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一 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docx
- 文档编号:9513156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397.62KB
新课标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一 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docx
《新课标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一 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一 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一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
[全国卷近三年考情一览表]
考点考向
全国卷三年考情
备考指津
2017
2018
2019
货币的本质及其流通
卷ⅢT12
卷ⅠT12
1.以新型支付方式和数字货币发行为背景,考查货币的职能和货币的流通规律。
2.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为切入点,考查币值变化及其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3.以坐标曲线图的形式,考查对价格变动、供求变化,以及互为替代品、互补品的关系。
4.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人民生活的巨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表现。
汇率变动及影响
卷ⅡT13
卷ⅢT15
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卷ⅡT12
卷ⅢT13
卷ⅠT12
卷ⅡT12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卷ⅠT12
卷ⅡT38
卷ⅠT14
卷ⅡT12
卷ⅡT13
卷ⅠT13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生产与消费
卷ⅠT15
卷ⅠT38
卷ⅡT14
核心考点一 货 币(选修Ⅰ-2)
1.(2019·高考全国卷Ⅰ,T12)近年来,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
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 )
①商品的质量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
②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
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详细分析:
选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质量是从商品的使用价值角度来说的,产品质量关系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有利于商品生产者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故③④正确。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天然尺度,①错误。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不是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②错误。
2.(2019·高考全国卷Ⅲ,T15)某国是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商品(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国。
当美元指数持续上涨时,该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一传导过程是( )
①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②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③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④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
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
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
详细分析:
选A。
美元指数持续上涨,会导致该国进口铁矿石、石油等大宗原材料商品的成本上升,从而导致生产者购进这些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相关商品出厂价格会上涨,进而导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A项传导过程正确。
3.(2017·高考全国卷Ⅲ,T12)小夏使用信用卡在北京透支8000元购买了一台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消费款。
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B.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
详细分析:
选C。
该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标价是8000元,此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小夏用信用卡购买该商品从本质上看是现钱现货交易,此时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小夏通过银行偿还该消费款,此时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C正确。
4.(2017·高考全国卷Ⅱ,T13)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这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A.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
B.美元贬值→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美国商品
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
详细分析:
选D。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45.79振荡走高至689.06,意味着同样多的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增多,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排除B、C。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会增加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成本,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故选D。
美元升值,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下降,有利于中国商品出口美国,A推导错误。
传导型选择题的解法
做传导型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
对于较复杂的传导型选择题可采用“首尾两端结合法”:
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第二步,再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
传导型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各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5.(2016·高考全国卷Ⅰ,T15)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
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 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 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
详细分析:
选A。
通货紧缩是由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引起的,表现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题目要求排出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而③是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和表现,应该排在最后;根据材料显示的信息,该国的通货紧缩是由产能利用率不足引起的,产能过剩引起价格下降、企业利润下滑,故①排在首位;企业利润下滑会降低企业投资积极性,而投资不足会导致就业率和居民收入下降,故④排在第二位;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减少导致需求下降,从而使社会总需求减少,故②排在第三位。
故A项正确。
1.货币及其流通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流通工具
货币
①本质:
一般等价物
②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纸币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
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可能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
主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一般不用于日常生活消费
■拓展
有关货币流通的计算
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总数量×商品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②纸币的购买力=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的发行量
③纸币贬值率=纸币超发量÷纸币发行量×100%
④通货膨胀率=纸币超发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100%
(2)货币流通的作用
从货币职能看
①价值尺度:
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
②流通手段: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促进商品流通
③支付手段:
偿还债务或支付地租、税款、利息、工资等
④贮藏手段:
贮藏财富
⑤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从经济发展看
国家通过相应的财政、货币政策,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在城乡、区域和不同产业间的合理流动;可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从对外开放看
通过对本国货币升值与贬值幅度的调控,引导进出口结构的优化、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的协调
(3)如何调控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纸币发行量
适当减少纸币的发行数量
适当增加纸币的发行数量
货币政策
从紧的货币政策:
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
积极的货币政策:
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增加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
财政政策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
汇率政策
人民币升值,外币相对于人民币贬值,外来投资减少,外需减少
人民币贬值,外币相对于人民币升值,外来投资增加,外需增加
[时政术语必背]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可以降低传统纸币发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减少洗钱、逃漏税等违法犯罪行为,提升央行对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经济和社会发展。
2.汇率的变化及其影响
(1)正确判断汇率变化与币值的变化
[规律总结] 人民币汇率与人民币币值呈正向关系,即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人民币汇率跌落。
外币汇率的变化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呈反向关系,即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反之亦然。
(2)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
■前挂后联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
物价
有利于稳定外需,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稳定物价
消费
可以减少国外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稳定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生产
可以促进出口企业的稳定发展,从而维护我国经济的稳定;同时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就业
有利于扩大出口,保持经济稳定,促进就业
经济发展
可以协调出口、投资、消费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和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
对外开放
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通过国际贸易实现利益共享、资源互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稳定世界经济秩序
国家利益
可以保持我国外汇储备不贬值,有利于维护我国经济利益
3.人民币国际化
内涵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
意义
①降低风险:
采用人民币直接结算,可以防范汇率波动风险,规避对外贸易风险;可以降低外汇储备风险
②提高地位:
提高我国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获得更多发言权
③发展经济:
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开放,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④改善生活:
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消费的发展,为居民国际消费提供便利
1.人民币国际化会减少国内货币供给,降低物价水平。
剖析:
人民币国际化并不会减少国内货币供给。
2.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货币周转次数减少。
剖析:
移动支付可直接支付到位,减少了支付的中间环节,进而使货币的周转次数增加。
3.货币流通量的多寡与货物价格的高低成反比。
剖析:
货币流通量与货物价格水平成正比。
4.美元持续升值,有利于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剖析:
美元升值不一定能优化我国对外投资结构,而且不利于中国走出去。
5.使用银行卡在线支付体现了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剖析:
使用银行卡在线支付,方便居民在国内和境外消费,这体现了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2020年高考可能会结合新型支付方式的出现等考查对货币流通规律的理解;结合汇率变化考查汇率变动的原因及其影响,结合人民币的国际支付考查人民币国际化。
考向一 货币流通规律[预测题型:
选择题]
1.移动支付是指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
随着移动支付方式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移动支付完成交易。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 )
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②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减少 ③货币周转次数减少 ④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详细分析:
选A。
移动支付的出现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也会减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①②正确;移动支付可直接支付到位,减少了支付的中间环节,会使货币的周转次数增加,③错误;移动支付并不会使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④错误。
考向二 汇率变化及其影响[预测题型:
选择题]
2.下图为2019年1月至4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欧元)走势图。
这一走势对我国对外经济造成重要影响,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推导正确的是( )
A.欧元升值→中国商品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下降→不利于中国商品出口欧洲
B.欧元贬值→欧洲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上升→有利于中国进口欧洲商品
C.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
D.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成本上升→不利于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
详细分析:
选C。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由2019年1月至4月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欧元)走势图可以看出,1欧元兑换的人民币减少,这说明人民币升值,欧元贬值,首先排除A、D;欧元贬值,欧洲商品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下降,有利于中国进口欧洲商品,B错误;人民币升值,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成本下降,有利于中国企业在欧洲投资,C符合题意。
考向三 人民币国际化[预测题型:
选择题]
3.近年来,在我国与越南、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的业务量不断上升。
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 )
A.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B.发挥人民币的世界货币职能
C.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D.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市场购买力
详细分析:
选A。
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有助于我国外贸企业规避汇率风险,A符合题意;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不是人民币的世界货币职能的体现,B错误;C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并没有改变人民币的国际市场购买力,D错误。
核心考点二 价 格(选修Ⅰ-2)
1.(2019·高考全国卷Ⅱ,T12)某国生产新闻纸所需要的纸浆以固废纸为原料,消耗的固废纸20%以上依赖进口。
出于环保需要,2019年该国开始限制固废纸进口。
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短期内该国新闻纸价格变化的图示是(图中S表示供给,D表示需求)( )
详细分析:
选B。
不考虑其他因素,新闻纸生产的原料供给减少,会导致新闻纸的产量(供给)减少,供给减少会导致新闻纸的价格上涨。
B图显示新闻纸的需求不变,供给减少,价格上涨,符合题意;A图显示新闻纸的需求不变,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不符合题意;C图显示新闻纸的供给和需求同幅度减少,价格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D图显示新闻纸的供给不变,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与材料信息不符。
2.(2019·高考全国卷Ⅰ,T13)对于同一商品,某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低。
正确解释该企业价格策略原因的图示是(图中D表示需求)( )
详细分析:
选C。
对于同一商品,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低。
这是因为新客户和老客户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相对于新客户来说,老客户认可了该企业产品质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要低,不会因商品的价格升高而迅速减少需求量,而新客户会关注商品的价格,会因价格的提升而较大幅度地减少需求量,故C符合题意。
A中企业卖给新客户的商品的价格要高于老客户,与题意不符。
B中企业卖给新老客户的商品的价格变动曲线完全一致,与题意不符,排除。
D中新客户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要低于老客户,与题意不符,排除。
3.(2018·高考全国卷Ⅰ,T12)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下表所示。
序号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数量
商品价值总量
①
缩短
降低
增加
不变
②
缩短
降低
增加
增加
③
不变
增加
降低
不变
④
不变
降低
增加
增加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详细分析:
选A。
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此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相同时间内社会上生产的该商品数量增加;社会劳动生产率并不对商品价值总量产生影响,故①正确。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该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故②错误。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而不是不变,故③④错误。
4.(2018·高考全国卷Ⅱ,T12)甲、乙、丙是三种相关商品。
当甲的价格上升后,乙与丙的需求变动如下图所示。
这表明( )
①甲与乙是互补品 ②甲与乙是替代品 ③甲与丙是替代品 ④甲与丙是互补品 ⑤乙与丙是替代品 ⑥乙与丙是互补品
A.①③B.②④
C.②⑤D.④⑥
详细分析:
选A。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甲商品价格上升,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说明二者是互补关系,①正确,排除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说明二者是替代关系,③正确,排除④;由材料无法判断乙与丙的关系,排除⑤⑥。
5.(2017·高考全国卷Ⅲ,T13)因钢铁行业复苏,导致对铁矿石需求增加。
在此背景下,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矿产企业不断增产,引发业界对铁矿石价格战的担忧。
对于这种担忧的产生,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正确的是( )
详细分析:
选A。
钢铁行业复苏,对铁矿石的需求增加,这意味着铁矿石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四大矿产企业增产,说明铁矿石的供给量增加,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判断A正确。
1.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影响
价格变动的原因
①根本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直接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③间接因素:
气候、时间、地域、文化等
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对生活:
a.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c.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②对生产:
a.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就会减少产量;相反,会增加产量。
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相反,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2.生产生活中的价格变动曲线
需求曲线:
表达了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需求弹性曲线:
表达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所以A曲线反映的是生活必需品,B曲线反映的是高档耐用品
需求变动曲线:
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如居民收入、消费者的喜好、国家的宏观调控等)的变化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则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
供给曲线:
表达了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
价格高,获利增多,生产扩大;价格低,获利减少,生产缩小。
所以企业生产必须依据价格变动,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供给变动曲线:
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条件(如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等)的变化导致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则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
均衡价格曲线:
是指供给和需求相等时的价格曲线。
均衡价格变动曲线:
是指随着相关条件的变化,均衡价格发生变动并对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产生影响的曲线
■方法技巧
如何解答曲线图题
■前挂后联
与价格相关的知识
经济生活
(1)影响价格的因素:
商品价值量、供求关系、货币供应量、国家政策等。
(2)价格变动的影响:
企业生产、居民生活。
(3)居民消费:
物价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价格高,居民购买力降低;价格低,居民购买力提高。
价格变动有利于引导居民消费趋向。
(4)企业经营:
通过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在竞争中占优势。
(5)市场调节:
通过价格引导,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6)宏观调控:
稳定物价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以稳定物价。
(7)科学发展:
国家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或者行政手段调节物价,引导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从而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政治生活
(1)政府的性质、宗旨、工作的基本原则、职能,政府依法行政与科学决策等。
(2)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执政理念、执政地位等。
生活与哲学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等。
1.企业应当缩减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单位商品价值量。
剖析:
企业缩减个别劳动时间,有利于获得竞争优势。
但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剖析: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使用价值大小与价格高低没有直接关系。
3.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大蒜、猪肉的需求急剧增加。
剖析:
大蒜、猪肉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其需求不会因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急剧增加。
4.电力与煤炭是互补品,二者价格变化方向应当一致。
剖析:
电力与煤炭不是互补品,而是替代品或上下游产品。
5.价格上涨,该商品的生产要素投入一定增加。
剖析: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该商品的生产要素投入增加,但是如果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断上涨,生产要素投入会减少。
2020年高考可能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以函数关系图形式考查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考向一 关于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预测题型:
选择题]
1.假定2019年我国某工艺品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300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6.5元人民币。
如果2020年生产该工艺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
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工艺品2020年的价格以美元和人民币计价分别为( )
A.161.5美元和1000元人民币
B.190美元和1000元人民币
C.200.5美元和1050元人民币
D.201美元和950元人民币
详细分析:
选A。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020年生产该工艺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30%,该商品用人民币表示为1300÷(1+30%)=1000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即1×(1+5%)美元=6.5元人民币,则1元=1×(1+5%)÷6.5美元,则1000元=1000×1×(1+5%)÷6.5≈161.5美元,A正确。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二者成反比)。
原单位商品价值量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N÷(1±m%)。
(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二者成正比)。
原商品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商品价值总量=N×(1±m%)。
(3)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二者成反比)。
原商品价格为N元,货币升值或贬值m%,变化后的商品价格=N÷(1±m%)。
考向二 影响价格的因素[预测题型:
选择题]
2.2019年4月,搭载一系列黑科技的华为手机P30系列在全球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标高考政治二轮讲义专题一 价格变动与居民消费 新课 标高 政治 二轮 讲义 专题 价格 变动 居民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