等。
3.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致不变的原因是()。
4.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用途之一是用作灭火剂,这是它的化学性质()的应用也是它的物理性质()的应用;
(2)干冰用作增雨剂、致冷剂,这是只与它的()性质相关的应用;
(3)二氧化碳用来生产碳酸饮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碳用作()肥,这是它的()性质的应用,常通过()等方法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5)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碳的危害:
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升高会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导致()效应。
6.绿色植物通过()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基础知识四:
二氧化碳是常用的灭火剂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中的()化学性质中的()、()与灭火有关。
2.二氧化碳气体灭火原理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的优点是()。
3.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在()等场合。
基础知识五:
识记典型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是由反应原理中的_____和药品的_____决定的
1.由于高锰酸钾是()体,反应条件是(),因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采用的是( )型,这一装置的特征有( )等。
2.过氧化氢溶液是( )体,二氧化锰是()体,反应在常温进行,因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采用的是()型,这一装置的特征有()等。
基础知识六:
过滤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共四种;()、()和玻璃棒三种属于玻璃仪器,玻璃棒的作用是();
2.碳酸钠与碳酸钙等适宜通过()法分离:
(1)获得难溶物的操作步骤:
()、()、洗涤、烘干
(2)获得溶质的步骤:
溶解、过滤、()、()
3.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了过滤原理。
4.过滤后所得的滤液是否是纯水?
()原因是()。
基础知识七:
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是()水中()物。
基础知识八:
活性炭在净水中的作用是()大分子,消除()。
基础知识九: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的()环节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基础知识十:
降低水的硬度的办法
1.硬水的危害有()等。
2.()、()是常用的降低水的硬度的办法,()最常用。
3.()水是纯净物,缺乏矿物质,常喝有()健康。
基础知识十一: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类,多数纯净物由它的()子构成,如水是由()构成的。
2金属、()气体以及金刚石硅等由()子构成,如铜是由()构成的,氦气是由()构成的,金刚石是由()构成的,水银是由()构成的。
3.食盐是由()和()构成的,氢氧化钠由()和()构成,碳酸钙由()和()构成,概括地说无机物中的()和()是由离子构成的,若其能溶于水,则形成的溶液必导电。
4.物质的化学性质由直接构成它的微粒保持: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填写化学符号,下同】,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和(),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保持酸性的微粒是(),保持碱性的微粒是()。
5.氧气是由()元素组成的,由()构成;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由()元素组成,由()和()构成;二氧化碳由()和()两种()组成的,由()构成的;空气由()等元素组成的,由()、()、()等多种分子构成。
6.从微观上看,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本质差异在物质的()成上:
一般说来,()由一种分子构成【原子的结合方式唯一】,()由多种分子构成【原子的结合方式多样】。
基础知识十二:
电解水实验
1.电解水的实验目的是探究水的()。
2.理论依据是:
()。
3.主要现象:
()极气体是()极气体体积的()倍,简称“正()负()”【据“正一负二”也可方便地判断电极】;正极气体使带水星的木条(),负极气体燃烧只产生(),简称:
“正()负()”。
4.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到的有关水的组成的结论是()。
5.推测:
在同温同压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则氢分子与氧分子的体积比为___:
___。
6.联想:
(1)水中加入少量烧碱或硫酸的作用是(),电解前后烧碱或硫酸的质量();不能把烧碱或硫酸换成蔗糖,原因是()。
(2)分解水获取氢气有助于缓解()污染,原因是();分解水的两个途径是()或()。
(3)氢气等所有()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原因是()。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电解水中发生分解的微粒】是(),不变的微粒是()。
基础知识十三:
“分子—原子”的主要观点:
1.分子、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都可以再分;
2.分子、原子都能保持对应物质的化学性质;
3.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
4.分子与原子的主要联系是:
分子由()构成;
5.化学变化的基本过程是()。
从宏观上在此过程中改变的是(),不变的是();从微观上看改变的(),不变的是()。
基础知识十四:
通过燃烧法获得较纯净的氮气-----------初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1.选用过量的()燃烧可除去空气中的氧气不引入新的气体,原因是( );
2.由于五氧化二磷有一定毒性,最好采用()装置完成磷的燃烧实验;
3.过量红磷燃烧测定氧气体积含量的主要现象:
(1)红磷在集气瓶继续燃烧冒出大量()并逐渐减弱直至熄灭;
(2)集气瓶内进水量约占集气瓶体积的()。
基础知识十五:
空气中气体的体积含量
()约占78%,氧气约占(),稀有气体合计约占(),这三成分相对稳定;稀有气体(群)属于()物。
基础知识十六:
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
右下角数字通常表示(),如“H2O”中的“2”表示();
前方数字表示(),如“2O”中的“2”表示(),前方有数字的化学符号只有()意义;
右上角数字表示(),如“Ca2+”中的“2”表示();
正上方数字表示(),如“
”中的“2”表示(),如“
”中“2”表示()。
基本知识十七:
常见的金属
1.最常用的金属是();
2.体温表内液态金属是();
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
4.生活中常用的红色【或紫红色】金属是(),它()与稀盐(硫)酸反应;
5.水瓶胆内壁上用的金属是();
6.金属与稀酸的反应属于()反应,都产生()气
联想:
“金属+酸”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是:
气泡冒得越快金属越();
7.金属与稀酸的反应都()热,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都();
基本知识十八:
炼铜原理
一.湿法炼铜(“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1.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
2.“曾青”是指溶于水的含铜化合物,如硫酸铜、氯化铜(化学式:
_____)、硝酸铜(化学式:
____)。
3.反应后溶液的质量(),铁片(固体)的质量()【选:
“增加”或“减少”】。
二.干法炼铜:
1.反应原理: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属于置换反应?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表明发生了反应,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氧化铜已完全反应。
3.如何处理尾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收集(或点燃)尾气前将气体()进短()地通过__________溶液有助于燃烧,若溶液增重了a克【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逸出的水蒸气忽略】,则________克的氧化铜发生了反应。
基本知识十九:
炼铁原理
1.炼铁用的设备主要是(),原料是()共四种。
焦炭的2个作用分别是(,),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2.
(1)如上图所示:
实验的主要现象:
一是是固体粉末由()色变为()色,二是澄清石灰水变()。
(2)“早出晚归”的是()【若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通入粗玻璃管之前要“()进()出”地依次通过的试剂:
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目的依次是__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表明二氧化碳已除尽】,“早出”的目的是(),防止它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加热后装置();“晚归”的是意思是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至装置冷却,目的是()。
(3)炼铁原理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否属于置换反应?
(),原因是()。
3.磁铁、硫酸铜溶液或稀盐(硫)酸可用来检验(),()用来检验并吸收二氧化碳。
4.尾气不能排放到空气中一定要进行处理原因是(),正确处理方法之一是()。
5.若澄清石灰水增重了0.44克,该数据能否用来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铁质量?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粗玻璃管内固体质量实验后减少了0.16克,则________克氧化铁发生了反应。
基本知识二十:
会写基本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反应类型
1.电解水(),属于()反应。
2.氢气燃烧(),属于()反应。
3.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属于()反应。
4.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属于()反应。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反应。
6.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反应。
7.碳完全燃烧【氧气充足】(),属于()反应。
8.碳不完全燃烧【氧气不足】(),属于()反应。
9.煤气(一氧化碳)燃烧(),属于()反应。
10.天然气(甲烷CH4)燃烧()。
11.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反应。
12.硫粉(S)燃烧(),属于()反应。
13.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反应。
1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5.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属于()反应。
16.碳酸受热分解(),属于()反应。
17.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
18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
19.铝与氧气反应(),属于()反应。
【注意:
1铝元素对人体有害,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对健康有益,不能用利器刷洗铝锅;2.要限用铝来包装食品饮料】
20.铜在空气中加热(),属于()反应。
21.镁与稀盐酸反应(),属于()反应。
22.镁与稀硫酸反应(),属于()反应。
23.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湿法炼铜原理】,属于()反应。
24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属于()反应。
25.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属于()反应。
26.铁与稀盐酸反应(),属于()反应。
27.铁与稀硫酸反应(),属于()反应。
28.锌与稀硫酸反应(),属于()反应。
29.锌与稀盐酸反应(),属于()反应。
30炼铁原理()。
31.硫与汞反应产生硫化汞(HgS)(),属于()反应。
.
32.生石灰与水反应制熟石灰【生石灰吸水、加热食物】(),属于()反应。
33.工业上烧制生石灰(工业获取二氧化碳)。
(),属于()反应。
34.纯碱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制少量烧碱。
(),属于()反应。
35.化学除锈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属于()反应。
37.稀盐酸与烧碱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反应中____反应。
38.稀盐酸与消石灰反应。
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反应中___反应。
基础知识二十一:
溶解、溶质与溶剂
1.“溶解”是()对的,“难溶”是()对的;常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则它属于()溶物质。
2.溶质:
“三态皆可,可为多种”;溶解在溶剂中的质量才能认定为溶质的质量。
3.溶解时吸热的是()等,溶解时放热的是()等。
4.溶剂:
(1)()是最常用的溶剂,白酒中水是溶();
(2)碘洒中的溶剂是()【碘酒的全称是碘的酒精溶液】;
(3)汽油、苯等也可作为溶剂。
基础知识二十二:
加快固体溶解的方法---()、()、()。
基础知识二十三:
稀释题解题依据-----稀释过程中不变的是溶();溶质来自浓溶液。
基本知识二十四:
配制50克15%氯化钠溶液
1.15%的意义:
每100克()中含有()克()。
2.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和装瓶。
3.需氯化钠()克,水()毫升。
4.所需仪器:
天平(精确度:
__)、药匙、量筒(规格:
__毫升)、()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共7种,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5.装瓶时粘贴的标签上必须标注的内容是:
溶液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6.()环节中不规范的操作是带来误差的常见原因,()等会导致结果偏大,()等会导致结果偏小。
基本知识二十五:
稀释实验的步骤——计算、量取、稀释、装瓶,
所需仪器为:
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细口瓶等,量取环节不规范的操作是带来误差的常见原因。
基础知识二十六:
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办法有增加()种溶质或保持温度不变蒸发减少溶()。
基础知识二十七:
一定能使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办法是增加溶()。
基础知识二十八:
升温实现饱和的物质代表是氢氧化(),降温实现饱和的物质代表是硝酸(),在变温实现“饱和
不饱和”【不结晶】的过程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都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基础知识二十九:
结晶
蒸发结晶的代表是氯化(),降温结晶的代表是硝酸()。
基础知识三十:
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表示在某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基础知识三十一:
一定温度下某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基础知识三十二:
有趣的“先后”-----有序操作,实验无忧
1.“检查气密性”与“装入药品”哪先哪后?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气密性操作中“手握容器外壁”“导管插入水中”哪先哪后?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入药品时,先加固体还是先加液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常通过什么仪器添加?
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哪种仪器能控制液体加入速度?
__________.
4.“擦干试管外壁”与“加热”哪先哪后?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热”与“对准药品加热”哪先哪后?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最后从水中撤出导管”与“熄灭酒精灯”哪先哪后?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中,“通入一氧化碳”与“加热”哪先哪后?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8.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中,最后“停止通一氧化碳”与“停止加热”哪先哪后?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西气东输,“通入氮气”与“通入天然气”哪先哪后?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除锈”与“油漆”哪先哪后?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知识三十三:
指示剂显色规律
石蕊显色中规律是“酸性__碱性__中性__,酚酞显色规律是“碱性__其他__”
基本知识三十四:
身边的酸
1.雪碧里的酸____;2.胃液里的酸____;3.蓄电池里的酸_____;4.食醋里的酸______。
基本知识三十五:
酸雨-------_____________的雨水;与___、____、____等有关,与二氧化碳______。
基本知识三十六:
身边的碱
1.用作建筑材料的碱_______________;
2.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碱_______________;
4.配制波尔多液的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知识三十七:
身边的盐
1.腌菜的盐____________;
2.硝酸钾属于_______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发酵粉里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木灰里的碳酸钾属于___酸盐、属于___肥;
5.生活中可用作洗涤剂的是碳酸____,化学式_____,俗称是_____,属于__________;
6.水垢中的碳酸盐是__,贝壳中的碳酸盐是____,实验室用它们可取代____制二氧化碳,工业上可有贝壳取代_____烧制_____【获取二氧化碳】;
7.配制波尔多液用的盐是__________,溶液呈___色。
基本知识三十八:
营养素
1.六类营养素是指:
__类、____、油脂、水、无机盐、________,碳酸钙属于____;
2.食用蔬果补充的首要营养素是___
基本知识三十九:
材料
1.材料分为____和人工材料两大类,蚕丝、____、_____等属于天然材料;
2.___材料是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人工材料,如PE、PVC、涤纶等;
3.石棉网是由____材料制成的。
第二部分:
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一:
区分两类变化
1( )变化中产生新物质,如( ),霉变、变馊、真空包装的食品袋膨袋等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
2同种物质的热胀冷缩或“三态变化”都属于( )变化,如()的熔化、()的挥发、干冰的( );
3混合物的分离属于()变化,如分离液态()、石油的()、()结晶、()结晶、()法分离固液混合物等;
4()变化一定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和部分物理性质【据此可验证化学变化的发生】,()变化可以改变物质的物理性质。
基本技能二: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 )性质一定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得到体现或验证,如()性只有通过燃烧才能验证。
2.( )性、()性、()性、毒性、腐()性、活泼性和热稳定性等都是化学性质。
3.“...在...条件下能...”或“...与...能...”等语句一般描述的是物质的()性质。
4.物质的密度、颜色、气味、味道、熔点、炥点、()性、吸附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方面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5. “...用作...”、“...用于...”、“...用来...”等语句描述的是物质的()。
基本技能三:
区分混合物与纯净物
区分方法一:
()有固定的化学式,()没有化学式。
区分方法二:
()中有多种物质,如();()中只有一种物质,如()。
区分方法三:
一般,()物有多种分子,微观示意图中有()种结合方式;()物只有一种分子,微观示意图中有()种结合方式。
基本技能四:
识别化学反应
1.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属于()反应。
2.“多变一”的是()反应,“一变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复习 用应知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