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
- 文档编号:9504250
- 上传时间:2023-02-0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150.31KB
新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
《新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2
新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
1.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此其分事也。
”这是对古代小农经济特征的描述。
若对材料中省略的内容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最恰当的是
A.“凡农之道,厚(气候)之为宝”
B.“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
C.“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线)积纴(丝缕)”
D.“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2.下表摘编自《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据此可以推知,秦汉至隋唐时期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
总面积
北方
南方
秦汉
117(全国)
5.72
魏晋南北朝
122(北方),215(南方)
3.85
1.925
1.925
隋唐
124(北方),328(南方)
6.42
3.21
3.21
A.北方农业经济的衰落
B.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C. 南方农耕技术更先进
D.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3.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
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
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
A.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B.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
C.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领先地位D.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
4.“七科谪”,是指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犯了罪的官吏、杀人犯和入赘的女婿。
汉武帝认为这七种人重利轻生,故战斗力很强,于是要求其入伍参战。
西汉时期“四种三代之内经商的人”被纳入“七科谪”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A.打压商人群体B.削弱军队实力
C.激化阶级矛盾D.阻碍经济进步
5.下图是唐代长安城与宋代汴京城的平面图,与唐代长安城相比,宋代汴京城在城市布局方面发生的最大变化是
A.城市不再东西对称B.城市政治功能增强
C.坊市界限不复存在D.市场启闭时间自由
6.明代《天下水陆行程》记载了以、南京为中心的114条水陆路程,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载最为繁密,还载有各地山川、市场、物产、旅社、船只、风俗、盗贼等内容。
据此推断,作者编写此书旨在
A.为官府汇总民情奏报
B.为藩国安排朝贡路线
C.为游士介绍旅游资源
D.为商贾提供行程指南
7.“工匠各有专能,匠有雇主,计日受值。
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
A.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工匠与机户的关系紧密
8.十八世纪的有较多的外国商人前来购买茶叶、生丝、大黄和其他货物,停泊在广州的外国船舶数目从乾隆十六年的19艘增至乾隆五十二年的81艘,东印度公司驶往的船舶经常装载90%(有时高达98%)的黄金,只有10%的货物是商品。
这反映出当时清朝
A.逐渐放弃海禁政策
B.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D.对民间贸易加以严格限制
9.“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
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A.引起了商业革命
B.引起了价格革命
C. 开始了殖民扩张
D.推动了白银流通
10.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说,二是尼德兰革命说,三是“1500年说”。
越来越多的人支持第三种观点,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推动欧洲资本主义政治的发展B.是世界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C.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使世界由分散孤立走向相互联系的整体
11.人们在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的心理来解释;美洲土著则立足于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
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侵犯,全球史观/发现
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
12.英国在1801—1861年,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长2.085%,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年均仅增长1.039%,大城市人口增长比其余地区快近l倍。
导致英国大城市人口增速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A.黑奴贸易带来大量劳动力B.工业革命的发展
C.世界市场形成后移民涌入D.英国出生率的迅猛上升
13.19世纪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
1843年,《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55年,《有害物质去除法》;l876年,《河流防污法》。
其主要背景是
A.工业革命造成严重污染B.工厂发展规模需要限制
C.多种疾病的发生和流行D.英国社会普遍重视立法
14.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8.0
34.1
53.6
62.0
63.0
33.3
29.8
19.7
12.5
6.2
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越来越占据优势B.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场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的主要原因
15.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6.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其根本目的是
A.镇压农民起义B.维护清朝统治
C.保护本国封建思想文化D.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17.“谋深虑远,实为经国宏谟,固为收江海之利,以与洋商争衡,转贫为富之机,尽在此举。
”此话最有可能在高度评价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发昌机器厂
18.据史载,轮船招商局“闲冗之员,全凭情面,名列局中,身居局外,此等无功食禄,……每岁亦需巨资”。
一些总办经常以“办公为名,滥行收录”。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民族资本主义的弊端 B.近代化需突破旧体制的束缚
C.洋务企业的开销巨大 D.官营企业中经营管理不善
19.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棉布进口 棉纱进口
A.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20.导致下表中工厂和资本数字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时期
工厂数
资本(千元)
1870—1894
16
4829
1894—1913
136
103153
A.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 B.列强放松对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的推动 D.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限制
21.清末状元张謇说:
“马关约成,国势日蹙,私忧窃叹,以为政府不足责,非人民有知识,必不足以自强。
知识之本,基于教育。
然非先兴实业,则教育无以资措手。
”这反映了张謇的核心主张是
A.教育救国B.实业救国
C.变法图强D.罪责政府
22.1912年5月,袁世凯命令工商部“从速调查开矿办法及商事习惯,参考各国矿章、商法,草拟民国矿律、商律,并掣比古今中外度量权衡制度,筹订划一办法。
”在周学熙、张謇等人的努力下,至1921年,北洋政府先后颁布的经济法规达40多项。
北洋政府此举
A.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B.顺应了近代化发展潮流
C.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想的产生D.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23.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陆省份。
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
这些举措
A.从经济方面为抗日战争做了准备 B.奠定了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C.提高中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D.打破了我国工业的合理布局
24.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期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
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25.近代史上,义和团民众曾经张贴“掀铁路,拔电杆,紧急毁坏大轮船”的揭贴。
这是指义和团
A.没有正确区别外来侵略的目的和结果
B.没有区别开外来的侵略和外来的近代文明
C.具有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性和彻底性
D.没有认清清政府的腐败和资本主义的先进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6.(19分)明清之际是农耕经济的繁荣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
”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及北方边疆地区。
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
……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三广州从秦汉以来一直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从西太平洋进入的第一站。
1757年,清朝政府宣布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将广州推上了中西贸易的枢纽地位。
原本可以从、宁波、福州等地出口的货物,全都被限制在广州出口,大批的福建商人涌入广州成为“十三行”行商,清朝的“国有企业”总部也云集广州。
尤其是在世界经济进入航海时代的时候,西方一度只知广州,不知广东。
广州也就成了西方人眼中的象征。
(1)据材料一,分析松江府“所出布匹,日以万计”的原因。
(3分)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广州成为中西贸易枢纽地位的原因。
(8分)
27.(17分)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近代史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二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
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年茶叶产销量统计表。
1836—1838年(平均每年)
1894年
数量(万担)
比例(%)
数量(万担)
比例(%)
内销
165.29
76.78
171.48
44.32
外销
50
23.22
215.44
55.68
产量
215.29
100
386.92
10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
(6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6分)
28.(14分)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
洋务派官员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
……这种制度化的国家机会主义使得政府利用其垄断地位与私人企业争夺资源,并且压制私人企业的发展,造成利益冲突,贪污成风。
——摘编自《剑桥晚清史》《百年经济史笔记》
材料二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
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绽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绽1632074枚。
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民国时期两次全国工商会议内容摘要
政府的全国工商会议
(1912年11月)
南京国民政府的全国工商会议
(1930年11月)
参酌中外工商习惯,速订商律,公司律。
许民自由经营,并尽保护提倡之责。
凡编辑中小学教科书,须提倡爱用国货的心理,以期普及。
征求工商意见,厘订工商法规。
斟酌工商现状,协谋改正关税,保护幼稚工业。
创设中华国货展览会,以养成人民爱国货之习惯。
——摘编自徐建生《民国时期两次全国工商会议与经济政策》
(1)据材料一概括洋务企业的特点,并分析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影响。
(6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及特点。
(4分)
(3)据材料三归纳民国时期两次全国工商会议内容的相似之处。
(4分)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A
C
D
C
C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A
D
C
B
A
B
A
D
21
22
23
24
25
B
B
A
C
B
26
(1)原因:
农产品的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白银的合法流通。
(3分)
(2)特点:
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产生雇佣关系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
(8分)
(3)原因:
长期作为对外贸易口岸的优势;清政府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的政策;大航海时代东西贸易的扩大;西方人对广州认可。
(8分)
27
(1)原因:
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
(5分)
(2)特点:
英国由独霸世界贸易到贸易比重降低;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或世界贸易由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或贸易格局由英国垄断(世界工厂)到欧美多中心。
(答出三点即可,6分)
(3)现象:
生产扩大,外销增长,比例超过内销。
(2分)
影响:
小农经济逐步瓦解(2分),有利于商业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2分)
28
(1)特点:
政府主导,学习西方技术和管理,具有垄断地位。
(2分)
影响:
促进了经济近代化,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对民族工业有诱导和阻碍双重影响。
(4分)
(2)外因: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的经济侵略。
(2分)
特点: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相对发展缓慢,基础薄弱;分布不均衡。
(2分)
(3)相似:
政府制订工商业法律法规;政府保护工商业发展;政府培养国民爱用国货意识。
(4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 历史 学期 期中 试题