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归因理论.docx
- 文档编号:9520029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48.06KB
心理学归因理论.docx
《心理学归因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归因理论.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里面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很多专家对此理论有所贡献。
比如,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即“炻度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
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
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
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可控性:
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
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编辑本段海德的动机归因理论
1958年,海德(Fritz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系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找出事件的原因。
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
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制环境的需要。
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
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
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
一是共变原则(Principleofcovariation),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
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
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编辑本段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
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
②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
③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
一致性、一贯性和特异性。
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
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
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
人们常以图式解释特定的行为。
编辑本段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
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
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编辑本段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
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
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3个:
①非共同性结果:
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案的特点。
例如,一个人站起来,走去关上窗户,穿上毛衣,此时我们可以推断他感到凉了。
单是关上窗户的行动也可能表示防止窗外噪音,而穿上毛衣这个非共同性结果就可以使人推断这个行动是由于凉。
②社会期望:
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们很难推断他的真实态度。
如一个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对晚会很感兴趣,这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说法,从这个行动很难推断其真实态度。
但是当一个人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时,该行为很可能与其真实态度相对应。
如上述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晚会很糟糕,这是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它很可能反映出行动者的真实态度。
③选择自由:
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我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
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则难于作出对应推论。
编辑本段卡内曼和特威斯基的归因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去进行因果分析。
而要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
一是代表性启发法,二是可得性启发法。
前者指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
后者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
编辑本段观点总结
上述这些归因理论都是继承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家”的传统,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在归因上是进行因果分析的。
事实上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行事。
D·卡内曼和A·特威斯基(1973)特别指出了这一点。
他们不把人看成是“朴素心理学家”,而看成是认知经济学家,在归因上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
卡内曼和特威斯基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
一是代表性启发法,二是可得性启发法。
前者指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
如某地家庭都有6个孩子,多数是3男3女。
问你这3男3女的出生顺序,男男男女女女和女男女男女男哪个可能性大。
一般倾向于认为是后者。
实际上这两种顺序有同样的可能性。
因为3男3女的出生顺序有20种可能,其中类似前者的只有两个,其余18个都是混合型的,混合型有代表性。
可得性启发法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
如果问你班上哪个同学影响大,那么你首先想到的是那个人往往被认为影响大。
可得性启发法可以解释归因上观察者和行动者的差别。
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突出的,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突出的。
突出的东西容易被记住,从而容易回忆起来。
这个例子也说明突出性影响归因,突出性使观察者倾向于个人归因,而行动者倾向于情境归因。
自我设障(Self---Hadicapping),又名自我设限、自我妨碍,是低自我概念者表现出的一种心理障碍。
西方心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国内只有 深圳大学的李晓东教授等少数学者在近几年内进行了研究。
国外最早对自我妨碍进行研究的是Berglas和Jones,其主要表现为意识或潜意识中对自己正常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抗拒与阻碍,它包括心理和行为上的自我设障两个方面。
心理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思考问题负面多,经常由于失败唤起消极的情绪,对自己进行惩罚或批评,自我贬抑和自我否定。
行为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怯于表达与展示自己,行为退缩,通过身体不适或其它方式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自我设障不但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还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及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编辑本段定义
关于自我设障的定义有很多,它是一种行为策略,可以影响到对自我的认知,中外很多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我国学者黄希庭人认为,所谓自我设障就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1]。
Berglas和Jones[2]将其定义为:
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
编辑本段案例
建功30多岁,却已拥有一个不小的公司,事业有成。
可是,他却有一个奇怪的毛病。
心理咨询中,他说:
“做事的时候,我总是不能当机立断,总把事往后拖。
比如,一次我们和一家公司谈某个项目,人家都说对方是个很难搞定的人,但是我们的第一轮谈判很成功,对方也很赏识我。
可是该第二轮谈判了,我却开始拖延,找好多理由迟迟不采取行动,不和对方联系,最后还是对方主动联系我们。
经过第二轮谈判,终于合作成功。
可是,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每次遇到一些重要事情我总会找理由拖延。
我这是怎么了?
”
建功为什么遇事总拖延呢?
心理学上称拖延为“自我设障”。
所谓自我设障,就是面临被评价时,为了维护或提高自尊而做出的对成功不利的行为或言辞,给成功预先设置了一个障碍。
比如,临近考试了,有些学生不是努力学习而是四处游玩,或者说自己身体不舒服。
这都是自我设障的表现。
心理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研究者把被试分为两组,通过暗示让第一组被试相信他们在测验中很有可能会成功,让第二组被试相信他们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然后,两组被试同时被告知,实验是为了测试两种新药物在测验成绩上所起的作用,一种药物被认为能促进测验成绩,另一种药物可能会削弱测验成绩。
然后,实验者让被试自由选择服用哪一种药物。
结果,第二组比第一组更愿意服用可能削弱测验成绩的药物。
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
就是第二组被试认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宁可服用削弱成绩的药物来自我设障,给可能的失败预备一个“借口”。
编辑本段原因
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普遍希望在失败面前找到借口。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可以接受因为种种内部外部阻碍甚至是懒惰导致的失败,但却无法接受因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不足导致的失败,这与每个人都希望表现出高超的能力是很有关系的。
因为懒惰等可以作为外部归因,而不影响社会对我们实际能力的判断,但是因愚笨则会被看作内部归因而极大地影响社会对我们的能力判断。
个体使用自我设障的好处在于一旦失败,我们便可将其归因于自己原先设置的障碍,从而避免去直接面对失败,将失败的内部归因转化为外部归因,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也就是说,自我设障的行为能够让个体心安理得地去面对失败,维护自身的评价。
另一方面,一旦个体成功了,自我设障又可表明个体没有尽全力就获得了成功,因此也就从侧面证明了个体超群的能力,自然也会获得不少的好评价,达到自我提升的效果。
因而,自我呈现、印象管理都会对自我设障产生影响。
[1]
编辑本段表现
自我设障是低自我概念者表现出的一种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为意识或潜意识中对自己正常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抗拒与阻碍,它包括心理和行为上的自我设障两个方面。
心理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思考问题负面多,经常由于失败唤起消极的情绪,对自己进行惩罚或批评,自我贬抑和自我否定。
行为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怯于表达与展示自己,行为退缩,通过身体不适或其它方式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自我设障不但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还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及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编辑本段影响因素
影响自我设障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自我概念与自我设障
研究发现,自我概念与个体的自我设障及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高自我概念个体通常心理比较健康,很少自我设障;低自我概念者,自我设障可能性更大①。
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决定的。
或者说,个人的自我满足水平并不简单决定于获得多大成功,还决定于个人怎样解释所获得的成功对于个人的意义。
约翰逊(Johnson,1981〕研究发现,低自我概念与不当的归因特征密切联系,低自我概念儿童如果把学习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认为学习同努力程度之间没有关系,而是因自己无能或任务太重,或归因于教师偏见和运气不佳,无论怎样努力,最终都是失败,于是就安于现状(Dweik,1975,Weiner,1977〕。
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于个体经验赋予积极的含义,很少自我设障;自我概念消极时,个体经验就会与消极的自我评价相联系,容易自我设障。
(二)低自尊与自我设障
斯蒂尔(Steel,1993)等人认为,人们的自尊意识影响人们的自我设障行为。
一个人积极特征的启动认识可以减少自我设障的形成。
高自尊的人积极特征是突出的,很少为目前的评价情况所忧虑;在进行自尊测试时,往往回想起积极资源,在此情形下,高自尊被试很少会产生自我设障。
低自尊的人“是一个谨慎的、保守的、介绍自己时进行自我保护的人”(Baumeister、Hutton&Tice,1989)。
可见,低自尊者通常缺乏自信心,遇到困难时易放弃或未尽全力②,他们更可能会出现自我设障以维护他们的公共形象和他们的自尊(Tice,1991)。
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经常对自己的想法持怀疑态度,低估自己的心智,压抑内心真实的感受;即使当初有一些干一番事业的计划,最终为低自尊所阻碍。
由于害怕获得低评价,便极力退缩。
从而自我设障。
低自尊者常否定自己的价值,,常怀疑别人不喜欢他,时常感到受伤害。
因此,紧张、自责是家常便饭,许多事情不敢做决定。
自觉不值得被爱或受他人尊重,就会作出贬抑自己的行为,例如,接纳别人对自己不合理的对待,结果加深我们对自己的厌恶,并容易离群所居,在此情形下,常自我设障,很少能达到期望的目标。
可见,高自尊的人经常是快乐的,低自尊的人经常是郁郁寡欢的。
低自尊的人比高自尊的人形成的自我设障更多。
(三)不合理信念与自我设障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里斯(AlbertEllis)认为,一个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的形成是因为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
我们认为,当人们长期持有不合理信念,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自然会自我设障,导致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人们经常表现的不合理信念如:
绝对化的要求,即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
如:
“我必须十全十美”,“我必须被每一个人所喜欢”,“每一件事都必须照我所期待或喜欢的方式发生”。
当这种要求无法达到时,会自责、焦虑不安,陷入极度的情绪困扰之中。
其次,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
表现在对自身和对他人不合理的评价。
自己一遇到挫折便认为自己是“失败者”“没用的”人,以其中的一、两件事情来概括自己的价值。
由此导致自责、自卑、自弃的心理。
对别人的过失评价也是如此。
他人稍有过失,便认为其很坏。
还有认识上的主观性。
即用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别别人的行为反应。
如看到有人在皱眉头,认为对方在生我的气,于是,便觉得受了伤,心生反感,或觉得自己被冤枉了。
事实上,我们的解释和情绪反应可能是对的,也可能不对。
要加以分析、区别,将事实、个人的诠释与情绪加以区分。
假如未意识到这一点,容易将自己的感受当成真,导致自我设障。
(四)自我聚焦与自我设障
自我聚焦(Self—focus)(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在特性及感受上)可以导致心情压抑。
日本千叶市的神经病与精神病研究中心、心理健康研究所的西纪萨克马托(ShinjiSakamoto,1988)③研究结果证明,当心情压抑的被试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时,他们比其它非心情压抑者更多意识到他们自己的缺点并体验更多的消极情绪;给本斯(Gibbons,1985)等人实验证明,自我聚焦产生的消极影响,只限于那些心情压抑的被试。
情绪低落是心情压抑的主要特征。
国内的研究也表明,心情压抑者往往是孤独内向者,他们由于自我设障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同时又因缺乏社交能力或缺乏一种所渴望的归属关系,使得自评甚低。
这类人情绪低落,他们相对缺乏社会支持,容易自我设障④。
我们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也发现,自我聚焦导致心情压抑者往往是有心理疾患的人。
Pyszczynski等人(1987)研究发现:
非心情压抑者认为,与他人相比,他们不大可能遇到消极的事情;而心情压抑者则认为,与他人相比,他们同样有可能遇到消极事件。
所以,自我聚焦程度越高,对心情压抑者产生的影响就越大,自我设障的可能性越高。
(五)消极评价与自我设障
面对评价忧虑时,人们由心理紧张引发的为自己创设的不利条件以及不充分准备容易导致自我设障(Jones&Berglas,1978)⑤。
研究发现,经常受到批评、指责等消极评价的人,会产生不良情绪反应。
如果儿童拥有一个苛刻的“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师、同伴等),就会受到否定的酬赏,如爱的剥夺或其它的惩罚等,结果倾向于形成否定的自我,出现自我设障;此外,重要他人脱离儿童实际,对他们期望值过高,真实我与理想我差距大,儿童难以达到成功(W.James1892)易自我否定。
消极的自我评价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哈特等人认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外貌产生了不合格的感觉,觉得它对自己和同伴都重要,那么会导致同伴支持的缺乏,导致抑郁情绪;如果感到学业不良和行为失当,则会导致父母支持的缺乏,易产生抑郁情绪。
消极的感受会抑制人们的想法,囿限人们的思维与行为,使人们自认不如别人,从而自我设障。
编辑本段矫正
自我设障不仅影响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还影响心理健康,有碍人们对正常生活的适应能力。
根据上述原因,我们认为,矫正自我设障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正确归因,培养健康的自我概念
人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于不同的原因,将影响自我设障,在成功的归因中,学习者将成功归之于内部稳定的原因(如能力)时,能促进积极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激发其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稳定地归因决定着未来成功的希望(可能性)。
如果学习者将成功归之于外部稳定的因素(如任务容易),可能会降低期望,由此引起的感受和导致的影响不利于良好自我概念的形成。
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再归因训练,将有助于增强其未来成就动机水平,提高学生对未来学习成功的期望,引起学生情绪反应方面的积极变化,改变自我概念,减少自我设障。
如创设情境让学生知道失败的原因是由于不充分准备和缺乏努力,这种训练可以增强儿童在面对失败时的坚持性。
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创设情境使他获得成功,使个体的潜能转化为真正的成就。
帮助个体提高成就动机水平和自信心。
经常给学生灌输这样的观念和语言暗示,效果非常明显。
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成功和失败,他们必然对成功作出归因。
他们对自己学习成功是如何归因的?
在自我归因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了解这些,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培养自我概念,避免自我设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培养健康的自尊
自尊是个人对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自我肯定及信赖的方式。
自尊的生存价值在今天尤为重要,健康的自尊能使自己适度坚持自己的想法、欲求及需要;学习欣赏自己的行为,正确评价自己;为此,要求低自尊者首先要了解现在的感觉,希望自己做何改变。
然后制订计划,实施行动。
如果我们尊重自己和接纳自己,我们的举止也会去强化这项事实,而要求别人善待自己。
例如学习与自己为友,做了错事,不会自责不已,不否决事实,不逃避责任,而是分析原因,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因此,我们必须追求获得价值感,才能活得好;我们必须懂得欣赏自己的行为,并认为自己得到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行为方能适当。
自尊是意识的免疫系统,它赐予我们坚定和力量,使我们对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有信心,最后期待自己的耕耘有所收获。
它与健康的免疫系统一样,虽然无法保证使人永不生病,但却能增强我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及复原力。
同理,健康的自尊亦不能使我们在逆境中永不受焦虑或沮丧的侵扰,但却能使我们坚持地去面对并跨越逆境。
高自尊的人当然也会被困境击倒,然而他们很快能重整旗鼓。
(三)挑战不合理信念
人们持有不合理信念而导致的自我设障,往往妨碍心理与行为的恰当反应。
这就需要改变原有的认知和行为,促使其价值取向的改变。
为此,首先要检验他们所具有的不合理信念的存在,如是否对自己进行绝对性认知和自行揣测别人的心意来反映?
在描述情境时,是否夸大其词或在没有证据时就预测未来?
这些不合理信念是怎样困扰情绪和行为的?
自己又是如何固守这些信念的;经过分析,使之认识到他们的自我设障并非来自某事件或情境,而是来自对这些事件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学会与自己的不正确结论对质,澄清不合理信念的存在;同时,不妨寻找一些替代的观点,做到明确具体,然后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掌握合理逻辑的思考方法,加强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训练,减少自我挫折,是避免自我设障的重要方面。
(四)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统
心情压抑者的想法往往笼统,以偏概全,难免得出错误结论而自我设障。
为此,应建立可靠的人际关系,当心情压抑时,利用自己的支持系统,向亲人或朋友倾诉内心的感觉,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不至于夸大自己的忧虑之事。
最好、最科学的支持系统当属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如果能与心理咨询专家取得联系,是最佳的选择。
同时,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动与人交往,扩展自己的思维;还要学会善待自己和奖赏自己。
善待自己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善待方法,如回忆能给自己带来欢乐的事情和成功的经验,做自己喜欢的事等。
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自我支持环境,帮助自己朝希望的方向转变。
(五)改善重要他人态度
一个人自我设障的形成,深受社会教化的影响。
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采取赞赏、奖励、高期望、宽容的态度教育孩子,他们的自我概念就高,能肯定与接纳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很少自我设障。
此外,师生关系也影响自我设障。
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活动表现则影响着教师的评价。
教师如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会比以消极的态度能使他们的学业成绩改善更快,自我设障行为会有所改善。
个体自我设障的形成,还在于重要他人不恰当的社会比较。
个人自我评价的标准设立的依据是重要他人的多次强化而内化为自己信念的。
儿童通常依自我的行为是否比得上他人设立的标准,用自我肯定和自我批判的方法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应而确立的。
在这个过程中,成人对儿童达到或超过为其提供标准的行为表示喜悦,而对未达到标准的行为表示失望。
比较中,成人往往忽视个体差异,总是拿孩子的缺点与他人的优点比,使孩子总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更加怀疑自己的能力。
久而久之,儿童就根据他人反应形成了不恰当的自我评价标准。
儿童就是在这种不恰当的比较中,形成自我设障。
因此,改变重要他人的评价标准,帮助个体根据过去成绩建立自己的努力目标,让学生在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成功的可能性就大,机会就多,对自己就会有信心。
如果现在的努力有明显的效果,就会增加对自己的期望,避免自我设障。
同时,要使学生正确的社会比较得到长期泛化的支持,辩证地看待自我,增强主体调节能力,还要创设情境进行行为演练。
如改变重要他人的观念,对其进行接纳、共情、尊重、鼓励等方面的培养,改善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发挥教育资源的积极作用,就会减少自我设障。
(六)强化自我肯定训练
研究发现,自我肯定经验能降低自我设障的动机和倾向(CharlesE·Kimble等人)⑥。
自我肯定使一个人积极的特征更加明显,当一个人专注于成功的经验时,很难同时去想失败的经验。
一个人的自我肯定特质很少受其他人的影响,如果人们被允许表达他们自己的积极特征,则很少自我设障(Steel,1975),并且能承受对他们胜任或能力的评价;即使不良经历唤醒的被试在描述他们的特征时,他们也能肯定自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归因理论 归因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