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寒假作.docx
- 文档编号:9510188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64.83KB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寒假作.docx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寒假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寒假作.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寒假作
2017-2018学年寒假作业
高二历史试题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个1.5分。
共60分)
1.1936年,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著名记者斯诺谈到自己生活学习情况时说:
“在长沙,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的报纸——《民立报》,那是一个民族革命的报纸,因此,情不自禁地书写一篇宣传革命的文章贴在省立一中学的围墙上。
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在文章里我鼓吹必须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担任新政府的总裁,由康有为任国务院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
”这说明毛泽东在“第一次发表政见”时赞成在中国实行的政体是
A.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B.君主立宪制
C.新民主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共和制
2.《春秋繁露卷一·楚庄王第一》曰:
“由此观之,正朔(帝王新颁历法)、服色之改,受命应天制礼作乐之异,人心之动也,二者离而复合,所为一也。
“该主张的主要目的
A.提出天行有常探究客观规律
B.强调纲常名教维护等级秩序
C.宣扬天人感应加强君主专制
D.主张知行合一重建儒家信仰
3.赵鼎新在《中国大一统的历史根源》中写道:
“在这一政治体制中,皇帝被神圣化为‘天子’,而‘天命’的解释权则掌握在从知识精英中选任的儒士型层官僚手中。
”材料反映的是
A.孟子的民本思想
B.荀子的政治思想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孔子的德治思想
4.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
“儒家思想基本上是重理性的,(它)反对任何迷信以至超自然的宗教。
”对这句话中的“理性”的理解最贴切的是
A.儒家关注人事人伦而敬远鬼神
B.儒家崇尚理性而讲求民主民权
C.儒家重视自然科学和自然规律
D.儒家思想始终排斥佛教道教思想
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
“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机器和能源所在地:
工厂里面。
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通讯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
带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
B.电话、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D.电影、电视的出现和影视艺术的发展
6.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说:
“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杀一人而取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呼!
”这一思想最大特点
A.否定程朱理学
B.批判君主专制
C.主张君主立宪
D.强调经世致用
7.“何谓三民主义呢?
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
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
”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8.邓小平在1979年11月的一次谈话中谈到,“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是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
这说明
A.我国已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确立
C.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已解决
D.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发展生产力
9.有学者在评论某一观点时说:
“一个人也许能够天马行空、细致入微地漫谈孝道,但是,只有他的具体行动,才能真正展现他对于这一思想理解的深度。
”这一观点是
A.天人感应
B.知行合一
C.经世致用
D.格物致知
10.阅读以下当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
评论一:
“百年喜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评论三:
“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
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11.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中写道:
“有关西方的事务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大体上称为‘夷务’,在70年代和80年代称为‘洋务’和‘西学’,在90年代就称为‘新学”’,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发展
B.中国人从鄙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D.中国与西方关系由对抗到和解
12.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下列思想与其修炼意境相吻合的是
A.程朱理学
B.陆王心学
C.孔孟之学
D.老庄哲学
13.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
B.
C.
D.
14.李敖曾写道:
“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15.歌曲《走进新时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歌词内容,分别对应了我们中共的三代领导人,以三代领导人为核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下列的哪次会议确定的
A.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B.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
C.遵义会议、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D.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六
16.有学者认为,15世纪欧洲的绘画把人放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它严格按照物理学规律来绘画,肯定自然主义,反对中世纪的象征主义,为近代科学创造了一个理论前提。
该观点
A.描绘了艺术与科学的必然关系
B.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
C.否定了神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D.诠释了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历史条件
17.《绘画与科学》中说:
“19世纪后半期,物理学中光学知识的系统研究,以及光学和色彩学关系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绘画崭新的面孔。
”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大卫——《马拉之死》
B.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C.凡·高——《向日葵》
D.毕加索——《格尔尼卡》
18.罗兰·斯特龙伯格在《西方现代思想史》中评价一种文学艺术流派时说:
“(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抗……启蒙运动推崇理性主义……不喜欢强烈的激情、主观性和混乱无序……人的精神是镜与灯,它照亮通往真理之路,而不仅仅是反映真理,人的精神天生具有想象力与创造性,实际上能够塑造外部世界。
”这里评价的文学艺术流派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19.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西欧有一名谚:
“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作用
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新技术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20.“近来时常听得人说:
‘过激主义来了’;报纸上也时常写着‘过激主义来了’。
于是有几文钱的人,很不高兴。
官员也着忙,要防华工,要留心俄国人,连警察厅也向所属发出了严查‘有无过激党建立机构’的公事。
”这是鲁迅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写的一段文字,其中的“过激主义”是指
A.马克思主义
B.资本主义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思想
21.1615年,伽利略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与《圣经》的意思和圣父的意愿正好相反,他们(指天主教会)把这些权威延伸到物理问题上会令我们放弃理性和理智上对《圣经》的赞同,虽然与它的字面意思不完全相符”这表明伽利略
A.认可《圣经》的权威
B.主张宗教与科学分离
C.提倡唯物主义无神论
D.保留了封建迷信思想
2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下列有关太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培养政治管理人才
B.广大中下层人士由此得到入仕机会
C.儒学教育实现了官方化
D.办学模式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23.胡适在其1918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写道:
“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
”出现这种况的主要原因是康有为
A.托古改制,实行君主立宪
B.学习西方,全盘西化
C.变革制度,实行民主共和
D.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2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25.《韩非子》: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越受鼓励)。
从人才选拔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诸侯混战群雄割据
B.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C.卿大夫的崛起
D.士阶层的崛起
26.胡适认为:
儒字即“懦”,儒者是西周统治下的殷商旧邦知识分子唯唯诺诺、苟且偷生的写照。
然而,自孔子之后,儒家不再是懦弱的代名词,而是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一族。
以下各项言论中,不符合胡适这一观点的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7.19世纪40年代,法国“农民还保持着…在主人面前下跪的家长式统治的礼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民心理有了显著变化,“从前他们首先是村民…现在,他们首先是法国人和共和主义者.…他们投票反对从前他们主人的后代.”这反映法国
A.大革命未对乡村社会产生影响
B.第三共和国的群众基础有所扩大
C.巴黎公社深刻改造了农民精神
D.比英国农村的变革显得更加深刻
28.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以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弃置)也。
”这实质上是主张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主共和
C.限制君权
D.民为邦本
29.先秦某思想家提出: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是
A.仁政爱民
B.无为而治
C.人文主义
D.与时俱进
30.周恩来说:
“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
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
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1.16世纪著名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提到:
“必须理解,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于人道,违反神道。
”据此作者主张
A.抛弃人性,加强君主专制
B.君权应大于神权,反对神权对君权的干预
C.君权神授,实施君主立宪
D.摆脱神学的束缚,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
32.圣人,旧指品德智慧极高的人。
下列对我国古代有关圣人评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思想核心是“仁政”,被誉为“至圣”
B.张仲景--东汉末年的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被誉为“医圣”
C.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其作《兰亭序》被誉为第一行书,被誉为“书圣”
D.杜甫--唐朝著名诗人,其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33.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
“没有农业的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
”这说明毛泽东已经认识到
A.只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才能促进农业的社会化
B.农业的社会化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首要条件
C.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不符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
D.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先完成农业集体化
34.“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而达尔文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这说明二者的学说都①成为了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②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权威③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④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5孔子说:
“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孟子说: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孔子和孟子都强调
A.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
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
C.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
D.君臣的“离合”,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
3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思想演化而来的。
最初顾炎武之所以把“亡国”与“亡天下”予以区分,其用意是
A.反对空谈,力图扭转不切实际的学风
B.反对君主专制统治,宣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主张
C.鼓励人们关心国事
D.号召人民用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37.《史记》:
“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故著书辞称微妙难识。
庄子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
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
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
”材料表明
A.法家思想与道家思想颇有渊源
B.西汉初期统治者“尊儒尚法”
C.韩非子是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
D.道家思想是诸子百家思想源头
38.(英)戴维·赫尔德认为,“并非仅仅是宗教改革引发的争斗对政治思想有着持久的影响。
因为在路德与加尔文的教义中,包含着作为‘个人’的人所没有解决的核心问题。
……它(新教教义)把个人从教会直接的‘制度支持’中解放出来,并在此过程中,进而激发了把个人看作‘自身命运的主人’的观念,这一观念成了后来政治思想的核心。
”戴维·赫尔德在此强调宗教改革
A.发展了人文主义
B.引发了世俗政权与教权的争斗
C.引发的争斗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D.直接引发了政治制度变革
39.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
“……他在一百年前与世长辞,但他曾造福人类因而永垂不朽,让我们向他请教吧。
让我们也向其他伟大的思想家请教,向卢梭、狄德罗和孟德斯鸠请教,他们是光荣的伏尔泰的辅翼者。
让我们与这些伟大的声音共鸣。
”“我们”向这些伟大的思想家“请教”是为了
A.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B.反对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
C.反对殖民主义的罪恶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0.“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
第II卷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4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因时而变,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天理是公道与良知。
朱熹说:
“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
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
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
……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
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
——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材料四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必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明末清初)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
(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对儒学的地位有何影响?
为此,汉武帝在教育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6分)
(3)据材料三指出朱熹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他又提出怎样的认识论?
(4分)
(4)据材料四概括黄宗羲的主要观点。
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经济因素。
(6分)
42.历史学家马克认为,中西文明的双向交流使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但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运动者认为惟有向非基督教世界的东方求助借鉴,吸取合乎理性法则的思想材料。
儒家学说以“道”这一理性为基本原则,成为法国哲学家倡导理性主义的基本来源。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仁君统治,更是启蒙思想家反对欧洲王权扩张所追求的社会楷模。
伏尔泰认为人类文明、科技的发展史都是从中国肇始,而且长期遥遥领先。
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通过对中国思想和政治的赞美,表示了反对神权统治下的欧洲君主政治的残暴统治,而把一个具有崇高理性、合于道德的政治制度作为理想目标。
——摘编自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革命与改良两派都取法于西方,向西方学习。
卢梭、孟德斯鸠等英雄形象,成为两派人汲取思想和战斗激情的共同来源。
自维新运动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怀忧国忧时之思,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的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
而后革命派以一往直前之气推翻了清王朝,产生了中华民国。
如果说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使人从神权的桎梏下解放出来,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则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下挣脱出来,但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为什么会推崇古代中华文明?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革命与改良两派”所汲取的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的主要政治学说。
(10分)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马克的中西文明的双向交流使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但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观点。
(10分)
历史试题答案一
1.A 2.C 3.C 4.A 5.C 6.B 7.A 8.D 9.B 10.A 11.C 12.B 13.D 14.C 15.B 16.B 17.C 18.B 19.C 20.A 21.B 22.B 23.A 24.C 25.D 26.B 27.B 28.C 29.D 30D. 31.D 32.A 33.C 34.B 35.D 36.B 37.A 38.A 39.D 40.C
41.
(1)核心思想:
“仁”、“礼”.
(2)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
逐步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或独尊地位).改革:
设立太学.
(3)核心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 认识论:
格物致知.
(4)主要观点:
反对君主专制;工商皆本.经济因素: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42.
(1)原因:
儒家思想的理性精神有利于反对神权统治;传统仁君政治可用来开展反对欧洲君主专制.
学说:
君主立宪制;“三权分立”学说.
(2)观点1:
文明的交流推动中西文明的进步.
论据:
推动欧洲的发展:
推动欧洲启蒙运动的开展;开展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专制王朝.推动近代中国的进步:
维新运动促使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救亡图存;新文化运动动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
观点2:
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论据:
启蒙思想家过度美化儒家文明.新文化运动过于批判旧传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鸡泽县 一中 学学 年高 上学 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